第138章 黃巾軍的變故
作者:法蘭西的榮耀      更新:2020-12-26 06:25      字數:4267
  大乾曆854年二月十六日,在虞允文擊敗李密的第三天,黃巾軍卻出奇地沒有選擇反攻,而是直接撤出了清寧府,將這一區域直接讓給了李密。

  雖然損失了兩萬精銳,可李密手中還是有著三萬精銳,所以他仍有自保之力。

  就在無數人懷疑張梁和虞允文的考慮時,才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黃巾軍的總統帥,天公將軍張角,病逝了。

  張角死亡的消息像一道颶風,迅速席卷了整個大乾,無論是遠在西寧府的陳心石,還是乾陽府的趙匡胤,都因為這一消息而震驚不已。

  “張角真的死了?”

  琅琊城中,陳心石反複看著那封書信,他不敢相信,在大乾的黃巾起義如火如荼的時候,他們的最高首領居然死掉了。

  “主公,這是真的,據我們在清寧府的探子匯報,張梁已經獨自前往了乾陽府,而虞允文被留守泰安府,因為兵力不足的原因,他主動撤掉了清水河南岸的防禦,向後收縮了,而張遼在一番試探後,已經攻占了三個縣城。”

  荀彧的表情也異常嚴肅,張角死去,這對於黃巾軍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沒有了張角這個最高統治者,那麽接下來,黃巾軍到底還能不能和之前一樣,在各條戰線上形成對大乾的壓製效果呢?

  還是說,張梁和張寶這兩兄弟,會為了那至高無上的權利互相爭鬥呢?

  荀彧並不清楚,可是,他知道的是,趙匡胤一定不會放過張角死亡的這個機會,作為黃巾軍的信仰領袖,張角的死去肯定會極大打擊整個黃巾軍的士氣。

  “程不識呢?”

  聽到這裏,陳心石就有些疑惑了,程不識是李密之前的大將,地位很高,這一次李密因為輕敵冒進,才導致了這場大敗,按道理來說,現在李密應該及時啟用程不識才對,可是為何他卻讓張遼去負責泰安府的戰事呢?

  “程不識聽說被調到陽平關,成了公孫敖的副將。”

  荀彧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

  雖然將程不識派遣到陽平關是最好的選擇,可是李密千不該萬不該將這樣一位老將降為副將。

  在公孫敖還沒有參軍的時候,程不識就已經是西寧府駐軍的統帥了,多年參與戰鬥的他有著豐富的資曆,而李密這一次卻讓他成了公孫敖的副將,這已經算是一種羞辱了。

  “要不去這張角死了,李密占據的清寧府非被虞允文給占據不可。”

  陳心石搖了搖頭,他實在有些不理解李密的為人,能夠從西寧府走到現在的清寧府,這李密也不是泛泛之輩,可為何就在程不識的這件事上犯糊塗呢?

  清水河一敗雖然讓李密所擁有的優勢消失得無影無蹤,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給了他一個穩固地方的機會。

  李密和他麾下的士卒大多都是西寧府人,他們來到清寧府後,本來就容易和清寧府的本地勢力發生衝突,這一點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而且李密來的時候還帶了不少的人員,這直接使得清寧府本地的那些地主鄉紳們和世家大族們紛紛受到了打壓。

  可他們的心中就算再不滿,但在李密的幾萬大軍壓製下,他們也隻能繼續忍著,可清水河失敗後,李密損失了不少實力,兩萬大軍的死亡都是需要時間來恢複的,而這一次,李密要想恢複自己的實力,那麽他就必須起用清寧府本地的人員。

  這應該是一件好事情,畢竟將清寧府的那些世家大族和地主鄉紳拉進自己的陣營,總比逼得他們造反強。

  “主公,清寧府最近倒是不用太擔心了,可是關於大草原這邊,那些羌族人一直在邊境地區劫掠,雖然衛青將軍將他們趕走了無數次,可失去了足夠的食物之後,他們也隻剩南下劫掠這一條路了。”

  荀彧將清寧府的事情說完,程昱就又開始匯報起邊境的事情來。

  去年的冬天異常猛烈,幾場大雪下來,直接凍死了大量的羌族牲畜,這使得他們缺少必要的糧食,因此,他們一直在大草原邊境活動,或許是去年的兩場戰敗使得那些羌族人心中膽寒,所以他們也隻是在邊境地區遊蕩,目前還沒有要圍攻縣城的打算。

  可對於那些羌族人來說,要是不解決糧食的問題,那麽他們終有一天餓的受不了的時候,就會呼嘯而下的。

  “仲德有何打算?”

  陳心石的眉頭一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對於那些羌族來說,現在的西寧府確實不好惹,可是在糧食短缺,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也就隻剩下劫掠這一條路了,到時候隻要他們不傻,那肯定會選擇南下的。

  “主公,堵不如疏,如果不能夠給那些羌族人提供食物,那麽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戰爭就永遠不可能避免,但我們的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要白白提供給他們,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用糧食為誘餌,讓那些羌族部落提供一定的仆從軍,跟隨我們作戰。”

  程昱眯了眯眼睛,說出了這樣一個主意。

  雖然給那些羌族人提供食物是他極其不願意的,可相比之下,提供食物不但能夠減免這一次的邊境衝突,而且還能夠獲得一支額外的騎兵,這已經算得上是最高的情況了。

  “了哪些羌族人是不識教化的蠻子,他們眼中隻有利益,如何確保他們的忠誠度呢?”

  陳心石稍微猶豫了一會兒,才拋出自己的疑問。

  仆從軍,這個詞語在大多數時候都不是那麽好聽的,尤其還是異族的仆從軍,那戰鬥力更是沒有保障。

  陳心石可還記得,曆史上大唐名將高仙芝之所以在阿拉伯慘敗,就是因為那些異族仆從軍的叛變,所以從根本上,他對於那些羌族仆從軍是很不信任的。

  “主公,這就需要我們對那些羌族人展開一場攻擊,先用強大的武力使得他們不敢反抗,然後再給予其中一些部落糧草,並將其營地遷徙到臨山縣一帶,這樣一來,那些羌族仆從軍在跟隨我們的時候,他們的家人卻在我們的控製之下,如果他們試圖反叛的話,他們的族人可都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

  程昱早就想好了應對方法,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可以讓那些羌族人繼續認識到他們的恐怖,有了這樣的震懾,那麽那些羌族人在西寧府的管轄下,也會變得更加聽話的。

  “這樣也好,雖然有些不可信任,但在東臨府,他們怎麽應該能夠發揮作用了,付出一些糧食,總好過讓那些饑餓的羌族人將匈奴左賢王部召開。”

  陳心石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一請求。

  有了陳心石的同意,那麽衛青在草原防線上,正式開始了反擊。

  因為這一次的行動必須要讓羌族人感受到痛苦,同時還不能夠讓他們提前聚集起大軍和自己對抗,於是陳心石將霍去病又派遣了出去,讓他配合衛青,直接消滅了幾個靠近臨山縣一帶的羌族營地。

  衛青身為臨山縣一帶最高的軍事長官,自然對周邊大草原上的那些羌族營地十分了解,所以他提供情報,然後霍去病帶著自己的機動部隊開始了攻擊。

  這些羌族營地的實力都不是很強,所以麵對著霍去病的快速襲擊,他們連一個時辰都沒有堅持下來,直接就被輕易剿滅了。

  霍去病經過之前的幾次戰鬥,對於騎兵的統領更是有了一番新的心得,所以他的行軍速度很快,而且其帶領的士兵經常立功,因此將士們也都願意跟隨著他。

  一方是膽戰心驚的羌族部落,一方是氣勢洶洶的強大精銳,這樣的戰爭結束的速度超乎了那些羌族人的想象。

  在那些大型的羌族營地還在準備聯係其他的營地,試圖自保時,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就已經結束了,在最後一個營地,霍去病留下了不少的活口,讓他們傳遞了陳心石的意思。

  臣服,就能夠得到應有的糧食,同時也可以得到西寧府的保護,而繼續頑抗的話,那麽他們的部落可能就真的要變成一堆黃土了。

  對於一輩子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羌族來說,這樣的選擇很難,他們一直生活在那片草原上,離開那裏,就跟農耕王朝的背井離鄉差不多。

  可為了生存和延續,這樣羌族首領沒有任何的辦法,他們的兵力不多,將士也不強,可他們的敵人,卻是不會輕易就被他們忽悠得過去的。

  麵對著前所未有的西寧府刺史,這些羌族人第一次感覺到了恐懼,為了整個族群,他們大多數的首領都聚集到了一起,試圖商量整個羌族的未來。

  “要投降你們去投降,驕傲的羌族子民,絕對不會將自己的性命交到對方手中的。”

  很快,就有羌族首領表達了反對,對於這些羌族人來說,他們一直生活在大草原上,無拘無束地,還從來沒有因為饑餓而主動投降的。

  ““這不是投降,而是為了保存我們我們羌族,在去年都戰鬥中,我們就接連損失了兩任首領,到了現在,我們還沒有選出一個合適的首領,再這樣下去,我們遲早得被其他草原民族給吞並掉。

  而投靠陳心石,我們起碼還能夠將自己的族群延續下去。”

  作為部族首領,他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他們羌族的延續問題,而不是那所謂的自尊心。

  羌族是一個小部族,他們的人口是沒辦法和納新農耕王朝相比都,在草原上,實力也遠遠不及那些強大部落,因為,他們的選擇很有限。

  或許在那些普通的羌族人眼中,屠殺了他們不少族人的西寧府刺史,陳心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魔,可這並不影響整個羌族的最終決定。

  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羌族總人口估計有二十五萬左右,而這一次,將整個部落遷徙到臨山縣一帶的羌族部落,就有六個之多,他們的人口加起來,也有十萬之眾。

  十萬羌族人口,全部聚集在臨山縣的話,那人口數量也不算少了,可陳心石卻不讓六個部族全部生活在一起,在他的安排下,六個羌族部落,被安頓到了六個縣域內。

  這樣下來,一個羌族營地中所擁有的戰鬥人員,也就在五千人作用,六個羌族營地,陳心石能夠征召三萬的羌族騎兵。

  當然,這三萬的羌族騎兵並不一定都是青壯年,對於遊牧民族來說,他們隻要能夠騎馬,那麽就可以充當戰鬥力。

  可陳心石卻不行,他所想要的士兵,必須是足夠精銳的士卒,要是將其他羌族人征召進來,那麽非但沒辦法擁有強大的力量,反而還可能被敵人抓住機會,趁勢擊潰他的騎兵。

  仆從軍在士氣方麵,是沒有辦法和他們正規的士卒相比的,所以陳心石也隻能盡可能增加這支羌族仆從軍的戰鬥力。

  所以在一番檢測過後,陳心石留下了一萬五千人。

  這樣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陳心石的騎兵總數,所以,在將那些羌族營地安頓好之後,陳心石就開始對東臨府動手了。

  大乾內部的局勢變化得異常迅速,李密已經在往泰安府慢慢滲透,而趙匡胤,也在試圖發起反擊。

  陳心石不知道大乾內地的李密和趙匡胤何時對上,可為了能夠集合最大的力量應對他們,陳心石隻能對盡快對東臨府動手了。

  和西寧府一樣,東臨府同樣遇到了草原蠻子的入侵,可東臨府和西寧府不同,陳心石麵對的羌族已經被削弱了很多,所以他的邊境防守壓力並不大,可東臨府那邊,他們麵對的不單單是那些實力強勁的匈奴人,還遇到了匈奴左賢王部的主力部隊。

  匈奴人雖然強大,可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過去後,他們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而直接帶領著士卒選擇了南下。

  東臨府刺史司馬懿,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差點楞了,他的東臨府,所有部隊加起來,也才七萬多一點,可這一次的匈奴左賢王部,麾下就有二十萬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