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七章 一個出局的傷心男人(6)
作者:盔甲羊      更新:2020-09-27 09:44      字數:833
  先說說駐紮在黎陽倉的許世勣是如何歸順李唐的,李淵得感謝李密帶到長安的魏征,許世勣的歸附完全是魏征的功勞。

  李密沒有重用魏征,所以從長安離開去山東時,就沒有帶走魏征。魏征就像李密看不入眼的一件物品,覺得出門帶著沒啥用——累贅一個,就都隨手丟在了一邊。

  其實,魏征是個了不得的人,他曾為李密提過不少軍事策略,但李密從未采納過……以魏征後來在唐朝的表現,證明了李密不識貨,活生生地錯過了魏征這個人才。

  自從李密把魏征扔給唐朝後,他為唐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功勞,混到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四位,外加唐朝宰相,以直言進諫著稱。對於說話總喜歡繞山繞水,雲裏霧裏的中國人來說,坦率說話這種每個人在人際交往中本身就應該有的品質,在他身上就成了個性,讓人讚揚……因為直言很多時候會傷人,讓大多人不適應,所以養成了大多數人說話拐彎抹角。

  魏征輔佐李世民時,彼此欣賞,成為曆史上的君臣佳話。魏征還是曆史上擺得上台麵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真正走上曆史舞台,是李密帶他入了長安開始,但這次他並沒有立刻在長安站住腳。他出去打仗時,又落到有點實力的農民軍竇建德手裏,竇建德失敗後,魏征第二次入唐,他的人生才真正開掛,應該說,他的治國才能真切地派上了用場。

  這一切都是後話。他波浪壯闊的一生,還得一步一個腳印自己走,而且走的每一步都如踩在薄冰之上,想必他自己都感覺危險而刺激。

  魏征跟李密投降到了長安後不久,便跟李淵毛遂自薦“許世勣作為李密舊部的將領,尚且占據著李密曾經管轄的大片土地,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現在李密投奔天子,許世勣自己不知道何去何從,我親自去山東黎陽一趟,勸許世勣歸順唐朝。”

  李淵當然沒法拒絕魏征的請求,立刻任命他為秘書丞,安排兵馬,陪他出使黎陽。

  許世勣聽了魏征的來意,二話不說,答應歸降唐朝,不知道魏征這位能說會道的使者給他灌了什麽藥,就這麽灑脫地歸順了李唐。

  而且……許世勣還是感動天的不邀功地歸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