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遏必隆的“渡劫”之法
作者:行癡小和尚      更新:2021-01-15 18:07      字數:2315
  吳越聽言,也是一陣苦笑,輕輕的搖了搖頭。

  “如果這個差事好辦的話,朝廷也不會勞煩一位德高望重的四輔之人遏中堂專門負責了。”吳越沉聲的說道。

  遏必隆一個勁的搖頭。

  “主子乃是千古難遇的聖君。至親政開始,便要求朝廷下調賦稅。這對百姓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可以讓百姓有喘息之機,恢複生產。”

  “可是對於朝廷來說,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吳越點了點頭。緩緩起身,跨步來到了遏必隆的身前。

  遏必隆趕忙起身,朝著吳越躬下了身子。吳越則是輕輕的笑了笑,說道,“遏中堂,大清入中原,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了。可是在恢複生產方麵,卻是沒有做到任何的效果。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的現象。”

  “大量農民加入了流民的行列。單單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朝廷這些年來,建樹不多。”

  遏必隆聽得吳越的話語,汗顏的低下了頭,說道,“是奴才們無能。”

  “那個時候,大清剛剛入關,前朝餘孽活動頻繁,朝廷時時刻刻都有傾覆之憂。朝廷必須加大軍營的投入,用以剿滅造反的勢力。”

  “加之滿人貴族初入中原,不習慣中原人的生活,利用貴族特權,圈百姓肥沃之地,用以放牧之用。這也大大的影響了糧食的產量。”

  吳越點了點頭。

  “是啊,父皇登基,迎接他的,是滿清的內部爭權,導致的分崩離析的朝政。父皇登基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集權。無心顧忌生產。後來皇權總算一統,但也因此看破的紅塵,遁入空門。”

  “迎接朕的,雖沒了皇族的奪權,但也留下了一個滿是滄孔的朝廷。皇權四分!朕也足足用了三年的時間,這才將皇權一統,從而抽出時間來,關心大清的生產之事。”

  “但是遏中堂,朝廷留給朕的時間不多。”吳越說著,側臉看向了遏必隆,一臉嚴肅的說道。

  遏必隆悄悄側臉,看向了吳越。

  吳越接著說道,“三藩那邊,軍費龐大,已經到了朝廷無法承擔的地步,究其原因,就是常年控製的大量兵丁的緣故。”

  “試問,一座江山都打下來了,需要用這麽多的兵丁用來剿匪麽?”吳越皺眉,沉聲的問道。

  遏必隆苦笑著搖了搖頭。

  “這些道理,奴才又何嚐不明白。三藩的異心,奴才以及朝中的一些明眼大臣,都心裏跟明鏡似的,完全知曉。”

  “但眼下,卻是沒有一點辦法。朝廷當下,禁不起戰爭,一旦三藩造反,肯定會勢如破竹,將大清掀翻。”

  “當下唯一的辦法,也隻能用銀子、糧食,糊弄住這些人的嘴巴。讓他們一時間不要找借口造反,從而給朝廷留出喘息之機,用以防禦他們的造反。”

  吳越冷冷的笑了笑。

  “既然你們明白,為何在朝,不想辦法。就你們這樣將朝廷經營下去,別說三藩不給你們時間,就算再給你們二十年的時間,怕是朝廷也無法喘過氣來。”

  “難道你們以為,三藩會給你們二十年的時間麽?”

  “笑話!”

  吳越猛甩衣袖,轉身回到了龍椅之上。

  遏必隆趕忙上前,來到了龍案之前,深深躬身作揖,說道,“主子,奴才在執掌大清錢糧這段時間,已經扣除出來了一部分的銀子。雖然不多,但用以對戰軍費開支的話,還是能堅持一年時間的。”

  “有多少?”吳越聽言,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間瞪圓了眼睛,抬頭盯看向了遏必隆。

  “沒多少,銀子麽,一千萬兩、糧食三百萬擔。這些銀錢,奴才暗暗運送回了盛京,藏於盛京的國庫當中。”遏必隆一臉凝重的說道。

  “好!很好!”吳越滿臉的興奮,站起身來。

  “主子,奴才告訴您這些,並非讓您動這些銀糧的主意,是為了讓您心安。僅此而已!”遏必隆深深躬身抱拳,說道。

  “什麽意思?你不打算將這些東西拿出來麽?”吳越皺眉。

  遏必隆倒也直接,點了點頭。

  “主子,這些錢糧,乃是我大清的根基所在,一旦朝廷發生變動的時候,以備東山再起之用。”

  “又或者說,朝廷遇到了萬年難遇之劫,必須依仗這些銀錢,才可度過難關。那個時候,奴才才會將這些東西取出來。”遏必隆沉聲的說道。

  吳越頓時一陣苦笑。

  他明白遏必隆的意思。所以當下,也並未怪罪他些什麽。

  吳越低頭沉思了數分鍾,緩緩的抬頭,看向了遏必隆,說道,“那接下來,你該怎麽辦?朝廷新政,安撫百姓,使流民各歸田裏,從新加入生產,讓一切恢複正軌。這些朝政的實施,不僅需要銀錢,還需要後續的賦稅的降價,加以扶持。”

  “三藩那邊的超級軍費開支,以及朝廷的正常的開銷,等等。都需要銀兩的。”

  “你別都指望著朕,朕雖有一些門路,能弄來點銀兩。但是全額支撐整個朝廷,那也是不夠的。”

  “你作為大清朝廷的大總管,關鍵的時候,還得靠你想辦法。”

  吳越直接給遏必隆遞過去一個大大的包袱。

  吳越想著,遏必隆一定大吐為難的。但萬萬沒有想到,遏必隆卻是朝著吳越深深的躬下了身子,沉聲的說道。

  “隻要主子給奴才專斷之權,奴才可以短時間內,找著數以百萬計的銀子。糧食不會太多,但讓主子撫民之國策,實施三個月的時間,怕是也是沒有問題的。”

  遏必隆說著,緩緩的抬頭,看向了吳越。

  吳越皺起了眉頭。想破腦子,一時間也沒能想出,這根老油條,心裏是在打什麽主意。

  “你先說說,你要如何處理?”吳越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問道。

  遏必隆嘴角頓時掀起了一抹冷笑。

  “主子,您忘卻了,大清朝有錢、有糧的,不僅僅是朝廷,還有大量的官宦、世家、地主、鄉紳!”

  “如果朝廷出麵,找他們借銀、借糧。他們敢說一個‘不’字麽?”遏必隆此刻說話的聲音當中,盡顯蠱惑之意。

  吳越眼睛瞪得溜圓,一時間有些腦子短路。

  “朝廷跟他們借?”吳越低聲的喃喃。

  遏必隆似乎並沒有在意吳越此刻的神情,而是接著說道,“奴才甚至連執行這件差事的統領都想好了。”

  “誰?”吳越問道。

  “圖海!”遏必隆爽快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