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婚約
作者:墨淚如雨      更新:2020-09-20 13:49      字數:2135
  二夫人繼續對張雨鴻說道:“我的兒子錢學跟上任縣令黃大人的女兒黃悅有婚事,我們現在。”二夫人停頓了一下,做出一副難為情的樣子。

  張雨鴻看出了二夫人心思,二夫人想讓錢老爺繼續說下去,但是錢老爺繼續吃菜,不理會。張雨鴻隻好問道:“令郎與黃悅二人見過麵嗎?”來結速尷尬的場麵。

  二夫人連忙回答道:“見過麵了,二人似乎一見鍾情,這段婚事不好結束。所以煩請大人幫一下忙,勸說黃悅能夠放棄這門婚事。”

  張雨鴻想著怎麽撈好處,思索著沒有回答。

  二夫人都急哭了,推了推錢老爺,錢老爺隻好問道:“大人可是有什麽為難的地方嗎?”

  張雨鴻實在是想不出怎麽撈好處,這也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隨口問了一句:“黃悅現在何處呢?”

  雖然張雨鴻知道答案,但是還是要裝裝樣子,免得被看出今晚赴宴的目的。

  二夫人回答道:“就在寺廟中。”

  張雨鴻靈機一動,高興問道:“我要是單獨去寺廟,與黃悅見麵,難免會被人議論,一個縣令去管別人的家事,甚為不妥。不知二夫人有什麽辦法,即讓我去寺廟,又不會說閑話。這樣我才能幫你勸說一下婚事。”

  二夫人高興的說道:“這個好辦,隻要大人去寺廟私發善粥,肯定不會有人說閑話,還能被百姓稱讚,一舉兩得。大人以為如何?”

  張雨鴻點了點頭,又難為情對錢老爺說道:“這個辦法雖好,但是城中糧價昂貴,不知錢老爺能不能便宜賣我一些糧食。”

  錢老爺拿起酒杯,緩緩說道:“我可以按糧食的原價賣給大人,不知大人要多少。”

  張雨鴻伸出五個手指頭,說道:“五千升。”

  錢老爺立馬吐出口中酒,連忙說道:“五千升太。”

  張雨鴻豈會讓錢老爺把“多”字說出口,假裝生氣,打斷錢老爺的話,說道:“錢老爺不會覺得,本官連五千升的糧食都買不起吧!”

  錢老爺擦了擦嘴角,唯唯諾諾的說道:“不會。大人什麽時候購糧,我需要準備一下。”

  張雨鴻笑著拍了拍錢老爺的肩膀說道:“就明天一大早,我讓夏捕快拿錢買糧。錢老爺可不要失信啊!”

  錢老爺剛要張口,張雨鴻伸了伸手打斷道:“我有點喝醉了,明天一大早還要去寺廟施粥,就先回去了。”

  第二天大早,夏捕快運了五千五百升的糧食來到寺廟。張雨鴻早就在寺廟門口架起3口大鍋,並且讓師爺連夜張貼告示,縣令會在寺廟對全城百姓施粥。

  一大早,寺廟門口擠滿了人。張雨鴻看了看集滿的人群,說不出的心酸感。

  師爺站在張雨鴻後麵,半弓著身子,小心翼翼的問道:“大人答應幫助錢老爺解除這門婚事嗎?”

  張雨鴻真的不想幫忙,但是好處都已經拿了,不幫忙又不行。但是自己連媳婦都沒有,怎麽懂得勸說這門婚事,隻好尷尬的站著寺廟門口,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啊!

  師爺見張雨鴻半天沒有回答,明白了他的處境,接著說道:“其實,黃悅也明白今天身份不可能在跟錢家二少爺結婚的。我聽說二人見麵之時,雙方都互相喜歡。隻不過黃悅心中放不下,大人隻要以錢家二少爺的前途做借口,給她一個離開的台階,這門婚事就解除了。”

  張雨鴻摸了摸下巴,不開心的問道:“拆散一對有情人,是不是不太好啊!”

  師爺勸說道:“大人,你看看這些百姓,吃到一碗熱粥,多麽開心。以後大人還要經常跟錢老爺打交道,還是不要婦人之仁。”

  張雨鴻抬頭看了看領到粥的百姓,沉吟了一下,問師爺:“我們前晚找李老爺買糧,他說最多隻能賣10000升,賣完之後,李府都沒有多少存糧了。而我昨晚找錢老爺買5500升糧食,他沒有訴苦,說明有好多糧食儲備。你說這其中有什麽貓膩。”

  師爺若有所思,並沒有回答。張雨鴻回頭看了他一眼。繼續問道:“師爺,你是不是還有什麽事情沒對我說呢?”

  師爺抬頭看了看張雨鴻,連忙回道:“黃大人曾跟我說,外麵的土匪可能跟城中富商勾結,推高糧價。”

  張雨鴻拍了拍師爺肩膀,問道:“你是不是暗示我,土匪勾結的就是錢大人嗎?”

  師爺嚇得打顫,結巴的回道:“大人…這…可是你說的,小人沒說。”

  張雨鴻轉身走向寺廟門口,對著大門旁邊的小和尚說到:“能不能帶我去見黃悅姑娘。”

  小和尚雙手合十,回道:“施主,請跟我來。”

  三人一同行走,張雨鴻走過前殿,發現前麵的大香爐中,插著幾束香。奇怪的問小和尚:“你們寺廟一直這麽冷清嗎?”

  小和尚也看了看香爐,回答道:“今年,收成不好,大家都沒飯吃,拜佛的人自然就少了。”

  師爺在後麵小聲說道:“其實,以前寺廟拜佛的人很多,隻不過,隻從土匪出現以後,城中百姓的收成越來越少,這座寺廟也冷清了。”

  過了前殿,張雨鴻走在小道上。小道鋪滿了樹葉,便問道:“這裏沒有人打掃嗎?”

  小和尚歎了口氣回答道:“這幾年行善布施的施主少了很多,廟裏的糧食也不夠吃,師傅隻能讓師兄們出去化齋。這裏自然也沒有人打掃。”

  張雨鴻看了看這座牆上斑駁的痕跡,表明這座寺廟曾經的輝煌。

  小和尚提醒道:“寺廟年久失修,前麵的路就不好走了,施主要小心了。”

  張雨鴻好奇的問道:“這條路通往何處。”

  路上長滿雜草,表明了這條小路很久沒有人走了。道路滿是泥濘,非常難走。

  小和尚回答道:“前麵有一個宅子,原本是李老爺修繕給他的夫人居住的。後來,夫人去世後,就一直無人居住。方丈將黃悅施主安排在這所宅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