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願意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0-09-12 11:11      字數:2196
  郭青平對溶洞的環境,倒還是滿意。

  正如張曉儒所說,這裏冬暖夏涼,已經進入冬季,裏麵都不用烤火。

  對他來的說,隻要不吹風、不淋雨就夠了,況且裏麵還有條地下河,用水也很方便。

  第二天,張達堯帶了幾個人,送來了兩百張硝好的狗皮和一批布料。

  還有一些糧食、蔬菜、醬菜、食鹽、火柴、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

  另外還有兩盞汽燈、四桶煤油、以及一個打氣桶。

  汽燈在外形上和馬燈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所以在具體構造上也有一些差別。

  汽燈在裝上煤油以後,需要向底座的油壺裏打氣,以便產生一定的壓力,使煤油能從油壺上方的燈嘴處噴出。

  汽燈沒有燈芯,它的燈頭就是套在燈嘴上的一個石棉做的紗罩。

  汽燈的上部還有一個像草帽簷一樣的遮光罩,由於是汽化燃燒的原因,照射出來的燈光是白晃晃的,亮度非常高,一盞汽燈可以把周圍十幾米的範圍都照得通明

  溶洞裏什麽都好,就是光線不足,白天隻有洞口那一塊有光亮,裏麵需要點燈。

  相比煤油燈,汽燈很先進。

  郭青平問:“張曉儒呢?”

  張達堯答:“以後他不會來了。”

  郭青平急道:“他是不是把我賣了?等這些背心做完,我的事就做完了。而且,我隻給淘沙村自衛團做軍服。”

  張達堯安慰著說:“放心,沒人會賣你。當初你答應,隻要是軍服就免費做,我們現在也給工錢,安心做就是。”

  郭青平搖了搖頭:“那也不行。”

  張達堯無奈地說:“晚上,會有一位李先生跟你談。你有什麽要求,可以向他提。”

  他不擅長做思想工作,這是李國新的專長。

  李國新的態度很誠懇,晚上到溶洞後,看到郭青平還在做皮背心,走到旁邊陪他聊天。

  李國新微笑著說:“郭師傅,我叫李國新,你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麽困難和要求,都可以向我提。”

  郭青平歎息著說:“這次來淘沙村,上大當了。”

  他現在終於明白了,當初在鎮上,就不能答應張曉儒做軍服。

  還說什麽,隻要是做軍服就免費。

  做了棉衣做單衣,做了單衣做襯衣,做了襯衣還要做皮背心。

  李國新安慰著說:“你再給我們做一批軍服,到時候如果還想走,絕對不攔。”

  郭青平眼睛一亮:“真的?”

  李國新篤定地說:“當然。”

  “張曉儒能答應?”

  “你的事情,我可以作主。”

  郭青平歎息著說:“我知道了,張曉儒把我轉賣給你了。”

  李國新笑了笑,沒再說話。

  自衛團的軍服,用的是黃綠色,款式也是獨一無二。

  搬到溶洞後,除了狗皮背心,主要為雙棠縣遊擊大隊和獨立營生產軍服,要按照軍區部隊的樣式和顏色。

  一九三八年之前的夏裝,八路軍的軍服顏色為土灰色,行動時較明顯,吃了不少虧。

  一九三八年後,八路軍統一規定,夏裝為草綠色,冬裝為土黃色。

  全軍的服裝,除軍區機關、直屬部隊、正規兵團由軍區統一供給外,凡有條件的分區,對某些被裝品種,如棉被、軍鞋、部分軍衣與全部便衣,大都由分區自籌解決。

  對服裝樣式,也統一規定:營以上幹部的軍裝為細布、西式,(下衣兩個吊兜),連以下幹部,戰士為土布,下身為中式(上衣兩個平兜)。

  至於隨武器、彈藥配發的裝具,由於式別各異,一般都由軍分區、部隊自籌。

  在被服材料籌措上,主要采取內征外購的辦法解決。

  像土布、棉花,按政府核批數,由政府從征購中撥給,供給實物。

  不足部分,由政府貿易部門,或軍隊采購單位,甚至是被服廠自購一部分。

  此次縣委看到自衛團的軍裝後,決定由他們生產一批,供遊擊大隊和獨立營使用。

  但像細布、顏料、縫紉機零件、機線等,則由張曉儒購運。

  另外像扣子、刁色、硫化青、硫化堿等,暫時也隻能由張曉儒想辦法解決。

  狗皮背心做好後,郭青平看到十一匹騾馬拉著布匹和棉花到溶洞後,很不高興。

  為了省自己這點工錢,寧願花買這麽多布匹和棉花?

  當初還說,開春後就能走,現在看來遙遙無期。

  郭青平找到李國新,不滿地說:“這麽多布,可以做幾百套軍服,不會給淘沙村每人做一套吧?咦,怎麽是土黃色的?”

  李國新拿出一套正規部隊的軍服,微笑著說:“這有套軍服,辛苦你做點改良,或者照著做也行。要求很簡單:穿著方便,便於行動,看上去得有精神。”

  郭青平仔細看著這套軍服,當他看到臂章上的字,瞪大眼睛:“八路?”

  李國新微笑著說:“對,做八路軍的軍服,敢不敢?”

  “老李,你到底是什麽人?”

  “我是中國人。”

  郭青平低聲說:“我知道了,你是八路軍,張曉儒那個狗漢奸,已經被你們打倒了吧?”

  這段時間,張曉儒再沒出現過,他相信,張曉儒這個漢奸,不會有好下場。

  “郭師傅,你願意給我們做軍裝嗎?”

  郭青平很樂意為八路軍做軍裝,他這也算為抗日出了力:“願意,願意。”

  張曉儒這段時間沒再去溶洞,特別是收到狗皮背心後,就好像忘了郭青平這個人似的。

  此時的張曉儒,又接到了新的任務。

  日軍在根據地掃蕩,見人就殺,見東西就你,像牛、羊這類的牲口,除了當場宰殺外,吃不完的,會帶回來,交給維持會代養。

  三塘鎮就接收了五百多隻羊,三十多頭牛,全部寄羊在鎮上,由蔣思源負責。

  張曉儒的任務,是解救這些牛羊,交還給被搶的群眾。

  這個任務很艱巨,但不管如何,張曉儒都要想辦法完成。

  為此,張曉儒這幾天,每天都要跑趟鎮上,表麵上是去醬菜館,實則為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