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殺彭脫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10-03 16:36      字數:3147
  鄧艽帶著黃忠關羽等人,混在黃巾亂軍中。李元霸等人的兵器太過惹眼,鄧艽不得不讓其偽裝一下,免得黃巾軍看出異常。

  鄧艽選擇進城的時間段,是傍晚,在天色漸黑的時間。麻麻黑看不太清,減少暴露的幾率。

  將抓到的黃巾援軍將領,帶來還是由他與城上黃巾交涉。

  很快鄧艽曹操二人,混在黃巾敗軍中。來到西華城,龔都出列叫開城門。

  城牆上,黃巾兵見城下來了一隊黃巾,趕緊稟報彭脫。

  彭脫聽見通報,心裏滿是疑惑。還以為是波才取得了勝利,不用他的人馬才將這隊二萬人馬遣回。

  彭脫上了城牆,仔細看去的確是龔都。身邊的人也是,原來的護衛。看完彭脫才下令,開起城門放龔都等人進城。

  龔都進城後,直奔城牆上見彭脫,而關羽李元霸二人緊隨龔都上了城牆。

  鄧艽與曹操各自帶五千人馬,奔向其餘三門。留黃忠帶五千人,守住此門。而遠處的皇甫嵩,得到回報鄧艽曹操已經順利入城。

  皇甫嵩立即領三千騎兵,急馳向大開的城門。與此同時,龔都上了城牆正與彭脫回報。此行戰事,關羽,李元霸一直想接近彭脫,想趁機殺了彭脫。讓黃巾群龍無首自亂陣腳。

  沒多久彭脫就聽見,轟隆隆的馬蹄聲。彭脫打眼望向遠方,隻見一片紅雲正快速靠近。

  彭脫自然知道,那是漢軍騎兵。剛想開口叫關閉城門,“關閉……”話還沒說完,彭脫就看見一具無頭屍體站在那裏。

  是關羽看見遠處有騎兵靠近,果斷出手青龍偃月刀刀光閃過。彭脫人頭落地,城牆上頓時大亂。彭脫的部眾有幾個忠心之人,紛紛拔出兵器殺向關羽李元霸幾人。不過這些人,哪裏能擋住關羽等人的攻擊。三兩下就被李元霸解決,龔都大喊要眾人投降。

  很快皇甫嵩騎兵進城,鄧艽曹操分攻的幾門也很快拿下。隻有城中軍營沒被拿下,而外麵發生的事軍營根本不知道。

  當皇甫嵩的後續大軍到來,將軍營包圍時。這些人才知道,漢軍來了渠帥死了。經龔都勸降,皇甫嵩又收俘虜五萬。

  此戰可謂神速,從開戰到結束不過用了三個時辰。鄧艽首次上陣拚殺,帶頭攻上城牆平定一個城門時心情非常平靜。

  也許是看的多了,心裏沒有什麽感覺。平定西華,汝南黃巾算是為之一空。剩餘逃跑黃巾直奔南陽宛城,朱儁命孫堅率騎兵追擊。

  另一方麵,盧植數戰間大破張角,斬殺萬多人。張角唯有撤到廣宗,盧植建築攔擋、挖掘壕溝,製造雲梯,將可攻下城池。

  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勳和太守劉衛。巨鹿附近的農民俘虜了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

  皇甫嵩召回汝南太守趙謙,主持政務安撫人心。

  皇甫嵩繼續收編士卒,清點兩地繳獲。經皇甫嵩朱儁二人商議,二人分兵,朱儁領兵二萬出發前往南陽,自6月,南陽太守秦頡與張曼成戰鬥,斬殺了張曼成。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以十多萬人占據宛城。

  皇甫嵩則兵進,下曲陽準備攻擊張梁。皇甫嵩安排好一切,就聽帳外傳來通報聲:“報,將軍營來了三人,為首之人自稱漢室宗親,自招幕義軍前來投奔。”

  皇甫嵩:“哦!傳進來”

  親衛:“喏”

  鄧艽等人好奇會是誰,等人進來一看鄧艽知道是誰了。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誌,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嚐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嚐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劉備,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明君,隻可惜現代的讀者和研究者對劉備形象分析的評價的卻不高,甚至還將劉備劃為“蒼白無力”的君主,確實,如果從戰績中分析劉備,一生當中八敗七勝,這樣的戰績確實是不能將之拿來評論的,那麽劉備形象分析到底怎麽樣,從哪些地方分析呢?哭是假像,主要是臉皮厚,心黑。大耳朵、假仁義、裝厚道。如果假仁義能假一輩,那還叫假仁義嗎?

  從仁德之心,愛護百姓的角度看,劉備大半生都在為平天下而四處奔波,顛沛流離,在施行仁政的地方確實不多,但劉備清楚地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劉備對待身邊的弟兄就可以看出來,而劉備做平原相的時候,與百姓同席而坐,一同吃食,絲毫不避諱,因此,劉備任職平原相的時候,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從尊重賢士,以禮待人的角度看,劉備以47歲的年齡,三顧茅廬於諸葛亮,而當時的諸葛亮才27歲,劉備可以這樣滿是謙遜的態度請諸葛亮出山。

  因此,從劉備的這兩方麵,可以看出,其實劉備的身上確實存在一些明君的特點,但劉備的軍事能力確實是技不如人,就算劉備擁有奇才諸葛亮,他若是不聽取諸葛亮的意見也是白搭,譬如說夷陵之戰,諸葛亮其實是極度不讚成出兵吳國的,但劉備一心想要奪荊州,為關羽報仇,根本聽不進去,因此最後以失敗告終,也算是徹底毀滅了諸葛亮當初的雄偉藍圖。

  因此,劉備對下屬的意見和建議不能很好的采納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劉備收買,人心的方法有何不同。

  劉備是蜀漢的開國皇帝,是西漢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劉備的父親早亡,少年劉備和母親織草席販賣為生生活的非常艱辛。

  所以劉備之後能從窮苦貧民成為一個非常厲害的開國皇帝,這一路上少不了別人的幫忙,很多人心甘情願臣服於劉備從某一方麵說明劉備收買人心的本領非常強。

  劉備收買人心有很多的手段,他禮賢下士,相傳有人派刺客刺殺劉備,但是最後戲劇化的是這名刺客最後竟然不忍心殺死劉備了。

  這是什麽原因呢,原來是劉備之前並不知道這個人是要刺殺他的,就像一般的可人那樣對待他非常的客氣尊敬,一點也沒有領導者的架子就像是一個朋友一樣相處。

  於是這個刺客就這樣被感動到了,他覺得劉備對一個陌生的朋友都這麽好,肯定是一個好的人就不想再刺殺他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劉備待人和藹且真誠。

  還有一件事是劉備願意與他的百姓同生共死,在長阪坡的時候所有的百姓都願意跟著劉備走。

  且劉備非常的講仁義,那些跟著他一路征戰的人大多數都加官進爵了,很多人願意,為劉備效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劉備真的是,一個非常仗義的人。

  在加上劉備有漢室的親戚,他有著複興漢室的口號。在這一點上,本就非常的得人心。所以從各方麵看,劉備成為一個這樣的英雄是可以預料的,劉備有著比別人多的契機。

  鄧艽現在最想知道的是,沒有關羽他又去哪找了一個。組成了桃園三結義,劉備進來後張飛等人在外麵等候。

  鄧艽為了一探究竟,幹脆出帳一看。隻見一雄壯男子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此人定是張飛了,豹頭環眼長這樣也很嚇人了。而另一位身高八尺有餘,麵如活蟹。繡袍金甲,相貌威嚴。鄧艽就猜不到是誰了?

  鄧艽走過去,盯著張飛二人仔細的打量。張飛可不是什麽好脾氣,沒多久就被鄧艽盯的冒火了。

  張飛:“你瞅啥?”

  鄧艽條件反射的道:“瞅你咋滴”

  張飛道:“你再瞅試試”

  鄧艽一愣:“試試就試試”

  鄧艽心樂的不行,見到有人真長得和書上寫的一樣,一開口還彪呼呼的。就覺得有意思!

  鄧艽覺得有意思,可張飛就不這麽覺得了。

  張飛發彪可是,隻有大哥劉備才治得住。

  抬手就給鄧艽臉上一拳,好在是正麵對著。鄧艽偏頭讓過,順手一個直拳。打向張飛胸口,張飛雙臂架住。

  張飛力大,可也不上鄧艽力大兩人雙手緊握開始效力。而另一人見二人,沒有動兵器也就不擔心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