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圍獵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09-20 19:25      字數:3154
  光和元年,深秋。眼看就要秋收了,一些眼紅想來搶糧的,也開始磨刀霍霍了。鄧艽治下百姓,衣食無憂的事傳開後。這兩年時間每年都要,趕跑幾波打秋風的強盜。

  今年也不例外,可今年鄧艽不想趕走了事。鄧艽命李元霸將蔡琰送回去,可李元霸不幹了。李元霸本就殺性重,經過幾年的壓製。已經好多了,這次鄧艽要親自上陣。李元霸就非要跟去,一是保護鄧艽,二是自己也想上戰場。鄧艽無法隻好派人去將典韋找來,讓典韋護送蔡琰回家。

  送走了蔡琰,鄧艽招集領兵之人。隗勇嶽飛,李存孝,來隆父子。集合兵力三萬,鄧艽的總兵力就四萬人。如果全力出兵,可征兵力二十萬。這可是招集就有戰力的兵,不用訓練。因先前的募兵製,開消太大。

  鄧艽在羌人這實施了,後世的二年製義務兵。農忙放回去種地,夏冬二季練兵,戰兵輔兵各四萬二年一輪。所以六年來大到三十五小到十五歲,這個年齡段的羌人都被訓練過。並且訓練很簡單,二年時間練的都是隊列,負重越野,夜間緊急集合。作習時間準時,走路兩人成排,三人成列。

  兩年下來,這些人退役回家都是這種習慣。當然也少不了,簡單的思想教育。如打仗沒有命不許亂搶,沒有命不許亂殺。古代有句話“兵過如篦,匪過如梳”。賊寇掠民如同用梳一子梳過,過後還有幸存官兵掠民如同用竹篦篦過,過後搶劫一空。指古時官兵害民比盜賊更甚。

  鄧艽的兵決不能如此,因此鄧艽立了一些軍規。以《漢律九章》為基礎,可惜鄧艽手下並沒有善長漢律的人才。無法這事是鄧艽疏忽大意了,隻能以後抓緊培養這方麵的人才。

  西涼鄧艽正忙著點兵出征,洛陽何進家中一片喜氣。宋皇後因遭中常侍王甫和太中大夫程阿的誣陷詆毀,被漢靈帝廢黜皇後之位,並送入暴室,宋皇後最終憂鬱而死。

  宋皇後真的死了,何進能不高興嗎?此時何進心裏對鄧艽那是,千恩萬謝暗道,一定找機會舉薦鄧艽為官。

  不管何進有多高興,與現在的鄧艽都沒有太大關係。秋收完畢,鄧艽帶兵圍獵。今年的獵物就不冷藏了,全用來做此次出征的軍糧。也鄧艽第一次參加圍獵,主要圍獵一些大群居的野生動物。

  如:藏羚羊體長135厘米,肩高80厘米,體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鼻部寬闊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長角。

  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隻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

  由於常年處於低於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主要生活在羌塘、可可西裏、三江源等地。

  野犛牛是家犛牛的野生同類,四肢強壯,身被長毛,胸腹部的毛幾乎垂到地上,可遮風擋雨,舌頭上有肉齒,凶猛善戰。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為青藏高原特有牛種。棲息於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環境中,是食草動物,分布極為廣泛多地都有。

  西藏野驢是所有野生驢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平均肩高為140厘米。外形與蒙古野驢相似。頭部較短,耳較長,能夠活轉動。吻端圓鈍,顏色偏黑。全身被毛以紅棕色為主,耳尖、背部脊線、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顏色深,吻端上方、頸下、胸部、腹部、四肢等處被毛汙白色,與軀幹兩側顏色界線分明。它們外形似騾,體形和蹄子都較家驢大許多,顯得特別矯健雄偉,因此在當地人們常常把它們叫做“野馬”。

  盤羊雄性肩高可達120厘米,體重可達200千克。雄性的彎角粗大,長達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狀,外側有環棱。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彎度不大。毛的顏色從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顏色淺一些。脖子白色,沒有類似赤羊的鬃毛。

  這些動物在後世,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哪裏敢像鄧艽一樣,帶著幾萬人圍獵。

  現在青藏高原可以說,是個寶庫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各種珍稀野生藥材隨處可見,而且年份還不底。

  抓到的野生動物,除了公的和狩獵過程死亡的。其餘全部帶回去訓養,很多百姓家中養的牛羊馬驢,基本都是野生動物訓養的。耕地的牛是犛牛,家中養的羊是藏羚羊。用來拉車的馬是野馬訓化的,這要是被後世的人看見了,還不口水流一地啊!

  當然官衙訓養的是大頭,野馬犛牛藏羚羊,哪樣沒個幾萬隻到十幾萬隻。

  大型圍獵是將草場準備好,搭好木柵欄修好草棚。用騎兵直接驅趕,牛群羊群將其趕到柵欄之中。一但進了柵欄要宰殺多少隨意,直接用繩子套住就可以宰殺了。

  鄧艽與李存孝帶兵圍獵,前麵派探馬尋找野生動物蹤跡。長年圍獵,這要的人多數都知道,入冬時動物會在哪裏!

  果然半天時間,探馬便回來稟報。前方四十裏處,就有一群藏羚羊。數量大概在萬隻左右,得知消息李存孝立刻加快行軍。

  正好附近,就有去年圍獵時的柵欄。可以將羊群趕到此處,柵欄都不用搭建了。於是兵分三路,開始驅趕羊群。

  入夜,李存孝才將羊群趕進柵欄,今夜就在此處安營歇息。

  士卒開始殺羊,準備晚飯。鄧艽從玉葫蘆裏拿出孜然粉,茱萸粉粉,花椒粉。孜然是從西域買回來種的,現在數量不多。

  剛宰殺藏羚羊,切下大腿肉用木棍串好,架在火上烤,不一會就油花四濺。鄧艽撒上鹽繼續翻烤,快熟時又撒上茱萸粉與花椒粉。最後加上孜然粉,孜然粉一出香飄十裏。

  李存孝,典韋,關羽等人望著鄧艽的烤肉吞了吞口水。還是李元霸臉皮厚,走到鄧艽麵前說:“主公,這個能吃嗎?”鄧艽暗笑還給裝傻,鄧艽道:“不能吃”

  李元霸:“主公,我幫你試吃一下”

  鄧艽:“不用試真不能吃”

  李元霸苦著臉看著鄧艽,鄧艽嗬嗬一笑道:“好了,別做出那個鬼樣子,都過來吃吧!”

  眾人歡天喜地跑了過來,一人拿一塊烤羊肉開始吃了起來。口中連連稱讚好吃,吃完連手指都舔幹淨了。

  鄧艽拿出調料讓眾人自己動手,又拿了葡萄酒一人一碗。行軍是不準飲酒的,鄧艽為了大家,都高興一下主動破例但還是,警告眾人經後行軍不得飲酒。

  次日大軍繼續圍獵,直半月後第一場雪開始下了。李存孝才收兵回營,而王猛準備的兵器物資已經齊備。

  鄧艽用明代明軍的鴛鴦戰襖,作為軍隊的統一服裝。鴛鴦戰襖是一種表裏異色,內實棉花。便於騎馬作戰的衣服。

  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也就是說它的長度與膝蓋齊平,袖子比較貼身,內容物主要就是棉花由於羌人都是騎馬作戰,所以這個設計也有利於騎馬。無論從顏色還是到設計,也是非常有意義也實用的。

  作戰用的兜鍪,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大部分都是用鋼打造而成,防禦性比較高,很少用到皮革等材質。鄧艽有魯班相助,很多鄧艽隻知道理論不會做的。都是魯班研究出來的,還帶了一幫徒弟。這次婚禮,鄧艽也給魯班娶了一個。

  將官身上穿的鎧甲,也是用鋼鑄造而成的,甲片的形狀設計也是起到防禦保護的作用,多為“山”字紋,製作技術也比較精密,且鎧甲製作的都是比較薄,穿著輕便。而普通的士兵穿的鎧甲和將官的是不一樣的,這就區別於戰場上每個職位不同,易需要保護的地方不同,士兵們穿的是鎖字甲,穿在腰部以下,同時需要配備鐵製作而成的網裙和網褲,腳上也要穿鐵製作的靴子。

  能做出這些裝備,全靠魯班利用水力研製的水力鍛壓機。像一些部鍵可以用模具壓製,製作速快了很多。五年製作下來,庫存的鎧甲已有十萬套。

  水力的磨坊,水力帶動軋棉機,紡紗機,織布機節省了不少人力畜力。隻有挖礦的沒辦法,不過這次出兵抓的俘虜,就可以去挖礦了。

  人馬物資備齊,鄧艽開始點將。鼓聲響起,鄧艽站上點將台。大聲說道:“自眾羌聚集以來,人們安居樂業。大家過著衣食無憂,與世無爭的生活。可總有人想破壞大家的平靜生活,讓大家回到以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你們可願意?”

  下麵的士卒大喊“不願意”

  鄧艽:“對,誰要讓我們沒好日子過。那我們就滅了他!”下麵的士卒舉起手中長槍大喊“滅了他,滅了他”

  講完後鄧艽,回到主坐開始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