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春日食春盤
作者:傅支支      更新:2020-09-05 17:09      字數:4675
  三年後, 洛陽。

  三月過了,便是孟春時節。

  紫微宮中修葺一新,鬆竹梅等清供撤下, 換成了更為熱鬧的春幡彩勝、鮮花鮮果。

  雲淡天青,春光明媚得近乎喜氣洋洋。這對於冷清寂寥的紫微城之中的宮人來說, 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好時節。

  而在此時在戶外灑掃便是近似於玩鬧和賞春的的活計,自然是人人爭相前去。

  幾年前從東京汴梁來監察的朝陽郡主為人十分親切, 和藹又大方,比那些趾高氣揚的命婦們不知要平易多少倍,諸宮之內人內侍便更加賣力地幹活, 舊京都城倒似煥發了新的生機一般。

  在樓頭灑掃的小宮女一邊擦拭著白玉闌幹, 一麵歎氣惋惜,“可惜朝歲一過,郡君便要回到她自己的宅子裏去住了。要再見郡君, 需得等到明年新春了。”

  年年都是這般, 從東京來監察歲朝的朝陽郡君離宮後, 會在獨樂園中住上大半年。

  “聽聞那園苑是郡君與她夫君的定情之地呢……”小宮女興奮地說著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八卦,“我還聽說,郡君的夫君是東京城裏聞名的美男子,郡君在洛陽就是為了等他呢……”

  “胡說八道, 郡君以前從沒來過洛陽, 何來定情之說?”年紀稍長的內人見手下的宮女越說越不成樣子, 皺眉輕聲嗬斥道:“不得妄議貴人!”

  旁邊的小黃門沒怎麽聽她們說話,正探頭往下張望呢,“哎,小聲些,郡君今日出宮, 不知道我們能看見麽……”

  忽見金碧輝輝的高大牛車從左掖門出來,小黃門連忙朝後招手,叫道:“哎哎哎!郡君的車輦出宮了!”

  他急忙招呼灑掃的同伴們來看,隻見那金銅車輦的間花繡簾幕並未攏上,影影綽綽能看見一個女子的清麗側顏。

  蘇蘅端坐於車中,發髻高挽,纖細修長的脖頸如天鵝一般,薄薄藕色羅衫如淡煙籠在身畔。她微垂著臻首,側影幽涼,優美如彩勝上的單薄剪影。

  她對遠處宮中高樓上的迷弟迷妹們的眺望和八卦毫無知覺,隻透過緩緩行駛的車輦的簾幕往外看。

  這春天的光景比前幾年都好,不冷不熱,風和日暖,梅桃李雜花盛開。賣花者挎著馬頭竹籃,曼聲叫賣於市。

  西京人較之東京人更為散漫悠閑。這時節還偶有料峭清寒,但都人士女不管,急急換上了輕帽小衫,戴花載酒爭出,騎著毛驢,慢悠悠地追逐春光。

  邙山春景好,加之還有翠雲峰腳下還有一大片園林美苑,踏青的人便愈發多。

  不少人攜親眷好友,帶著新酒、炊餅、果子、小吃、玩物出城遊玩,好不愜意。

  偏生蘇蘅要回的獨樂園就在邙山腳下,於是車輦便在街上緩緩前行。越接近獨樂園,便越是四野如市,車馬難行。

  蘇蘅在宮裏長久沒活動,眯著眼看著紛紛落花飄了一路,便索性便下了車,就著這番熱鬧勁兒,和阿翹慢慢走回家。

  路邊有好些人表演呢。百姓都摩肩接踵地圍成一圈圈,翹首以待,

  圍觀的圈子中間,一個男子扮成執事皂隸的樣子,喊道:“春氣透了!打春牛!”

  隨即立即揚起手中的大棍,朝一匹黃布做的春牛身上猛打過去。

  那布春牛的肚子做成一個大兜袋的模樣,一打,裏麵的核桃、紅棗、脆李片、糖霜杏幹、韻果圓等吃食點心雪雪撒落在底下的大盤子上。圍觀的人們爭相購買,欲沾沾春氣,場麵非常熱鬧。

  眼見著回家還要走好一會,路邊既然有小販在買吃食,主仆兩人便買了一點糖霜杏幹和兩個烙得焦黃的羊脂韭餅慢慢啃。

  要是擱汴京,按蘇蘅這副貴女模樣的打扮,身後跟著華麗的車輦,卻在路上吃便宜的韭餅,路人難免會多看幾眼。

  但這兒是洛陽,看不完鶯啼綠映紅,數不盡山郭酒旗風,這雲淡風輕傍花隨柳的春天,人人悠閑散漫,自得其樂,誰有閑心來看貴女們在街上有什麽奇怪的舉止呢?

  蘇蘅看著阿翹嚼餅鼓囊囊的小圓臉兒,不由微笑,“好吃麽?”

  阿翹咽下一口餅,抿著嘴道:“好吃是好吃,羊脂的膻味兒不重,肉餡也鮮香,一咬還有油汁子。隻是這個韭菜好像不太鮮嫩,老了忒難嚼……”

  蘇蘅點點頭,的確如此。她眯眼笑道:“小丫頭,跟了我幾年,長進了。”

  阿翹皺著眉,捂住嘴愁道:“小娘子,不是我長進了才發現它難嚼,而是它塞牙!我現在不敢張嘴……”

  蘇蘅這幾年比從前文靜沉穩了不少,饒是這樣,還是不由哈哈笑起來。小婢子難為情,她便拉著阿翹快些走回家,好回去漱口。

  快到獨樂園時,不知附近的哪家園林裏,隔著水聲傳來幽幽渺渺的柔婉歌聲。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看這一江春水,看這滿溪桃花,為什麽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遠行的丈夫卻年年不見音訊……”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

  蘇蘅一怔。

  這是她三年前寫下的《采桑女》,竟從東京的瓦子傳唱到了西京來。

  此情此景,令人恍惚,不知今夕何夕。

  當年怎麽不覺得這歌這詞格外惹人惆悵呢……

  半年前幽州薛氏翻了案,連帶著當年被牽連的大臣們也得以翻案,朝野震動。賈岩鬆賈錫自盡後,太後黨一網打盡。今上光複了薛崇越的身份,並要為薛氏後人加封,薛恪卻拒絕了這般恩賜。

  最近兩個月都沒有接到薛恪的書信。她麵上裝作一副鎮定,實則夙夜難寐。晚上躺在床笫上,瞧見地上清涼如水的月光,便無聲歎息。

  但無論如何,她絕對不是為了愛情茶飯不思的主兒。

  大抵薛恪也是知道她這一點的。他的書信中字跡硬瘦,峻切如銀鉤,但寫下的都是溫軟思念,上言長相思,下言加餐飯。

  被方才的一隻羊脂韭餅吊起了春日的胃口,蘇蘅長日不做飯,此刻便又技癢。

  春日春盤細生菜,盤蔬餅餌逐時新,脆嫩嫩水靈靈的菜蔬擺在廚房的案幾上,那麽便做春餅吃吧。

  食春盤的風俗始於晉代,春盤在當時叫五辛盤,多用於宴席和饋贈。原是用薄餅卷住蔥、蒜、韭、蓼蒿、芥等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但實際上因為這五辛的氣味濃烈,食用後多有不便,國朝人已經不再堅持古法,而是根據自己的喜歡添加菜品。

  蘇蘅原先見張春娘做過春餅皮,是以不幹不濕的麵團子擦鍋烙出來的。而她今次選擇的是蒸春餅皮。

  小盆中揉麵,擀成薄薄的麵皮,塗了素油,一層層疊起來,熱水上鍋蒸熟即可。蒸熟後,張張餅皮都可以揭開,軟而輕薄,韌而透亮,猶如繭紙。萵筍、胡蘿卜、綠豆芽、白菜都是現成的,切作細細的絲,用少許鹽和糖調味,放在一旁備用。

  裏麵的熟菜也簡單,蘇蘅順手做了兩道。春筍配上嫩嫩的醬雞絲下鍋,醬雞本來就有鹹味,隻需加些清醬和糖,快火翻炒即成。雞絲很嫩,甜鹹口兒,倒有幾分前世吃過的京醬肉絲的滋味,這算作一道熟菜。

  雞子兒打散,熱油中滑碎成金黃的蛋碎,加入木耳絲、春韭葉和泡好切成小段的粉絲一同炒成合菜。出鍋前滴入少許芝麻油提香,這便是另一道熟菜。

  蘇蘅依稀記得前世吃春餅的時候是用羊角蔥絲抹上甜麵醬吃的。可這兒不比金水官邸的東廚,調味料不甚齊全,沒有甜麵醬,一時派人去買也來不及,隻好換個口味。

  碗中放辣椒麵、花椒、川椒、菜花、鹽、芝麻,熱油燒得冒了青煙,刺啦一下潑下去,油辣子激起翻騰的浪花,香氣撲鼻。

  所謂春盤,便是將春餅以及準備好的菜蔬全都放在一個大大的平盤中呈上來,要吃的時候按照喜好自取便是。

  這獨樂園除了蘇蘅也沒有別的主子,於是她便叫上阿翹,主仆兩人舒服坐下,正準備開吃。

  還沒等蘇蘅掀起一張春餅皮呢,便有園中的仆婦來通傳,道是門外有人求見郡君,著緋袍,帶著個小廝,儀表堂堂,貌似是個官員。

  還沒等蘇蘅發話,阿翹嗤的一聲,對蘇蘅忿忿道:“小娘子,這想必又是那些洛陽的官兒聽到了您出宮的風聲,想要來拜見您的。上回那位劉府牧,來了五回,還有一位楊少尹,最後直接到左掖門口去等您……還不是為了您回了東京,能在官家麵前能給他們說幾句好話兒的?我真看不起這些人,沒本事就罷了,還弄這麽多歪門邪道的……”

  蘇蘅彎起嘴角笑,小阿翹這一口氣說的話還真有點道理。跟著自己久了,阿翹的口才也好了三四分,“頗類其主”。

  想來以後阿池娶了她,也不怕他欺負她的。

  蘇蘅對那仆婦淡淡道:“以後這樣的人便不必通稟了,直接回絕了便是。”

  仆婦猶豫,道:“可是那人說自己是郡君您在東京的故人……奴不知該不該回絕他……”

  她本隻是獨樂園的看園婆子,不是蘇蘅從東京帶來,這人說是故人,她不知道真假,隻得來稟告了。

  蘇蘅一愣。

  著緋袍,帶著個小廝,儀表堂堂,故人。

  腳下幾乎是軟的,片刻後,蘇蘅強行命令自己鎮定下來。她斂了斂衣襟,一邊朝外走去,一邊命那仆婦將門外的人迎進來。

  來人繞過長廊,走過來,望見蘇蘅,很是高興,遠遠地大聲打招呼:“郡君弟妹!好久不見啊!”

  是趙若拙?

  !

  怎麽是趙若拙?!

  蘇蘅立於廊下,當場石化。

  趙若拙大步流星地走近,眼尖看見桌上大大的春盤,也不把自己當外人,直道:“哎呀,好香啊,果然弟妹在的地方就有好吃的!我一路從汴京趕來洛陽上任,飯也顧不上吃便來拜訪弟妹,這下可以好好飽餐一頓了!”

  ·

  蘇蘅凝視著眼前大口吃著卷春餅的趙若拙,心情複雜。

  她控製自己的脾氣,努力不從牙縫裏擠出字句,無奈怒視,“趙大哥,你要來便來,說什麽汴京故人,搞得那麽神秘做什麽!”

  “好吃!弟妹手藝不減當年!”

  春餅卷折成筒,內裏的菜色葷素搭配,生熟均衡。濃濃的醬香夾雜著清甜爽口的蔬菜絲兒,咬下去既不失了脆嫩,又有合菜和醬雞絲的鹹鮮,再澆上一小勺油辣子,這滋味,絕了!

  趙若拙咬了一口春餅,一邊誇讚,一邊也委屈,“我報了名諱啊,誰知你園外看門的老倌說,‘報個名諱便想見到我們郡君了?你卻不知這一月有多少似你這般穿著緋袍的官兒來,我們主人是一律不見的!’我沒辦法,才說自己是你在汴京的老朋友的,這不可能怪我啊!”

  蘇蘅這會子氣順了些,隻是也吃不下午點。她隻一麵喝茶,一麵和趙若拙寒暄,“趙大哥服緋,可是升官了?”

  趙若拙一邊吃,一邊頷道:“這不,大慶典結束,我便補了當年的外放,來了洛陽做知州。”

  洛陽是西京舊都,安逸又富庶,能外放到此處,可見今上對他亦是很重視的。不過以他當年進士前十名的資質,加之這些年在翰林院中勤勤懇懇的表現,這結果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

  “那便恭喜趙知州了。”

  趙若拙聞言,想起薛恪,歎了口氣,“幽州苦寒,叔夜兄弟一去便是三年。如今也到了他回京述職之時,本以為他會回汴京,沒曾想,他沒再回汴京……”

  蘇蘅手中的嵌金琉璃盞“叮”的一聲咳在桌幾上,她聲音很輕,“你說什麽?”

  趙若拙見她這副反應,以為自己沒說清楚,又清清楚楚地重複了一遍,“我說叔夜回京述職的時限到了,但他沒回汴梁啊。”

  一顆心懸本來就係在遊絲上,旁人稍微一彈撥那遊絲,心便合著腦子一起,天旋地轉。

  蘇蘅隻覺周身越來越冷,竟忍不住輕輕戰栗,似乎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在朝頭上湧,因此太陽穴格外的疼痛。

  琉璃盞“砰”一聲掉在地上,碎成齏粉。

  她再不顧趙若拙,支撐憑幾站起來,朝外麵白茫茫的一片春光走去。

  趙若拙見狀不對,費力咽下一個卷春餅欲張口說話時,蘇蘅已經走了出門。

  趙若拙疑惑轉向站在一旁也發愣的阿翹,“弟妹她怎麽哭了?叔夜兄弟沒回汴京,從幽州直接來了洛陽找她,她是不是太高興了?”

  這消息他也是赴任前從幽州回汴梁的官員口中得知的,算算日子,不是今日,就是明日,叔夜也該到洛陽了。

  所以他才急匆匆地來拜訪蘇蘅,希望弟妹她早做準備啊……難道來錯了?

  阿翹聞言,方才跟自家小娘子一起忍在眼眶裏的淚水簡直想變成無數個大大的白眼。

  她看著一臉懵然的趙若拙,深呼吸,問道:“趙相公,有沒有人告訴過您,您說話有一點,大喘氣?”

  作者有話要說:

  ·說話,大喘氣,很容易,造成,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