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二章 在晉陽的兌變(4)
作者:盔甲羊      更新:2020-09-23 10:35      字數:1401
  咦……隋室大地上有這麽多幺麽小醜,東掠西劫,把百姓騷擾的沒法活,哭天喊地,天地還不應答。

  在江都心安理得地花天酒地的楊廣,全然不知自己陷入了凶險,楊氏基業,可能隨時不保了。

  楊廣不是傻子,要是知道真實情況,萬萬不會這麽輕鬆整日玩耍,主要是諂媚的奴才們,不把各處警報上報給他,淨說好話。說實話的人,要麽被他幹掉了;要麽躲一邊搖搖頭歎氣哀歎旁觀,要麽膽兒肥,起兵造反,欲要取代他的位置。

  膽子大的主兒,比如劉武周,起兵馬邑。竇建德起兵河間,自號長樂王。李密起兵鞏,自號魏公,徐圓朗起兵豫州,李軌起兵河西,自稱涼王等數不勝數的人,像無數把力大無窮的勺子一樣,把隋室江山攪拌像一鍋漿糊了。

  楊廣可能也看到了這危險性,想著彌補也無濟於事,不如破罐子破摔,沉迷享樂,能混一天是一天。

  太原留守李淵把這一切看在眼裏,感歎在心裏,盡管一副愁腸,一心還是衷心做一個隋朝臣子,一時沒有那二心,要起兵反自家主子。

  到是他不安分的兒子李世民比李淵有雄心多了,結識英雄,欲找準時機大舉。

  晉陽令劉文靜和宮監裴寂跟李世民經常密切來往,一起吃喝是常事,晚上同室睡覺偶爾也會存在。見麵時間多,自然會沒事談談天下的局勢,畢竟大家是在官場上混的,幫助隋室主子管理著天下,天下的動靜,直接關係著他們的榮華富貴。

  劉文靜額外欣賞李世民,認為他是個命世奇才,把他當作心腹好友。裴寂對李世民不像他對他有那樣的好感,不認為他有著天縱之才,隻是一個略有才識的少年,不足掛齒。

  李世民沒有幹出驚天動地之前,誰都可以對他的才能進行懷疑,這是人之常情。

  李淵聽信旁人的話,認為劉文靜與瓦崗的李密有姻親關係,從而認為他也會參與叛亂,李淵不敢怠慢,從而把他丟進了監獄。以此看來,李淵此時對隋室還是忠心耿耿的,誰對隋室稍有不忠,他就會出麵收拾人家。

  李淵沒把劉文靜放在眼裏,但他兒子李世民卻把劉文靜當作寶貝,認為跟他一起,可以共謀大事,所謂大事,就是平定天下。

  李世民聽說劉文靜被他老爹丟進監獄裏了,著急得不行,火速趕到監獄,先是詢問他對時局的看法,再想辦法救他出來。

  劉文靜一陣深深的感歎後說“現在天下大亂,隻有商湯,周武,漢高,光武之才才能平定,讓天下歸心,不至於這樣沒有章法地亂。”

  李世民心髒緊縮道“你言重了,難道這個世上沒有這樣異才?我來監獄看望你,可不是尋常見你,是希望與你共圖事。”

  劉文靜似乎很早就等著他說這句“與他共圖大事”這句話了,激動的連說了三個“好”,並感歎“我真是沒看錯公子,果然是造世之才,有遠大抱負。”

  李世民不是想要他誇他,迫不及待地問“你有什麽良策?”

  劉文靜毫不賣關子,擲地有聲地說道“如今李密圍攻洛陽,皇帝隋煬帝遠在江都,各地起義軍數以萬計,多如牛毛。若能順天應人,高舉義旗,平定天下指日可待。而今避難的的百姓都來到太原城中,一旦聚集起來,可得十萬之多,令尊本身所領之兵也有數萬,一聲令下,誰敢不從。到時稱許入關,號令天下,不到半年,帝業可成。”

  李世民聽得熱血沸騰,麵露欣喜之色,恨不能馬上,傳檄四方,號令天下,實現自己的抱負,理智很快把他從衝動中拉回現實,麵有難色道“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但我擔心家父不願意。”

  劉文靜頓了頓,示意他把頭伸過去。

  劉文靜對他耳語幾句,李世民臉上的難色立刻煙消雲散,歡快地出了監獄,徑自請裴寂吃飯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