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王朝新的野望
作者:三分糊塗      更新:2020-09-16 01:27      字數:2568
  “EleicDesignAutomation。從本質上講,任何EDA都是CAD。我們無須糾結它的概念,隻需要把它理解為能夠大幅減輕我們電子電路設計工作量的一種自動化工具即可。既然是自動化工具,那麽自動化水平便是衡量一款EDA是否優秀的最重要指標——我保證,遠芯EDA是最強的,沒有之一。”

  “鑒於大家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我們有中文版本,同時大家手中的資料也有中英文對照說明。”席小丁說著頓了頓,他站在幻燈片的燈光下,臉龐透著紅暈。

  望向坐在凳子上認真傾聽的六十多人,席小丁抿了抿嘴繼續道:“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掌握英語。因為我們是第一批追逐現代計算機前沿技術的人,而這些最前沿的技術目前全部掌握在西方。無論是要閱讀各種技術期刊也好,還是日常的交流也好,在老外開始捋直舌頭學漢語之前,我們都得接受這個現實。”

  眾人笑了一下,席小丁也笑了笑:“下麵我開始從遠芯EDA的最基本功能講起……”

  蘇遠山在門口聽了一會便悄然離開,當然,他不是不放心,隻是想聽聽席小丁這家夥怎麽開場。

  “席師兄不愧是大佬,他那股牛逼勁我是真學不來。”蘇遠山笑著搖頭,在秦為民辦公室的沙發躺下,腳翹到扶手上,很是輕鬆愜意。

  秦為民也笑了,他放下筆,也換了個舒服的姿勢仰著:“人家十三歲就進了中科大,這種經曆國內是獨一份,再說人家本來就牛逼。”

  “我不也牛逼?可就學不來他那股‘你們都是渣渣’的氣質。”

  “你要更接地氣一點。”秦為民打量著他,歎了口氣:“小山,說句話你別介意,我算是看著你長大的……你才十歲的時候就跑來機房和我們搶位置,我記得那時候電科窮得要死,機房一大半都還是Laser-310,連APPLEII都沒有。當時有誰料到,你會在十七歲就厲害到我們追都追不上的程度?”

  “怎麽說呢……可能是突然開竅吧。”蘇遠山順手從腦後撈出一本書,封麵上是《集成電路原理》,翻了一頁隨便看了眼道:“你看,邏輯門多簡單,無非就是與門,非門,或門,與非,或非。這些最基礎的門電路提供0和1的信號,然後又組成數據,接著……”

  “打住!”秦為民哭笑不得:“我聽你爸說你每晚都是抱著書睡覺,你不會所有的集成電路設計知識都是自學的吧?”

  “可不是麽?”蘇遠山也歎了一聲。

  他也很無奈,為了給自己的“牛逼”一個合理的解釋,他每晚睡覺前都會拿本書蓋在臉上裝刻苦。最近更過分,還得每天晚上聽著英語磁帶入睡……

  “不和你聊了,沒事回你自己辦公室。”秦為民坐直身子,趕蒼蠅一般揮手。

  蘇遠山哈哈一笑,繼續隨意地翻著書,腦子裏卻滿是ARM的架構。

  作為海芯的首席架構師,蘇遠山對ARM架構的發展爛熟於心。他知道ARM真正大放異彩是在93年之後ARM7的橫空出世。今年要發布的第一代ARM處理器隻賣出十幾萬片,根本談不上成功。

  最重要的是,ARM不像X86那樣,無論你怎麽繞,都無法繞開臭名昭著的338專利(關於高速緩存的專利)——要知道,Intel最早是玩SRAM出身的(S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可以簡單理解為CPU的高速緩存)。隻是當初玩不過霓國人才迫不得已轉型當了IBM的小弟,為其製造處理器,並在IBM的淫威下把X86授權給了AMD,使其成為第二供應商。

  隻要能繞過ARM已有的專利搶先設計出更先進的指令集和架構,就可以把ARM扼殺在搖籃中。

  秦為民等了一會見蘇遠山還不離開,無奈道:“你不走那我們就一起開個會好了,我整理了一下思路,發現按照你的需求,要從現有的精簡指令集架構中殺出一條血路有點難……”

  “沒事,你們開,讓大家暢所欲言。會議紀要到時候給我一份就行了。”蘇遠山聽到要開會,他馬上彈起身回到自己辦公室。

  不是他不尊重同事,隻是每次看會都聽目前對CPU架構設計能力幾乎為零的一幹本科生在那揮斥方遒,實在有點聽不下去。

  剛回辦公室,屁股還沒坐熱,分機電話便響起了。

  “哈哈,小蘇總,沒打擾到你吧?”

  “沒有沒有,王老哥好。”見是王朝新的電話,蘇遠山坐到桌子上,笑眯眯的答道。

  “收到傳呼機了吧?對我們的質量還放心不?”

  “很好,放心。”蘇遠山眯了眯眼,心中猜測王朝新打電話的用意,他笑道:“王老哥不會是現在就問我要貨款吧?這才月初呢。”

  “嘿嘿,遠芯是咱們的母公司,不敢要貨款。不過能不能給我支援幾個人過來?”

  蘇遠山抓起一支筆轉著,笑道:“不是留了三個人在你那邊嗎?”

  當初張克帶了三個人過去就沒帶回來,一來提供技術支持,二來和華晶那邊接頭。等到華晶這邊培訓完成後,蘇遠山還得派個重量級的人物過去華晶蹲著。

  “不怎麽夠……是這樣的,老弟。”王朝新在那邊吸了口氣,又沉吟了幾秒才道:“我向張總打聽了一下遠芯的安排,按理說母公司的布局,我們隻需要配合就行。不過我覺得,既然這邊分公司依靠著華晶,又在錫城這樣有密集電子企業的城市。如果不充分利用的話有點浪費。”

  “所以我和華晶那邊商量了一下,又打聽了一下國內的情況。發現國內沒有專業做封裝和測試的企業——你曾經說過,半導體行業一定會細分到各個步驟,我很認同這一點,所以明年等有錢了,我打算搞一條封測線。”

  “此外,根據可靠消息,最遲明年,最早今年郵電部就會放開民營企業進入尋呼台,到時候尋呼台也是一門好生意。而且我們的市場未必就隻局限於國內,還可以往周邊的國家開拓,幹不過西邊難道還幹不過周邊麽?”

  蘇遠山停止轉筆,嘴角慢慢浮起笑意:“嗯,我同意。”

  王朝新在那邊明顯鬆了口氣,笑道:“所以還請老弟把之前搞尋呼機的團隊派過來,我們這邊和華晶搞個聯合組,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把國產尋呼台搞出來。到時候這邊也可以孵化一個芯片設計團隊,接一接小單子。”

  說著王朝新又壓低聲音,嘿嘿一笑:“還可以挖一下華晶的人。”

  “可以,我同意。”蘇遠山再次笑著點頭:“不過田博士那邊還得你去說,我們才分組,他的工作還沒展開就由我來調整有點說不過去。而且最多給你五個人,新老參半的那種。你得體諒一下,田博士的團隊是涉及到三年後的布局,很重要。”

  “沒問題!這邊也要招人的。”

  笑著掛掉電話,蘇遠山輕輕呼了口氣。

  先不說王朝新有沒有保持獨立性的私心,光是這種開拓精神,就讓他很欣賞,也很省力。

  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