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十二章 這個男人的結局有點喪(3)
作者:盔甲羊      更新:2020-10-10 11:56      字數:1459
  劉文靜看審他的人有裴寂,頓時腳掌心都涼了,他們倆現在是死對頭。裴寂會抓住這次機會把他往死裏整,所以麵對審訊,劉文靜直言道:“太原起兵時,我是司馬,裴寂兄是長史,我們地位相當。如今裴寂兄官居仆射,而我的官銜與賞賜卻遠不如你。而且,我東征西討,家屬卻無所庇護,確有不滿之心,但從來沒有要謀反之心。”<r />

  <r />

  裴寂根本不聽他的話,反而想盡辦法捏造證據,誣告他謀反。<r />

  <r />

  裴寂——真是一個心機老oy!<r />

  <r />

  蕭瑀和李綱都認為劉文靜沒有謀反,向唐高祖李淵求情,但他隻聽裴寂的話,儼然一副昏庸的樣子。<r />

  <r />

  李世民也極力跟李淵求情:“太原起兵之初,最初計策是劉文靜謀劃,事成後才告知裴寂。京師平定後,二人地位和待遇卻有了懸殊。他有不滿情緒理所當然,但並無謀反之心。有人說他謀反,那是栽贓陷害。”<r />

  <r />

  裴寂激動地搶話振振有詞道:“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眾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因為憤怒而不顧後果,別有用心已經顯露出來。而今天下未定,各方割據勢力強勁,假若赦免劉文靜,必留後患。有人深夜在他們劉家看到刀光,這就是他謀反的最大證據。”<r />

  <r />

  李淵對裴寂話,點頭肯定,對其他人的說話充耳不聞。<r />

  <r />

  其實,李淵是有自己的小算盤。<r />

  <r />

  在李淵心目中,劉文靜的確文韜武略,但是……他和李世民走的太近了。唐朝政權穩定後,李淵麵臨父子兄弟爭權的局麵,他一直希望的是長子李建成繼承他的皇位,為此早在武德元年就冊封李健成為太子。秦王李世民首謀起兵,功勳卓著,理所當然應為皇位繼承人,看得出李世民想取而代之,並且趁著長期征戰掌握兵權來發展自己的勢力。其中,劉文靜是他身邊不可多得的謀士,為了不影響太子的地位,從而波及到他自己的地位,加上本來他對劉文靜就有一些猜忌之心,他覺得借此機會,殺了他了事。<r />

  <r />

  這才是唐高祖李淵要殺劉文靜的根本,以他那雙毒辣的雙眼,還能看不出劉文靜到底會不會造反嗎?<r />

  <r />

  於是……唐高祖李淵遂將劉文靜、劉文起處斬,抄沒其家產。<r />

  <r />

  劉文靜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高鳥盡,良弓藏”。<r />

  <r />

  劉文靜含恨被斬時,才五十二歲。<r />

  <r />

  哎……真是讓人遺憾,年紀輕輕就結束了生命。<r />

  <r />

  成事之後,出力的人反而被拋棄,沒有好下場……這是劉文靜用生命,證明的真理!<r />

  <r />

  接下來吊詭的政局風雲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唐高祖李淵被迫禪位後,在貞觀三年李世民給劉文靜平反了,讓他兒子襲直魯國公,娶了公主。可見,李世民對劉文靜的欣賞,並沒有因為他的死亡,而忘卻,等他掌握權力的那天,他補償了當初沒有能說服父皇放過劉文靜的遺憾。<r />

  <r />

  李世民真正走上皇位之路,還很艱辛漫長,而且這段路,就像走在火山邊緣,稍微不慎,就會掉進大火,化為塵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