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兵進汝南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10-01 19:39      字數:3268
  上章說到,皇甫嵩心生一計,在傍晚時分吹起大風,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大破敵人,大呼進攻,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皇甫嵩以鼓助戰,衝入敵陣,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又遇上曹操鄧艽的援軍,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麵夾擊,斬殺數萬人,漢軍大勝。

  而六月裏,南陽太守秦頡與張曼成戰鬥,斬殺了張曼成。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以十多萬人占據宛城。

  鄧艽曹操整軍練兵已有半月,半月時間鄧艽的步卒,隊列已經練的有模有樣了。

  李元霸典韋雖然也在軍中呆過,可並不了解怎麽練兵。他二人主要是去練自己,而黃忠關羽就不一樣了,不僅自己在軍中訓練過,還帶過兵,這五千人分給二人訓練。不用幾天,就將這些人訓的服服帖帖。

  鄧艽以免,自己的訓練方法泄露,嚴令不準任何人出入。

  派出自己的親衛守營門,皇甫嵩有什麽命令親衛傳達。所以半個月來鄧艽一步未出營門,曹操找了鄧艽幾次都見不到鄧艽的人。

  如今糧草齊備,準備拔營出發。皇甫嵩命令,大帳議事。上次李元霸陣斬卜己,功勞算在鄧艽頭上。昨日封賞的聖旨,已經下到了皇甫嵩軍中。

  這次議事軍司馬以上,都要參加。鄧艽到了大帳,曹操等人已經到了正與一壯漢說話。

  曹操見鄧艽來了,叫鄧艽過去埋怨鄧艽道:“賢弟真貴人事多,為兄多次請見,居然連營門都無法踏入。”

  鄧艽趕緊陪罪道:“不是剛收五千新兵嘛!小弟忙著訓練,有得罪之處還請孟德兄見諒!兄長也知道,馬上又要打仗了。不訓練好這些士卒,到時候恐怕難堪一用啊!”

  曹操也是隨口埋怨兩句,也沒真生氣。都知道戰事吃緊,要抓緊時間訓練新兵對鄧艽道:“好了,我也沒真生氣。來我給你介紹一下,此乃江東猛虎,孫堅孫文台。文台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操公西涼鄧艽鄧子遠。”

  孫堅在朱儁帳下,聽曹操所說,這位身高九尺象貌剛毅,象武人多過象文人的人。就是名滿天下的文操公,孫堅還有點不敢相信。

  孫堅順勢打量了一下鄧艽行禮道:“見過文操公”

  鄧艽回禮:“文台兄多禮了”

  孫堅:“可不敢當文操公以兄稱之,文操公,稱某文台就好。不然天下士人,會罵某孫文台不識禮教。”

  鄧艽:“不會如此吧?”

  曹操也道:“子遠不知,汝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嗎!別說文台,就是我這個,秩比二千石的騎都尉也要小心,若非令嶽父是我老師,我也得尊稱你,為文操公的不然嗬嗬!”

  鄧艽故作為難道:“如此隻好托大了!”這就是鄧艽前麵抄詩詞,抄《三字經》的效果了。也是鄧艽想要的結果,《三字經》鄧艽起名叫三字文,可不敢自稱經。

  孫堅曹操點頭稱好,三人剛說完兩位中郎將就到了。

  皇甫嵩高坐主位,朱儁次之。主將坐好眾將參拜眾人整齊的喊道:“參見將軍”

  皇甫嵩點頭道:“諸君請起”

  眾人回:“謝將軍”

  皇甫嵩:“半月前大勝,可惜未盡全功。黃巾大渠帥波才逃脫,因糧食之故未能急時追擊。今日得到探馬回報,波才現在已在陽翟。與汝南黃巾彭脫卻合兵一處,兵力近十萬之眾。現在我軍也有七萬,孟德子遠,汝二人的軍士,訓練的如何了?”

  曹操:“回將軍,經半月操練勉強可用。”

  皇甫嵩望向鄧艽,鄧艽立刻出列抱拳行禮道:“可堪一用”

  皇甫嵩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現已糧草齊備,明日全軍拔營兵發汝南。”

  眾人:“喏”

  這時小黃門拿著封賞的聖旨走出來,封皇甫嵩為都鄉候,朱儁為西鄉侯鄧艽因斬卜已官拜校尉,曹操孫堅各有封賞。

  次日,皇甫嵩與朱儁軍進擊汝南、陳國的黃巾,追擊波才。

  鄧艽的士卒一出營門,就看出與曹操等人的士卒不同。鄧艽五人在前,身後士卒成二隊,行走整齊劃一。

  經過幾日行軍,大軍已到陽翟。而波才也正在陽翟城中,此時波才信心滿滿誓要。再次打朱儁皇甫嵩二人,因為彭脫從西華,派來二萬援軍。

  波才又在陽翟城內,強行征丁加上上次的二萬逃兵。總兵力已還八萬,彭脫並未與波才合兵。如果合兵誰做主將,這就顯示出黃巾內部派係各有盤算。能派二萬人來,也是往日情份了。

  皇甫嵩為惑敵,將三萬老卒隱於後方十裏,由朱儁派人領兵。波才見皇甫嵩朱儁都在,不疑有它,還以為官軍,還是原有的四萬多兵力。

  皇甫嵩大軍到陽翟城下,波才派兵出城迎戰。而皇甫嵩佯裝不敵,後撤十裏安營。

  波才見打退了皇甫嵩,站在城牆上哈哈大笑。波才大笑之時,在沒人注意的一個角落,一個瘦弱的身影不以為然的撇撇嘴。口中念道:“無知莽夫,人家一個嬌兵之計都看不出來!”

  波才自信心暴膨,自認為上次依草結營,是自己一時大意。正麵對敵,漢軍肯定不是自己對手。

  而此時一個少年,做遊俠打扮。背著一個婦人,正在往嵩山上爬。

  陽翟城內,一個十四五的少年麵色蒼白躺在床上。聽見房外傳來異響,時不時虛弱咳嗽兩聲。

  不多時房門打開,剛才城牆上的小兵走進屋內。對著床上青年道:“行了,奉孝就我一人不用再裝了。”

  聞言青年從床坐起,用粗布往臉上一抹哪還有剛才蒼白之色。此人麵色紅潤,笑嘻嘻道:“誌才,城外如何了?”

  小兵道:“不出三五天,波才必亡”

  青年道:“哦!為何?”

  小兵道:“皇甫將軍不愧是我大漢名將,用兵虛實難辨波才一莽夫爾,焉能與之相抗。”

  青年還是笑嘻嘻道:“那你可要小心了!不要真被當成黃巾小兵給宰了。”

  此二人正是,原曹操麾下謀士。戲忠戲誌才,鬼才郭嘉郭奉孝。這二人一個心甘情願,去當小兵想看黃巾虛實。一個裝病,逃脫波才的強行征兵。

  戲誌才(162-196年),名忠,字誌才,潁川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謀士之一。

  經過荀彧的推薦,成為曹操麾下謀士。戲誌才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慮千裏,善於謀略,深得曹操器重,不幸早卒。

  “彧言策謀士,進戲誌才。誌才卒,又進郭嘉。”——《三國誌·魏書·荀彧傳》“先是時,潁川戲誌才,籌畫士也,曹操甚器之。早卒。曹操與荀彧書曰:“自誌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每每讀起這首詩心痛不已:“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範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梁傾”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最優秀的智謀家當屬諸葛亮無疑,神機妙算,名傳天下。一直以來,郭嘉在浩瀚曆史裏的存在,都被掩蓋在諸葛亮璀璨的光環之下,沒有太多人記得,曾經曹操的身邊,有一個鬼才郭嘉,他替曹操出謀劃策,殺呂布、滅袁紹、定北方、伐烏桓,雖無一身高絕武藝,卻以超群的才識為曹操打下半壁江山。

  曹操的人生,以郭嘉的生死為界限,天翻地覆。

  這並不是誇張的言論,對一個領袖來說,除了自身的決斷外,還需要有高明的謀士輔佐。如諸葛亮之於劉備一般,郭嘉,便是曹操的一步定心棋。

  在他出仕的短短時間裏,曹氏軍勢如破竹,連滅袁紹,逼走劉備,幾乎將整個北方收入囊中。在烽煙四起的背後,是這個文弱清瘦的名士胸藏萬壑、運籌帷幄。平袁紹之時,他侃侃而談,以十勝十敗論一言定乾坤。

  他瀟灑不拘束,正如他的才思,曾被曹操的另一位謀士陳群公然廷訴其不治行檢。

  這一點烏黑在他如白紙一般的履曆裏,成了備受關注的焦點,然而卻也是曆史之謎。因為曹操毫不介意,使得陳群的控訴得不到任何的成效。

  後人猜測這“不治行檢”究竟不治在哪裏?有人說是郭嘉風流,但曹操本身就愛好美人,這一點並不值得他的謀士訴諸公堂,有人說是貪汙,不由曬笑,若是如此,曹操豈能容之?

  故而有人猜測,最貼切的應當是郭嘉在禮節上的放浪形骸,但曹操又豈會在意這個。曆史最大的遺憾和殘酷在於,前仆後繼的英傑應運而生,每當一顆明星刹那燦爛之後,總會無法抵擋地凋落,所謂盛極必衰,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