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爆竹聲聲除夕夜
作者:李二旦      更新:2020-09-21 22:23      字數:4087
  百節年為首!

  但在李嶽原來生活的那個世界,年味兒早已越來越淡了,自從父母離世之後,每年的春節他都是一個人過。

  不成想,到了這大煌王朝的第一個春節,身邊便多了這麽對人陪自己一起過年,這讓他有些開心,也有些感激。

  洗漱完畢,照例練了練拳,然後就搬了張椅子坐在了屋簷下欣賞起了滿院的雪景。

  今天是大年三十呢,大煌王朝的文武百官從今天開始放假五天,李嶽也沒什麽心思去整蒸汽機了。

  沈妙音第一個拿了紅包,自然殷勤,很快就把火盆放到了李嶽腳邊,把熱茶遞到了李嶽手中。

  李嶽就那麽坐在屋簷下,腳邊有火,有中有茶,眼前有雪景,隻覺自己的人生從未如此安寧、閑適過。

  他就那麽靜靜地坐到了吃早飯,吃完早飯,將昨夜準備的紅包一一發了下去,眾人自然都是欣喜不已。

  “侯爺,過年好!”

  但是,很快方正化便帶著兵仗局的太監們來了,還帶了滿滿一騾車年貨過來,“皇上說侯爺最近勤於王事、不辭辛勞,特意賜下了‘百事大吉盒兒’十二個,‘嚼鬼盒兒’十二個、‘屠蘇酒’十二壇……”

  方正化將車上的年貨一一介紹完,自有太監幫著往正廳裏抱,隻是,李嶽卻不知那百事大吉盒兒是什麽,那嚼鬼盒兒又是什麽……

  一一交接清楚,方正化這才帶著一眾太監去了西院,他們本是皇上家奴,倒沒有過年放假一說,既然是奉了皇命來跟峙嶽侯學造蒸汽機的,那麽隻要把這技術學會就比什麽都強!

  李嶽自然也不會怠慢,一大早就收了小皇帝這麽多賞賜,如果還不加勁幹,就有些虧心了。

  還好,當時為了準備那本新書《化工天子》,他找了不少關於蒸汽機的資料,也研究過,所以,設計圖紙並無紕漏。

  加之,兵仗局的鑄造技藝也十分精湛,所有零部件都是嚴格按照李嶽所畫圖紙上標注的規格鑄造的,忙到晌午十分便順利地組裝完成了。

  組裝好之後,加水、點火、調節好氣閥,很快,曲柄連杆便開始轉動起來,沉悶的轟鳴聲隨即響起……

  隨後,便是反複試驗,查漏補缺,西院裏那沉悶的轟鳴聲時斷時續,一直持續到了黃昏時分,才徹底安靜了下來。

  西院的動靜很大,侯府所有人都聽到了,有人暗暗心驚,有人滿心好奇,唯有朱老三心中有數。

  “咋樣?”

  大門門房裏,朱老三眉開眼笑地跟四個圍坐在火盆旁的雇工吹噓著,“我家侯爺確有驚天地緯之才吧?”

  這家夥跟何管事走得極近,口舌倒流利了許多,竟也知道“經天緯地之才”這個詞了,隻是最後又補了一句,卻原形畢露了,“聽聽那動靜,可不比爆竹的響動小呢!”

  “那是!那是……”

  四個雇工這段時間可沒少聽朱老三替李嶽吹噓,加之李嶽出手慷慨,倒也沒人回懟一句,“這響動跟經天緯地之才又什麽關係?”

  “三哥,”

  雇工王光先年紀不大,還是一副少年心性,附和完又好奇問了一句,“那西院裏怎麽這麽大動靜,侯爺他們究竟在弄什麽東西啊?”

  “這個……”

  朱老三頓時神色一滯,故作神秘地一擺手,“這可是機密,怎能跟你一個雇工透露呢?走漏了風聲,可是要……”

  說著,他並指成掌,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比劃,“哢!”

  見狀,四個雇工頓時臉色一白,不敢再問了。

  不行!得去問問侯爺!

  朱老三暗自鬆了口氣,連忙一掃四個雇工,“該忙啥就去忙起來,這是我家侯爺在京城過的第一個年,可得整熱鬧些!”

  吩咐完,朱老三便當先起身,“我得去問問薛濤姑娘,還需要準備些什麽……”

  說著,他便轉身出了門,直奔中門去了,可是,剛進中門,卻見方正化一夥迎麵而來,個個喜形於色。

  這是真成了啊!

  雖然不知道李嶽又在造什麽,但隻看方正化一夥的神色,朱老三心中便有底了,當下衝方正化客套了兩句,便迫不及待地奔正廳去了。

  “侯爺,”

  正廳裏,沈妙音一邊給李嶽沏著茶,一邊好奇地問著,“西院裏到底是什麽啊?聽那響動就嚇得奴婢心裏一顫一顫的呢!”

  “那東西叫做蒸汽機!”

  蒸汽機自然不是朱老三說的什麽機密,隻有蒸汽機的製造技術才是,所以,李嶽沒必要隱瞞,隻是神色間有些遺憾,“可惜,鑄造技術還是差了一些,所以體型很大,動靜也就嚇人了些……”

  說著,李嶽突然話鋒一轉,“對了,今天是除夕呢?不知道該準備的東西有沒有遺漏,快去叫朱三哥和薛濤來!”

  如今,薛濤和朱老三儼然已經成為了峙嶽侯府的內、外管家。

  “侯爺,您放心,”

  李嶽話音剛落,朱老三便笑嗬嗬地走了進來,“我這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爆竹、門神、桃符、將軍炭……一樣都沒落,保準讓您在這京城的第一個年過得熱熱鬧鬧的!”

  “侯爺,”

  朱老三話音剛落,薛濤也腳步輕盈地走了進來,衝李嶽屈膝一禮,笑意盈盈,“祭品、年糕、禮盒也都準備妥當了,隻是不知禮物都要送到哪些大人的府上去?還請侯爺擬一份名單出來。”

  過年嘛,少不得人情往來,尤其是這些豪門顯貴,早早地便要備好禮物和送禮名單,等到大年初一一早便遣人按照名單送到各家府上去。

  “呃……”

  隻是,李嶽有些為難,“本侯初到京城,也沒結交什麽人,禮物就……”

  說著,李嶽突然靈光一閃,“這樣,給進賢館的何管事送一份吧!”

  要論交情,他也就和小皇帝、王體乾、王承恩、方正化、何管事五人有些交情,可是,小皇帝富有四海用不著他送禮,王體乾、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太監,單獨給他們送禮那就是明著賄賂中官,要惹事的,想來想去也隻能送給何管事了。

  “這……”

  聞言,薛濤一怔,有些為難,卻也隻得硬著頭皮勸了起來,“侯爺,您給何管事送禮……這有些不合適吧?而且,侯爺初入朝堂,按理說,應該要去各位勳貴和閣老重臣的府上拜會一下……”

  薛濤是從宮裏出來的,多少倒也懂得這些門道,而且,她也知道李嶽是怎麽當上這個侯爺的,生怕他不懂這些而得罪了朝中的勳貴權臣。

  “這樣啊,”

  李嶽卻微微一笑,“那就都不送了,送來送去的太麻煩!”

  他可是小皇帝的人,如今再跑去給朝中的大臣送禮,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呃……”

  薛濤愕然,朱老三也有些擔心,“侯爺,要不……咱還是送一送?”

  “不送!”

  李嶽大手一揮,“薛濤,今晚都在正廳吃飯,多搭幾張桌子,多做些菜,多溫些酒!”

  “是……”

  薛濤隻得猶豫著答應了。

  正廳夠大,多搭幾張桌子倒也沒問題,讓府上的女眷過來陪著吃飯倒也沒問題,隻是,府上還有朱老二和四個男雇工,這混在一間屋裏吃飯就有些不合禮數了。

  可是,她沒敢勸,生怕自己再一勸,這位看著和善其實氣性挺大的侯爺一生氣便會來一句,“那就都不吃了!”

  李嶽自然不知道薛濤的心思,吩咐完便進了正廳後的暖閣,讓出正廳給薛濤她們搭桌子了。

  不多時,薛濤便帶著幾個姑娘在前麵正廳忙開了,頓時一片笑語聲。

  李嶽獨自一人坐在暖閣的火爐旁,手捧熱茶想著心事:這蒸汽機有了,可是,到哪裏找大船呢?隻有先找艘大船改裝一下,讓小皇帝看到蒸汽機的威力,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將蒸汽機應用到陸路運輸上來,可這陸路……隻能先鋪幾條鐵軌了,嗯,以北平為中心,連接附近幾座衛所、糧倉和遼東!

  搞完這些,我這個侯爺總該能全身而退了吧!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城中已經升起了煙花,還夾雜著爆竹聲,“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這時代,人們對於火藥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了,大一些的城市城樓上基本都配有銅炮,大煌王朝的神機營的主要武器便是火銃,民間不禁有鞭炮了,就連各式各樣的煙花也流行了起來,不多時,北平城上空已是煙花朵朵了,絢爛無比。

  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夜空中那朵朵絢爛的煙花,李嶽恍如置身明末,隻覺滿心惋惜。

  這個王朝有著遠超同時代西方國家的國力,也有著不輸於它們的文明……這本該是個盛世才對啊!

  可惜,可惜……在這個王朝滅亡三百年後,整個神州竟然成了任憑列強蹂躪的孱弱之地……

  “侯爺……”

  突然,沈妙音的聲音輕輕地在李嶽身後響了起來,“您不高興了?”

  “呃……”

  李嶽一怔,回過神來,轉身衝一臉緊張的小姑娘嗬嗬一笑,“誰說我不高興了,我隻是有些想石碣村了!怎樣,酒席準備好了沒有?”

  “早好了!”

  沈妙音展顏一笑,“祭品、酒席都準備好了,就隻等您出去了……”

  神州自古便重視孝道,曆朝曆代孝與不孝也是考察一個官員一個百姓人品的重要參考標準,所以,逢年過節祭祖是萬萬敷衍不得的大事。

  李嶽的祖墳在石碣村,也沒有帶靈位過來,但依舊搞得很隆重,在前院裏擺了香案、祭品,麵南而拜,三跪九叩……

  “劈裏啪啦……霹靂怕了……”

  “嘭……嘭……嘭嘭……”

  祭拜完畢,早已準備好的煙花爆竹便齊齊轟鳴起來,璀璨的煙花照亮了夜空,照亮了侯府,也照亮了李嶽的心。

  不!這本該是一個繁華盛世,那我就要讓他成為一個繁華盛世!

  這一刻,李嶽“全身而退”的念頭煙消雲散,他隻想拚盡全力讓這大煌王朝繼續繁榮安定下去,隻想為神州擋住三百年後那場讓人痛心的災禍!

  “開席了……”

  院中煙花散盡,李嶽大手一揮,就要轉身進屋。

  “侯爺,”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帶著一隊披甲帶刀氣宇軒昂的侍衛自中門進來了,雙手提著一個食盒,笑容滿麵,“侯爺勤於王事,不辭辛勞,皇上特意賜下一副神荼、鬱壘像和一道‘帶凍薑醋魚’以示慰勞……”

  除夕夜,皇上賜菜、賜門神的傳統曆朝曆代都有,隻是數目有限,今夜皇上隻賜了八道菜,其中就有這峙嶽侯一份,可見這峙嶽侯聖眷之隆,所以,送菜的太監十分恭敬。

  當然,除夕夜還得麻煩人家來送菜,李嶽心中也有些過意不去,便很大方地給送菜的太監連同跟著他來的六個侍衛每人都打發了十兩銀子。

  眼見皇上給自己侯爺賜了門神、賜了菜,侯府眾人也是與有榮焉,又鄭重地把神荼、鬱壘像貼到了大門外,這才魚貫進了正廳落了坐,李嶽獨自一桌,十六個女眷加鐵心蘭坐了旁邊兩座,朱老三五人坐在了最外麵一桌。

  “嘭嘭……嘭嘭……”

  夜空中已經煙花朵朵,將偌大個北平城映照得美輪美奐。

  “都舉杯!”

  一一倒好酒,李嶽當先舉起了酒,“為美好的未來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