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隻能存活一個皇帝
作者:中隱小子      更新:2020-09-26 12:57      字數:3011
  劉仁瞻這位打算頤養天年的老將,徹底被李煜拉進了自己的戰車,隆隆地向前衝去。

  當然,自從劉家跟李煜的軍工係統掛上了,從李煜這裏拿了好處,劉仁瞻其實就跟李煜係上了。

  “大軍馬上就要開拔,春天來臨之前,徹底占領荊南諸地。”地圖室內,李煜對著劉仁瞻說著自己的戰略規劃。

  “東路軍兩萬五千人沿江而上直撲江陵,南路偏師王橫和張淼的一萬人從朗州而上,總計三萬五千人,迂回合圍江陵。”李煜目光灼灼地盯著地圖上的江陵。

  “嗯,殿下兵馬精銳,軍器充足,完全可兵至城克。”劉仁瞻完全不懷疑李煜的信心和能力,這秦王殿下隱藏了太多東西,對付這江陵怕是準備得很妥當了。

  “劉將軍,此次戰事頗大,還是需要你的出謀劃策,望劉將軍與從嘉共同調兵作戰。”

  “末將在所不辭。”劉仁瞻直接就答應了,老須抽動不帶一點停頓。

  “那來年春,咱們江陵城上就可以飲酒作詩了。”

  “殿下,那之後呢?”痛快答應之後,劉仁瞻還是最想知道李煜後麵怎麽收場,於是直接向李煜問道。

  一雙老眼如鷹般穩絲不動地盯著李煜,似乎想從李煜的眼神中得到一點信息。

  “之後?”李煜的眉頭挑動。

  “就是攻下江陵,占領荊南之後呢?”

  “劉將軍,這之後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煜老手一攤,自作無奈的樣子。

  “怎麽擋,怎麽掩?殿下還是跟末將說說吧,省的老夫夜裏睡不著啊。”

  “劉將軍,你且吃好睡好,幫我把這一戰打好。”李煜走到案桌旁,拿起了一杯茶水,遞給了劉仁瞻。

  “此事重大,夙夜憂心。”劉仁瞻不屈不撓。

  “那好。”李煜點了點頭,走到了掛著的大地圖旁。

  “江陵即下,速奪州縣。”李煜一個大圈將荊南全部框了進來,“蜀國孱弱,無須多憂。”

  “所有,北防大周,東說金陵。”

  “金陵?殿下到底怎麽跟朝廷交代。”

  “無它而,隻能說是荊南襲擊朗州,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隨便一個借口罷了。將軍何必在意,金陵不管怎麽問,反正我們都攻下了江陵,他們還能怎麽辦??”

  “殿下,您這是置朝廷於不顧?”劉仁瞻從李煜的話中,聽出了一絲絲不同尋常的味道,似乎這秦王殿下很不在乎朝廷了。

  “劉將軍,不要亂想,從嘉永遠是大唐的秦王。”

  說完,李煜又在地圖上指向了後周。

  “應對朝廷,除了一些虛假的借口,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價值。”

  “殿下,可否對老夫具體說說?”

  “咱們攻下江陵,這就是我們本身的價值,況且我乃大唐皇室,更是在這亂世重振了皇室威望,父親看得清。”

  “而且,生米既已煮成熟飯,這大周的目光已經投來了。朝廷騎虎難下,也就必須繼續靠著我們了。”

  “就算大周不把目光投來,我也要把他們吸引過來。”神色冷峻,雷目崩射,李煜有種挾敵自重的意思了。

  “那殿下可曾想過,這武昌軍還是武昌軍,殿下卻不是殿下了呢?”

  劉仁瞻的話頗有些意思。

  “劉將軍,你可聽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武昌軍永遠是我的武昌軍,誰也拿不走,隻是不知朝廷到底希望看到怎樣的武昌軍。”

  李煜的話語很是明白了,這武昌軍他一定會牢牢地攥在手裏,若是朝廷對他發難,那後果就不得而知了。

  “殿下!”劉仁瞻有些害怕了,這秦王殿下,竟如此膽大。

  “劉將軍,既已上車,可不能後悔哦。”

  李煜的這架戰車著實凶險,但劉仁瞻現在也隻能埋著頭繼續往下頂了。

  “殿下,可否有更好的處理之道?”

  “大爭之世,哪有什麽十拿九穩的事,我如今做的都沒錯,隻是有些風險罷了。但是若是我苟且在這荊楚之地不思進取,這才是真的取死之道。”

  “你問我怎麽應對,我都說的差不多了,後麵之事誰能算得穩穩當當。”

  “不過隻要我們大軍在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誰又能在旁邊逼逼賴賴。”

  李煜說得蠻橫無理,似要無視一切風雨雷電,隻管迎難而上。

  “好!”劉仁瞻聽得李煜如此堅決,明白這就是滾刀肉的玩法,很是無可奈何。

  “殿下,就算最後朝廷沒對殿下做出什麽。那大周呢?殿下怎麽對抗大周的兵鋒呢?”

  “大周啊?”

  李煜搖了搖頭,看了看劉仁瞻自顧自歎,似是無奈,

  “對付北麵的強敵,還怎麽辦,隻能不擇手段地跟他們打下去。”

  “這九州大地呀,隻容得下一個皇帝。”

  “而且,沒有多餘的位置留給失敗者,霸王最後也隻能自刎烏江。”

  李煜說得有些淒涼,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淒慘的故事。嗯,這簡直就像吃雞遊戲一樣,是皇族,那就必須硬著頭皮玩下去。

  “怎麽,劉將軍,後悔了?”

  劉仁瞻搖了搖頭。

  “雖然時勢無奈,但也並非敗局。”

  “殿下對這天下大勢看得如此透徹,又敢拿下江陵,怕是心中早有方略了吧。我能與殿下一起再戰中原,又有什麽後悔。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好。”李煜對劉仁瞻的態度很滿意,“大周雖占據中原之地,但在本王眼中,也不過是土雞瓦狗罷了。”

  說著,李煜一掃沉悶之氣。

  “周據中原,四麵受敵,而我大唐坐占東南之地,淮水防線固若金湯。若是我再開辟江漢戰場,則可以東守淮水,西戰江漢。”李煜說道此處,豪氣橫生,“劉將軍,占據江漢之地豈是我唐包袱,而是我們打入敵人腹中的一支拳頭。”

  李煜狠狠地握了一下左拳。

  “而且,我們占領了荊南,大周也不會意識到這是我們對他的威脅,因為他們知道我大唐朝廷不敢。不過在我這裏,一切都變了,自大者終將毀於自大。”

  李煜的長條狠狠地圈住了地圖上的中原之地。

  一旁的劉仁瞻,被李煜雷鼓一般的話語,又震撼到了。

  果然,成大事者,所見一針見血。

  “殿下見略,末將佩服。”劉仁瞻深吸了一口氣,抱了抱拳。

  “殿下,您對武昌軍這麽有信心嗎?”劉仁瞻佩服李煜的戰略,原來以為攻伐荊南是一場把南唐拖入泥潭的戰爭,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場反守為攻。

  有點像是三國時期蜀吳聯合攻魏,關羽自襄陽而上,孫權自金陵而出。

  他們要做的就是關羽這路軍。

  不過,問題就在,武昌軍真的扛得了一路嗎,而且是進攻的這一路。若是防守任務,像淮水一線一般,他還是有點信心的。

  但是按照李煜的想法,他們是北伐的主力,要直取中原的。

  瞧著劉仁瞻這擔憂的臉色,李煜笑了笑,“劉將軍,你是很久沒去大營了吧,現在的武昌軍可不能同日而語了。不過不了解也沒關係,等你看到他們攻伐荊南的時候,你就明白我的信心哪裏來的了。”

  “況且,本王手裏的籌碼,可不隻是這麽一點!”李煜心裏暗笑,為了對付後周,他能做到的都在做了。

  “殿下?您……”劉仁瞻帶著好奇,直勾勾地盯著李煜。

  “劉將軍,這爭霸天下事情,我可都跟你說清楚了,後麵,你就幫助我調兵遣將就行。至於本王的諸多妙法,到時候你都會知道的。”

  “妙法,是那些火藥?”

  劉仁瞻的劉家也參與了軍工係統的物資供應,加上他在軍中有些影響,也模糊知道了李煜的這些火藥作坊的事情。

  “哦,劉將軍看來有所耳聞。”李煜沒打算徹底將消息掩蓋,隻是盡量讓消息徹底暴露的時間更晚一點。

  “上次伐楚之戰中,就用過了,還可以,就是略為笨重,這事老夫還是記得清楚的。”上次伐楚之戰中,李煜的確用過了,最耀眼的一次是雷火炸營,不過那次火藥表現得和以前一樣,都是以縱火為主。

  所以大戰之後,大家也都逐漸將火藥遺忘,這事也沒在其它地方掀起波瀾。

  “看來殿下的有些文章在火藥裏麵。”劉仁瞻點了點頭。

  “將軍既然知道,從嘉也不敢隱瞞,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