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相遇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0-09-12 11:11      字數:2233
  過韓家溝後,張曉儒驚訝發現,三塘鎮的這支兩百來人的部隊,根本不是主力!

  真正的主力是縣城的部隊:常建有帶的警備隊三個中隊,以及特務滅共隊全體人員。

  日軍主力為一零八旅團的第一聯隊,由聯隊長後藤義夫率領。

  也就是說,這次進攻永豐鎮的總兵力,超過了三千人。

  據說,大楓樹據點和河神廟據點,也都派出了部隊,他們從臨雙公路直插永豐。

  此次日軍進攻永豐鎮,誌在必得!

  與大部隊會合後,有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張曉儒趁機找到警備隊的陳光華,把他叫到一旁,讓他悄悄派人去永豐鎮緊急送信。

  陳光華疑惑地問:“不是早通知了嗎?”

  張曉儒悄聲說:“誰知道有這麽大的陣勢呢?三千多人,留下來的一個也跑不掉。家裏必須迅速轉移,估計部隊一到就會進攻,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兩百來人的隊伍,永豐鎮可以清壁堅野,也可以狙擊來犯之敵。

  但如果是三千人以上的部隊,就算是一分區所有部隊,也抵擋不住。

  張曉儒希望,永豐那邊能趕緊轉移,這次日軍的決心很大,他們就是奔著消滅抗日政府去的。

  阻擊日軍無異以卵擊石,最好的辦法是清壁堅野,如果時間來不及,先把人轉移。

  陳光華輕聲說:“我再派人去。”

  張曉儒叮囑著說:“派的人一定要機靈,報了信後還得回來。”

  如果陳光華的人,去報信就不回來,就算不被發現,以後也得當逃兵處理。

  陳光華篤定地說:“放心,誤不了事。”

  在日軍的不斷催促下,特務隊和警備隊的人,不得不加快步伐。

  淩晨四點時,日偽部隊將永豐鎮包圍。

  此時的永豐鎮,還是一副繁忙景象,到處都是火光,以及人畜的喊叫聲。

  顯然,永豐鎮的清壁堅野還在緊張進行。

  張曉儒看到這副景象,暗暗擔心。

  日軍都到了,鎮上怎麽還有這麽多人呢?

  是因為重要的物資太多,來不及轉移?還是因為情報送得不及時,人員物資沒來得及轉移呢?

  日軍不可能再給他們時間,沒過多久,就發起進攻。

  特務隊不是作戰部隊,他們的任務是在外圍布控,抓到俘虜後,負責甄別八路軍和共產黨。

  張曉儒和特務隊的人待在一起,他們悠閑自在地坐在路邊,像看戲似的,戲台就是三塘鎮。

  張曉儒與上杉英勇坐一起,他隨口說:“上杉君,我怎麽覺得,共產黨提前知道了消息呢?”

  三塘鎮的部隊,負責封鎖永豐鎮南麵,這個任務比較輕鬆,根據掌握的情況,抗日政府最有可能從東北和西北方向逃竄。

  封鎖是小川之幸和範培林的事情,特務隊的主要任務,是戰鬥結束後甄別俘虜。

  上杉英勇歎道:“你也有這樣的感覺?”

  他也覺得,要是再晚來兩小時,整個永豐鎮一個人都找不到,一頭畜牲也沒有。

  徐國臣在旁邊說道:“共產黨在他們的控製區裏,到處安排了探子,這麽大的軍事行動,想完全保密不可能。”

  張曉儒似笑非笑地說:“徐隊副對這邊的情況蠻熟悉嘛。”

  徐國臣並不覺得這是諷刺,臉上反而露出一絲自得:“想辦共產黨的案子,對他們不熟悉不了解怎麽行呢?”

  “砰砰砰!”

  “噠噠噠噠!”

  “轟轟!”

  ……

  張曉儒正要說話時,鎮裏突然響起了激烈的槍聲。

  為了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為了掩護群眾轉移,縣遊擊大隊進行了堅決抵抗。

  哪怕他們知道,這種抵抗沒有意義,可沒有一人退縮。

  聽到槍聲,張曉儒有種要上戰場的衝動。

  很多人覺得,隻有在戰場上與鬼子拚殺,才算抗日。

  但張曉儒認為,他現在的崗位,不亞於任何戰場,他每時每刻,都在與敵人交手!

  張曉儒突然找到田中新太郎:“田中隊長,能不能讓我們也到前麵一顯身手?”

  田中新太郎搖了搖頭:“那怎麽行?我們的任務就是待在這裏,等戰鬥結束。”

  張曉儒遺憾地說:“能跟八路軍正麵交手,機會難得啊。”

  旁邊的上杉英勇笑著說:“張桑想跟八路軍交手,以後有的是機會。”

  張曉儒歎息著說:“皇軍戰無不勝,八路軍聞風而逃,哪有交手的機會哦。”

  徐國臣聽著張曉儒的話,暗暗點了點頭,不管張曉儒怎麽跟自己作對,他對八路軍的態度還是很端正的。

  此時此刻,徐國臣因為用王雙善考驗張曉儒,內心充滿了愧疚。

  田中新太郎聽到張曉儒的話,很是高興:“皇軍消滅八路軍,我們就消滅遊擊隊嘛。”

  張曉儒歎了口氣:“八路軍是輪不到我們動手了,以後也隻能對付遊擊隊啦。”

  天亮後,永豐鎮被日軍拿下,有一部分群眾和抗日政府的幹部被俘。

  槍聲一停,張曉儒急不可耐地衝進了鎮裏。

  他這麽勇敢,也帶動了田中新太郎等人,三塘鎮特務隊,他們是第一支進入三塘鎮的特務隊。

  在鎮內的一處大院,張曉儒發現了被抓的群眾,他們都是沒來得及轉移的,有一部分還穿著軍裝。

  這些人當中,幾乎沒有老幼婦孺,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明知道有危險,但還是選擇留下來最後轉移的人。

  這些人有覺悟,不用猜,也知道都是積極分子。

  張曉儒站在門口看了一眼,發現有五六十人,他的目光從這些人臉上掃去,他希望千萬別遇到熟人。

  在這裏遇到熟人,可不是什麽好事。

  然而,他還是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吳德寶。

  身為中共雙棠縣武裝部長兼遊擊大隊長的吳德寶,怎麽也被俘了呢?

  此時的吳德寶,也發現了七零五,他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張曉儒用日語問門口的日本兵:“昨天晚上被俘的人,都在這裏嗎?”

  日本兵原本看到張曉儒穿著便衣,眼中滿是輕視,一聽張曉儒比較純正的日語,馬上應道:“所有被俘的人,都會送到這個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