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密嚴古怪
作者:山中佬人      更新:2021-03-02 11:13      字數:2664
  李宣持著鏡子看了半晌,天邊雲層出現淡白時,忽然心頭升起一種奇妙的明悟:該離開了!

  這個念頭一起,仿佛某種無形的意念在催促著他,要他盡快上京城。

  李宣收起鏡子,雙眼有神盯著北方:“是該走了!京城,連這個世界也在催促我快去麽?”

  五個月後——

  已是盛春,四月的京畿道上空,飄著薄霧一般的細雨。終南山向東西兩側綿延無盡,山林鬆柏被雨水洗潤的蒼翠發綠。

  站在半山腰遙遙遠望,一排排整齊的田埂鋪向城池,京城就在眼底。

  大隋帝國的都城,這個諾大的城池在雨霧中多了幾分縹緲之意。京城周邊本該有的繁華熱鬧,也被突然起來的大雨衝淡了不少。

  一個沒有撐傘,背著竹篋的灰衣書生,從山道緩緩下行。他麵容灰塵土氣,看上去滿是風霜之色。

  身後跟著一個灰衣道士,道士雙眼有神,身形高大壯碩,背了一個碩大的劍匣。

  書生被雨淋得有些狼狽,連忙退到山崖下避雨,甩了甩濕漉漉的袖口:“道長,馬上就到山腳,我看天色也不早了,咱們要不走快點?”

  道人盯著山腳那個村鎮看了許久:“是,確實不早了。今晚到那裏去暫歇一夜,明天一起入京城吧。”

  兩人前後踩著泥濘的道路,下到山腳,不遠處就是大密嚴古寺。

  密嚴古寺坐落在南五台鎮,與南山近在咫尺,最早為西晉年間建立。

  當年曾經是達官貴人前來避暑拜佛的勝地,中途雖曆經戰亂,衰敗了數十年。

  但大隋建立後,聖上宏佛,前些年在京城禦史大夫張衝的主持下,密嚴寺再度依山重建,占地百畝,比過去規模更大。

  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巍峨莊嚴的山門外,仍然密密麻麻的擺滿了攤位。攤子上賣的都是香燭之類的供奉之物,還有一些從京城來的各色商品。

  穿行在雨中的人並不少,購買香燭,拜佛求平安,當然也為了占個好位置。

  因為六天之後,大密嚴寺將會舉行盛大的繞佛活動。

  到時候會將寺裏的鎮寺寶物——金玉寶冠毗盧遮那佛抬出來,繞著寺院和鎮子行走一周,祈福消災。

  繞佛行走的途中,凡見佛像者,如見佛身,都將受到庇佑。

  據傳那尊佛像是當年鳩摩羅什親自繪圖,由眾多高僧加持過的純金寶物。

  前些年聖上建國當日,普天同慶。破敗的寺院竟然顯出神跡,舊址上一夜間湧出一尊殘破寶塔。

  此事上報朝廷後,由宮中禁衛親自來勘察,進入塔內竟然發現純金毗盧遮那佛像一尊,還有護國仁王波羅蜜多經貝葉經一卷。

  護國仁王經的出現,寓意仁王出世,更是讓聖上大悅,稱為神跡,親自下旨派禦史大夫張衝主持重修。

  大密嚴寺因此得以重建,寶塔也被重新修葺為五重仁王塔,規模遠勝過去。

  如今密嚴寺分為上寺與下寺,下密嚴寺以毗盧遮那金佛為寶,寺廟就在眼前不遠的街道盡頭。

  上密嚴寺以護國仁王經為寶,寺院坐落在半山腰的寂靜林中。

  每年四月櫻花祭,下密嚴寺都會在當夜盛會之時,將金佛從大塔中取出,繞寺行走。

  到時候百姓點燈供佛,欣賞櫻花。夜間燈火輝煌,人潮湧動,極為壯觀。

  書生跟著道士穿過街道,沒有停留半步,直直地穿入下密嚴寺仁王山門,抵達大雄寶殿正門,才停下來。

  大殿裏供奉的主尊並不是常見的釋迦牟尼佛,而是十多米高的毗盧遮那佛,兩旁端坐著文殊普賢二菩薩。

  天色越來越昏暗,小雨不見停歇,稀稀拉拉下個不停,寺裏已經點燃了燈火。

  三尊佛像依泥胎貼金,在燭光的映襯下,看起來十分龐大,坐在高高的金色蓮台上,身上閃著明暗相間的斑駁金光,低頭慈悲的俯視來訪者。

  道士摘下兜帽,沒有拜佛,靜靜立在佛像前等候了片刻,之後又走向坐在大殿門口知客僧。

  在殿裏看守的僧人法號導明,看麵相大約不到二十歲。

  剛才導明就覺得這道人來曆不凡,背上背著劍匣,行走虎虎生威,一看就是練家子。

  道人來到知客僧麵前站定,欠身行禮後,開口就問:“敢問小師傅,不知惠覺長老是否在寺裏?”

  小僧一聽惠覺二字,立刻湧上一股難言的敬畏來,但還是下意識詢問道:“小僧法號導明。不知道長從哪裏來的,怎會知道本寺長老的名號?”

  道人從袖子裏取出一封帖子:“這是惠覺長老的邀請函,小師傅若是知道,可否盡快帶我前去見麵?”

  邀請函一出,導明隻看幾眼,忽然變了臉色,極為嚴肅,但又帶著點尷尬說道:“原來是長老的客人,快隨我來。”

  導明點燃燈籠,打傘將道士和書生引出大殿,往左側僧院方向快步疾行。

  一路幽暗寂靜,山上的霧氣越來越濃,連寺院也變得昏暗不定。

  小和尚邊走邊說:“長老已經交代了很多次,說是若有拿著函書而來的客人登門,要立刻引見。長老已經等了一個多月,道長終於來了。”

  道人點點頭:“前些時日,我一接到函書,立刻從均州北上而來,行至中途,山路忽然崩塌,無端阻了行程。”

  “惠覺長老這麽著急找我,可是寺裏有什麽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

  知客僧臉色驟然一變,正要分說,忽見身後有書生這個外人在,又連忙搖頭否認。

  “不同尋常?不不不——沒有什麽不同尋常。這裏是佛門聖地,有佛祖庇佑,道長怎麽會有此一問?”

  道人見知客僧否認,便不在追問,而是點頭一笑。

  “不同尋常者,即非常見之事。譬如說——”道人腳步忽的一停,小和尚差點撞到。

  道人轉身看向小和尚:“聽到某些奇怪的言語聲音,更或是看到某些本不該看到東西。”

  “當然,某些平常的事物無故消失,也可說是不同尋常。”

  小和尚神色惶惶的看著道人,想說什麽,似乎又有些顧忌,話到嘴邊也沒說出來。

  道人見此,對小和尚道:“身後這位書生姓程名逸,是我的朋友,煩請小師傅今晚給他安排個住處。”

  小和尚看了眼書生,立刻點頭:“道長放心,程先生既然是道長的朋友,本寺絕不敢怠慢。”

  三人前後穿過院廊和靜林,行走在濃霧裏許久。若不是腳下的石板路,幾乎很難辨明方向。

  來到後院山腳密林裏的一個僧房前,三人停下腳步。

  這僧房看起來極為破敗,獨獨一座立在陰森的叢林之中,格外幽沉。

  程逸似乎有些懼怕,偷偷望了望四周。

  道路上兩旁滿是陀羅尼經柱,樹林間放置了眾多矮小的石刻佛像,一尊接一尊,望不到盡頭,每一尊佛像都長滿青苔。

  三人被無數佛像幽幽看著,氣氛詭異至極。

  小和尚舉起燈火照亮山路,輕輕推開木門:“惠覺長老就在裏麵,小僧不能進去!程先生,這裏是禁地,您也不可進去。”

  程逸連忙點頭:“好——好的——”

  小和尚停在側門旁:“道長可以自己進去,小僧這便去給程先生準備下榻之處,程先生——請隨我來——”

  道人察覺到氣氛有些古怪,這小和尚好像想盡快逃離這,於是擺了擺手:“程先生,你先跟他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