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封侯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11-09 21:40      字數:3238
  涼州,武威郡,祖厲城。

  裴元慶舉錘便砸,可憐的樊稠怎麽說也是,三國裏有名的人物。

  今天卻遇上了,不講理的裴元慶。而且,樊稠還不知道裴元慶的武力。但凡董卓說一聲,遇錘小心!

  樊稠也不會,連岀招的機會也沒有就被裴元慶一錘,連人帶馬砸成肉餅。

  鄧艽此時也想到了辦法,隻見鄧艽直衝城內房屋頂上而去。一個助跑,雙手撐著三叉戟一跳上房頂。

  鄧艽在房頂上一點,直飛另一間房頂。就這樣幾次縱躍起落,來到裴元慶砸死樊稠的現場。

  鄧艽知道裴元慶是想殺進去救自己,幸好自己已經出來了。不然又要白白犧牲幾千士卒,想到這鄧艽心裏怒火無比旺盛。

  鄧艽喊:“元慶,不用進去了。走,跟我去董卓大營。”

  裴元慶聽到鄧艽的叫聲,退出戰圈跟著鄧艽走了。

  沒走多遠,遇上典韋叫上典韋。眾人騎馬,向董卓的中軍大帳趕去。

  走北門鄧艽命賈詡看守北門,讓李元霸也跟隨而去。

  此時,張溫已經到了祖厲城外二裏處。正準備進入董卓大營,隻聽見轟隆隆的馬蹄聲。

  張溫抬眼望去,鄧艽氣勢洶洶的衝向董卓大帳。

  張溫知道要糟,張溫知道董卓的性格。竟然又去招惹鄧艽,鄧艽可不是其它人。搞不好,今天就要自相殘殺。

  張溫立刻催馬趕去,而鄧艽來到董卓營門外,命令李元霸砸開寨門。

  鄧艽此時,前方有雙錘開路,身旁典韋守護。所過之處,無一人敢掠其鋒芒。

  行至董卓帳外,四方駐紮的董卓麾下。紛紛趕到中軍大帳,眾人以為是叛軍攻打到了中軍帳。

  董卓軍中小士卒胡珍,胡車兒二人,自持有些勇力。竟然,不知死活的對上李元霸裴元慶。這兩人又豈是,李元霸二人的對手。

  不是半合之敵,就像隋唐英雄傳裏李元霸說裴元慶時。天下無一人能接某半錘,唯有汝可接某三錘,也算得上是英雄了得了。

  胡車兒,胡珍重傷。李元霸衝入董卓大帳內,不時傳來董卓的怒吼!不消一時三刻,李元霸將董卓打得鼻青臉腫,生活不能自理,再把董卓提了出來。

  董卓躺在地上,尤自不服道:“鄧艽,有種便殺了某!哼”

  鄧艽看見董卓,這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樂了!鄧艽嗬嗬冷笑道:“汝真以為,某不敢殺汝”

  說完慢慢提起手中三叉戟,董卓見鄧艽如此滿臉殺意。心裏怕了,剛才還篤定鄧艽不敢殺他。

  現在心裏開始發虛了,難道此子真要殺某。正在鄧艽舉起三叉戟,要揮下去殺了董卓時。

  張溫的聲音響起:“子遠!快快停手!”

  鄧艽猶豫了一下,看向張溫。

  張溫下馬,走到鄧艽跟前說:“子遠,難道真想前途盡毀,落個反賊名聲!”

  鄧艽:“伯慎公,有所不知,此人端的不為人子!某在前拚殺,士卒死傷無算。此人卻想,致某於死地,不殺此人某心中難平!”

  董卓是看岀來了,搞不好今天可能真的要死在這裏。心裏大喊“不!某還有大好前程不能死。”想到這裏,董卓看向這個,曾經自己看不起的,靠閹宦上位的張溫。

  此時也隻有他,才能說服鄧艽不殺自己。董卓急忙對張溫說道:“慎公,救吾啊!”

  張溫看董卓,狼狽的樣子心又軟了。難怪董卓這種得理不饒人的人,看不起張溫這樣的性格。說好聽點是心底善良,說難聽的就是優柔寡斷。

  張溫對著鄧艽道:“子遠,不要因此人,而丟了自己的前程啊!”

  鄧艽本來隻是想嚇嚇董卓,也沒打算殺他。剛才不過是沒找好台階而已,要是沒董卓,那麽亂來一通。大漢何時才能亡,大漢不亡,鄧艽如何爭天下。

  鄧艽借坡下驢道:“好,今日看在慎公,出麵的份上饒汝一條狗命。如有下次,某誓殺汝!”

  董卓心裏也發狠,等某找到猛士也誓殺汝。表麵不動聲色,唯唯諾諾不敢應聲。

  鄧艽氣咻咻的走了,臨走發令:“典韋,速去命城內士卒招降叛軍。如有不降者,殺”

  李儒在一旁,看見鄧艽臉上的殺意。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暗下決心,將來一定為主公除去此人。

  鄧艽走了幾步,似有所覺轉過頭來,往李儒的方向看了一眼。就這一眼,可是把李儒嚇到了。

  李儒心想,剛想除去此人。此人便似有感應一般,轉過頭來。難道此人真的如此不凡?

  李儒又想起城中,還有二萬飛熊軍。暗道“完了,這鄧艽下令叛軍投降。可叛軍已經投降,哪還有叛軍,分明是想收編飛熊軍。飛熊軍隻忠於主公,無法收服。鄧艽也知道這點才故意下令不降則殺。要給主公難堪,此人行事真是無所顧及。”

  這是做給董卓看的,有了這麽一出戲。董卓想要回,飛熊軍都不敢。

  鄧艽走後,董卓請張溫入帳說話。好酒好菜招待張溫,幾人入帳後。李儒小聲的在,董卓耳邊說了幾句。

  董卓輕哼了一聲,叫來傳令兵進城命令飛熊軍投降。這樣飛熊軍不用白死,鄧艽又不敢用。

  鄧艽隻好放歸飛熊軍,可董卓不知道的是,鄧艽的青海各縣正缺人,挖煤采礦修橋鋪路。鄧艽會還給董卓嗎?

  鄧艽回到城內,安排諸事。此時係統聲音傳來:“主公,查探到雙屬性過九十的人才”

  鄧艽有點意外的道:“哦!是誰?人在哪裏?”

  係統:“主公,請看”

  李儒

  武力:50

  統率:70

  智力:95

  政治:90

  鄧艽一看是李儒,一下就興致缺缺。李儒是不可能,被鄧艽所用的!

  一是,李儒認主董卓又是他女婿。

  二是,李儒行事風格鄧艽不喜歡。有此二點,鄧艽就不想花心思去招攬李儒。

  鄧艽安排好一切,飛熊軍在接到董卓的命令後,也老老實實的投降了。鄧艽將人分批押往,羌人各縣分開管理。

  此次出兵二萬人,作戰時間最長損失最大。本來沒多少損失,可被董卓來了這麽一下。就損失了一千多人,其餘零零散散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二千人。

  可見鄧艽麾下的兵,戰力還是可以的。二萬人損失二千多人,戰損達到十分之一。

  鄧艽對此無話可說,主要原因還是在自己。係統裏的人元丹又達到五萬顆,回去後可以大規模,進行戰馬培育了。

  李存孝的六合道兵,就因為戰馬原因遲遲不能成形。六合道兵以六人為一小隊配合作戰,六千人一個方陣。上馬為騎兵,下馬為步卒皆是精銳。

  正因如此,士卒的裝備與自身體重。普通戰馬根本駝不動,才遲遲不能成形。鄧艽本以為黃巾之後就能培育大量高級戰馬。可係統升級時,為培育的人才召喚融合曆史人物靈魂,耗費十萬顆人元丹。直到現在鄧艽才又收集到了五萬顆,才能培育戰馬。

  中平二年十一月,肆虐涼州一年之久的羌人叛亂。終於平息,戰報傳入洛陽,朝廷上下盡皆彈冠相慶。

  鄧艽在祖厲沒呆多久,朝廷的封賞就下來了。

  鄧艽因收複金城郡,斬殺北宮伯玉與邊章。“封金鄉侯,食邑三百戶。護羌校尉掌管西涼羌族事務。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馬、候、千人各二人。”嶽飛為副校尉,關羽,黃忠為軍司馬,裴元慶李元霸力軍候。典韋為親衛千人將,王猛為校尉丞。

  與護羌校尉同秩的官吏還有中郎將、騎都尉,中央軍各校尉、地方的郡都尉、部都尉、屬國都尉。但通常他們均不持節。地方郡守秩二千石,比護羌校尉稍高。但總體上看,太守、校尉、都尉基本上算是同秩,在漢代的履曆中相互之間的調動視為平級的、正常的調動,不算貶職。

  護羌校尉領有的軍隊為此職權行使的主要保障,其具體情況前人多語焉不詳。在史料中提到的軍隊構成和兵員數目差異頗大,有必要厘清。

  漢朝中央軍北軍中越騎、長水、胡騎校尉。軍隊建置中,校尉是僅次於將軍的級別,由於西漢初統領指揮軍隊的將軍平時並不擁兵,有任務時方發軍命將,所以校尉所領的校是常備建置中最大的軍隊單位。兵員數目是一定的。關於漢代軍隊的具體編製,據《續漢書·百官誌一》載:“其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長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軍司馬一人。”軍隊按軍、部、曲、屯來編成。設校尉時,校尉領部,不設校尉時,司馬領部,很靈活。文獻記載每部編製千人左右。

  董卓因為鄧艽之事的原因,沒被懲罰也沒升什麽官,被任命為河東郡太守。

  傅燮被任命為,金城郡太守。

  現任涼州刺吏為耿鄙,治中從事程球。

  張溫回到洛陽,繼續當他的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