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工業黨的相會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0-11-21 20:39      字數:2226
  “並且在規劃中,這一百五十公頃土地還包含了麵向立足長三角地區,並著眼世界的科研基地,而且主要是著眼世界。”

  蘇遠山抿了一口茶水輕聲道:“目前歸國人才並不多,半導體相關行業的人才更少……而且坦白來說,現在歸國的,並不如我們料想中的那樣帶著屠龍術而歸。”

  相比體製下的國企,遠芯龐大的體量和高薪以及遠超時代的工作環境和科研投入,自然而然會吸引優秀的人才,從而成為願意進入企業的歸國人才的首選。

  譬如科技園內就有好幾位歸國碩士……然而,在實際接觸之後,這些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的優秀。他們的能力和掌握的技術和眼界,可以讓他們很輕鬆地帶個小團隊。但真要扛起一個大團隊,還是有所欠缺的。

  這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遠芯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遠芯最需要的不是“扶貧”似的人才。而是需要頂級的,如席小丁一般的牛人。

  市長微微頜首,很同意蘇遠山的表述。

  蘇遠山頓了頓又道:“但在未來,這並不會是一種常態。作為一個企業,遠芯對於國內的發展的信心,遠遠超過目前最樂觀的估計。因此我們認為,甚至用不了十年,國內便會迎來新的歸國熱潮以及海外人士進入國內的熱潮。而放眼整個國內,能夠吸引住這些見慣了大場麵的優秀人才的城市,非滬市不可。”

  “因此,我們才會在寸土寸金的滬市獅子大張口。”

  市長深深地看了蘇遠山一眼,思索了幾秒後笑道:“能不能談一下你們的信心到了什麽程度?”

  蘇遠山抿了抿嘴,沉默了好幾秒後才輕聲說出了六個字:“二十五年,工業化。”

  他話音落下,市長便瞬間神色一凜,就連一旁靜靜聆聽的陳靜和秘書也都露出了震驚。

  特別是陳靜,她之所以“死心塌地”地呆在遠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蘇遠山完全就沒把她當“外人”。作為ceo,她擁有一個ceo應該有的所有權限。

  有權限還不夠,還得要看命令的執行力——陳靜的話,同樣在遠芯有著絕對的執行力。

  拿蘇遠山的話說就是,她是可以一言九鼎的人物。

  雖然早已沒了“士”的說法,可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用在遠芯的骨幹身上,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她是如此,席小丁是如此,田耀明,李明柳等人同樣如此——甚至連曲慧這個被剝離出去的誌遠股東都樂意天天呆在遠芯,還是如此。

  根本原因,是因為蘇遠山有種特別的魅力。

  無論是技術還是人品還是眼光,他都無可挑剔,讓人心悅誠服。

  但陳靜從來沒在蘇遠山嘴裏具體聽過,他對國內的未來會到何種程度提出過具體的描述。

  他隻是對國內的未來有著絕對的信心,甚至這種信心感染了遠芯上上下下的所有人。並依靠著他的魅力,讓所有人都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前進。

  現在蘇遠山說出了“工業化”這三個字。

  稍稍涉及到現代經濟的人都清楚這三個字意味著什麽。

  自一八四零年開始,國內便和愚昧、貧窮、落後聯係在了一起,上百年的屈辱雖然在四十年前那句站起來了所消滅。但這三個詞,依舊沒有甩掉。

  現在蘇遠山說二十五年後會工業化成功。

  哪怕陳靜對蘇遠山再迷信,她也下意識的認為這不可能。

  工業化要錢,要技術,要人才——哪裏來?

  (一般認為,我們目前已經完成工業化,現在都不怎麽提我們是農業國了——工業產值占世界三分之一,實在不好意思再以農業國自居。)

  ……

  ……

  市長也認為不可能。

  他作為長期奮鬥在機械行業的工程師,遠比蘇遠山更清楚國內的工業現狀。事實上,國內對於實現工業化的估計是五十年後,也就是2040年,實現工業現代化。

  這意味著起碼要經曆兩代人的努力。

  但當市長看到蘇遠山的眼神時,他沒有看到任何的誇張和表演。他看到的隻是一個忠於技術的人,在基於自己的認知所做出的判斷和推理。

  意思就是,蘇遠山是篤定相信這事能成的。

  作為一個唯工業論者,市長在這瞬間很開心。

  但他很快便問道:“所以遠芯的所有安排,都是按照這個預測進行的?”

  蘇遠山點頭,又搖頭:“是,也不是。遠芯作為一家科技驅動的研發型企業,推動科技的進步是唯一的使命,所有的安排都是以科技為目的。”

  市長聽到這句,眼中露出了讚賞。

  蘇遠山笑道:“所以……市長,之所以要這麽多地,一來是遠芯今後確實在滬市落戶許多科研項目,同時吸引海外人才。二來也是因為隨著國內的發展,滬市肯定是龍頭,首當其衝,今後說不定房價就長到幾萬塊一平米之類……”

  市長一聽馬上笑了:“哪可能那麽誇張?”

  蘇遠山眨了眨眼:“未雨綢繆嘛!防止以後地價暴漲,也防止以後一地難求……”

  市長沉笑了笑,沉吟了起來。

  遠芯拿地建廠,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因為遠芯拿地不是建一般的工廠。

  而是建晶圓廠!

  那可是……就在去年,國內上上下下都還揪心著,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908國家級工程,不斷論證,不斷考察之後才最終落地的半導體項目!

  可以說,那是舉國之力也毫不為過。

  可遠芯現在,表示不用你們幫忙,我一個企業就能建起來。

  而且,也正是因為遠芯要建晶圓廠。遠芯分割出售eda部門,這才會順利的讓人發指。並且遠芯的那些錢,一個敢覬覦都沒有。

  一個都沒有!

  別人不知道,市長可是知道的。

  為了給遠芯這次引進晶圓廠保駕護航,從幾大部委到更高層都一直不動神色,陌陌掃清一切障礙,就是要讓遠芯安安穩穩地把這事辦成。

  同時,市長這次趕回來和遠芯談判,他也是帶了上一任書記的“任務”而來。

  遠芯的地,肯定是要給。

  但賣地的錢,滬市就未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