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打殺了事
作者:生當長歡      更新:2020-09-09 07:53      字數:2274
  劉嬤嬤微微俯了俯身,“是,如此,奴婢便先告辭了。”

  等到劉嬤嬤離開,席氏便命人將竹闌關去了柴房,拿了解藥,回到玉檀院裏,薛老夫人等人已經守在那裏了。

  知道玄法大師看過之後也無辦法,便隻能寄托於解藥之上了,見席氏帶回了解藥,都不免高興。

  除了薛老夫人和輔國公以及赤雩,董氏邵氏和他們的女兒都在,席氏餘光看了董氏一眼,將解藥拿給寇樂,吩咐道:“快去給小姐服下。”

  寇樂領命,進了臥房。

  席氏卻是轉身扶住薛老夫人,讓她坐下,“今兒可讓母親擔憂了,天氣又冷,母親奔走一趟,可得仔細著自個的身體,恰好玄法大師還在,不若讓他給您瞧瞧?”

  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薛老夫人覺得自己好著呢,她慣常是最怕看大夫的,也因此,盡力讓自己不要生病,但聽得是玄法大師,不由心動,“那便請大師給我瞧瞧吧。”

  那樣子,竟是有些迫不及待。

  席氏抽了抽嘴角,想到女兒今日所做的事,不由頭疼,佛門清修,靜心養性,她請玄法大師來的另一層用意就在此,便道:“兒媳知母親喜聽玄法大師誦經念佛,也愛吃北山寺的齋飯,算來母親已經兩年不曾去過北山寺了,若母親覺得可以,等吟兒醒來不如便領著她一起隨玄法大師去北山寺小住如何?”

  薛老夫人聞言眼睛一亮,“真是可以?”

  席氏點頭,笑道:“當然可以,不過兒媳是無法陪您去了,便讓二嫂陪著同去伺候,您可得好好約束著那隻皮猴子,可別讓她驚擾了佛祖,徒增罪過。”廂房裏,席氏口中的皮猴子‘服’下了解藥,剛剛醒來,正要出來,便聽到席氏這番安排,隻略一想,就明白了席氏的用意。

  今日之事,娘親雖不怪她,但多少還是覺得她有些大題小做了啊,讓她去北山寺,難免不是讓她去感受佛門靜謐,修身養性,淨化心靈。

  這麽一來,怎麽處置竹闌為好,倒是個大問題,如若像她之前計劃的,打殺了事,隻怕娘親就會讓玄法大師來度化她了。

  想到那個場景,赤吟莫名的有些想笑。

  生生忍住笑意,赤吟蓮步出來。

  薛老夫人見著她,忙招手讓她過去。

  “哎喲我的乖孫女咧,真是讓祖母心疼得厲害,快過來讓奶奶瞧瞧。”

  赤吟徑直到了薛老夫人膝下跪著,“讓奶奶擔心真是吟兒的罪過,您瞧吟兒已經沒事了,奶奶可別擔心了。”

  薛老夫人哪裏舍得讓孫女跪著,忙托住她,讓她坐在椅子一角,慈愛得摸了摸她的頭,笑道:“你還別說,可是把奶奶嚇壞了,這下見你活蹦亂跳了,奶奶這心啊,才算是放下了。”

  罷了,想起什麽,微微皺了皺眉,接著道:“聽說下毒的是那竹闌?你打算怎麽辦?” 那竹闌仗著從小長在太妃身邊這點,可真有些倨傲了,今兒個當場被落了麵子就敢隨便與人下毒,明兒個指不定看不慣誰就能害其全家,其心思豈止歹毒?

  照薛老夫人來看,這樣的人就該嚴懲才是,有了這種害人的心思,且還有防不勝防的害人手段,若留著,可是個大禍害。

  薛老夫人可是個護短的,這人傷害了她的寶貝孫女,想指望她看人臉麵手下留情?那可不行!

  這姿態,是任憑赤吟高興了。

  與席氏放任她自行處置的初衷不同,薛老夫人心疼她,想讓她出個氣,不能憑白遭了罪。

  而席氏要的是她的態度,要她認錯的態度,人都會做錯事,但隻有聰明的人才會適可而止。

  她自然要做這個聰明人。

  赤吟微微垂下了眼皮,緩緩道:“竹闌是太妃娘娘身邊的人兒,到了淑華妹妹身邊更是盡心伺候,都誇她泡茶手藝好,吟兒難免就想嚐個究竟,也不是吟兒故意為難,那花茶確實有股怪味,可能是不合吟兒的口味吧,吟兒是真的覺得她手藝比不上吟兒身邊的芙蓉,一直被人誇讚,可到了吟兒這裏,卻質疑了她的手藝,她難免心裏不忿,一念之差就做錯了事,她雖給吟兒下了毒,好在解藥送了來,吟兒也沒事了,便讓她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給吟兒道個歉,就放她回去吧。”

  薛老夫人一聽,瞪大了眼,“她害你中毒受罪,就道個歉這麽簡單?吟兒,你可不能太善良了。可別學你爺爺,輕信他人,結果害得自己丟了性命,臨終都不能見一見他的老父妻兒啊!”

  說到去世的丈夫,薛老夫人這眼淚就繃不住,嘩嘩的就直往外流。

  見她哭的傷心,一眾晚輩卻是不知從何安慰。

  在場的,除了薛老夫人和輔國公,誰都沒有見過已逝的老輔國公,而老輔國公去世時,輔國公也不過才五歲。

  眾人隻知他們的公公/爺爺當年誤交惡友,被其迫害,死在了關外,甚至連遺體都沒能找回來,赤家墓園裏,所葬的不過隻是他的衣冠塚。

  赤吟卻是知道詳情的,因為奶奶不止一次的在她麵前說起,幾乎每年到年關將近之時,都是奶奶最傷心的時候,她都會在她麵前敘說往事。

  太爺爺不過中年便退下了沙場,一腔熱血不得抱負,因此,便將所有期望都放在了自己唯一的兒子上,苦訓兩年後,就將已經成了親的爺爺丟進了軍營曆練。

  可惜,大詔因為有太爺爺當年那一戰的威名,許久都不曾有敵人敢來進犯,爺爺滿身抱負卻始終等不到揚名天下的機會。

  直到娶妻生子,最小的兒子都快五歲了,終於,大齊來犯,挑在冰天雪地的冬日,三十萬大軍直逼邊關,人心惶惶。

  於是,爺爺臨危受命,率二十萬大軍趕赴邊關,驅逐敵寇。

  那時,爺爺已經二十八歲,在軍營十年,雖未經曆戰爭,卻一直蓄勢待發。

  二十萬大軍在爺爺的帶領下氣勢洶洶,銳不可當,整整一個月,讓大齊軍隊進不得半分。

  眼見就到年關了,那年的冬天也尤為冷,將士們即便穿了厚厚的棉襖也覺得冷,這場戰事卻一直僵持,大齊雖被打得落花流水,卻也不肯退後半步,眼見天氣越發嚴寒,大齊是草原之國,生在北疆,長在北疆,不畏嚴寒,可大詔的將士比不得,也因此,即便爺爺滿心想要將敵人趕走或者殺盡,也難免束手束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