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十六章 完全不一樣的戰神(8)
作者:盔甲羊      更新:2020-10-29 09:48      字數:1442
  武德六年(623年)正月初五,這次劉黑闥從突厥反攻回來,展現的最大能耐是逃跑,他把追兵甩掉,成功逃到饒陽(今河北饒陽)時,剩下跟隨他的士兵,少的可憐,三歲的小朋友能數清,才一百多騎兵。

  大家都快餓暈,再不吃飯,肯定是要死人的。個個饑腸轆轆,對著饒陽城門兩眼放綠光,迫急地想到城裏找吃的。

  剛好饒州刺史諸葛德威是劉黑闥委任的,他見老領導了來了,趕忙出城大禮迎接,請他們進城。

  此時此景,劉黑闥應該樂得流口水才對。但是,他要輕易相信人,他就不是劉黑闥了。他擔心有詐,所以不信任地拒絕地了諸葛德威的邀請。

  諸葛德威是個名副其實的戲精,把他的真誠恭敬演繹的淋漓盡致,哭著堅持邀請劉黑闥,差點哭暈倒在地。

  劉黑闥估計是看不得人哭,而且還是個男人在他麵前嘩嘩掉眼淚,便相信他了。

  劉黑闥疲憊不堪帶著士兵走進城門,諸葛德威哭著要給他們的飯水,還沒有奉上,諸葛德威就變臉了,堪比六月的天。

  諸葛德威指揮部隊拘捕了劉黑闥。

  劉黑闥除了絕望,痛恨自己心軟相信諸葛德威這個男人的眼淚外,他還能說什麽呢?

  諸葛德威樂顛顛地把劉黑闥送到李建成麵前,邀功去了。

  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將劉黑闥和他的弟弟劉十善一並斬首。

  太子李建成平定了山東,夠他回朝嘚瑟一陣了,主要是在弟弟李世民麵前炫耀,他沒剁掉的狠人劉黑闥,他一出馬就搞定了。

  可是,自從李世民平定竇建德和王世充後,擁有赫赫戰功的李世民就成了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儼然唐王朝這個權力“戲台”的“台柱子”。李建成這次單薄的戰功,完全被李世民的光芒萬丈掩蓋,他在天下人心中的分量,是無人能敵的,包括太子李建成。

  此時,隋室的江山幾乎全部移姓李了,現在是李氏的天下,李家誰來掌管這個天下,他們自己內部撕戰,絲毫不比他們揍外姓人手軟。陰謀,流血和殺人同樣令人發指,甚至更容易讓人心髒緊縮,畢竟這次的撕扯,大家手上沾的血,是親人,朋友的。

  當年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曹操的寶貝兒子曹植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來比喻兄弟間互相殘殺……這樣曆來在皇家會發生的事,李淵此等老狐狸當年都沒能控製住。

  或者,就應該怪李淵控製過了頭,導致一場令人心驚膽戰的兄弟鬥!

  李淵固執地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他這是繼承“傳統”,過去的皇帝這樣做,將來的皇帝也是這樣做。李淵麵對太子的冊立,他可沒有動腦子想出一點新穎的辦法,比如那個兒子能幹,功勞大,就立那個為太子,

  自周代以來,直到明朝,漫長的兩千多年間,皇位繼承大體上采用公開建儲——預先冊立太子,以備最高權力傳承的製度。

  老皇帝在選立太子的時候,不是根據候選人的品質德行和才能功勳,而是以母親的地位和候選人的年序為原則,按照這樣的規則,勳績過人的李世民做不了太子理所當然。

  這個規則概括起來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意思就是說,在皇帝眾多老婆生的孩子裏,正夫人生嫡子優先,嫡子中長子優先。正夫人沒有孩子,才會考慮其他庶夫人生的庶子。因此,才會未立之前子以母貴,既立以後母憑子貴一說。這就是我國曆史上為什麽那麽多人渣皇帝的原因。

  所以,李淵執拗地讓李建成做太子是有他的依據和考慮,他認為依靠這個“傳統”立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兄弟間就不會互相殘殺。

  李世民最後能成為千古少有的能幹皇帝,全靠他自己打破這傳統規則,把他深入骨髓的能耐,寬容和智慧發揮出來,造福天下蒼生。

  這個兌變的過程,對李世民來說,是痛苦殘忍的,讓他的心理承受能力達到了極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