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收益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11-09 21:40      字數:3205
  次日,鄧艽聚集張良,李綱等人聽取幾人的匯報。

  鄧艽外出這幾年,西羌各縣收益與商業上的收益。

  商業上有,棉布,棉布,鹽,玻璃杯具,紙,肥皂,葡萄酒等年收益在十萬金,也就是十億五銖錢。

  各縣稅收,糧食,棉花,黃豆,豬,牛,羊,馬匹。平均每年各縣收稅糧三千到四千多萬石,由鄧艽用草木精華培育糧種,雖然達不到後世的產量。但也比中原地區的畝產多一倍,有良種鄧艽又教他們,用青海的鳥糞與人畜糞便加草木灰做肥料。中原畝產二三石,鄧艽這裏畝產五六石。人肚子裏油水少,飯量就大體質也差。如今,鄧艽治下連剛到的黃巾俘虜。總人數高二百多萬人,近三百萬人口。生活條件改善,體質會慢慢好起來。

  現在羌人每家每戶,都有幾頭豬牛羊。鄧艽興起的年關,殺年豬以前的豬沒有閹割,吃起來有股腥騷氣。而現在除了種豬,其它豬都在四十多天時就閹割了。

  由此還催生出了獸醫,騸豬匠專門走村竄巷,閹豬與牲口生病了,還可以簡單醫治一下以此為生。

  以前一頭豬養一年才一百多斤,而現在六個月就可以長到一百多廳。

  各縣一年出產,豬萬頭,牛五千,羊十萬隻,馬是野馬訓養的。

  十二個縣,加起來稅賦可以養活整個涼州之人一年。

  鄧艽看完這些,非常高興。而張良幾人一直在觀察,鄧艽的表情見鄧艽看完報表麵露笑容。才鬆了一口氣,幾人害怕鄧艽對他們不滿意,懷疑他們的能力。

  鄧艽走了一趟西羌,了解各種工房,學院人員。現在每個縣,都有學社,學社又分鄉社縣社,學院幾個等級。

  鄧艽利用這次的時間,將係統知識庫裏的數學,幾何等後世從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寫下來。

  作為經後,各地的教學課本。係統升級時,將邵平這個,大學生的平生所學所見,全融入了知識庫。

  不過這麽多知識可不是一下,就能寫出來的。隻有慢慢來,很久沒陪蔡琰了。

  於是鄧艽,打算帶著蔡琰去張掖的休屠湖玩玩。西海經常去,鄧艽這次換個地方。帶上營帳,第二天幾人就出發。

  鄧艽走進自己大帳,地上鋪著羊皮,是蔡琰給他鋪的,晚上他就能直接躺在羊皮上睡覺。

  中間是火塘,用青石砌成一圈,在火塘內燒柴,也可以在上麵燒烤羊肉,火塘上有一個很大的木架子,中間橫棍上吊一隻陶壺,羌人叫做茶吊子,煮茶用的。

  大帳內沒有什麽家具,隻有一口用木頭製作的粗陋大箱子,和一隻用作桌子的大樹樁子,還有幾個粗瓷大碗。

  大箱子堆放著幾十斤鹿肉,旁邊還有兩大罐子馬奶酒和一壇子奶酪,角落還有一堆茶磚。

  鄧艽把火點燃,去湖裏裝了大半壺水,掰下一小塊茶磚放進茶壺裏,又放了一把幹紫蘇和一撮鹽,再放兩塊奶酪。

  經過鄧艽的推廣,現在漢朝文人雅士和高官權貴們喝茶。變成了煎茶,與後世一樣,非常講究水、茶具和火候,但對下層百姓和邊疆百姓而言,喝茶就不叫喝茶,而叫吃茶,放香料和鹽一起煮,最後要連茶葉一起吃掉,羌人做法也大同小異,隻是茶具比較粗陋,另外還要放點奶酪,做成奶茶。

  鄧艽和羌人常年呆在一走,習慣了羌人煮的奶茶,還有馬奶酒,很衝很烈很腥,他也能喝下五斤不醉,隻是他雖然能喝,但並不代表他喜歡,他還是喜歡自己釀的白酒和葡萄酒,可惜現在沒有。

  隻片刻,茶吊子裏熱氣騰騰,奶茶香味撲鼻,他用木棍慢慢攪拌,最後倒入一隻大竹筒裏,這就是他的茶杯了。

  蔡琰為他準備了鹿肉,出門在外吃的,鄧艽又自己烤了兩條魚。

  鄧艽蔡琰二人在,帳篷裏你一口我一口的秀恩愛。很快吃完了烤魚烤肉,鄧艽將竹筒中的奶茶一飲而盡,滅了火,他拾起弓箭戰刀快步出帳了。

  鄧艽出了帳篷,身後蔡琰看著鄧艽的背影麵帶甜蜜的笑容。此時,湖麵已經結冰。鄧艽用鐵塊做了溜冰用的冰鞋,這次帶蔡琰來就是來溜冰的。

  蔡琰才開始,還有些怕在鄧艽的鼓勵下鄧艽帶著蔡琰溜了溜了。慢慢的半天時間,蔡琰就會了。鄧艽看著蔡琰,總覺得少了點什麽,一想鄧艽拍著腦袋道:“少了音樂啊!”

  這是鄧艽第一次帶她,在外遊獵隻是天空不做美。下起了大雪,天太冷鄧艽怕凍壞蔡琰,讓她少出帳篷。

  帳外寒風凜冽,天地間一片蒼茫,整個休屠湖畔隻有他們一辟人,鄧艽翻身上白龍馬,向他十幾裏外的練箭場疾奔而去。

  .........

  鄧艽等人玩了幾天後,一場暴風雪席卷休屠湖,夜裏寒風呼嘯,發出可怕的咆哮聲,大帳被吹得吱嘎嘎作響,仿佛隨時會被暴風雪卷走。

  鄧艽便帶著蔡琰回家,臨走蔡琰還不舍的看了一眼休屠湖。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輕佻地對待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輕侮聖人的.”

  鄧艽正在,聽著蔡邕給他講經。人要有敬畏之心,鄧艽不經又與後世之人相比較起來。這也是蔡邕所擔心的,總覺鄧艽心思無所畏懼。

  這是說:

  “一個人該不該有所畏”

  用後世的理解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這句話作狹義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作廣義的理解,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指一個人應該天不怕,地不怕,沒有什麽可畏懼的,那就不一定妥當了.試想,沒有什麽可畏懼的,豈不是連走私販毒,殺人越貨,鋌而走險都不怕了嗎?

  那我們拿這個人可真是難辦了!

  所以,一個人總不是要有所畏才好.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聖人之言,這是孔子所要求我們的.這裏實際上涉及到三大方麵的問題:天命關於信仰,大人關於社會規範,聖人之言關於思想權威.一個人有了這些敬畏、信仰就會有所皈依,生活就會有所規範,思想就會有一個中心.在此基礎上活著,生活才會覺得有目的,人生才會感到有意義,一切的事業感、成就感,才會油然而生.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這些敬畏,這些信仰、規範和中心,那就會恣意妄行,無視社會思想和行為規範,無所不為,無惡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險的.

  這大概就是有所畏的哲學,有所畏的辯證法吧

  後世之人大多天不怕地不怕,無所謂懼,也不知所謂。

  用自己馬後炮的思想,去評價古人。如果,設身處地去做。當你置身當時,無文化,不知過去未來。你又能做到哪一步,後世的一些教授,說嶽飛,冉閔都不算民族英雄。

  我就想說了,你算什麽?有什麽資格評價!別看後世科技發達,好像人類進化了一樣。

  那哪一樣,是你從無到有做出來的,不管理論到實物,哪怕是牛頓的三定律,那都是人家外國人的理論。國家出錢讓你們去學,有的人去了就不回來,有的人學的滿口人義道德卻滿肚子的男盜女娼。

  帶回來汙染下一代,這種人就該拉出去槍斃五分鍾。非常將古人所有觀點,全推翻這樣才能顯得有文化,這樣才能得名利。

  講文化翰養沒有,講科技也無。真不知道哪來的臉!丈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古人最看不起的商人,成為如今社會的中流砥柱。

  這些人一但翻身,.就要推翻一切,一血前恥。這就是一種自卑心在做怪,他們害怕再受過去的不公平待遇。

  廢話不多說了,黑貓白貓掙到錢才是好喵!

  鄧艽一邊陪伴妻子,一邊抄寫知識庫的課本。

  時間來到二月,鄧艽接到消息冉閔已經掌控西域全境。不過又要求再派援軍,因為冉閔得到探報北匈奴,將在秋季派兵攻打冉閔等人。

  鄧艽心想看來,要去西域了。

  想到西域,還有烏孫國與北匈奴二個強大的國家。不知道李靖,有沒有收服板楯蠻。

  隻有收服板楯蠻,才能順利的從西川進入蜀中。一但,靈帝駕崩董卓禍亂朝綱。

  鄧艽就先拿下益州,等董卓死了就直接滅掉。董卓剩餘勢力,占據長安。洛陽那時人口西遷長安,無人過問。

  鄧艽就順便收下洛陽,如此鄧艽就可以最小代價。占據涼州,益州,司隸如果下益州順利。還可以再拿下並州,這些地方都是董卓弄出的真空區域。

  為什麽呢!並州牧,丁原死了,益州劉焉現在還在洛陽。到劉宏死才進益州,正好謀劃。

  如果謀劃得當,可以輕鬆取得這些地方。加起來就是大漢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