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覬覦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2-04-04 10:26      字數:3632
  保持著微笑,蘇遠山重複了一下該名學生的提問。

  “如何看待東亞三國經濟一體化之後所麵臨的問題和挑戰,是嗎?”

  “是的。”

  “嗯,好的,請坐下。”

  蘇遠山低頭擺弄了一下稿紙,又調整了一下話筒,然後雙手支撐在演講台上,目光望向全場。

  隻見所有人都望著自己,特別是來自國內的留學生,蘇遠山心中略感欣慰。

  首爾大學,坦白說……雖然排名還行,但就目前國內所尊重的理工科而言,其實比不上國內幾所理工高校的,甚至還比不過隔壁的韓科院,來這邊的,多半偏向於非理工科以及社科。而且這些學生的未來,也基本上是瞄準了東亞,特別是在棒國的工作和就業機會。

  那麽對於他們而言,東亞三國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就尤為重要了。

  這些學生們能夠關注,也表示他們確實不是來“混個海龜文聘”的。

  “嗯……首先,這不是一個物理學問題,其次,我也不是經濟和國際問題專家。”

  蘇遠山麵帶微笑,先給自己疊了兩層buff,然後他看便到,台下有兩位他認識的首爾大學教授便會心的衝他一笑。

  隻不過他這話讓部分對他不甚了解的學生多了那麽一丟丟的失望。

  “但我還是願意站在一個企業的角度,來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我對東亞三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交流的看法。。”

  蘇遠山雖然在回答前重複了那位學生的提問,但自己沒有用“三國一體化”這樣的用詞。

  原因很簡單……因為領導給他打招呼了,讓他公開演講的時候“注意點”——畢竟他不是“普通學者”。

  領導的提醒讓蘇遠山明確地意識到,或許西方部分的智囊團隊已經把他的公開發言納入對大陸的政策層麵的解讀——嗯,那簡直是一定的。

  這種待遇……坦白說,蘇遠山很不喜歡。

  他可是曆來喜歡“放大炮”的。

  領導的話無疑像是給蘇遠山套了個籠頭,讓他不得不仔細斟酌起來。

  “誠然,經過部分媒體的過分解讀,在今年初,東亞三國達成的自主貿易初步協定,已經變得被世人所知。且在這些媒體中,它或許已經偏離了成立該協議的初衷。”

  蘇遠山先是給自己的講話下了一個結論。

  ——他承認自貿區有影響——畢竟這是這個學生問題的原由,但他否認部分西方媒體大肆宣揚和部分東亞媒體的過分樂觀。

  “自由貿易協議,其本質上,依舊是立足以互惠互利為前提的保護性貿易條款。它雖然能夠從實際上加強三方的經濟和貿易交流活動,但如果過分地誇大它的作用,並把它當成所謂‘一體化’的象征,那顯然是過於警惕和樂觀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蘇遠山特意頓了頓,給眾人留下了理解“警惕”和“樂觀”的時間——警惕,自然是對西方說的,樂觀,自然也是對“自己人”說的。

  “因為一體化,需要有共同的目標,貨幣,文化,對手甚至……”蘇遠山微微咬著牙,很是艱難地思索遲疑了好幾秒秒,這才說最後那個詞——“敵人”。

  說出這句話後,蘇遠山依舊停頓了數秒。

  他相信,隻要是認真思考了當前政治和經濟格局的人,都應該能理解他這番話的意思。

  在現目前,隻有一個經濟體是一體化成功了的,就是推出了歐元的歐盟。

  歐盟就滿足了他之前所說的所有“需求”——特別是“敵人”。

  這個敵人,又分經濟上和安全上的。

  而所謂的東盟,則因為無法滿足這些條件,空有一個同盟的名義,實際上是一盤散沙——即便經過了金融風暴,加深了各國之間對合作的共識,但依舊進展緩慢。

  “所以,一體化,是個偽命題。”

  “它最大的作用,是形成區域性經濟和技術貿易圈,以區域為單位,加強資本和技術的密集程度,增強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力,並最終反哺到簽約成員自身。”

  “因此,它麵臨的挑戰,首先就是質疑和警惕,其次才是競爭——那麽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今後這種以地區為單位成立的經濟貿易組織將會越來越多,甚至,一個國家為了提高自己產品和技術的競爭力,完全可以同時加入多個不同條件的經濟貿易組織。”

  說著蘇遠山頓了頓,笑問道:“不知道你們用的即時聊天軟件是不是EM——EM有個‘聊天群’的功能,你可以同時加入多個聊天群。”

  “當然,用聊天來對比不是很恰當,但如果你是在EM的聊天群裏麵推銷你的產品呢?”蘇遠山笑著望向眾人:“是不是你加的聊天群越多,就越是能夠擴大你的產品市場?”

  聽懂了他比喻的學生齊齊笑了起來,掌聲也第一次響起了。

  這時候才響起掌聲,顯然不是因為他講得不好,而是相反。

  “所以,三方的自由貿易區,隻是一個開始。”

  “這便是我的看法。”

  蘇遠山含笑抬起頭來,準備結題。但他想了想後又俯下身子,對著麥克風道:“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我相信我的判斷,時間會證明它。”

  眾人一怔,一時間掌聲大盛。

  隨著一個學生起了頭,隨後的問題便都圍繞著經濟問題來提問了……讓蘇遠山頗有些無語,他望向台下幾個邀請自己的物理教授,後者也是一副愛莫能助的模樣。

  好在蘇遠山雖然嘴上謙虛,但他作為遠芯的三巨頭……回答一點學生提出的問題,那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伴隨著最後一位國內留學生的問題“蘇教授,您對我們留學生有什麽建議嗎?”,蘇遠山結束了今天的演講。

  而對於最後的問題,他用上了八字真言。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

  “師兄,小慧姐呢?還沒回來?”

  離開首爾大學後,蘇遠山直接去了位於漢城“富人區”陳建國的家中。

  ——是的,此時的漢語翻譯還叫漢城,而且蘇遠山似乎也沒聽到要改成首爾的聲音。要知道,在上一段曆史中,這幾年應該是改名呼聲最高的時候——棒國人對國內有著碾壓式的自信心態,以至於他們完全不能接受和“漢”相關的任何東西。

  但這一世嘛……蘇遠山在演講結束後,與國內留學生代表的交流中,旁敲側擊地問了一下首爾大學的中文課情況。然後獲得的消息是這邊的中文專業的人還是挺多的,而且據說義務教育階段選修中文的人也挺不少——不然今天會場也沒有那麽多能聽得懂中文的棒國學生了。

  這個信息讓蘇遠山很是開心。

  這意味著,亞洲金融風暴中,國內抓住了遠遠超過上段曆史的機會,同時又在半導體和互聯網以及遊戲產業上擠壓了棒國的空間之後,棒國人的心理沒有那麽變態了。

  嗯,這是天大的好事。

  “沒有,她每天都忙啊……”陳建國張羅著給蘇遠山泡茶,笑嗬嗬地看著他:“我每次說她,她就把你抬出來,說她比起你差遠了。”

  “額……她怎麽和比我。我那時候年少輕狂,身體倍棒的。”蘇遠山低頭看了一眼,發現自己疏於鍛煉,竟然有點小肚子的模樣……苦笑了一聲:“現在不行了,都快發福了。”

  “切,你那算啥?”陳建國伸過手來拍了下蘇遠山的肚子,然後又毫不客氣地撩起自己衣服,露出一圈遊泳圈:“看看我。”

  “……我回去就搞個跑步機到家裏。”

  “勸你別搞,那玩意沒用,誰回家還跑步啊……”

  “……也對,上班的時候去健身房跑跑得了。”

  師兄弟兩人閑聊著,沒多久,周小慧便下班回家,來到了書房。

  進屋後,她給自己的保溫杯續了下水,喝了一口後這才在坐到蘇遠山的身邊。

  然後,她便看到蘇遠山和陳建國兩人都同時看著她。

  “怎麽了?我妝花了?”

  “不是,你挨著我坐幹什麽?”蘇遠山側著身子,一臉的笑。

  陳建國也在笑——他知道,自己妻子這是習慣了——她當了那麽久的蘇遠山的秘書,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蘇遠山的幾個人之一。

  “我是遠芯,老陳是德遠的,我們才是一夥的。”周小慧嫣然一笑:“談業務,不應該這樣麽?”

  蘇遠山:“……”

  陳建國:“……”

  “好吧,這個理由倒是挺好。不過我總覺得……”蘇遠山從牙齒裏吸了口氣,看著屋子裏的三人,搖頭笑道:“哎,都是一家人呐!”

  “所以,我確實應該避一避嫌了。”周小慧也搖頭笑道:“不然老崔會認為我故意把SK電訊怎麽樣呢……”

  “嗯,確實。不過從對SK電訊和SYD的發展而言,SK電訊剝離海力士,確實是個有利於多方發展的抉擇,同時也有利於海力士向著國內發展。”

  ——這次,蘇遠山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海力士“帶”回國內。

  或者說,把海力士真正掌握在手裏——如果海力士依舊在SK電訊旗下,那麽遠芯便永遠無法達到對海力士的掌控性控股——因為SK電訊屬於通訊企業,外資永遠隻能占49%。

  蘇遠山已經沒有興趣和耐心再等國內孵化和發展出一個可以抗衡世界的內存顆粒企業了……那麽控股海力士,然後再借著自由貿易區的機會,把海力士的技術和人才逐漸轉移到國內,便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這件事,蘇遠山還沒給崔太原說。

  但他相信,隻要自己籌碼給得足夠高,崔太原肯定是願意答應的——老崔這人,還是挺愛錢的。

  更何況,這並不是要斷掉棒國在內存顆粒上的根,而是讓它“有絲分裂”一下,在大陸直接嫁接一顆樹苗出來。

  “目前海力士在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已經上來了,但在架構上,他們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這是我們的切入點。”雖然被周小慧說是“德遠”的,但陳建國可從來不把自己當“外人”,直接道:“他們目前主要還是依靠我們製程和工藝的優勢,然後走量來擴大市場和影響力的方式。這種方式……說白了就是熬死對手。”

  周小慧看著蘇遠山,馬上問道:“話說如此,但國內我們也沒有內存的技術儲備吧?”

  “嗯,紫光有人在搞,但礙於門檻,沒多少成果。”

  “但國內沒有,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

  蘇遠山笑嗬嗬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