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靈導師時一晨
作者:少俠重出江湖      更新:2021-03-05 03:38      字數:3421
  一句溫柔的“小凡,好久不見”,讓張小凡忽然屏住了呼吸。

  一縷曾經壓下心底,好似淡忘的悲傷從深心處緩緩泛起——普智。

  張小凡對普智的情感是複雜的,既有孫兒對爺爺的那種朦朧的孺慕,又有對方差點造成屠村慘劇的仇恨與恐懼。

  但他仍是那個信守承諾的孩子,不僅守住了兩人之間的秘密,還遵照普智的吩咐,每日都在夜深人靜之時刻苦修煉大梵般若。

  無心插柳柳成蔭,正因為這份堅持,幫他在懵懂之中打下堅固渾厚的根基,無形中鋪平了未來的修行道路。

  回過神後,徹底清醒後的張小凡身子一震。

  他雙眼在驚訝中瞪得溜圓,張大了口似是想說什麽,可是到了最終,千言萬語終究隻匯成了三個字:“大哥哥!”

  張小凡的聲音是有些嘶啞的,除了那縷悲傷之情,還有一種濃濃的親切感。

  時一晨和藹的望著張小凡,兩人目光相接,他微微一笑,輕輕揉了揉小凡頭頂上淩亂的發絲。

  張小凡心頭一熱,忽然覺得鼻子酸酸的、心裏暖暖的,一時感慨萬千。

  心中不禁泛起一種每年下山見到爹娘時,才會生出的喜悅與溫馨。

  實際上,兩人的交集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僅有草廟村的一麵之緣,彼此之間也隻說過一句話而已。

  但這並不妨礙張小凡對時一晨生出一種親切的感覺。

  尤其是從林驚羽口中得知,是時一晨拯救了他爹娘以及整個草廟村村民的性命。

  這種情緒更是得到一種催化,難以抑製的湧現出來。

  時一晨細細打量了張小凡一番,柔和的笑道:“小凡,你長大了。”

  久別重逢,今日再次近距離的看著站在身前的大哥哥,張小凡心中百感交集,好似有滿腔的情緒想要表達,卻又不知從何處講起,隻能一個勁的點頭。

  從原著開篇中張小凡與林驚羽之間的互動,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開朗的孩子。

  隻是後來草廟村被屠,自己無家可歸,懵懂中拜入大竹峰,加之修煉資質“太差”,差到青雲門自建派以來絕無僅有,從而變得自卑、敏感,性格越來越內向。

  這一世,張小凡的資質仍舊十分“差勁”,緩慢的修行進度同樣令他心中自卑,但性格卻比原著中開朗許多。

  因為爹娘都在,草廟村村民安然無恙,那種徹骨的孤寂已離他遠去。

  他現在有兩個家,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

  有了家,修行就隻是人生中的一部分,除了修行,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

  從時一晨口中得知田靈兒安然無恙,隻是睡了一覺後,張小凡懸著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隨後,在時一晨的引導下,張小凡漸漸打開了話匣子,向他描述自己這幾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有喜悅、又溫馨、有幸福、又歡樂,亦有對自己恨鐵不成鋼的委屈與黯然。

  上山三年,他和林驚羽一同下山探親兩次。

  回村後,以林驚羽的性子,自然會拉著他切磋。

  第一次,張小凡幾招之下便落入慘敗;

  第二次,也是前不久的那次,林驚羽當時已經成功突破玉清境第四層,在村裏腳踏斬龍劍,禦劍飛行好不威風。

  村民們都誇讚老林家的小子出息了,草廟村出了一個劍仙,村民們也都臉上有光。

  張小凡的爹娘並沒有說什麽,而是溫柔的對他噓寒問暖。

  關心他在山上過得好不好,吃的香不香,但眼底的黯然與羨慕卻沒能瞞過張小凡的雙眼。

  他的爹娘不想給他太多的壓力呢!

  越是如此,張小凡心中越是傷心,他創造了青雲門建派以來的一項最差紀錄;

  林驚羽卻被稱之為千年一見的奇才,幾乎可與當年的青葉祖師相比。

  就好比自己與鄰居家的孩子同齡,且在同一所學校就讀,鄰居家的孩子是個學霸,自己是個學渣。

  街坊鄰居們都知道且時常議論,這種經曆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

  幸福的生活中總是存有煩惱的,張小凡這幾年來一直都很努力的修煉:

  一是想給自己爭口氣,給山下的父母長長臉,得到大竹峰的親人們的認可;

  二是因為自己的小師姐,那個在他情竇初開之時,悄無聲息的進駐心靈深處的白月光,他是打心底想讓小師姐對他刮目相看的。

  這些話一直埋藏在張小凡的心底,連爹娘都沒敢告訴。

  越是這樣,他活的愈是壓抑,心中漸漸變得自卑。

  時一晨正是發現張小凡此時的狀態,有意讓他一吐為快,抒發心中的陰霾之氣。

  果然,今日將這番話一舉傾訴出來,張小凡發現自己的內心輕鬆許多。

  尤其看到眼前的大哥哥不但沒有笑話他,而是耐心的聆聽他傾訴,心中更是升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暖,整個人都輕鬆了幾分。

  “小凡,你的資質並不差勁。”

  迎著張小凡那副“你是在安慰我的目光”,時一晨笑著說道:“我並非是在安慰你,而是在述說一個事實。”

  他的下一句話,徹底驚得張小凡目瞪口呆,整個人都忘記了思考,傻傻的呆愣在原地。

  “太極玄清道乃是道家功法,大梵般若分屬佛門,

  佛門道家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來,修真之術也各自起源於其思想流派。

  你同修兩門截然相反的功法,先是全身孔竅放開,引靈氣入體,

  又要強關上各處孔竅,入寂滅之境,將前頭的努力盡付流水,修行進度想快也快不起來。

  我猜你這三年來一定過得苦不堪言,甚至有些懷疑人生吧!”

  “你,你怎麽知道!?”

  張小凡的聲音都要破音了。

  他本不是聰慧之人,出身農家,年紀又小,更無什麽見識決斷。

  這等修煉大事他想來想去,徒勞半天,卻仍是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最後隻能帶著疑惑,悶著頭努力修煉。

  如今內心最深處的秘密與疑惑被時一晨一語戳破,張小凡整個人都懵逼了。

  時一晨又揉了揉張小凡的小腦袋,安撫其波瀾起伏的情緒,緩緩答道:“普智大師最後一個見到的人便是我了,並且和我說了你的事情。

  他說你憨厚善良,是個好孩子,為了給我們送飯,才莫名卷入一場危機之中。

  但他因為一己之私,心生歹意,十分對你不起,

  故在臨終時托我有機會照料你一番,我答應了,今天就是來履行承諾的。”

  “師父……”

  那道本來模糊的身影再次變得清晰起來,心中湧現出來的複雜情感讓他十分茫然、難受。

  時一晨柔聲安慰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感激也好、仇恨也罷,你還小,不應該承擔你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

  小凡,好好活著,好好修行,心裏不要存有負擔,

  什麽事情等你長大後再去考慮,你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

  張小凡與普智之間的恩怨情仇,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時一晨沒有主觀的去引導,也沒有幫張小凡做出決定。

  一切的一切,還是等張小凡成熟起來後自行決斷吧。

  “嗯,大哥哥,謝謝你!”

  這個感謝包含了許多,有爹娘以及草廟村村民們的救命之恩;

  也有在穀中遇險的援手之情;亦有對他在心靈上的指引與安慰。

  在這個無比迷茫的情況下,有一個指引他人生方向的心靈導師,張小凡的內心不禁找到了依靠。

  使得種種複雜糾結的情緒暫時被拋之腦後,心神重新恢複了少年應有的無憂無慮。

  時一晨笑著點點頭,理所應當的接受了張小凡的感激,說道:

  “小凡,天不早了,該回去了,明天我在後山竹林等你,為你解答修煉上的疑惑。”

  “是,大哥哥。”

  時一晨溫聲說道:“我在此處,你不要對旁人說起此事,否則對你有害無益。”

  張小凡點點頭,說道:“知道了,我死也不說。”

  見他小小年紀,臉上竟是一片堅韌,看到這樣的張小凡,時一晨不禁有些心疼。

  今日他和張小凡之間的話語,與當日的普智何其相似!

  時一晨歎息一聲,解釋道:“小凡,我身具噬血珠、合歡鈴兩件魔教至寶,

  先前更是在天音寺內掀起巨大.波瀾,已是站在了正道的對立麵。

  他日你我兵戎相見,萬不可輕易相認,亦不需手下留情,

  因為我們的關係暴露後,隻會害了你,甚至害了你爹娘。”

  “魔教!?”

  在大竹峰這幾年的耳濡目染下,在張小凡的心目中,凡是和魔教沾邊都是邪惡的,是罪大惡極的。

  但在時一晨身上,張小凡絲毫沒有看到師兄們嘴裏魔教妖人的邪惡模樣,更是打心底不願相信時一晨和魔教有關。

  他張了張嘴,好似有滿腔的情緒想要表達,卻又不知從何處講起,最終隻能乖乖點頭,答應了時一晨的要求。

  感應下田靈兒的氣息,時一晨輕聲說道:“小凡,你的小師姐要醒了,睡一覺吧,她會帶你回家。”

  張小凡臉色一囧,騰的變得通紅,正想糾正田靈兒不是他的小師姐,而是他的小師姐,呃,也不是。

  在這種羞澀向往的糾結情緒中,他隻覺得眼皮越來越沉,漸漸陷入香甜的夢鄉。

  一段時間後,時一晨目送田靈兒帶著張小凡離開,重新現出身形,輕聲呢喃道:“小凡的悲苦一生啊,就從今日開始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