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自主生產經營
作者:知了一生      更新:2020-09-20 18:30      字數:2189
  二人下馬,不光陳元有疑惑,就連宋仁傑看了一圈也沒見到自己大哥的身影。

  宋仁傑問道:“侯爺呢?”

  方才那名引路的將士立刻回道:“回宋將軍的話,侯爺前去查探了,還請宋將軍稍待片刻。”

  一旁的陳元卻開始認真的打量著四周的環境,開荒,可不是隨便找地方就開的。

  起碼要交通便利,還有距離水渠近的,這一點,他相信不用自己說,鎮南侯也會明白。

  看了一眼,果然不出所料,眼前這個地方,除了麵前這座山嶺溝壑地帶,周邊交通順暢。

  不遠處就是一條江堤,乃是貫穿永平郡與另外郡縣的主渠道之一,中途又分叉了許多分支河流。

  陳元目測了一下大概有數千名壯漢,捋起袖子,揮汗如雨,丁零當啷的不斷的響起。

  另有數千人,手執各樣挖掘工具,將廢土石塊,運至河邊,進行二次利用,加固河岸。

  這情景讓陳元一下子就想到了前世的開山,不過那會都是用炸藥,定向爆破,全部都是機械化。

  哪像現在,全部都是人工,這樣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點半點。

  就麵前這山嶺溝壑地帶要想複墾成耕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根據楊瑾萱所言,朝廷的旨意估計也就幾天的時間就能到達嶺南,若是想要在幾天內就複墾成耕地,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這個鎮南侯,應該不會想不到這一點,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不是說旨意來臨前將耕地複墾完畢,而是隻需要將難民安置好即可。

  特麽的自己想這麽多幹嘛啊,這又不是自己考慮的範圍,陳元急忙打消了自己的胡思亂想。

  “陳兄弟,這裏,便是我與大哥商議過後所選定的地方。”

  宋仁傑指了指眼前這一片,道:“將這裏以作百姓耕地之用,不知陳兄弟意下如何?”

  “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確實是一個好地方。”

  就在此時,卻見旁邊響起一道沉穩渾厚的聲音:“聽到小兄弟所言,我便放心了。”

  隻見鎮南侯一身便服,鬢角處還殘留著絲絲霜白,陳元見狀,笑道:“侯爺您過獎了。”

  隨後,陳元好奇道:“侯爺,你軍中能人異士甚多,府中謀士更是不缺,卻為何讓我當這個參謀將軍?”

  按照陳元猜錯,自己不過是提個開荒的建議,至於這個選址,肯定是人家的智囊團選出的地方。

  正因如此,他才一直疑惑,辦法,我給你們想了,剩下的你們智囊團就能解決了。

  幹嘛還要用那種辦法逼我加入給你當這個參謀將軍?

  鎮南侯還未說什麽,一旁的宋仁傑首先搖頭正色道:“陳兄弟過謙了。你的本事,大哥可是親眼所見,實在佩服萬分。”

  “我宋家乃是武將出身,軍中雖有謀士,但也隻是針對行軍打仗而言,對於這民生一事,卻苦無良策。”

  “之前更是費盡了心思,議論許久,最終也難以樣樣照顧周全,因此當時才特請陳兄弟你想想辦法。”

  宋仁傑道:“如今雖然開荒耕地解決了,可是後續之事,還望陳兄弟出謀劃策。”

  聽他這樣一說,陳元就明白了,跟他昨天想的差不多,無非就是後續的事情唄。

  鎮南侯在一旁接過話來說道:“不知小兄弟可有什麽良策?”

  陳元輕踱幾步,沉默不語,二人在一旁也未出聲打擾。

  半晌。

  陳元抬頭看著麵前的二人說道:“倒是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陳兄弟但說無妨。”

  陳元撿起一根樹枝,蹲下在地上一邊畫一邊說道:“據我所知,目前嶺南一共湧入八千多災民,不知道這八千多人,有多少戶?”

  宋仁傑不假思索的回道:“經過安置清點,一共有三千五百多戶。”

  三千五百多戶?

  陳元被這個比例嚇了一跳,合著兩個人就是一戶了啊。

  宋仁傑解釋道:“朝廷征調的民夫,大都是每家每戶的青年壯漢,婦孺老幼皆不在此列。

  因此,大都是一個人歸納為一戶,也有一部分是有血緣的兄弟子侄關係,也被我歸納為一戶。”

  陳元點點頭,也是,總不能兩個互相不認識的大老爺們歸納為一戶吧,那也不現實。

  “大哥日前已經下令,待災民安置好以後,允許他們將父母妻兒接過來一同居住。”

  陳元問道:“如此說來,屆時起碼將增加至兩萬多人,但是三千五百多戶這是固定的對吧。”

  “那是當然。”

  陳元心中大概有數了:“這樣,這三千五百戶可以將他們單獨劃為一個小型的城鎮,這樣便於管理。

  到時候,這開墾出來的耕地,由宋家直接或者派人間接管理,讓這三千五百戶家庭為單位,去進行承包。”

  均田製隨著隋朝的大一統已經開始逐漸沒落。

  因為沒有了戰爭,都和平了,人口激增,那麽能夠分配的土地自然就少了。

  所以才開始逐漸流行的府兵製,但是不管哪一種製度,裏麵有一點需要注意,這些土地,都是國家分配的。

  按照隋朝的義倉製度,用這國家分配的土地收獲的糧食,按照上中下三等稅。

  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鬥,下戶不過四鬥給義倉交糧。

  “承包?”

  鎮南侯與宋仁傑抓住了一個莫名的詞匯,二人對望一眼,均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迷茫。

  “哦,簡單點說,就是這些耕地歸宋家管,按照每戶的人數多少或者勞動力多少來劃分給他們,讓這三千五百戶百姓去自主生產經營。”

  也不管他們懂不懂什麽叫自主生產經營,陳元也懶得給他們解釋了,反正自己又不是來做文化傳播大使的。

  陳元用樹枝一邊畫一邊繼續說道:“其自主生產經營的收入,除了按照合同上規定的上繳一小部分給集體及繳納國家稅收之外,全部歸於農戶自己。”

  鎮南侯兩兄弟再次對望一眼,雖然還是不太明白陳元口中的這些新鮮詞匯,但是也能大概的明白其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