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貴是唯一的問題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0-12-09 09:21      字數:2580
  雖然已經離開遠芯兩年,但從體係上,薑濤從來沒把自己排在遠芯之外。見到蘇遠山用很正式的態度說著兩件事,他也嚴肅起來。

  “嗯,你說。”

  蘇遠山笑了笑:“過幾天,高曉第師兄便會把遠芯整個cpu團隊拉過來。”

  “我擦?”薑濤一聽頓時脖子就往前傾了傾。

  然後他馬上意識到自己反應大了點,笑了笑道:“那家夥過來就有得鬧騰了。”

  蘇遠山便嗬嗬笑了起來。

  薑濤和高曉第兩人是同班同學,甚至還是高曉第還是睡在他上鋪的兄弟。

  當初蘇遠山跟高曉第開玩笑,讓他過來搞緩存,結果高曉第的借口是不過來,不好意思欺負薑濤。

  “嗬嗬,拉過來之後,緩存團隊便會直接合並到cpu團隊裏,然後回歸遠芯架構,以後就和你這邊分家了。”

  薑濤本來很自然地點頭,但馬上意識到一個問題。

  他還有人在這樓下呢!

  也就是說,現在緩存團隊裏還有好幾十號人都是遠眾微電子的!

  然後,這說起來就話長了。

  ——當初蘇遠山開始搞cpu的時候,總共也就隻有七八十號人。這七八十人裏,除了一直跟著李明柳去支援成光所的十幾個人之外,剩下的五六十人全是高曉第帶的“新兵”。

  就這點人,蘇遠山又要搞架構,還要搞緩存,實在是有點揭不開鍋。於是蘇遠山便把主意打到了遠眾微電子這邊——他讓李明柳隻帶了幾個核心團隊成員便來到了遠眾,然後直接把遠眾的人拉了一半走。

  要知道,遠眾當時也不過一百人出頭,算是咬著牙在支援蘇遠山。

  現在緩存搞定了,薑濤還眼巴巴地等著還人呢——那些經過李明柳錘煉過的老兵,那可都是真正的寶貝。

  於是薑濤立刻就有些緊張:“我的人什麽時候還我?”

  李明柳丟了一顆煙給薑濤,嗬嗬笑道:“老薑,別那麽小氣嘛!”

  “我擦……小山,當初說的可是聯合開發。”薑濤便盯著蘇遠山看著:“他們的工資都是我這邊發的!”

  蘇遠山被薑濤看得有點不好意思,嘿嘿笑道:“不是給你們聯合開發補貼經費了嗎?足夠抵你的工資了。”

  “……”

  “師兄,人呢,我是真沒辦法還給你了。”蘇遠山知道自己這麽幹得有點不厚道,想了想道:“要不這樣,我們商量個補償方案。”

  “什麽方案?”

  “等會再商量嘛。”蘇遠山嗬嗬笑道:“先說第二件事。”

  “……”

  “第二件事就是,老朱這邊新成立的新團隊是專攻閃存?準確地說?是專攻nand閃存的,你應該了解吧。”

  薑濤便點了點頭。

  蘇遠山道:“是這樣的?閃存的應用呢?肯定是有的,現在沒推出來?唯一原因就是價格太貴。”

  “但我們有個基本的常識是……在半導體領域,任何價格貴導致的問題都是可以突破?或者值得去突破的。”

  “因此我希望?你們那邊也可以抽調一個小小的團隊來配合專攻主控芯片這一塊。”

  蘇遠山說著望向薑濤:“不需要我解釋閃存的控製模式吧?”

  這邊李明柳又嗬嗬一笑:“你最好說一下。”

  薑濤便瞪了李明柳一眼:“看不起誰呢?一個mosfet(mos場效應晶體管)通過摻雜層保存電子,在斷電之後也能保持狀態,這是存儲器的基本原理。然後再設計一塊芯片,獲取存儲器的0?1狀態?就能得出數據分布情況,再根據讀取和擦除命令施加電壓即可完成數據操作。”

  “最後再和計算機的協議接口進行通訊……”

  蘇遠山很驚訝地看著薑濤:“師兄牛逼啊……什麽時候了解的?”

  “……老李回來之後便開始搞這個,我接觸一下沒毛病吧?”薑濤把剛才李明柳丟給他的煙在桌上搓了幾下,啪嗒一聲點著了。

  蘇遠山便笑著點了點頭:“這玩意原理其實挺簡單,翻來覆去總離不開mos場管。”

  薑濤道:“但成本降不下來始終是大問題。”

  “所以我們就是要解決成本問題。”

  蘇遠山笑著道。

  ……

  nand閃存?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距離真正商用化那是遙遙無期。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貴。

  現在的架構還隻是slc架構?singlelevelcell。它一個單元中隻有0和1兩種變化,隻能存儲1bit的數據。

  它的優點是快?穩定性好,壽命長——理論上可以達到十萬次完全擦寫的壽命。

  但確點也很明顯?容量低?成本高。在後世?能用到它的場景隻有極端環境下的工業領域和其他不計成本的領域。

  然而,成本向來是阻止一種科技產品普及的最大攔路石,也是最容易被搞定的攔路石。

  於是幾年後,intel就搞定了新的架構,mlc——multilevelcell。

  相比slc,它的每個cell單元能存儲2bit信息。

  相應的,它的製程就更複雜,同時可靠性也讀寫速度也降低了,使用壽命更是以指數方式下降。

  但就算如此,它的價格依舊略顯昂貴,並未給閃存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真正讓閃存普及的,其實是tlc——trinarylevelcell,翻譯過來就是三重單元。

  它每個cell單元能存儲3bit信息,需要更複雜的製程和電壓控製。

  缺點一如既往。

  然而,它卻是讓閃存走進千家萬戶的絕對功臣。

  以至於,到了後麵還誕生了qlc——每個cell單元能存儲4bit信息,容量更大,但更慢,壽命更短,但成本也能壓縮到更低。

  並且,來自後世的蘇遠山知道,在閃存產品的發展過程中,閃存的架構隻是製約產品讀寫速度的因素之一,甚至都不是最大的因素。

  最大的因素其實是數據傳輸的接口協議標準,其次主控芯片和相關技術,最後才輪得到架構。

  就像即將誕生的usb1.0協議,雖然在遠芯和星海的倡議下,采取了比較激進的方案,全速狀態下也隻有48mbps的傳輸速率——這已經是曆史上12mbps的四倍了。

  在這種協議下,就算你用最牛逼的主控芯片和最牛逼的閃存顆粒,它也慢。

  因此,閃存的未來,還得靠協議,主控,顆粒架構,這三方麵來同時推進。

  ……

  蘇遠山這次過來,主要便是要給老李這邊指出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把單層結構變成多層,這樣就可以在單位麵積上堆盡可能多的晶體管。

  第二個方向自然便是mlc了。

  很湊巧,這兩個方向的相關基礎技術和原理……蘇遠山都了解。

  但煩躁的是,他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巧妙地引導李明柳他們往正確的路上走。

  正如他對他的師兄們的態度一樣,李明柳他們也是遠芯得基石,是有大用途的。除非萬不得已,蘇遠山是不可能親自拋出方案,然後等著這些人給自己鼓掌的。

  那樣對遠芯沒有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