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組織關係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0-09-12 11:11      字數:2281
  張曉儒去太原時,除了參加新民會的訓練,也要為新街建設購置設備和物資。

  這事他一個人肯定辦不好,得帶幫手,甚至不止一個幫手。

  得知宋長路想讓自己帶人進太原,張曉儒笑吟吟地說:“當然可以,不要說帶一位同誌,哪怕多帶一位同誌也可以。隻是,還是一段時間才能啟程,三塘鎮的工作,還沒走入正軌。”

  作為正宗漢奸,他有日本人認可的身份,走到哪裏都不會有問題。

  況且,這次張曉儒到太原,本來就要帶幾個人過去,他得購買榨油廠的設備,還得給藥店找藥品。

  唯一不放心的是,自己離開一段時間,三塘鎮的工作會不會有新變化。

  鎮公所的王樸堂,對張曉儒的態度,完全轉變過來了。

  但警察所長萬德澤和鎮自衛團的蔣洪泉,兩人哪怕表麵再恭敬,張曉儒也覺得他們有異心。

  宋長路點了點頭:“沒問題,先把三塘鎮的工作安排好。”

  張曉儒問:“宋書計,老李以後就在三塘鎮工作了吧?他不來三塘鎮,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宋長路微笑著說:“李國新現在是你的副手,他的工作和生活,都由你安排。”

  張曉儒建議:“認識老李的人不少,他在三塘鎮不宜過多拋頭露麵。我建議以後用化名,榨油廠關係到軍分區所有部隊的吃油問題,老李在榨油廠坐陣,我也放心。”

  李國新笑著說:“我去榨油廠倒也合適,以前在那種土榨油槽幫過工。至於化名,反正就是個代號,完全可以。”

  張曉儒說道:“對了,昨天晚上,宋啟舟被大楓樹據點的山田正雄收拾了,抗日遊擊總隊死了十六個。可笑的是,宋啟舟竟然拿著手下,以遊擊隊員的名義,向徐國臣討賞。”

  宋長路沉吟著說:“國民黨最近蠢蠢欲動,他們反共積極,抗日消極,我們要注意防範。”

  李國新笑著說:“抗日遊擊總隊死傷慘重,還不是你安排的?”

  張曉儒緩緩地說:“我沒做什麽,關興文在大楓樹據點,再加上同誌們的配合,水到渠成。他想拿遊擊隊開刀,我還想拿他開刀呢。”

  宋長路笑著說:“這件事你辦得對,敢襲擊遊擊隊,就要狠狠打擊。借日本人的手打擊,讓他們狗咬狗一嘴毛,就更好了。”

  張曉儒說:“今天魏雨田告訴陳國錄,以陳國錄為少校隊長,成立雙棠別動隊,隊員從鎮自衛團挑選。”

  宋長路笑著說:“這樣說,我們很榮幸嘛,國民黨的別動隊長,給我們站崗放哨。”

  宋長路沒在三塘鎮過夜,張曉儒安排陳國錄送他回去,他還得跟李國新研究工作。

  李國新等宋長路走後,拿出一份材料交給張曉儒:“張書計,這是三塘支部沒有暴露的兩名同誌資料。”

  張曉儒笑著說:“老李,你這‘張書計’讓我很不自在,還是叫我曉儒吧,哪怕叫曉儒同誌也行啊。”

  李國新搖了搖頭:“這是原則問題,也是為了提高你的威信。如果我不尊重你,別人也會不尊重你。”

  張曉儒以後將是七零五支部的核心,什麽叫核心?所有工作都要圍繞著核心運轉。

  所有人黨員,都要團結在張曉儒身邊,在他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張曉儒說:“原則問題我不反對,但這是敵占區,喊我‘書計’會不會暴露身份?我看,叫七零五就行。”

  李國新沉吟著說:“那就叫七書計吧。”

  張曉儒翻看著李國新遞過來的資料,笑著說:“七書計?你虧你能想得出這個名字?好吧,就當是代號了。咦,趙誌德。”

  李國新微笑著說:“沒想到吧?鎮公所也有咱們的同誌。”

  他知道張曉儒為何會詫異,這個趙誌德是警察所的警員,是三塘支部新發展的黨員。

  薑起群自行脫黨後,並不知道趙誌德的情況。

  張曉儒問:“老李,現在能跟趙誌德聯係上嗎?”

  李國新點了點頭:“當然可以。”

  張曉儒緩緩地說:“你先與他取得聯係,我的意見是,先暗中考察一段時間。”

  李國新問:“可以。這個李銀水呢?”

  李銀水是另外一位沒有暴露的黨員,整個三塘支部,就剩下趙誌德和李銀水兩位黨員。

  張曉儒沉吟著說:“先接上組織關係,再安排工作。”

  李國新點了點頭:“好。”

  張曉儒回淘沙村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考慮問題更加全麵和成熟。

  他原本以為,張曉儒會馬上與趙誌德和李銀水聯係,給他們安排新的工作。

  張曉儒問:“老李,你到三塘鎮後,村裏和廠裏的工作怎麽辦?”

  李國新緩緩地說:“我也想跟你商量這個問題,村裏的工作好辦,交給張達堯就是。他幹工作,我信得過。”

  張曉儒沉吟著說:“村裏的事情,我也放心。廠裏那邊,需要一名黨員。”

  李國新突然說:“選一位女同誌怎麽樣?”

  張曉儒馬上猜到了:“你是說張玉亭?”

  李國新笑著說:“為什麽不是關巧芸?”

  整個淘沙村,暫時隻有這兩位女性黨員。

  張曉儒苦笑著說:“她的性子,能在洞裏待下去嗎?”

  李國新到三塘鎮後,馬上開展工作,與張曉儒談完話後,他就去趙誌德家拜訪。

  接組織關係,雖然比較特殊,但大家都是同誌,李國新與馮海全打過交道,對三塘支部的情況很熟悉,趙誌德也一直在等組織派人來找他,兩人很快接上了關係。

  趙誌德二十多歲,其他同誌轉移後,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等待組織派人來找他。

  趙誌德激動地說:“吳新國同誌,上級有沒有給我任務?”

  李國新到三塘鎮後,張曉儒建議他用化名,從今天晚上開始,他對外的化名,就是“吳新國”。

  “你的任務,是搜集警察所和鎮公所的情況。張曉儒到三塘鎮有一段時間了吧,說說他。”

  趙誌德緩緩地說:“張曉儒是淘沙村人,是新民會的成員,以前經常向蔣思源匯報。蔣思源遇襲後,為了自保,把張曉儒推了出去。哪想到,張曉儒沒成替死鬼,蔣思源反倒死在縣城。張曉儒會說日本話,與日本人的關係好像也不錯。他還是特務隊的副隊長,是個真正的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