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燠鴨芝麻餅
作者:傅支支      更新:2020-09-05 17:09      字數:3907
  今上與薛恪去了會寧正殿, 隻剩吳婕妤與司膳尚宮陪著蘇蘅用膳。

  蘇蘅道是自己想吃鴨肉,禦膳便做了幾道鴨肉菜,並著麵醬、芝麻燒餅、黃瓜、蔥絲、蒜泥、白糖以及幾道小菜一道送了來。

  鴨肉入饌很是常見, 宮中的禦膳亦是得心應手。黃瓜與羊角蔥可以解膩,這個時節卻少見, 是難得的洞子貨,倒比鴨肉本身還名貴, 唯今隻有宮中才能吃到。

  見吳婕妤無比關切地盯著自己,蘇蘅有些不好意思,學著貴女的樣子, 吃得盡量慢而優雅。

  雖則慢了下來, 但送進嘴裏的份量一點也沒少。

  膳食也不知道用了什麽保溫的方法,燠鴨片送來時熱騰騰的,托在手裏還有點燙手。

  這燠鴨①烤得好, 片得也好, 每一片上都有皮有油有肉。

  一手托了個切開的芝麻燒餅, 燒餅精致,兩層酥脆的皮兒往裏一捏便分開了,成了個小口袋的樣子。另一隻手有條不紊地在餅皮的內側塗上褐色麵醬,放上一小把蔥絲、幾條黃瓜和油潤不柴的燠鴨片。

  小口袋裝得滿滿當當, 然後嗷嗚大口咬下去——

  酥脆的薄薄鴨子皮連著肥嫩多汁的鴨肉, 同樣脆但又柔韌微黃的芝麻小餅, 夾著黃瓜蔥絲甜麵醬在口中產生複雜和諧的美妙滋味。

  首先是鴨肉中誘人的油脂香和衝鼻的蔥香,就一小縷,一直從鼻腔鑽到後腦勺。綿長的蔥甜肉香之後是黃瓜絲的爽脆清香、麵餅的軟韌勁道,於唇齒間交相輝映,點出了鴨肉的油香, 又消解了鴨油的肥膩,最後的回味裏還有點淡淡的芝麻香。

  太幸福了!

  蘇蘅一句話沒說,一口氣連著吃了七八個小餅。

  吳婕妤看著蘇蘅,笑顏溫婉,“郡君吃得可真香,看得我也餓了。”

  論吃飯,蘇蘅前世也算是半個專業的,這會子也不客氣,將最後半個餅咽下去才緩緩道:“婕妤不妨也用一點。”

  在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填補下,肚子裏踏實的感覺這才逐漸回了來。於是蘇蘅又有了心情慢慢品味別的吃食。

  她夾了一塊亮晶晶的金黃鴨皮,蘸上細細的白糖,送入口中。

  又酥又脆又熱的鴨皮略帶炭火氣,蘸上白糖後,熱熱的油脂將迅速將部分白糖融化,炭火氣、焦糖味、脂油香、以及未融化白糖的甜潤混合在一起,舌尖稍用力一抿,酥熱的鴨皮便完全融化在嘴裏,甜絲絲地流淌進喉嚨,絲毫不膩。

  “唔,太好吃了!”

  何止是好吃,肉和糖的結合堪比魔法,簡直是最讓人上癮的幸福味道之一。

  糖醋燒排骨、酸甜的荔枝肉、紅糖糯米做的甜燒白、燒鵝點梅子醬……即便是最最簡單的烤鴨皮蘸白糖,什麽都不加,就是令人無比快樂的存在。

  一旁侍膳的司膳是今上身邊的宮人,在宮中侍奉貴人飲食多年,卻從未見過這麽奇怪的吃法。

  她見蘇蘅吃得香,不由好奇,低聲笑道:“郡君這吃法好奇怪,從前竟未見過呢。”

  吳婕妤正喝著鴨子湯。她因為之前與蘇蘅共吃過宵夜,知道蘇蘅對飲食之道很有些研究,想必這樣奇怪的吃法是有點門道的,便問道:“這鴨皮蘸白糖的吃法倒是新鮮有趣得緊,我也沒見過,也不知是何味道呀?不膩麽?”

  蘇蘅笑道:“娘子不若夾一塊嚐嚐。”

  吳婕妤果然十分相信蘇蘅的品味,聞言沒有猶豫,舉箸一試。

  一入口,驚喜點亮了吳妃的眼睛,點頭道:“唔,果然香甜,這白糖竟然能解膩!”

  蘇蘅抿著嘴笑,這反應簡直和前世第一次去北京吃到正宗烤鴨的自己一模一樣。

  蘇蘅笑道:“娘子不知道,這燠鴨的吃法可多了,鴨皮蘸白糖隻是其中一種。可惜現下沒有荷葉薄餅,不然吃法更多。”

  雖然知道荷葉餅和芝麻酥餅都是烤鴨的良配,但有一次蘇蘅無意中在網上看了部老片子,除了劇情,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其中女演員就著荷葉餅吃烤鴨的片段。

  電影裏,對麵的人一開始說話,女演員臉上強裝的平靜便開始如冰麵破裂一般坍碎。

  女演員也不搭腔,隻不動聲色地慢慢拿起一片荷葉餅,夾肉,放蔥段,放黃瓜,蘸醬,包,吃。重複,吃。動作一氣嗬成,越來越快,從慢慢咀嚼到大口大口地吞咽,最後嚼也不嚼,幾乎強迫著塞進自己的嘴裏。她一句話沒說,吃著,眼睛紅了,淚珠子先是在眼睛裏打轉,轉了兩圈,一大顆一大顆地滾下來,最後一抬頭,蒼白的臉上已滿是淚痕,撕心裂肺於無聲。②

  也許是那位女演員演得太好,情緒全在荷葉餅包烤鴨片裏了,自從看了那部電影,在蘇蘅心中,荷葉餅便超越了芝麻酥餅的地位,成了烤鴨的正宮夫人。

  “這薄餅原先也是有的,便和春日吃的春盤小餅差不多。隻是官家覺得薄餅太軟,失於香酥,便命人換了。”吳婕妤又道,“你且嚐嚐這蘿卜燉的鴨舌湯,這下雪天喝熱湯,最舒服不過了。”

  鴨湯裏加了少許陳皮,燉得清腴醇厚,熱騰騰的淡白色,一口喝進,很是濃鮮。經霜之後的白蘿卜最好吃,削去外皮切塊煮,水分多,沙脆,燉出的湯亦有淡淡的清甜味道。

  蘇蘅前世吃的鴨舌多是入鍋用辣椒、八角、香葉、良薑等香料鹵過再炸的,亦或是用柏枝、花生殼、核桃殼等熏臘的,失去水分後變得彈韌,滋味濃鬱鹹香。因為難嚼,所以下酒最好。

  而這鴨湯裏煮出來的鴨舌卻是另一般味道,柔糯帶彈,格外嫩滑。

  從前蘇蘅看書,看到張愛玲形容吃“湯裏的鴨舌頭”,很有些像“男女之間接吻的感覺”,實在沒辦法想象。

  如今吃到這湯裏燉煮的鴨舌頭,忽而又不知怎麽的想起中秋那晚的吻,唇齒柔軟相觸的瞬間,頗有銷魂味道,登時便明了了。

  蘇蘅又喝了口湯,肚子裏飽飽暖暖的,好不爽快。

  人一吃飽,有了精神,興致也就高了,就這鴨湯的吃法又和吳婕妤閑扯開了。

  “其實荷葉餅也不是隻能用來包鴨肉的,還能做燒鴨絲燴餅呢。”

  蘇蘅拈起一根水靈黃瓜條,咬一口,脆生生,接著說:“吃不完的荷葉餅切成細絲,放在笊籬上用滾開的鴨湯泡開,軟透了以後放進碗中,兌入點鴨湯進去,再放些燒鴨子切成的細絲和蔥花就成了。這荷葉餅絲比起水滑麵和餺飥更清爽勁道,吸飽了湯,可好吃了。”

  這做法是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最愛,蘇蘅前世試過幾次,當真是好吃。

  更多的時候饞了,也懶得做那麽精細的飯食,便在下班路上路過烤鴨攤子時買一個剔了肉的烤鴨架子。回家鍋裏倒滾水,堪堪沒過鴨架的水量,大火煮滾,也能煮出濃白色的湯,然後下白菜、豆腐、口蘑和泡過的粉絲。

  煮好了,起鍋。濃白的湯和粉絲豆腐蔬菜稀裏嘩啦全部裝進大海碗裏,撒點碧綠的蔥花芹菜末,再放些白胡椒粉和紅紅的小米椒圈,再加一勺炸花椒油。

  敞開肚皮,呼嚕呼嚕,喝下去,那味道和梅大師愛吃的燒鴨絲燴餅也有五六分相似。

  ·

  盡管東闌宮人在王玄同的要求下守口如瓶,蘇蘅被太後罰跪暈倒的事情,還是傳到了拂雲閣。

  康陽歇息得早,宮人也不敢因為此事而驚醒她,隻打算等明朝她醒了再稟告此事。蘇葵在拂雲閣中聽聞此事,本就沒有梳洗,此刻毫無睡意,幹脆借著賞雪之名帶上婢子去了會寧殿看看。

  蘇葵也說不清自己抱著什麽心態去的。

  她不喜歡蘇蘅,這事兒也不是什麽秘密。

  不僅是因為蘇蘅小時候拉著自己落水,更因為蘇蘅自墜馬案醒來後,像是換了個人一般,哄得爹爹孃孃哥哥都中了邪似地替她說話——這樣子,比她從前乖張不羈的紈絝樣子還討人厭。

  但說要去看蘇蘅被罰跪之後虛弱悲慘的樣子吧,她是有六七分這份心,也不全然是。

  最好……最好是蘇蘅倒黴,讓她出手相救,蘇蘅欠了她這份情,便永遠低自己一等了。

  蘇葵這麽一想,唇角愉悅揚起,腳步也不由輕快起來,仿佛真看見了蘇蘅悲悲慘慘哭哭啼啼地求自己救她的樣子。

  一路行至會寧殿偏閣,門口有兩盞描金卉紗櫥紫檀宮燈,光線暖暖照過來。

  卻沒有她想象中的愁雲慘霧的景象。

  “鴨架子在明火上烤了也好吃,撒點細鹽,再多多撒點小茴香、胡椒,啃起來焦香!”

  裏間的人說話的聲音清脆如若珠翠擊缶,中氣十足,言談中還有灩灩笑意,“……婕妤若是喜歡吃鹹糯口味的,不若叫小廚房試試做八寶鴨。鴨肚子裏放入糯米、火腿細丁、香菇、開洋以及蓮子、筍丁、芡實、白果等,加紹酒、少許醬油放入砂鍋裏燉到爛熟……都不用刀,直接用筷子一劃,鴨肉酥爛脫骨。裏麵的糯米才最好吃呢,得用小勺子挖著吃……”

  蘇葵再聽不下去,“嘩”得一下推開暖閣的門,厲聲道:“蘇蘅!你膽子好大!闔宮上下都在為太後的生辰嚴守齋戒,你竟然在這裏大談三葷五厭,今天還沒被太後罰夠麽?”

  蘇蘅今日穿著件藕色小襦襖,和吳婕妤說話時輕鬆適意,雙手便舒服地揣在銀紅纏枝花的衣袖裏。

  看見蘇葵忽然闖進來,蘇蘅有一瞬的訝異,隨即轉念,想來自己倒黴的消息此時怕是已經傳遍了延福園,蘇葵不來看看才是怪事呢。

  於是便也不驚訝了,蘇蘅隻瞟了蘇葵一眼,微笑道:“我又不是八戒,為什麽不能思三葷五厭?”

  “什麽八戒……?”蘇葵一愣。

  她一擊未中,反而被蘇蘅這不慌不驚的淡定態度弄懵了。尋釁滋事講究的就是個氣勢如虹,這麽一愣一懵,氣勢頓時大減。

  “喏,我不僅談了,還吃了呢。”蘇蘅一指桌上的殘羹,唇邊似笑非笑的弧度愈發擴大:“姐姐餓不餓,要不要坐下來,一起吃點?”

  “你、你……你好大的膽子……你就不怕我明兒告訴太後……”

  蘇蘅悠然道:“你去便是。隻是可惜……”

  “可惜什麽?!”蘇葵簡直柳眉倒豎。

  “這燠鴨多汁,鴨湯也鮮甜好喝,姐姐不能嚐嚐,妹妹可惜得很。”蘇蘅徐徐道。

  蘇葵氣結,退了一步。見四周的宮人也絲毫沒有懼怕的神色,徹底被這會寧殿中的人不怕死的精神弄暈了,咬唇盯了蘇蘅須臾,拂袖離去。

  蘇蘅悠悠起身,摸摸自己吃得飽飽的小肚皮,有人撐腰就好。

  作者有話要說:蘇蘅:弱小、無助,但能吃也能懟。

  ————————

  ①燠鴨:燠,音同“玉”。這道菜見《東京夢華錄》,燠鴨做法類似於現在的燜爐烤鴨。古代沒有“烤”字,“燠”的做法近似於燜烤。

  ②:電影是《天下無賊》,女演員是劉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