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扶持對象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1-02-20 00:54      字數:2339
  李明柳派過來的司機到得很早,車也開得異常平穩。奧迪在車流日漸密集的滬市街道中穿行著,朝著市委大樓行去。

  為了避免把筆挺的西服弄皺,蘇遠山隻是輕輕靠在後座,而不是像往常那樣各種“癱倒”在座位上。

  “我今天有種不妙的感覺,按理說,黃書記應該是邀請我參加家宴才對……”蘇遠山扶著副駕駛的靠背,懶洋洋地道:“我倆這純粹是沒事找事的會麵,怎麽可能在辦公室見麵嘛!”

  “我也覺得。”周小慧也坐得筆直,她雖然偶爾會“迎合”蘇遠山的趣味而故意“拆蘇遠山的台”來開點玩笑,但她也得承認,蘇遠山和書記是有某種默契的。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工業黨,這是蘇遠山告訴她的一個名詞——意思就是認為工業才是國家實力的根本體現和基礎。

  而遠芯看似一個科技企業,但在一個成熟的工業社會中,科技和工業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必須依靠後者才能完成實現,而後者也一定會依靠前者才能完成進化。

  蘇遠山和書記,就是標準的工業黨。

  ——甚至蘇遠山還告訴過周小慧,現在國內之所以搞得這麽熱火朝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國家正在主持大局的大佬,都是搞機電出身的!

  “那你猜猜,書記到底想和我聊什麽?”蘇遠山繼續道:“兩個小時的時間呢……書記說日理萬機過分了一點,但總不能和我在上班時間拉兩個小時的家常吧?”

  “猜不出。”周小慧很老實地搖頭:“不過你還怕聊麽?哪個領域你聊不下去?”

  蘇遠山大笑:“哈哈……這是我聽過最委婉的馬屁。”

  ……

  掛著專牌的奧迪很快便駛入市委大院,下車後沒多久,蘇遠山便看到書記的秘書陳偉親自站在大門口迎接他。

  “陳處長好。”蘇遠山先打招呼。

  “嗬嗬,山總好,周秘好。”陳秘書走下台階,和蘇遠山,周小慧握手後笑道:“叫小陳就行了。”

  “那我可不敢喊。”

  陳偉雖然被書記叫做小陳,可人家早就三十出頭,實打實的正處級幹部。

  三人一路寒暄著,陳偉直接將蘇遠山往樓上辦公室帶:“山總,書記已經在等著了。”

  “啊?不是還有半小時麽?”蘇遠山看了一眼手表,會見時間是十點,這才九點半。

  “書記說你忙,你什麽時候到了就過去。”

  “……嗨,這整得。”

  辦公室的大門開著,依稀傳來人說話的聲音。

  蘇遠山一進門,立刻便知道為什麽要給自己兩個小時了——感情書記這是拉了一幫人過來。

  “來,小蘇。”

  見到蘇遠山進門,早已坐在會客區主位沙發上的書記便率先起身,連帶身邊的四人也齊刷刷的站起身來。

  “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市招商局的賈局長,經貿委的李良華主任,國改辦的孫於亮主任,計委的唐主任……”

  被介紹的四人紛紛上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真誠無比的笑——他們都知道遠芯科技園和晶圓廠落地滬市是在之前的市長也是現在的書記大力推動下進行的,也或多或少聽見過當初蘇遠山和陳靜與書記會談三個小時,此後書記便時不時地往晶圓廠那邊視察,把各項優惠政策和舉措實打實地落實到了實處。

  可以說,晶圓廠和科技園能夠建得這麽快,絕對是和書記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的。

  此時見黃書記居然主動起身來給蘇遠山介紹自己一幹人,這簡直就是毫不掩飾地宣布他和蘇遠山“關係匪淺”了。

  “哎……賈局長好,李主任好……”

  蘇遠山挨個和幾個上前的大佬官員握手,完了之後抽空對書記苦笑了一個:“書記,您這是打了我個措手不及啊。”

  “哈哈,你還怕措手不及?”書記大笑起來,伸手和蘇遠山重重一握,也不鬆手,就直接拉著他坐到自己旁邊。

  陳秘書挨個給眾人斟滿茶水,然後坐到書記身後,掏出了個小本本。

  “本來很早就想邀請你過來,但聽說你在學術上也很忙,就不好意思了。”書記看著蘇遠山,一臉的笑意:“nature一作。這個榮譽可不得了。”

  蘇遠山謙虛地道:“都是運氣。”

  “嗯,就依你的。”書記心情看起來很好,順著蘇遠山說著道:“不過既然你今天來了,就得拉著你好好聊一聊運氣了。”

  蘇遠山便笑著搖了搖頭。

  看著這一屋子人的架勢,蘇遠山就知道,書記這是想重現一下前陣子計委和外經貿委在遠芯的視察。

  而且因為屬於“地方上”,書記這邊還多了招商局和國有企業改製辦公室這兩個部門。

  很顯然,書記也是希望借此機會提前和國家對相關部門的改革進行一個“默契”聯動,以便在未來的深化改革中取得更大的先機和優勢。

  不得不說,找到蘇遠山,這確實是一招妙棋。

  於是,幾乎不用什麽考慮,蘇遠山便把他該說的,該分析的,就和書記與在場的幾個領導全部分析了一遍。

  ……

  書記在聽完蘇遠山對未來行業和經濟的看法後沉吟道:“從國家層麵來說,有能力對大的行業進行宏觀調控和扶持。但對我們地方上來說,就隻有對具體的企業進行扶持。”

  “是這個道理。而且,在軟件行業有一句話,叫產品生態。”蘇遠山笑著點頭,然後瞥了一眼旁邊的招商局局長,笑道:“地方上還有一個很大的職能,就是為企業構建一個生態。”

  “譬如特區那邊,無論是政策也好,還是程序也好,還是各種零部件,技術也好,都已經漸漸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電子生產企業的生態。一旦我們的遠芯的工廠整合完畢,除了解決數萬人,十萬人乃至更多的就業問題之外,還會帶來強大的群聚效應。形成一個以遠芯生產基地為中心的大型電子生產集群。”

  “又譬如省城,因為政策搞得早,那邊也有了軟件設計基地的氛圍。據我所知,省城那邊正在傾盡全省之力為省城構建光纖帶寬——你敢信大西南盆地的網速居然是國內最快的?”

  書記和眾人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幾秒後微微一笑。

  “看來,滬市這邊對芯片設計領域的扶持應該加快了。”

  蘇遠山點頭:“是的。”

  “唉……”招商局的賈局長便輕輕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