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兄弟相逢
作者:君夢凡塵      更新:2020-09-08 19:43      字數:3425
  這半年時間贏老心裏的既著急村子的情況,又擔心他母親跟三弟的安危,同時他還有著一絲僥幸的心裏,因為他能活著出來並不是真的從原來的龍穴入口進入的,而是從那處空曠的廣場出通過那條狹小的通道逃生的

  既然當時爆發洪水的時候他沒有死,那是不是意味著當時他的父親和大哥也有可能還活著呢,所以贏老當時心裏也抱著這個僥幸的心裏,打算回到村子後把這事跟村子裏的各位叔伯說了,然後請他們幫忙去就出背困的父親

  不過直到半年後當他回到村子時才知道他們三姓村因為地勢比較底,就算沒有應龍發水難,他們村子每一天都會遭到不同的洪水災害,隻不過不像應龍發水難的時候這麽嚴重把,當年贏老回到村子後看到的並不是一個熱火朝天的

  三姓村而是一片全部都山石泥土覆蓋的坑窪濕地,這讓年幼的贏老備受打擊,他知道他從小生活長大的村子不會再回來了,贏老看著眼前被山石泥土掩蓋的村子,頓時就跪倒在地上抱頭痛哭,一邊哭還一邊喊著孩兒不孝,孩兒不孝之類的話。

  贏老一直在三姓村廢墟之上足足哭了一天,直到贏老感覺自己已經哭不出淚水,甚至他感覺到自己的眼睛疼的都有些睜不開,這才意識到他的母親被泥石流淹沒在這層厚厚的泥土下麵,想到這兒贏老也顧不得身子虛弱,起身一個勁的就朝

  他家的方向跑去,不過當時因為應龍在十年之類第二次發水難,他們村子邊上的大山又因為長年受到黃河的衝刷,加上三年前那次水難山體已經脆弱不堪,這次白天河再次喚醒應龍,導致應龍在黃河之下嫌棄滔天洪水,他們三姓村第一個就首當

  其衝最後三姓村邊上的幾座大山因此承受不住洪水的衝擊,全部都坍塌了,一座大山的坍塌就足以讓一個村子覆滅,更何況是三姓村又正好處在幾座大山包圍的複地之中,這種地形一擔發生泥石流就是致命的,現在三姓村就是這樣

  幾座大山的坍塌使得三姓村所有的人畜和建造都被大山坍塌下來的泥沙石頭給淹沒在了下麵,贏老憑著記憶跑到了自家房子位置上後就一個勁拚命的用自己的手拋泥土,一邊拋還一邊仰天大吼,好似隻有這種行為才能發泄他心中那股

  悲傷,贏老也不知道他自己拋了多久,直到他感覺自己的雙手好像要廢了才停下,他低頭一看自己的雙手發現是已經血肉模糊,十個手指的指甲全部都翻了起來,可就算如此他還是不停下來,直到他自己徹底昏倒在自家村子的廢墟之上。

  可能真的是上天可憐他這個未滿十六歲就已經喪失雙親的孩子,當時贏老從懸崖出摔下來後就昏倒了,他是被水流衝到另一個村子的河灘邊上的,贏老被一群在河邊洗衣的大媽救下後就給送到了,他們村子的一個孤寡老人的家裏救治

  那是個六十多歲的老漢,那老漢姓張,叫張韓,那個村子的人都喊他張大爺,這個張大爺從來都沒取過一個媳婦,自然也沒孩子,不過這個張大爺,卻有一身的本事,這老頭平時在村子裏麵很受那個村子的尊重,張韓不但會醫術

  還會一些抓鬼驅邪之法,平時那個村子有死人或者受重傷老不及送縣城救治的都送他哪裏,而且當時正好是日軍侵略的時期,普通的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去縣城看醫生了,所以說在當時進醫院那在普通老百姓來看

  就跟進皇宮似的,而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之下,像張韓這種會神鬼又懂醫術的人就更吃香了,這種人通暢一個村子最多就有一人,不然多了就會爭飯碗,當然那些上千人的大村就另外說了,一些小村子甚至連一個一種人都沒有

  他們一擔撞了邪,受了傷就隻能自己扛著,直到自己村子的土房子救不下,醫不了的時候,他們才會外出去請別的村子這種類似神旱的人,這種職業在南方有人稱呼為中醫郎中,有人稱呼為風水先生,北方則叫大神,或者大仙,

  不過這裏麵的意思是一樣的,這兩種說法指的都是混鬼神飯碗吃飯的人,贏老就是被那個村子的張韓就下的,那個村子距離贏老的三姓村其實也不遠,隻有七十裏不到,不過因為贏老他們的村子是在黃河下遊部分,隻有不到百裏就到

  黃河龍尾了,也就是黃河幾年前黃河改道的之地,而居住在黃河兩域的局麵都對黃河有著很高的崇敬和畏懼,這些人的村子都是世代傳承下來的,古時候的人很講究風水,而風水裏麵龍頭跡象,龍身富貴,龍尾帶煞,這是在黃河兩域上居住的人

  都知道的禁忌,所以黃河兩域的村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在中上遊,而下遊部分隻有一些逃難或者如贏老這種傳承隱秘有著守護責任的神秘村子才會選擇居住在黃河下遊部分,而選著在黃河龍尾之上建造村莊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第一是因為

  古人害怕黃河的禁忌,他們有意避開龍尾,不在龍尾之上建造村子,第二就是害怕黃河改道,之前我也說了黃河改道分有兩種,一種先天導致,一種人為改道,如果是人為改道那還好說,可一擔遇上幾百年不見一次的先天因數導致黃河改道

  那就慘了,那些選擇定居在黃河龍尾的村子,一不小心就會受到滾滾黃河水的衝擊,如果黃河改道正好改到他們村子,那整個村子就完了,運氣好一點的話提前發現還能及時撤離,最多也就是損失財務和房子,可一擔沒有及時發現那就是

  成百上千人的性命被黃河水吞噬,再加上黃河每年都會不定期的泛濫,選擇居住在黃河下遊的村子更是沒有保障,所以在古代的時候,黃河兩域就流傳著這麽一句民謠黃河龍王育兩子,左右兩邊各有人,龍頭祭祀龍尾煞,龍身住人富貴天。

  所以說古代時候的黃河兩域基本就是上遊村子一大片,下遊村子看不見,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情況了,八十年代後中國飛速發展,國家投資在黃河兩域之上最重之重的一個項目就是黃河防洪堤壩,整個黃河的防水堤壩是在大運動時期七七年

  開始建造一直建到年這條橫跨六省十二個市區,上百個縣,一千三百多個鄉的黃河防洪堤壩也正式建成,張韓當初救下贏老後就一直很喜歡這個孩子,他雖然平時很受到村子人的尊重,但也卻是無兒無女,他就有心想收養一兩個孩子

  可當人家知道他那神旱的身份後也一一拒絕了,雖說這種職業很受人尊重,不過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以後幹這行,所以張韓也一直都沒一個孩子,直到他遇上贏老,那些婦女把贏老送到他哪兒後他就對這個脾氣有點倔卻又不失禮貌的孩子

  喜歡上了,雖然他沒有真正開口讓贏老報答他,不過他已經有心要把自己一身本事傳給贏老了,所以當時贏老告別張韓後就朝三姓村趕去,張韓其實就跟在他後麵,並不是張韓想有什麽圖謀,而是張韓想保護他,直到張韓看到贏老不要買的在拋

  那片廢墟後他才知道贏老身世有多可憐,不過張韓並沒有去打擾贏老而是讓他發泄著心中的悲憤,直到贏老暈倒他才把贏老再次扛回了他居住的那個村子,那個村子雖然並有沒建在黃河上遊,但也距離黃河龍尾有這近兩百公裏的路程了,贏老的三姓村

  要去黃河龍尾還要坐船走幾十裏路,如果步行的話那就要上百裏,贏老醒來後才知道自己又被張韓救了,經過張韓的一番勸說贏老就定居在了張韓的村子,張韓的村子雖然不是很富裕但也是個好幾百戶的大村子了,贏老一直在那個村子過了足足5年

  5年之後日本投降,贏老這才告別張韓出村子外麵想去見識一番世麵,時候的贏老已經20出頭了,也學得了張韓的一聲本事,那時候的贏老正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雖說張韓有心想要多留贏老幾年,讓他年紀大一點沉穩一點再出去闖蕩,不過耐不住

  贏老的軟磨硬泡,遇上就放贏老出去了,可張韓卻不知道他這一放,就讓贏老再次踏足進了那個他永遠也不想在進入的黃河龍穴。

  1946年秋日本投降的第二年贏老就帶著張韓給他的幾塊錢就這樣踏出了他生活了六年的村子,可惜老天可能看到他身世還不夠淒慘,在他外出遊曆的第二年,他居然得知自己的弟弟還沒死,不過沒等他高興就得知白贏磊已經身患重病

  才二十出頭的白贏磊居然已經病得起不了床,唯一讓他感到一絲欣慰的是,白贏磊並沒有死去,可贏老看著白贏磊躺在床上那皮包骨的樣子卻是淚流滿麵,而當年他喜歡的李玉然女兒李慕婉,為了救白贏磊已經去給當地的一個大財主家庭當了

  小妾,不過李慕婉還是每天會排丫鬟送吃的來給白贏磊,贏磊兩兄弟見麵後並沒有過多的興奮,隻是相互看著,兩人看了許久都不禁留下淚眼,後來贏老也從白贏石嘴裏得知自己的母親的確是被坍塌下來的山石掩埋在了三姓村,他母親得知

  丈夫和兩個兒子都死在龍穴裏,已經崩潰了,任憑白贏磊怎麽勸,他母親就是不願意走,最後無奈白贏磊之好帶著李慕婉一起逃離家鄉,不過當年他們都還是孩子,而且中日戰爭又正是打的最火熱的時候,他們隻能一路乞討,一路逃亡,最終從北方

  逃離到了南方,要是不是贏老好奇南方人的生活,他出來見世麵想想看看南方人是怎麽生活的,不然也不會遇上白贏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