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新巨頭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0-09-12 11:11      字數:2223
  張曉儒到三塘鎮據點,臨時擔任翻譯,淘沙村的事情,得回去交接好才行。

  王雙善雖是自衛團的團副,但自衛團的事情,張曉儒決定交給張達堯。

  王雙善在自衛團,沒有威望可言,其他人也隻認張達堯。

  自衛團除了王雙善外,其餘都加入了七零五民兵連。

  張達堯是七零五民兵連的二排長,戰士們平常都不怎麽與王雙善交流的。

  至於雜貨鋪,交給喬再生和戴氏打理。

  幾天後的晚上,在雜貨鋪的暗室,張曉儒與李國新、宋長路在談話。

  張曉儒低聲說:“宋書計,形勢發展得很快,我不能在淘沙村待了。以後,我的任務交給誰?”

  他是區分委安排在淘沙村的駐村情報員,可現在,得經常待在三塘鎮。

  宋長路緩緩地說:“鑒於你的情況,淘沙村的情報員,將由其他同誌擔任。但是,你的代號不變。”

  他沒有說出情報員的具體名字,這是組織紀律,不該知道的,堅決不能知道。

  張曉儒也沒尋根究底,換了問題:“七零五民兵連呢?”

  他覺得,自己似乎不能再擔任七零五民兵連的連長了。

  宋長路說:“還是由你指揮。另外,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三塘鎮的醬菜館,能否作為情報站使用?”

  張曉儒點了點頭:“可以,我叔和關興文爹,不適合打理醬菜館。他們多次提出要回來,我準備另外派人接手。”

  張曉儒原本以為,醬菜館交給他們,肯定沒問題。

  哪想到,兩人都不識字,也不大會算數,他們經營醬菜館非常吃力。

  他本打算讓喬再生去當夥計,但喬子清反對,他也擔心喬再生到了鎮上,私自找蔣思源,或者日本人報仇,那就麻煩了。

  宋長路點了點頭:“那就安排自己人。有合適人選嗎?”

  張曉儒想了想,說:“陳光華如何?他可以帶幾個戰士,以夥計的身份掩護。”

  宋長路沉吟半晌,緩緩地說:“可以。”

  張曉儒說:“我想把醬菜館的規模擴大一些,順便賣點肥皂、香皂、毛巾、紙張、布匹、火柴、食鹽等日常用品。貨物多了,人手也可以正常增加,讓陳光華帶一個班去。以後,爭取把三排全部帶到鎮上。”

  他現在的紅部當翻譯,接觸到的情報多了,但沒以前方便。

  三塘鎮與淘沙村相隔五裏,如果有什麽重要情報,也不便於傳遞。

  一旦遇到什麽行動,沒人配合。

  在醬菜館放一個班,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宋長路笑嗬嗬地說:“看來你早就有計劃了。”

  張曉儒輕笑著說:“隻是防患於未然罷了,陳光華帶一個班到醬菜館,配一輛自行車,有什麽事情,可以迅速回村報信。另外,三塘鎮警備隊,也應該有我們的人。”

  宋長路深以為然:“對,以後你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對敵工作。了解日軍和偽軍的思想動態,宣傳抗日思想,爭取他們也到抗日隊伍中來。”

  張曉儒站起來,敬了個禮:“是!”

  宋長路沉吟道:“今天來,還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商量,關於軍裝的。”

  張曉儒問:“宋書計,我們生產的軍裝,遊擊大隊和獨立營的同誌喜歡嗎?”

  郭青平做好的軍裝,七零五民兵連是頭批使用的,之後才交給遊擊大隊和獨立營。

  遊擊大隊和獨立營,都算不上正規部隊。

  可是,他們穿著這種土黃色的新式軍裝,特別有精神,也特別鼓舞士兵。

  宋長路微笑著說:“我正想跟你說這事,縣委武裝部長吳德寶同誌,對我們生產的軍裝非常滿意。他穿到軍分區開會,供給處的尹任樸處長,認為我們的冬季軍裝,比軍分區部隊的還要好。尹處長請示軍分區的首長,決定讓我們給軍分區生產軍裝。”

  吳德寶看到新軍裝後,馬上讓遊擊大隊和獨立營的戰士換裝。

  他則像獻寶似的,特意穿著新軍裝,去軍分區開會。

  果然,雙棠縣的新軍裝,一出現在軍分區,馬上引起了極大關注。

  特別是供給處長尹任樸,他負責整個軍分區的後勤供應。

  雙棠縣的遊擊隊和地方武裝,竟然穿著比正規部隊還好的軍裝,他豈能不感興趣?

  很快,尹任樸向軍分區首長,匯報了雙棠縣自力更生,自行生產軍裝的事情。

  尹任樸更是好奇,日軍大肆掃蕩,雙棠縣還能在這樣的條件下生產軍裝,實在難能可貴。

  尹任樸剛開始的想法,讓郭青平去軍分區生產,成立軍分區軍服廠。

  但後來權衡利弊,最終決定放在白雲山的溶洞。

  張曉儒擔憂地說:“給軍分區生產軍裝?布匹、棉花都是大問題。”

  宋長路緩緩地說:“土布和棉花,供給處可以解決一部分,需要我們自己馱回來。剩下的,由軍分區采購,或者由你代購。你不是有十一匹騾馬麽?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你能搞到食鹽,能不能給軍分區搞一點。”

  張曉儒問:“給錢麽?”

  李國新在旁邊笑罵著說:“當然給錢。就算不給錢,難道就不幹啦?”

  張曉儒解釋著說:“那倒不是,給錢的話,就能多采購一點。不給錢的話,隻能盡力而為。”

  第二天清早,張曉儒推著自行車準備去鎮上,魏雨田到了雜貨鋪。

  張曉儒將自行車擺好,魏雨田絕對不會無緣無故來找他。

  魏雨田一臉的假笑:“恭喜張兄弟榮升翻譯。”

  張有為能在縣城當翻譯,是因為在日本留過學。

  但張曉儒憑什麽也能當翻譯呢?他的日語根本就不過關嘛。

  日本人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也隻有羨慕妒忌的份。

  張曉儒無恥地說:“嘴裏恭喜有什麽用?你倒是提點東西來啊。”

  他去三塘鎮當翻譯,雖然隻算臨時借調,但身份地位,一下子就提升了。

  以前耀武揚威的範培林,現在看到張曉儒,都是客客氣氣的。

  張曉儒雖是農民出身,但他現在三塘鎮,與蔣思源、範培林可以平起平坐了。

  ps:上午出去一趟,今天的更新時間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