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一小步
作者:二胖哥      更新:2020-09-20 06:43      字數:4493
  “大爺,玩信鴿的這票人您忒熟,這事兒還得拜托您給我牽個線,看有哪位想擴大鴿群的幫忙介紹下,我謝謝您嘞!”

  “行,你爺爺是幾十年的老朋友,這事兒我應下了,信鴿確實不是你們這個年齡孩子玩的東西。”

  “”謝謝您了,大爺。”

  羅軒從夫子廟的民間花鳥市場出來,這個馬路市場每個周末的上午開市,他心裏想著要是這個星期出不了手,下個周末就把信鴿帶到市場上來賣。

  家裏的信鴿都是好品種,是爺爺在世的時候玩的鳥兒,不能當成肉鴿賤賣了。

  玩信鴿是個偏門兒的愛好,也隻有在合適的人手裏才能賣得上價錢,賺錢計劃急等著用錢,萬萬拖延不得。

  “喂,小兄弟,你家是有鴿子要賣嗎,都什麽品種的?”

  羅軒詫異的停下腳步,見一個40來歲的中年人主動走上前來;“我是這個市場上做禽鳥生意的,姓李,剛才聽你說有信鴿要賣,正好這兩天有客人讓我留心這事兒,所以多了一句嘴。”

  羅軒說;“是的李老板,有20多羽信鴿想出手,都是一些好品種的種鴿,拿過比賽成績證書的。

  “那感情太好了,具體什麽品種呢?”

  “大部分都是參加過比賽的老鴿子,李梅齡,戴盔和大鼻都有,還有一些帶飛回來雜的,這要具體到現場去看。”

  姓李的中年人回頭看了看市場,猶豫了下說道;“你看我正做著生意,暫時抽不開身,要不約下午去你那兒看一下鴿子,你留個地址就行。”

  “沒問題,我下午都在。”

  羅軒留下了地址,順手給姓李的中年人發了一根煙,這位李老板愣了下接過煙,一絲笑容從嘴角綻放;“小兄弟,我看你年齡不大,處事倒是蠻老道,這鴿子不會來路不正或者有什麽麻煩吧?”

  “自家養的鴿子,盡管放心好了。”

  “那你家大人同意賣嗎?”

  羅軒聞言笑了;“李哥你把一顆心放肚子裏吧,我給你就是家裏的地址,包你售後無憂,有什麽問題盡管來找我,鴿子也都是優秀的賽鴿,體態一等一的好,你應該考慮的是給個公道價格,否則我是不可能賣的。”

  “嗬嗬,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下午見。”

  “您忙吧,祝您生意興隆。”

  “哈哈哈……借你吉言了。”

  羅軒推著自行車倒騰兩下跨上去,騎行在法國梧桐樹蔭下,雪白的襯衫帶著皂角的清香味,清風拂過烏黑的頭發,充滿了少年的青春活力。

  一路行來

  古城金陵沿街很多民國建築,糅合了中式古典和西洋美學特征,展現出獨特的民國遺韻。

  茂密生長的法國梧桐有一個人環抱粗,自行車流匯集成河,處處都是悅耳的鈴鐺聲。

  經過最繁華的新街口時,沿街陳舊的兩層居民建築門口,有老大爺搖著蒲扇納涼,老奶奶在路邊賣茶葉蛋,穿著白色罩衣賣棒冰的阿姨,拖著蜂窩煤的人力平板車走街串巷……

  一幅平安喜樂的老城光景,任由歲月從身邊靜靜的流淌而過,這都讓羅軒感慨不已。

  誰能想到數十年後,這裏繁華的商業廣場鱗次櫛比,幾百米的高樓大廈直衝天際,整個新街口地區擁有數十個大型地下停車場,繁忙時卻一位難求,開著汽車來回繞一個多小時都沒轍,到處都是“車位已滿”的招牌。

  哪怕是最有想象力的人,也無法預見祖國的滄海桑田,日新月異的驚天巨變。

  羅軒心中充斥著莫名的感動,有力的大長腿蹬著自行車風火輪一樣,一路疾馳而去。

  趕到邁皋橋菜場時,差不多上午10:00左右。

  邁皋橋菜場是金陵城北大型農貿市場,附近十幾個鄉鎮甚至江北的部隊駐軍都開著卡車到這裏來買菜,在菜場對麵就有大型的停車場,裏麵停滿了躍進輕卡,解放、東風、日野,五十鈴等各種品牌的車輛,還有軍綠色的部隊車輛,載著各種蔬菜,肉食的三輪車穿梭其中,一片繁忙景象。

  羅軒順著菜場外麵馬路,很快找到幾個賣龍蝦的鄉下人,都是用尿素袋子裝的滿滿小龍蝦,看起來生意並不怎麽好。

  “大哥,這小龍蝦怎麽賣的?”

  “二角一斤,買的多可以給你便宜點。”

  “能挑嗎?”

  “本來就是不值錢的東西,你挑剩下了我咋賣,誠心要我給你便宜些就是了,1角5一斤。”

  “那給我稱4斤吧。”

  賣東西的農村大哥翻了翻白眼,就沒見過大老爺們買東西這麽挑的,兩毛錢的東西還要殺5分錢的價。

  羅軒樂嗬嗬的沒有在乎,順手遞了一支煙給賣小龍蝦的大哥,幫著用火柴點上。

  “這些小龍蝦一個個活力十足啊,都是昨晚逮的吧?”

  吃人的嘴軟,農村大哥忙著給裝蝦,上秤,嘴裏麵樂嗬嗬的回答道;

  “可不是嘛,這玩意兒水稻田溝渠裏多的是,一晚上就能抓百十斤,咱們農村人都不稀得吃它,就是城裏人吃個新鮮,說實話也賣不上價,捉一點賺些小錢貼補家用。”

  “那要是有人大規模收,大哥你能供應多少?”

  “這哪有個數啊,飼料廠倒是大規模的收小龍蝦,這玩意兒粉碎了以後做飼料賣的很好,但是給不上價,一斤隻給6分錢,很少有人願意幹,都是釣黃鱔的時候順帶便抓一些小龍蝦,為了幾塊錢忙活一晚上不值得。”

  “要是兩角錢收呢?”

  “那當然好了,要多少有多少。”說到這裏,農村大哥將稱好的小龍蝦遞給羅軒,深深的吸了口煙看著羅軒,半開玩笑的說道;“要是小兄弟收,一角5就行了,想要多少都可以。”

  “我收的話可不要小的,就像這種一兩以下的都不要,越大越好。”

  “當真?”

  “騙你幹什麽,我叫羅軒,以後每天都會到邁皋橋菜場來收小龍蝦,隻要符合我標準的全都收,有多少收多少,前提是必須誠信經營,不要放小蝦子在裏麵蒙我,我明天早上就會來,到時候你就相信了。”

  羅軒口袋裏麵隻剩下不超過兩塊錢,但說話的口氣就像房地產開發商,滿滿的土豪氣息。

  花鳥市場的李老板下午來看鴿子,他有信心賣掉一部分,拿到急需的啟動資金。

  這話說完

  農村大哥將信將疑的打量羅軒一下,喊過旁邊一起賣小龍蝦的同伴說了幾句,然後走過來說道;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拿咱們農村人開心,要是真的話,咱們倆明天多背一些小龍蝦過來,事先給你挑好全都是一兩以上的,哪怕賣掉一半也成啊!”

  “你就把心放肚子裏吧,你在邁皋橋的街麵上打聽打聽,我羅軒做事向來都爽利,口碑一級棒,隻要和我合作過沒有不挑大拇指的……”

  羅軒場麵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兩塊錢的白皮紅梅掏出來,一人發一根香煙點上,很快就與這幾位農村大哥熟絡起來。

  賣龍蝦的幾人中,有三個都是附近堯化門鎮的,分別叫陳守富,陳守山,陳大光,互相間有親戚關係,堯化門距離邁皋橋十幾公裏的距離,騎自行車也就半個小時的事兒。

  羅軒暫時定了他們三個人的蝦子,這讓陳守富特別激動,說什麽也不要4斤小龍蝦的錢,也就是6毛錢的事兒。

  他反而從尿素袋子裏“嘩啦”又倒了一大袋子小龍蝦出來,足有十四五斤重,非要羅軒拿回去吃著玩,要是敢不拿直接翻臉,簡直熱情不要不要的。

  再三推拒不過,羅軒一分錢沒花拿了20斤龍蝦回來。

  80年代的農村老哥真熱情,得……午飯和晚飯都有著落了。

  羅軒興致勃勃的騎車回家,迎麵正好遇上趙勇和莊學文,哥仨腿一支在馬路邊上就聊了起來。

  “軒哥你一大早幹啥去了,我們等你小半天。”

  “咋滴啦,想幫我幹活啊!”

  “哥你就別再提幹活了,那是我們80年代年輕人該幹的事兒嗎?”莊學文意氣風發一挺胸膛,伸出手臂用力的揮舞下說道;

  “昨天電視上報道了,東山省幾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一直到達粵省,一路上領略祖國的壯美河山,錘煉自己的體魄和意誌力,用雙腳丈量祖國的長度,對我們這些即將走上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非常有現實教育意義。

  我看了以後感動壞了,這不和趙勇商量一下,準備組織一個騎行隊伍,沿著312國道一直騎到魔都。

  算下來也不遠,金陵到魔都也就是300多公裏路,騎兩天指定夠了。

  我小姨在魔都華東醫院上班,咱們到她那兒休整下,最終目標是騎到杭城,趙勇大伯就在杭城,好像是哪個單位的領導,到那裏吃喝都有著落了。

  這麽一趟下來,以後吹牛逼都有素材了。

  所以咱們算你一個,然後再找幾個相好的同學就行,人數關鍵是貴精不貴多,太多了我小姨也招待不過來。”

  羅軒用同情的眼光看著莊學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瞧一個悶驢子,誰知啥時候迸發出來的熱情衝你一跟頭。

  為了以後吹牛逼有幹貨,這事目的就不純。

  “抱歉了兄弟,我恐怕不能參加。”

  “為啥?”

  “照你這麽說出去七八天,回來我們家的鴿子全都得餓死,我這可都是比賽用的信鴿,你們又不是不知道。”

  “這……”

  理由足夠強大,莊學文撓了撓頭皮找不到反駁的地方,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失望極了。

  軒哥不參加,這活動要少掉一大半的意義。

  羅軒看到夥伴們們不樂的樣子,主動轉移話題;“那個啥,我今天弄了點好東西回來,等會兒中午哥幾個打牙祭,保管你們吃的都說好。”

  “啥好東西?”?

  “你看,小龍蝦,這麽多足夠咱哥仨吃的了。”

  “小龍蝦啊,清理起來超級麻煩的,吃起來一股子土腥味兒,我可不好這一口。”

  莊學文臉上滿滿的嫌棄之色,現在城裏人吃小龍蝦的習慣是要剪蝦須,剪蝦腮,抽蝦線,弄起來可不是一般麻煩,一盆蝦坐在那兒要剪上小半天。

  趙勇也是個死懶的貨色,在家裏不要說做飯,連醬油瓶倒了都不扶,對這種事更提不起半點勁兒。

  “軒哥,我早上可能吃壞了肚子,得趕緊回家方便一下,有空再過來幫你呀!”

  見趙勇欲借屎遁而逃,羅軒笑吟吟的打量他一下,說道;“我做的小龍蝦超級美味的,好吃得連舌頭都吞掉,你這家夥真的不考慮一下嗎?”

  “不行了軒哥,我內急先走一步。”

  趙勇騎著自行車就逃,兩個腿倒騰麻利極了,像極了夾不住屎的感覺。

  “老莊你呢?”

  羅軒轉過頭來看著莊學文,隻見這貨一本正經的說道;“軒哥,作為一名80年代的年輕人,肩負著建設四化的重任,你的目光不應該放在溫暖的小家裏,不應該有玩物喪誌,作為兄弟,我有責任提醒你,應該到廣闊的天地裏接受風雨錘煉,請認真考慮騎行團的建議,不要輕易的放過社會實踐的寶貴機會,我們的團隊始終對你敞開大門。”

  “啥時候走?”

  “明天早上六點,我們趁著早涼出發,中午差不多就到鎮江了,正好可以品嚐著名的特產肴肉,要不要考慮一起啊?”

  “怎麽那麽急?”

  “羅軒同學,困難麵前猶豫不決會讓你退縮,要像結紮一樣斷絕退路,勇往直前。”

  羅軒知道這貨中二精神已經深入骨髓,生不起半點挽救的心思,隻能由著他碰到頭破血流,碰的多了自然就成熟起來了。

  這是少年時期試錯的一個過程,無法避免。

  “那這小龍蝦你……”

  “哎呀,我才想起來了,還有幾個積極要參加騎行團的同學沒通知到,我這個做團長的重任在肩,軒哥那就不和你聊了。”

  莊學文騎著自行車就溜了,羅軒忍不住搖搖頭失笑起來,心情頗好的哼著歌兒回家了。

  七月的太陽正是最毒的時候,等這兩個傻缺曬脫了皮回來,我看你怎麽說。

  回到自家小院兒,羅軒就忙活開了。

  20斤龍蝦全都倒在大塑料盆裏,接了半下清水撒上一些鹽,一點油讓它吐泥,然後坐下來剝大蒜和蔥薑,調製十三香料,風風火火的做準備工作。

  十三香小龍蝦就要新鮮出爐了,這是羅軒人生的一小步,卻是帶動價值數百億龍蝦產業的一大步,未來前景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