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意想不到
作者:鶴壁山      更新:2020-09-11 21:05      字數:3278
  鄧艽幾人忙忙碌碌,為了窩棚牢固一點。幾人合力,扳倒一顆顆兒臂粗的小樹。用石頭砸斷,再用石頭,砸去樹枝收集起來備用。一忙就快天黑了,為了晚上不受凍。幾人晚飯都沒有吃,忙著把房屋搭好了。搭好房屋,已經天黑多時了!

  幾人睡在幹草堆裏,你看看我我看著你笑了起來。他們已經忘記家,是什麽感覺了?就連晚飯,沒吃也沒人叫餓。

  這時鄧艽又說話了:“有飯吃,有地方住的感覺怎麽樣了。”

  大家都不知道怎麽說,還是大的那個先說“好”

  鄧艽:“那你認我做主人,經後你們聽我的。將來不會挨餓受凍。怎麽樣?”

  還是大的乞丐說:“什麽是主人?”

  鄧艽見幾人,什麽都不懂!也解釋不清楚直接道:“就管你們吃管你們住,叫你們做事的人,就像今天一樣。”

  幾個都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你一句我一句叫“主人”。

  鄧艽可不幹,於是說道:“你們跪在,我麵前發誓。終身不背叛否則天誅地滅,這樣才行。”

  於是幾小照做,鄧艽問起幾人叫什麽?幾個孩子,都不記得自己叫什麽了!鄧艽又隻好給他們起名字,起個好記的名字。鄧艽想了想,跟著自己姓感覺就給兒子取名字一樣不好。幾人不是家裏,養不起不要了的,就是家裏人死光了的。人厭天棄的,有些多餘。幹脆姓於,從大到小,來個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大叫“於仁”按個子大小“於義”,“於禮”,“於智”,“於信”,“於溫”,“於良”。幾個年歲就排出來了,看身體都相差不大。隻有老和老幺相差大點,這樣最小的於良也有五歲,比鄧艽這個身體的主人還大一歲。

  取好名字幾人跪地謝道:“多謝主人賜名”

  鄧艽想了想,這個身體這麽小別人聽到叫主人不太好。

  對幾人說:“汝等經後稱本主為少主”

  人家一聽少主,家裏可能是大人物。有少主,肯定有家主。就是這蓬頭垢麵的樣,有些讓人難以信服。

  話罷,幾人就慢慢睡去。可鄧艽,就有些睡不著了。

  前世就沒有想的意義了,昨日種種有如昨日死,今日種種有如今日生。慢慢適應就行了,這個身體的身世,也沒有思考的必要。隻有語言記憶和一個女人,哭著將他放在城外。然後,坐著馬車,離開的印像。

  前世叫鄧艽,今生你們不要我。那我還是叫鄧艽,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今生這個身體也叫鄧艽。是南陽新野鄧氏族人。至於,為什麽不要他?隻有等他,自己去找答案了。想著這些事,慢慢的睡著了。

  第二天,天一亮鄧艽就叫老大於仁。分派給他們事做,老大帶於義,於禮去城裏。看能不能要到東西,再找找有沒有大的陶罐或釜。沒大的小也行,多找幾個一人一個當碗用。

  起床後感覺昨晚還是有些冷,於是叫幾個小的再去找枯草。留二個做早飯,鄧艽把昨天的黑魚,清理好分成八份放罐裏煮。

  做好這些鄧艽,又去昨天抓魚的地方抓魚。魚多今天多抓點,粟米不多。就多吃魚,魚比粟米的營養價值高多了。

  不知道能不能拿去賣,賣了換點米回來這樣撐得久一些。

  想做就做,鄧艽開始砸冰麵。昨天砸的又結冰了,但不厚幾下就砸開了。

  今天的魚特別多,可能是昨天在這殺魚的原因。黑魚好幾條,還比昨天的大。大概有七八斤一條,小也有三四斤。

  砸開冰麵,五六條黑魚爭著搶著往外蹦。鄧艽手忙腳亂的上去,砸的砸,往邊上踢往邊上踢。好一陣,才將這些魚收拾好。

  跑了二次,才把魚拿完。還是叫上,於良於溫兩人才拿完,沒辦法人小手小力氣也小。

  回去於仁他們三個還沒進城正好一道去。吃完朝食(早飯),找幾張寬的樹葉將魚包好。幾人才往城裏走去,沒辦法現在是東漢,臥冰求鯉的故事是西晉的,多數人還不知道可以破冰抓魚。這條財路還不能暴露。一但暴露魚就不值錢了,他要把這些魚賣個好價錢,幾人不多一會就到城裏留下於義。其它兩人,去辦該辦的事,讓於義將魚放地上藏好。叫他守著,鄧艽把臉用雪洗淨,整理好衣服。去找食肆(吃飯的地方),姑藏城食肆還是有好幾家。隨便找了一家,在門口停了一下。鄧艽見,店小二沒有趕人便走了進去。

  鄧艽進門店小二就向他走來笑道:“小童有何事?”

  鄧艽:“店家可在?”

  店小二:“在的,汝有事。”

  鄧艽:“有筆買賣,不知貴東主可原做。”

  店小二:“汝一總角小童,有何買賣。”

  鄧艽有點不耐煩:“汝可做主?”

  店小二有點尷尬道:“吾這便叫東主。”

  店小二進去後堂不多時,跟著一個,臉相看起憨厚老實的中年人出來。

  店家問道:“小童可是汝言有買賣,是什麽?”

  鄧艽:“昨夜一黑龍,穿破冰層化魚而現,不知店家可敢買?”

  店家聽到雙眼發亮道:“此事可真”

  鄧艽:“當然”

  店家:“可有憑證”

  鄧艽:“城內乞兒可為證,魚也可為證。”

  店家:“好!魚在何處。”

  鄧艽:“魚有七條,汝可事全要。”

  店家:“對!全要”

  鄧艽:“可會做,吾抓此魚時冥冥之中,便傳下了此魚的做法。”

  店家一臉的驚奇:“此魚有何做法,當然絕不讓小友你白做。”

  臉相老實聽聽他說的話,知道你想要好處直言給你。嗬嗬!

  鄧艽知道是開價的時候了,便道:“吾也不多要,七條魚七千錢,做法萬錢。”

  店家一聽這麽高麵色為難道:“此法神授,外人可敢輕易習得。會否有災禍?”

  鄧艽聽言便知價格高了,不給錢還想偷學。惡意揣測他人,可能是鄧艽小人之心了。但鄧艽是後世來人,和商人打交道都是萬分小心。

  鄧艽道:“不想學,也不妨事。吾將魚賣給汝七千錢就行,不過此法,也可用於其它菜式。用此法做出的菜式,可以稱美味佳肴也不為過。”

  說罷歎息道:“可惜了”

  店家將信將疑,:“真有此法?”

  鄧艽:“吾人還在這裏,還會誆騙於汝不成!”

  店家想了想咬牙:“好,就按汝說的價”心裏想著“如果真有,此等好辦法。經後這姑藏城,便是吾一家獨大。既使沒有,不給錢就完事也沒損失。”

  店家正在想,耳邊傳來鄧艽的聲音:“先給七千錢魚錢。”

  店家想了想也就去取錢了,這時候的漢五銖還是很值錢的,粱米(優良小米)=石/400錢左右。

  普通房屋才一萬錢到三萬錢

  一匹戰馬才二萬錢到十萬錢,戰馬和駑馬普通馬有很大差距。不一會兒店家就背著錢出來,此時東漢朝貨幣是,金餅和銅幣一金,是6500到15000不等。店家拿的七千錢有多重呢?一銖是0.65克七千錢差不多九十多斤,他一小孩哪裏拿得動。有用銀的地方,但很少在市麵上流通,怎麽辦呢?這下把鄧艽難住了。

  剛開始也沒想會賣出,這麽多錢啊!鄧艽忘了古人崇信鬼神,他這麽一編。本想賣個一二千錢就頂天,四人買點米和衣物輕鬆拿回去。沒地方住,放的地方都沒有。想到住房,不知道有沒有房屋賣?於是就問店家:“店家可知,哪裏有宅院賣?”

  店家:“知道到是知道,可汝敢住在涼州嗎?”

  鄧艽一呆大腦裏,有點模糊的記憶。涼州好像有羌亂,鄧艽不知道的是,東漢建朝以來,發生過一百八十多次羌亂。

  店家見鄧艽發呆就又說道:“這裏,年年都有羌人反叛。前些年有皇甫規老將軍和張奐將軍,才平靜了幾年。可前幾日,聽人言皇甫規老將軍致仕歸家,教授弟子。張奐將軍又被宦官誣陷,丟官去職也在開館授徒,看來明年又要打仗了。”

  鄧艽聽店家一說,心裏就活躍起來。一是戰亂房價,就高不了多少。二是要想在東漢出人頭地,要嘛!有好的家族背景,要嘛!拜有明師。這不正好,皇甫規張奐都在教學,想辦法拜入一人門下就行。三是,係統開啟有著落了。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把自己衣食住行整明白了再說其它。誰也不會收一個乞兒做學生,還別說徒弟了。漢以忠孝治天下,天地君親師,師徒關係如同父子關係。所以一般不會輕易收弟子,學生隻是記名弟子和老師關係沒那麽緊密。

  盤算好也不管,會不會被戰火波及到自己。先將食宿確定下來,後麵走一步看一步了。

  鄧艽:“店家可否幫忙打聽一下”

  店家見鄧艽安心要買也不多勸便說:“吾到有兩處宅院,就是不知是否能讓汝滿意。”

  鄧艽:“這便帶吾一觀,價錢幾何。”

  店家:“錢到也不貴一座二萬錢,一座一萬五千錢。”

  鄧艽:“遠嗎?讓吾一觀。”

  店家聽鄧艽真要買,就帶著鄧艽往兩處宅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