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科研基金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2-02-10 01:52      字數:3540
  薑濤很自然地留下來蹭了晚餐,期間他也多次打聽了德遠的進度,並對德遠目前日漸漲價的班車車票頗有微詞。

  對於此,蘇遠山等幾人都隻能笑笑,不方便多說什麽。

  遠芯和遠眾微電子親歸親,但畢竟沒有直屬的控股關係,而且遠芯這樣體量的半導體設計企業……要流片都是包“車”的。

  ——為了更好地給客戶提供流片服務,德遠這邊開啟了流片“班車”模式,即把諸多流片需求整合到一起,然後一起流片——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極大地降低芯片設計方的流片成本。

  遠芯財大氣粗,從來都是直接包車硬上——當然,如果多個部門都同時有流片需求,還是需要進行內部規劃一下的。

  在這點,蘇遠山他們確實和薑濤沒啥共同語言。

  再說了,德遠目前還有40%的股份在遠芯手裏,那肥水也沒怎麽流給外人田。

  不過席間,大家聊得更多的還是有關未來智能芯片的發展以及專業芯片的市場前景——關於這一點,其實蘇遠山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為遠芯奠定了基礎,即由贏家通吃概念下所引申出來的行業細分。

  越是專業領域,便越是能夠構築行業壁壘,所以蘇遠山對薑濤很支持,並表示必要時可以提供一切幫助,希望薑濤一定不要客氣,也不要因為麵子什麽的而選擇回避——這是蘇遠山的原話。

  薑濤雖然和蘇遠山真正相處的時間不多,但作為遠芯老人,他自然清楚,蘇遠山是那種真正醉心技術的大佬,蘇遠山能這麽說,顯然是認為,先把NPU搞出來,先打開領域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第二天,蘇遠山前往新落成的汽車製造中心。

  *

  *

  “現在不好說,但十年後,怕是滬市的領導就會肉痛……後悔給我們撥了這麽大一塊地了。”

  站在嶄新的行政大樓十六層的會議室落地窗邊,蘇遠山看著前方幾近奢華的廠區,一邊笑著一邊搖頭:“我現在還真有點擔心會有別有用心的人說我和領導搞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了。”

  “哈哈,山總,別擔心,再過兩年,我們就能把廠區填滿。再說了,別看園區大,我們這可是兩個廠區。對吧,鬆田君?”

  說話的是站在蘇遠山身後的是李君右,再後麵一點是孫曉川和鬆田不二雄。

  鬆田不二雄微微一笑,用流暢的漢語回道:“是的,而且我們還在擴大廠區和基建,說不定今後這裏還不夠呢。”

  “鬆田君,你要知道,這可是滬市啊……別看現在比不上東京,今後可就說不一定了。”

  “咳……希望這樣。”鬆田不二雄咳了一聲。

  在場諸人同時笑了起來,回到會議桌前。

  孫曉川把身前的文件夾遞到蘇遠山麵前:“山總,這是目前我們兩個型號車型的具體設計參數。”

  “嗯。”蘇遠山點點頭,卻沒有接文件夾,他笑了笑道:“不用看,我對汽車的了解,僅限於外形美觀,造車,你們才是專業的。”

  “山總過謙了。”李君右打了個哈哈:“絕大部分人看車,可不就是看外形嗎?”

  說著李君右自己翻開了文件夾,看著目前已經定稿的SUV和轎跑,心中感慨萬千——說實話,在蘇遠山的督促下,遠芯在汽車這一領域的外形設計,直接領跑了同行們起碼十年!

  就更不用說那輛正在省城汽車研究院做最後測試的超跑了——那可是一輛在外觀上能夠“秒殺”目前所有車輛,讓人遠看越喜愛的超跑。

  但有一說一,外形設計雖然美觀,且理念朝前,但對工業的需求同樣相當高,別的不說,光是要做到剛性和曲線的統一,就給汽車部門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可以說,在這幾年內,汽車研究院幹得最多的事便是解決汽車結構的強度和線條的問題。

  麵對李君右的“馬屁”,蘇遠山擺了擺手,不打算繼續在外觀設計上展開,而是正色道:“萬事相通,在過去幾年,遠芯一直都的是高端帶動低端的路線,放在遠芯來說,就是用高端的Yidoo概念型手機提升遠芯的品牌效應,同時拉動Vidoo係列品牌的銷量。”

  “而這個模式,其實也可以推廣到整個手機行業——遠芯作為高端品牌樹立市場形象,進行新技術的試水和應用。其他品牌根據各自的品牌價值和設計水準以及成本渠道等等緊隨其後……最終完美地形成了如今日益繁榮的手機市場。”

  說到這裏,蘇遠山頓了頓,頗有些感慨。

  如果沒有遠芯,如果沒有自己……怕是現在還是功能機大行其道吧?而且別說攝像頭——好吧,曆史上似乎今年還真出了攝像頭手機——就算彩色大屏幕,怕是都沒人用。

  但現在,真正的智能機,都快要麵世了!

  有時候,有些行業,他並不是技術“到不了位”,而是一幫人不知道技術該往哪裏走……都在一條路上你推我攘的擁擠著前進,間或有一個稍微多走了兩步,後麵便是一窩蜂地跟上。

  直到……有個天才從人群中出現,直接把眾人甩在身後。

  如果說前世,拉開智能機大幕的iPhone是那個天才,那麽這一世,遠芯便是那個早在眾人才踏上手持移動設備這條路之前,就一路領跑的天才。

  這樣的結果就是,遠芯一路跑,後麵的同行也一路追。

  然後,整個手機行業便就跟開了掛一樣大步向前。

  收回思緒後,蘇遠山繼續道:“甚至再擴大一下,YX架構,閃存領域,其實也是如此——那麽回到電動汽車本身,我們雖然不是最早涉足電動車的,但我們必定是跑得最快,也是最早奔跑的那個。”

  “所以,我們除了要看到超跑概念車可以領導車廠,樹立品牌之外,也要看到我們的電動汽車問世後,對整個行業的帶動作用。”

  李君右和孫曉川同時點頭。

  “因此,規範很重要——製度規範隻影響企業自身,但技術規範,卻是能夠影響到整個行業的。或者說,會被更加規範的後來者所超越和取代的。”

  蘇遠山說著便認真地望向兩人:“千萬,千萬,不能有小作坊思想。”

  ——這是蘇遠山此行來的最大目的。

  汽車,是王傳富負責的大領域。但王傳富並不負責具體工作,而是由李君右負責具體工作。

  但李君右……蘇遠山完全相信這位老兄有一腔熱血,但他對李君右的技術思想還真不敢打什麽包票……

  別到時候自己這麽多年來幾十億砸進去,最後搞個鄉鎮企業,那就真讓人吐血了。

  所以這邊企業部門一掛牌,遠芯總部就直接派遣了行政部門負責搭架子,搞正規化。但企業製度好辦,把遠芯的那一套拿過來就行。但汽車的技術規範,這玩意還真不是遠芯一幫搞半導體的大佬們能夠隨意指手畫腳的。

  李君右和孫曉川對視一眼,後者默默地收回文件夾。

  李君右察言觀色,微微一笑:“放心吧,山總,我們在國際上聘請了不少專家,而且汽車研究院那邊也與博世這些老牌的行業巨擘有合作,我們一切都是朝著國際化,正規化前進的——我們提出的每一項技術和標準,都是通過了充分驗證的。”

  “嗯,那就好。”蘇遠山微微點頭,轉頭望向鬆田不二雄,微笑起來:“鬆田君,說說看,機械臂拿到多少訂單了?”

  *

  *

  一天後,蘇遠山滬市之行,返回省城。但他前腳才進門,便接到了席小丁電話,讓他有空的話去潘多拉一趟。

  一邊嘀咕著也隻有席總敢一個電話就把他給叫過去,蘇遠山一邊在文曉倩的掩嘴輕笑中邁出房門,前往潘多拉。

  才走到席小丁的辦公室門口,蘇遠山便聽到了裏麵似乎不止一個人的聲音。

  推開門後,他才發現秦為民,田耀明,李逸男,這些遠芯總部的科委會成員都在。

  “怎麽,你們幾個開小會?”

  蘇遠山一邊說著,一邊走向茶幾前的空位,挨著秦為民一屁股坐了下來。

  秦為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問道:“弟妹答應沒?”

  “她敢不答應?”蘇遠山回答得男子氣概十足。

  田耀明馬上八卦起來:“答應啥?生二胎?”

  “……我家小豆姑娘回來上學的事。”蘇遠山一陣無語,望向衝著自己直樂的席小丁聳了聳肩:“師兄們,我才回來,你們不會在討論集體生二胎的事吧?”

  說到這,蘇遠山便笑了起來——根據他從領導那兒得到的小道消息,在遠芯養的一幫筆杆子和人口問題專家長年累月的堅持“鼓吹”下,終於讓上頭鬆動了點。最遲明年,大概就會出台有條件開放二胎的政策。

  ——嗯,雖然帶條件的開放沒什麽卵用,但好歹算是撕開了一條口子。而且比前世早了幾年,也算是個階段性的“成果”了。

  “嗬嗬,你要願意討論,我們討論下也無妨嘛。”席小丁嗬嗬笑道。

  蘇遠山這下是真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好家夥,自己一幫技術大佬,屁事不幹擱這聊生孩子?

  “說正事就是,這幾天,我們有個想法……成立遠芯科研基金會——或者改個名字也行。”席小丁看著蘇遠山,微笑道:“整體思路就是,由該基金組織提供科研經費,同時發布科研任務,與各大高校的科研小組進行合作……然後與國家的科研製度和項目形成互補。”

  席小丁話音剛落,蘇遠山的眼睛瞬間便是一亮!

  “師兄繼續說!”

  見蘇遠山猴急的模樣,席小丁和秦為民等人同時笑了起來。

  “才考慮到這裏呢,目前隻是個初步想法……”

  “嗯,想法很好。”蘇遠山深深地吸了口氣,笑了起來:“那我補充一下,這個基金,當然不可能完全由遠芯來承擔,但我們可以召集其他科技企業一起成立啊!”

  “對,你不是想著朝科研FB開火嗎?”席小丁溫和地看著他,眼中全是對蘇遠山的讚賞:“但就算要開火,也要講究個策略,對吧?”

  “對,拉攏一批。然後打倒一批!”蘇遠山猛地點頭,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