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現象級節目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2-04-04 10:26      字數:4210
  時隔八年,再從父親口裏聽到這句詩,蘇遠山便知道父親心意已決,怕是自己這個諾獎學者都攔不住。

  抿了抿嘴後,蘇遠山算了一下:“爸,你是47年旳,今年五十八對吧?”

  蘇星河笑了:“你還記得挺清楚哈?”

  “當然……你這次是直接上,還是常副?”末了蘇遠山馬上道:“你現在就是省副級別了,不可能平調……”

  “常副,待遇提上去。”

  蘇遠山便癟了癟嘴:“那意思就是,先捱兩年看情況,完了再說是吧?算得可真好啊……七年後你剛好六十五,放你退休。”

  “嗬嗬,你這小子。”蘇星河見兒子開始“挖苦”起上麵來,便心知道自己兒子同意了——雖然他心意已決,怎麽都不用考慮這小子的想法——除非兒子敢像二十幾年前那樣在地上撒潑打滾……

  但兒子認可,總算是一件好事。

  “你知道,這次我上去搞教育,是有重要意義的。”蘇星河見兒子同意自己履職,也有了心思喝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後輕聲道:“我和領導聊過,上麵啊……是什麽都知道。”

  蘇遠山馬上問道:“哪位領導?”

  蘇星河說了個名字。

  蘇遠山便點了點頭。

  見兒子一副儼然的模樣,蘇星河失笑道:“你小子,還在老子麵前拿捏起來了?”

  “咳……是莪沒什麽好說的啊,不敢說。”

  蘇星河便搖了搖頭。

  自己這兒子, 還有什麽不敢說的?

  不過說起來, 在這片土地上,如果真要找個什麽都敢說的,而且說的還是對的,而且還能把話傳到該聽的人耳朵中……那這個人……

  還真隻有自己的兒子合適。

  五十年來, 唯一一個土生土長的物理諾獎。別說入外籍, 就連去外麵留學都沒留過,交流都沒交流過的, 可不是土生土長麽?

  就更別說兒子創下的遠芯, 如今已是整個國家在新世紀科技領域中的核心發動機,托著這個煥發著勃勃生機的國家嗷嗷叫著邁向新世紀。

  縱然蘇星河再因為某種原因避諱提起自己兒子是天才, 他也不得不承認, 自己兒子就是天才,還是絕無僅有的那種。

  企業搞成這樣,又拿過諾獎的, 試問還有誰?

  不止是蘇星河知道,天下間所有人知道遠芯底細的人都知道,那自然……上頭也知道——蘇遠山能上達天聽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他的意見能夠真正地傳上去且被重視——這看起來有些違背ZZ方式,但換個方式理解的話,就是這個國家太渴望崛起和發展, 以至於決然不會錯過蘇遠山所表現出來的天才和智慧。

  當然, 蘇星河更知道,自己兒子之所以被重視,恐怕還和兒子那一腔家國情懷有關……

  既然兒子直奔國士而去,那他又還有什麽理由可以“拖後腿”的?

  這得罪人的事, 如果全讓兒子一個人去幹,那他這個當老子的……未免也太慫包了一點——今後還有啥臉麵敢跟三五老友在酒後拍著胸口說是他“基因好”?

  ……

  “現在我就有點舍不得小暮和老二。”蘇星河看了一眼門外, 一臉的不舍:“你媽肯定是不太願意跟我上京的,就算她願意……你也不願意。”

  蘇遠山就咳了一聲, 有些尷尬:“他倆長年累月見不著母親……這要再見不著我這個老漢……”

  “那你平時就早點下班,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

  “嗯……不過爸, 你也放心好了。我直接給你安排一架飛機, 反正首都到省城也不過兩個半小時……到時候你天天回家都可以。”

  蘇星河失笑道:“你這是存心跟我上眼藥麽?還私人飛機……”

  “誰叫咱家有錢呢?”

  “算了,再有錢都低調點。咱們D的官, 家裏再有錢都要講究個樸素。”蘇星河看了一眼四周笑道:“你不也是?我聽說遠芯很多人都有大別墅……”

  “嗯,其實咱們家也有的, 前二年遠芯在青城山那邊修了個別墅區,順便給當地政府捐了條路, 然後又把別墅搞成了個休閑旅遊酒店群……也算是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和居民就業吧。至於說去住, 我們誰都沒那個時間……我還好,現在很少負責具體工作了。像是席總和老李他們,生怕腦子廢了,他們還鏖戰在一線,忙起來的時候,一把能夠舒服地躺一下的椅子就是最好的家具。”

  蘇星河深以為然:“所以低調點好,增廣賢文不是說麽?良田千傾, 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 隻睡臥榻三尺……”

  蘇遠山頓時樂了:“爸你還看這個?”

  “嗬嗬,你媽前幾年有點飄, 後麵不知道被哪個道士點化了一下,就找了些這種書來看……不小心被我翻到了。不過我估摸著,那道士可能也不知道你媽的身家……”

  蘇遠山:“……”

  父子倆又聊了一會後開門出去, 蘇小暮已經回到她的房間練琴去了,保姆也收拾好屋子下班了,隻剩下母親張秀雲帶著蘇澤安小朋友在看電視。

  蘇澤安已經一歲半,按理說正是滿地亂跑惹人淘氣的時候,但這小家夥隻要一看到電視,那就會瞬間安靜下來。

  按照張秀雲的傳統育兒思維,小孩子是盡量少看電視的。現在她帶著孫兒看電視,隻能說……她帶這小家夥著實有點累了,想休息一會兒。

  “談完正事了?快點幫我發短信投票。”

  張秀雲把孫子抱在懷裏,左手握著手機,右手正在屏幕上施展“一指禪”,見丈夫和兒子出來, 她立刻求助。

  “媽,發啥短信?別是什麽騙……”蘇遠山話還沒說完便聽到了電視裏麵的聲音。

  然後他便是一愣——超級女聲啊?

  今年是2005年啊……在經過去年的“預熱”後,今年的超級女聲可以說是徹底火了,且成為整個超女曆史上最火的一屆。

  看著電視上那些略顯青澀的超女們, 蘇遠山升起了久違的失控錯亂感——就算他再不關注這些娛樂新聞,也對電視上的這些姑娘們耳熟能詳。

  隻是他沒想到, 母親居然也迷上了看超女……

  嗯……這是好事。

  起碼表明,母親在看過增廣賢文之後,心態確實沉下來了,安安心心地當她的普通老太太。

  “媽,你要投誰?”

  “你說呢?當然是咱們省城的姑娘了。”

  “咳……好。”

  蘇遠山坐到母親身邊,一把報過兒子,又順手拿起母親的手機,開始給李,張二人投票。

  “老頭子,你也來投。”

  “我不搞你這些。”

  “快點,你還差那幾個錢?”

  “……”

  蘇遠山瞥見父親雖然嘴上如此,卻也戴上了眼鏡,摸出了手機,坐在母親身邊準備投票,他哈哈一笑,掏出了自己的手機:“爸,投投投,我也來投。”

  “喔,這才對。”

  張秀雲坐在沙發中央,看著左右的丈夫和兒子,臉上笑開了花。

  *

  *

  第二天,趁著萬永亮趕回來開會還沒走,蘇遠山便拉著老萬,問了一下他目前亞視的情況,順便問他是怎麽看待超女的火爆。

  “我們有注意到超女的現象。”萬永亮執掌亞視已經五年,這五年來,在電視劇上一直秉持著引進和投資以內地都市情感劇以及科幻類劇集的路線。在綜藝上,則堅持真人秀節目,且不斷地在擴大真人秀節目覆蓋的範圍,引入更多的“素人”進入,截至目前,已經牢牢地把持住了粵語地區,或者說繁體中文地區的收視率,把昔日的冤家對手TVB死死地摁在腳下不可動彈。

  但在內地,隨著各路電視台不斷的崛起,以及政策上的偏向性,亞視的路子就走得沒那麽順了……目前萬永亮隻能寄希望於智能電視的興起之後,通過網絡電視的形式來完成“曲線救國”。

  “她是截止目前為止,內地誕生的第一款真正的現象級選秀節目,或者說把選秀二字去掉也行。”萬永亮知道蘇遠山主動提起超女,必定是認可超女的現象的,因此給的評價相當高。

  蘇遠山點了點頭:“然後?”

  “然後就是,或許這會拉開內地搞類似的選秀節目的帷幕……嗯……還有就是這種與支持者及時互動的方式,也會創造出新的經濟。”

  “還有呢?”

  萬永亮便咳了一聲:“還有?”

  “……”蘇遠山便知道老萬沒有注意到超女之所以是現象級,並不是它單純的是一個電視節目,而是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傳遍了整個互聯網。

  ——在昨天晚上,蘇遠山去搜了一下,果然看到了“春哥”這一說法。

  “互聯網。超女目前看似一個電視節目,互動的也是電視機前的觀眾,用的方式也是發短信這種十年前就有的技術……但在互聯網上,超女同樣引發了熱議——即使不看電視的人,也知道了這個節目,以及節目中那些比較出眾的選手。”

  “稍稍留意一下就知道,隨著超女進入總決賽,在社交媒體上,特別是微博上,超女的話題數量在呈指數增加……”

  蘇遠山說著點了點桌子:“老萬,剛才你說的新經濟,其實就在這裏——粉絲經濟,而不是單純的賺那一毛錢的短信費。”

  “粉絲經濟?”

  “嗯……之前無論是ebook也好,還是微博也好,還是Ter也好,雖然邀請了大量的明星入駐。但實際上,目前而言,這些社交媒體對於明星而言,更多是一個官方通知平台,甚至都不是交互平台——那些明星,特別是港台明星,還多有一些‘端著’的味道。”

  萬永亮便咳了一聲,他作為亞視的老總……總還是要給手下的港台藝人“狡辯”一下的。

  蘇遠山笑了起來:“你別不服氣,他們就是不接地氣,我說的。”

  萬永亮馬上就放棄了“狡辯”的心思。

  “但實際上,利用支持者來獲得門票,唱片之外的收入——特別是那些隱形的收入,才是粉絲經濟的重點。在這點上,明星們還不如那些ebook和微博大V們開個帶貨平台來得爽快。”

  “這樣是不行的,老萬,昨天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給超女投了45張票。”

  萬永亮聽得瞠目結舌:“你……和你爸媽?”

  “是啊。”蘇遠山坦白的很。

  “……投的誰?”

  “你別管,反正就是投了,我媽喜歡。”

  “……”萬永亮一陣無語——這到底誰這麽幸運,能夠被這家人當“粉絲”投票的?

  不過蘇遠山最後那句也讓他知道了,這是蘇遠山的母親喜歡,而不是他自己……不然的話,他哪用的著發什麽短信……那要讓誰上不是一句話的事麽?

  “所以,你看,我們一家人都願意投票為喜歡的……明星?買單。那麽就意味著,粉絲是可以帶來直接收益的。”

  “而隨著今後人類的生活越來越趨於互聯網化,粉絲的流量也會變得有價值起來——但這裏有一個度你一定要把握,就是不能生造偶像。”

  蘇遠山見萬永亮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立刻警告道:“偶像經濟也好,粉絲經濟也好,是未來互聯網發展到一定規模,甚至可以說從現在開始時機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必然產物——目前的民間資本是不是還處在投資電視劇電影上?”

  萬永亮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又笑了一下:“國內嘛……主要是煤老板不差錢。”

  蘇遠山哈哈一笑。

  是,煤老板確實不差錢——隨著國內的工業化進程的持續加快,國內的電力需求也呈現倍增,而眾所周知,建火電廠是最快的。

  而火電廠,是燒煤的。

  “所以,現在趁煤老板們還看不到這一步的時候,你就要先走起來——無論是你們旗下的藝人也好,還是鼎新傳媒旗下的藝人也好,都別端著,都給我把社交媒體當成一個新的工作場所。”

  “嗯,然後呢?”

  “然後就是……要想在國內徹底打開局麵,就必須要有現象級的節目。”

  聽到這話,萬永亮馬上苦笑起來。

  現象級的節目……這哪能張口就來的?

  “你說,搞一個親子類的野外生存節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