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鎮名青山
作者:聽風弄雨      更新:2020-09-11 16:00      字數:3338
  青山小鎮,這裏的村民很淳樸也很幸福。雖然這是一個小鎮,但在這個戰亂的年代,這裏是最安穩最平靜的樂土。

  寒林,是這個小鎮唯一的先生。學識過人,鎮上甚至周圍村子裏所有的孩子都是被他一手教導。

  平日裏,寒林對這些孩子愛護有加。雖然他隻是象征性的隨意收取些碎銀當學費,有些家境困難的,寒林不但不收,還會經常倒貼出去。

  寒林的善仁禮讓四德之名傳遍十裏八山,受他的影響,他所教出的孩子也才德兼備。可以說,除了鎮長王老爺子,他是所有鄉親都離不開的人了。

  雖然經常會出錢幫助家境困難的學生,但寒林生活得也很滋潤。他自小就失去了雙親,是姥爺將他帶大。而他姥爺本就是鎮上的智者,所以寒林自小就被姥爺帶上了學識之路。

  相對來說,寒林家境殷實,也不缺那點錢銀。

  自小,寒林就想出去外麵的世界看看,他想看看外麵的世界和小鎮有什麽不同。但可惜,外界連年戰亂。連一些國家都朝不保夕,更別說個人的安全問題了。

  出去無望,寒林隻好在小鎮上當起了教書先生。不過長久以往,日複一日過來,他也習慣了這種平靜的生活。

  然而,在寒林今年二十歲,在小鎮裏甚至周圍十裏八村的,二十歲還不成親的人實在不多。寒林是書香門第,家境也算富有,人也長得俊秀。這些條件足以吸引一大堆少女傾心,可寒林就是沒有成親的想法。

  寒林沒有想法,可急壞了他姥爺和其他親屬。

  對於老人來說,能再抱上個大白孫子,比什麽事都重要。原以為寒林是看不上這些女子,於是就到處托人給寒林相親。

  可是,寒林隻能苦笑地退避三舍。

  不過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祖父含辛茹苦的養大自己,又當爹又當媽的,現在隻是想看到自己成家立業而已。自己難道這點要求都辦不到嗎?

  寒林之所以不成親,是因為自己從小就感覺自己似乎不屬於這裏。他從來沒向別人說過這些,否則別人會把他當傻子。

  他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青山小鎮,不屬於這個世界。他來此,隻是為了尋找一樣東西。

  不過若是細想,又沒有任何的頭緒。這隻是一種感覺,這感覺偶爾會出現,但道不清又說不明。

  “林兒,今天你八姑要帶你去柳花村相一個姑娘,這次你可別想再逃掉。”這時,寒林正在自己的院落裏喝茶沉思。一個沙啞且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

  寒林苦笑,這場景,這個禮拜內已經重現過五次了。不過,這次他本就沒想過逃避。

  “唉……我說姥爺,你是迫不及待的把你外孫嫁出去是吧?還是怕我沒人要?”

  寒林從來都不是一個沉默的人,相反有些活潑和幽默。從他一直都想去外界看看就可以看得出,他是個有點冒險者的心理。

  隻是從小到大,那種奇怪的感覺一直困擾著他。思緒萬千,卻沒有一絲頭緒。所以他時常陷入沉思裏,而經常皺眉,也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別人總能在他身上看到沉默和安靜,和他打招呼,他總能和別人聊得開來。可一轉臉,又是一副沉思的模樣。

  所以現在,他反倒和自己姥爺開起了玩笑。

  “切,不是我說你,你也老大不小了。長得也有老夫當年的三分氣度,家境又不差。還是這方圓百裏內唯一的教書先生,你怎麽就不想找個好姑娘成個親什麽的?”

  這時,一個精神奕奕的老者從院門應聲走了進來。

  老者一身玄青色的寬大錦袍,虎背熊腰,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滿臉紅光,臉上時時帶著笑。正是寒林的姥爺,王明知。

  寒林站了起來,對著老者又是一陣苦笑。

  “姥爺,這個禮拜已經是第五次了。有完沒完啊?要不,咱先歇一歇?”寒林試探性的問道。

  “嗯,有道理,都相了那麽多姑娘了,是該歇歇了。算了,你歇著吧,老夫我隻有親自出馬挑選我外孫媳婦。”老者撫著下巴的胡子,意有所指的說著。

  “咳咳,那個……老爺子,你是不是又收了誰家的聘禮?”寒林的臉馬上變成豬肝色了。

  因為此事早有前科了。

  就在上個月,同處青山鎮的另一個大戶人家,林家。和王明知擇了個吉日,讓寒林和林家的千金見上一麵。

  寒林是被姥爺那個軟磨硬泡,實在是不好辜負老人的期望,隻好想著去見上一麵再說吧。

  由於寒林喜歡喝茶,約定了在一個青山鎮最清幽的茶樓見麵。

  寒林喜靜,平日裏就喜歡來這泡上一杯茶,靜靜的品嚐。

  這茶樓也算是一方特色,就坐立在鎮外的小青山下。三麵透空,一麵是小青山瀑布,一麵是小青山石林。景觀,物色俱全。

  而茶樓還有小青山特有的野生茶葉“仙君品”。此茶一年隻有三日是可以采摘的,而且存放時日隻有半年。

  而此茶極度稀缺,整個小青山隻有三顆仙君品茶樹。所以它的價格並不低,每一壺都要三兩銀子。這些銀子足以讓一個三口家庭一個月的花銷了。

  然而,對於寒林來說,並不算什麽。

  他姥爺也是青山鎮的大戶人家,青山鎮的各類物資都是他姥爺招攬了一批壯漢,從外界采購回來的。可以說,青山鎮甚至周圍村落的所有居民都依靠王明知流通的物資生活。

  光是青山鎮就有近二十萬人口,要是加上周邊的各大村莊,每日都有近五十萬人會購買王明知的各類物資。

  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漸漸的,王家運送進青山鎮的物資就不足了。因為青山鎮比較偏僻,又沒有發生過什麽戰亂之事,人口就劇烈暴增。

  在王明知來到青山鎮到現在,青山鎮已經擴建了三次之多。不得不說,王明知不但是個智者,還是個經商的人才。

  至於寒林,自小就是被自己姥爺帶大的,自然也學到了不少。不過寒林心善,常常一些經濟比較困難的人來到王家的店裏,寒林總是半買半送的賣給人家。

  王家經營日用,而那個林家則是經營藥材和醫館。不得不說,雖然小青山帶著個“小”字。可它不是一座小山,而是一條山脈。

  這青山鎮建立在海邊和小青山的山脈中間。要想去往外界,必須要翻越小青山而過。

  不過,也有一條路可以通往外界。不過那條路曾經死過不少人,據說是鬧鬼。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敢走了。

  由於背山麵海,一般青山鎮內和周邊居民的職業有兩種。漁夫和獵人。

  漁夫大多是青山鎮周圍的村落的村民,三更出海,清晨收網。然後帶入青山鎮內的集市販賣。

  而獵人則是清晨上山,傍晚必須離開小青山山脈的範圍。否則,沒有人可以活著在山脈內渡過一夜。

  兩種職業都比較危險,獵手時常會遇到狼群或者野獸群。一般的獵人都是結伴同行,但又不能太多人。否則動靜太大,直接就驚走了獵物。

  所以,當他們遇到三五隻狼或者野獸群體時,他們可以說是小發了一筆。

  但是,要是遇到數十隻野獸組成的中型獸群,甚至是上百頭野獸組成的大型獸群的話,他們隻有跑路的份。

  而海裏更危險,無邊無際的大海裏,誰也不知道幽深的海水裏生存著多少海獸。

  大海就像是海中生靈共同的母親,她的無私和寬容,不知道孕育了多少或大或小的生命。

  當然,在帶給漁民們無數的財富的同時,也會常常遇到一些災難性的危險。

  無論是漁夫,還是獵人。受點小傷大病是經常性的事。而這時,林家的藥房就是他們必然的去處。

  所以說,在這青山鎮。林家的財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而王家的話,用王明知的話說。

  “有個善長仁翁的外孫,估計這輩子也別想著當這青山鎮的首富了。家業還沒立,這小子就快送完了。”

  當然,這隻是玩笑話。王明知也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對於一些實在拿不出多少錢的人家,王明知從來都不計較這些錢銀。

  甚至有時候手底下的工人家裏有什麽困難,王明知也會出手相助。可以說,倆爺孫是整個青山鎮出了名的善人。

  而王家和林家,也是經常合作的關係。寒林也見過幾次林家的家主,長得文質彬彬,也算得上英俊的人。隻是他時常掛在嘴角的笑,寒林怎麽看都覺得這是一些無良商家的奸笑。

  寒林天性喜靜,並不喜歡與人應酬。可整天無所事事的,也太無聊,隻得當上了教書的先生。

  可能寒林真的是塊教書育人的料,教了兩年書,就讓鎮上所有私塾都倒閉了。其餘的教書先生隻得無言的苦笑,這實在太埋汰人了。

  不過,寒林也很無奈,可他也不願看到別的教書先生因為他的一時愛好而丟了飯碗。於是他就將那些教書先生聚集起來,將自己姥爺的大宅子改成私塾,由這些教書先生輪流教書。

  然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育人方法。寒林是屬於親善幽默型的,學生們不覺得寒林是先生,反而覺得像是自己朋友。

  也有一板一眼型的先生,不過那已經被那些學生們當成他們的催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