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黃巾亂起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09-27 15:31      字數:2977
  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征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一麵派人在各地官衙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麵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域準備,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裏應外合。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張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

  由於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發難。史稱黃巾起義,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被稱為“黃巾”或“蛾賊”。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鄧艽早知道有黃巾起義,各州郡的天然居由明轉暗。

  協助賈詡的暗衛,哦!暗衛改名為“不良人”明麵上全是乞丐組成,所以叫“不良人”。

  草先摸底當地豪強劣紳,一些欺壓百姓的。直接冒充黃巾,殺上門搶錢搶糧。將糧食轉移到,就近修建的暗倉。

  鄧艽將這些安排,早以告知房玄齡他們。就看他們怎麽做了!

  而黃巾那裏各方,各個渠帥鄧艽也有安排。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大“方”萬餘人。

  將領共有三十六方渠帥,張牛角,褚飛燕(張燕)以及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管亥、管承、何儀、何曼、羅市、雷公、浮雲、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張曼成、波才等部,率領著各個山頭的黃巾軍數十萬...因為黃巾軍中多為流民、山賊出身,衣食無靠,生死不知,加上對大賢良師張角的個人崇拜,使得黃巾軍作戰異常凶猛,初時聲勢浩大,攻城奪邑,焚燒官府,掃蕩豪強地主塢堡,取得了很大勝利,

  何儀,何曼兩人是鄧艽的人,張牛角與管亥兄弟,也是鄧艽指名要找的。鄧艽手下之人辦事還算可以,現在張牛角管亥兄弟二人,身體親信都是鄧艽的人。

  何曼何儀二人身邊也是如此,這幾人籠絡人心還可以。帶兵打仗就不怎麽樣了,鄧艽的人主要是不要讓他們,將百姓領去送死。而糧草就用那些暗倉的,盡量將人口保留下來不要白死那麽多人。

  這些人都是活到最後的,而且,手下人口眾多。光是青州管亥處就有近二百萬人口,曹操收服青州黃巾得其人口,才算在充州站穩腳跟。

  洛陽,劉宏聽聞有八州響應張角,嚇得夜不能寐。

  劉宏下令州郡修理兵器,加固城防,在洛陽附近增置八關都尉。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和五校尉營屯都亭,以鎮京師;於京都洛陽周圍設置函穀,伊闕、廣成、大穀、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置八關都尉,以統營八關軍政事務,警衛京都安全。

  洛陽,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洛陽八關在西周王城五百裏的四麵邊境上,各有三處關口,對當時各諸侯國的溝通和王朝京城的保衛作用很大。

  又派遣皇甫嵩、朱儁、盧植等調集各地精兵,進剿黃巾軍。

  中常侍呂強為人正直,對黨人並無偏見。想趁機說服劉宏解除黨錮,對劉宏說:“黨錮這麽長時間,人情多不服。如果長此不赦罪,容易與張角合謀,變亂一大,後悔無救了。”劉宏被他說得害怕了,於是解除黨錮,赦免黨人,緩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起義。

  何進再次向劉宏舉薦鄧艽,這次劉宏爽快的答應了。下召征辟鄧艽入洛陽為郎,鄧艽接到征辟令後氣的砸桌子。黃巾之亂正是,沙場建功的好時機。被何進這麽一搞,鄧艽隻能在洛陽呆著。

  要知道黃巾之亂,幾個月就被平定了。鄧艽升官再快,也不可能再去打黃巾了。

  沒辦法這次又不好拒絕,第一次拒絕是表孝心,第二次要是拒絕,別人會認為你淡泊名利。

  這可不好,天下正亂你來個淡泊名利。一旦有了這名聲,恐怕朝廷不會再征辟你了。

  鄧艽安排冉閔帶兵征西域,此時天下大亂,正是出兵西域的好時機。雖然,大漢與西域斷絕聯係已有好幾年。鄧艽還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吞下西域。

  現在大漢自顧不暇,又各處戰亂西域的事更是不會管了。

  鄧艽讓冉閔帶兵,也是為了鍛煉冉閔的領兵能力。

  以冉閔為主將,秦瓊為副將領兵五萬前往西域。征西域不得不說班超,這也是個牛人。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鹹陽市)人。東漢時期軍事家、外交家。

  班超心懷大誌,不修細節,內心恭謹,審察事理。能言善辯,博覽群書。不甘於書吏身份,投筆從戎,隨從竇固出擊北匈奴,奉命出使西域,辛苦經營西域三十一年的時間裏,收複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朝廷管治西域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冊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永元十二年(100年),請求回朝。

  永元十四年(102年),抵達洛陽,拜射聲校尉,病逝於家中,享年七十一歲,葬於洛陽邙山之上。

  超遂逾蔥領(帕米爾高原),迄縣度(興都庫什山),出入二十二年,莫不賓從。改立其王,而綏其人。不動中國,不煩戎士,得遠夷之和,同異俗之心,而致天誅,蠲宿恥,以報將士之仇。大漢之棟梁!西域也是因為班超才平定,班超一走就完了。甚至丟掉了西域!

  班超以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確地執行了漢王朝“斷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於爭取多數,分化、瓦解和驅逐匈奴勢力,因而戰必勝,攻必取。不僅維護了東漢的安全,而且加強了與西域各屬國的聯係,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卓越貢獻。

  東漢永平十六年至漢靈帝末年,東漢王朝與北匈奴爭奪,西域諸國控製權的戰爭。兩漢時,狹義的西域地區,東起玉門、陽關,西至、蔥嶺,北為天山,南為昆侖山,東西6000餘裏,南北幹餘裏,橫亙其中的塔裏木河將西域分成南北兩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天山東麓的伊吾盧,車師前國和鄯善,為西域門戶。北匈奴控製該地區,可作為入河西之根據地,東漢控製該地區。

  而北道的焉耆、溫宿、龜茲,

  南道的於闐、莎車、疏勒等國,則是漢王朝通往,中西亞及地中海商路的必經之地。

  東漢與北匈奴爭奪,西域的戰爭貫穿整個東漢時代,其問經曆三通三絕的曲折過程。

  最終,東漢未能戰勝北匈奴。東漢政權的政治、經濟、軍事處於全麵衰退期,國內階級矛盾爆發,在西域遭到匈奴和西域各國的反對,最終退出西域。

  鄧艽就是要趁,大漢的影響力還在,收服西域諸國。這樣大漢在西域的根基還有,反抗的勢力就要小很多。

  一切平穩站穩腳跟後,才會投入全部兵力,攻打北匈奴與烏孫。掃除邊患同時,也增強實力。

  鄧艽此舉也是無奈,中原戰場沒他的事。隻好自己開辟新戰場,一個勢力平靜太久,可不是什麽好事。

  什麽時候出征,要些什麽鄧艽都讓冉閔自己決定。金山郡全力配合,留薛仁貴駐守金山郡。

  李靖,李剛等人,想辦拉攏板盾蠻。嶽飛隗勇防禦,湟中義從。這幾個狗日滴,也是不安份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