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給朕堅持一年!就一年的時間!(第三更!)
作者:行癡小和尚      更新:2020-11-29 13:56      字數:2181
  進得門來的福全,執意吳越坐回到了龍椅之上,這才在旁邊的三德子搬來了座椅之後,坐到了龍案右下手的位置。

  吳越知曉福全的意思,沒有絲毫的怪罪,反而心中略微有了些許的安慰。不過這種感覺,也僅僅是維持了數秒。

  之後的吳越一臉認真的看著福全,問道。

  “告訴朕,長江、黃河的水患,情況怎麽樣?”

  福全聽言,臉色瞬間變得凝重的許多,稍作思考之後,站起身來,朝著吳越躬身抱拳回應道,“主子,情況比咱們想象當中,要嚴重很多!”

  吳越的神情,頓時變得嚴肅異常。起身緩步來到了福全的跟前,住步停留了數分鍾,之後緩步的來到了宮門口,負手而立,雙眼徑直的看向了宮外。

  福全見吳越的心情變得沉重異常,於是緩步來到了吳越的身前,躬身接著說道,“主子,奴才沿著黃河,足足行走了十數天。所到之處,河道被刮的七零八落,耕田更是淹沒、那些褪去的河水,田地裏邊長滿了雜草。”

  “沿岸的房屋,更是十室九空,斷壁殘垣!百姓流離失所,還有不少的倒下的腐爛屍體。”

  “觸目驚心的場麵,就算奴才現在說起,都有些膽顫心驚。不是親眼見到,奴才都不敢相信,這就是咱們的大清江山!”福全說話的聲音,都盡顯顫抖。

  吳越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原先緩緩舒張的手,此刻狠狠的攥成了拳頭。

  “先前朝廷下撥的治河銀子,都被河道的那些人貪了不成?”吳越猛地掉轉過頭來,聲音足足提高了死數個分貝,朝著福全暴喝一聲!

  福全似乎找一料到吳越會暴怒,神色倒是沒有多大的變化,躬身回應道,“治河銀子沒有完全下撥下去,這一點是可以肯定。但要說是河道的官員貪墨了這批銀子,奴才斷言,他們沒那麽大的膽子,應該有朝臣給他們撐腰!”

  吳越臉色煞白的點了點頭。沉思了數分鍾之後,說道,“你的意思,是當下問罪河道的官員?”

  福全搖了搖頭,“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奴才的意思,這次下撥的專門治河銀子,由奴才一手把控,不要再經過他人之手。而之河之外,相應的朝廷輔助地方的銀子,有戶部直接下撥到縣令。中間不要在經過州府。”

  “好,朕馬上傳旨戶部!”吳越聽得福全的話語,轉身朝著龍案而去。

  吳越的舉動,讓福全有些瞠目結舌,癡癡的看著吳越,低聲的問道,“您就不擔心奴才?”

  吳越輕笑的抬頭,看向了福全,“如果朕連你都信不過,還能相信誰?”

  吳越說著,俯身開始撰寫聖旨。福全則是雙眼泛紅,跪倒在了龍案之前。

  “奴才謝主隆恩!”福全大聲的說道。

  “好了,起來吧。”吳越將書寫好的聖旨輕放在了龍案之上,起身來到了福全跟前,雙手將其攙扶起來。

  吳越拉著他在旁邊的座椅之上坐了下來,接著說道,“朕想知道,給你下撥的三百萬兩銀子,你是如何分配的。現在手裏還剩多少?”

  福全此刻的心情,似乎平靜了很多,說話也變得隨意了不少,說道,“回稟主子,奴才將三百萬兩銀子分為了三分,一百萬兩購買糧食、沿著黃河上遊水道,每隔數裏地,就搭建一個粥棚,用於招募周邊的流民,讓他們想著黃河上遊的水道遷移,為將來修繕河道,做最基本的人力儲備。”

  “另外的一百萬兩銀子,構建運拉山石的馬車,以及雇傭可以開山石的工人。以及修建相應的工事,修建道路。”

  “現在存於奴才手裏的銀子,已經不足百萬兩銀子。”福全沉聲的說道。

  吳越點了點頭。

  “一個月的時間,朕不再給你下撥銀子,你能堅持一個月麽?”吳越輕聲的問道。

  富善臉色凸顯危難之色,搖了搖頭,不過片刻之後,卻是猛地抬頭,看向了吳越,說道,“主子,奴才府上還有一些家底,加上先皇賜予的一些奇珍異寶,大致也能收刮百萬兩銀子。堅持一個月的時間,應該不是難事。”

  “朕要事混到讓你將先皇賜予的王府都賣掉的話,那朕的這個皇帝,當的就太過失敗了。”吳越苦笑著搖著頭,艱難的側臉看向了身旁的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搖了搖頭,“主子,秘庫存銀已經沒多少了。他們各自的用途早已預定,主子,不要再打那裏的主意了。”

  蘇麻喇姑生怕吳越會出言問她要錢,趕忙招呼身旁的宮女,將準備好的茶水放在了茶桌之上,之後揮手,招呼著她們離開。

  吳越見狀,苦悶的笑了笑。

  “沒辦法,這個守財奴不給了。”吳越搖了搖頭。

  “主子放心,奴才這次回來,不要銀子,隻要主子能再批點糧食出來也行。”

  “不到萬不得已,奴才也舍不得賣掉奴才的王府的。”福全微笑著說道。

  “這個可以,官府糧倉的存量,就算那些地方官員再貪墨,也多少會存一些出來,朕給你特旨,你可以開倉,將糧食運往粥棚,用於施粥之用,不夠的話,朕還可以秘密調用糧倉的糧食。”吳越一說到糧食,似乎底氣足了很多,很大方的說出這麽一句。

  吳越之所以敢如此財大氣粗的回應福全,是因為就在前一天,魏東亭通過海運,足足給吳越拉回了百條商船的糧食。

  雖看上去杯水車薪,但是魏東亭的奏本上回奏說,還有至少千餘條商船的糧食,已經運到了沿海各國的船塢,隨時都能裝船回國。

  一旦這批糧食運回大清,加上這些年來,在各個糧倉存下的糧食,足足可以支撐黃河、長江流域的流民一年的時間。

  隻要堅持一年,那些淹沒的土地,便可以看到收成,相應的壓力也會少很多!

  再加上吳越頒布放廢除圈地的國策,大批用於放牧的土地,再次回歸百姓手中,用於耕作。這樣一來,也可以加強糧食的征收。

  總之一句話,隻要挺過一年的時間,大清朝的情況,將有很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