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中秋月之吻
作者:傅支支      更新:2020-09-05 17:09      字數:5729
  蘇蘅前世不是個特別熱衷於過節的人。如果放了假, 不是忙著拍視頻就是拿著相機去大街小巷轉轉。偶爾也不免會被節日時張燈結彩的熱鬧和人行道上牽手擁抱的情侶感染,那時就會想著,下次過節, 不如就像日韓劇的女主角那樣,一個人也元氣滿滿地過一次吧。

  可是回到家, 空無一人的房間,冷冷清清的餐桌, 打開微博跳出來第一條就是“熱鬧都是他們的,我什麽也沒有”,還配了一張小狗淋雨的表情包, 又喪又切題, 瞬間就澆熄了那股對儀式感的向往。

  可是現下不同了。

  還沒等蘇蘅久違的節日綜合喪發作,釅釅夜幕才攏上白日天光,圓圓的月亮還未升上中天, 金水官邸便已經熱鬧起來。

  身邊婢子下人迎來走去, 笑語嫣嫣, 嘰嘰喳喳的聲音早就把蘇蘅那股子渺遠的思鄉病衝散得無影無蹤。

  今夜京中人多歡飲達旦,嬉戲連宵,又一個不眠之夜。

  蘇蘅雖沒有上街去遊玩,但是府中的歡快氣氛一點也不比外間少。薛府後院小湖旁的台榭上紮綢掛彩, 於湖畔中庭, 便遙遙能聽到府外閭裏笙竿絲篁之聲, 喧騰鼎沸。因為隔得遠,又宛若在雲外。

  薛恪去見秦青蘆未歸,卻先遣小勝將宮中禦賜的流光酒送回來。

  這流光酒同薔薇露一般,都是極貴重的禦酒。今上在中秋節賜下,無疑昭示著某種殊榮與恩寵。蘇蘅雖然不了解朝中事, 但聽蘇璞說,薛恪的確十分受官家的器重。

  小勝見蘇蘅和身邊的婢子已經登樓賞月而相公還未回來,便自覺上前詢問:“郡君,要不要我去光明巷尋相公?”

  蘇蘅也在等薛恪,想了想,卻怡然道,“不用了。”

  無論她做什麽,薛恪從來給予充分自由,沒道理這會子她非要把人家叫回來。尊重是互相的嘛。

  蘇蘅隻讓小勝不用四處跑了,也和其他的婢子姐姐們坐在一處,賞月吃月餅便是。

  中庭近水,又清曠,是祭月的不二之處,此時已擺好了拜月的祭品。

  琉璃盞裏左不過是焚祝祭文、餅團、瓶蘭、香燭、瓜果。

  月餅是做好的,瓜果也都特意按照節俗選了蘋果、西瓜、紅棗、葡萄、石榴、柿子這樣圓形的時令水果。人間的圓瓜圓果圓餅遙拜天上的圓月,國朝的情致風雅含蓄得很。

  時人拜月,主要是說出自己的心願,以求得保佑。女子大多祈的是“貌似嫦娥,麵如皓月”,男子祈的是“早步蟾宮,高攀仙桂”。

  婢子們拜完,互相笑著問許了什麽願。其實大家各有所期,嘴上卻不肯吐露,自道無非就是以上那些話。

  蘇蘅卻不動,閑坐一旁吃果子和月餅,心裏想的是等薛恪回來和他一起放水燈拜月神。

  張春娘又送來釀好的桂花甜酒,和流光酒放在一處,蘇蘅便兩種都倒來喝喝。小酒一喝,心情也好,便哼哼不成調的小曲兒,“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春娘在一旁淺笑,語調溫柔地提醒道:“小娘子,兩種酒同飲易醉。”

  蘇蘅擺擺手,自信表示:“沒事的春娘,你看,我每種隻喝了小半杯,方才還吃了月餅墊肚子,不會醉的。”

  有婢子一邊吃月餅,一邊小聲感歎,“哎,這月亮看來看去,看了十六年,也沒什麽花樣。從七歲起,我爺娘每年都恭恭敬敬地捧來瓜果糕團,讓我拜月神,到現在我許的願也沒成真……”

  旁邊的人聞言都掩口笑起來。坐在這婢子旁邊的阿羅笑嘻嘻地接口道:“你已是麵如皓月,怎麽說願望沒成真呢?”

  吃瓜群眾蘇蘅舉著酒杯,也順著眾人的目光看過去。原來是庭院中負責灑掃和修剪花枝的丫頭小蟬,果真是臉蛋圓圓,好似滿月。

  小蟬還沒回答,隻聽阿羅又笑,“還是說,小蟬適才許的願望不是求長得像嫦娥,而是求如意郎君……”

  不為拜月弄妝早,隻為姮娥愛年少。

  小蟬聽罷,麵色一紅,“大家不都是說這些麽,你又來打趣我!”這便要來啐阿羅。阿羅隻好往阿翹身後躲。

  眾人知道她們二人都是原先便在這官邸中服侍的人,認識時間久,關係也好,笑鬧都是玩,也便跟著笑看,蘇蘅也跟著樂。

  又有人問:“小娘子有什麽願望麽?”眾人都好奇,朝飲酒不語的郡君望去。

  蘇蘅今日穿了雨絲錦白羅裙,動作間,寬幅羅裙垂曳於地麵,明亮的絲絲雨條滑落,流光千斛。

  她向來不喜歡環佩玎璫,長發高高梳起,露出未施粉黛的素顏,容光卻如霜雪。唇上抹了薄薄的口脂,折一朵鵝黃的百葉薔薇別在鬢邊,給人難以形容的清麗靈動之感。

  這使得眾人很是羨慕。像小娘子和相公這樣的人,容貌已經是十成十的好,如意郎君或蟾宮折桂兩人又都各自占了,這世間仿佛沒有值得他們這樣人上人憂心操勞的事情。

  願望自然是有的。

  蘇蘅微笑,“還沒許呢,你們就問,說了就不靈了。”

  抬眼望去,月亮已升到了樹梢上,清輝如銀灑下,照在庭中的地麵上,比燈光還亮。

  既然是中秋,大家喝了桂花酒,看著圓月上的朦朧斑影,又開始說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的老掌故。

  蘇蘅喝了桂花酒,舉著蕉葉白螺杯微醺陶陶,想起前世看過的書,不由抿嘴笑。

  阿翹問:“小娘子笑什麽?”

  “沒什麽,想到個關於十五月亮和月餅的故事。”隻是帶點少兒不宜的顏色而已。

  眾人一聽是郡君的故事,紛紛來勁,央著要她說。

  七夕那會子小娘子幫小勝爹編排的影子戲,如今已經在整個東京城中流傳,處處瓦舍勾欄,沒有哪處的藝人不會唱講兩句《鮫人歌》《采桑女》的。

  正後悔當時沒去現場看呢,竟又有新故事可以聽!

  蘇蘅見周圍繞著她坐的都是女孩子,也便鬆了口,笑道:“那我說了,你們可別覺得孟浪。”

  “說的是啊,有位聰明伶俐的少女喜歡上了大英雄,得知大英雄的父親被人害死,她便借著自己極善長的易容之術,易容成了大英雄從前的手下,前去探一位知情人遺孀的口風。那遺孀見了這少女假扮的手下,便歎氣道,‘天上月亮這樣圓,又這樣白。’”

  “少女回答道,月亮這樣圓,隻可惜你去死的丈夫、我的兄弟再也見不到了。這遺孀又問,‘你愛吃鹹的月餅,還是甜的?’少女也從容回答,‘我們這等身份低賤之人,吃月餅還能有什麽挑剔?找不到真凶,不給我那兄弟報此大仇,別說月餅,就是山珍海味,入口也是沒半分滋味。’”

  “然後呢?”

  有人聽得入迷,連香酥的鮮肉月也不要吃了,擱在半空中,隻等蘇蘅說完。

  “——然後這少女的計劃便被遺孀識破了。那遺孀也不戳穿她,隻給了她假線索,讓那大英雄又身陷險境。”

  “嗬,這遺孀竟是個壞人?”

  “啊!怎麽會?雖沒看過那話本,但這姑娘的回答很是合情理,怎麽會被人識破呢?”

  蘇蘅歎了口氣,道:“那遺孀和那手下有一段情,眾人不知道。她說的其實是兩句風情言語,少女也不知道,自然便被識破了。”

  “什麽風情言語……”阿翹也聽進去了,囁嚅著在蘇蘅身邊問。

  蘇蘅哈哈一笑,指著小勝說,“你們先把他的耳朵捂上,小孩子不能聽。”

  丫頭們嬉笑著一哄而上,捂耳朵的捂耳朵,蒙眼睛的蒙眼睛,小勝臉也通紅。

  “遺孀說,天上的月亮又圓又白。手下應該回答的是,‘你身上有些東西,比天上月亮更圓更白。’”

  “遺孀說,月餅愛吃鹹的還是甜的。手下應該回答的是,‘你身上的月餅,自然是甜過了蜜糖。’”

  蘇蘅已有幾分醉意,學人說話也不拘著了,連那手下的輕狂言語也學得惟妙惟肖。婢子們聞言,一壁害羞,一壁卻又忍俊不禁,連春娘都忍不住以手遮麵,掩住麵上的笑意。

  還有人惦記著書裏的感情線呢,隻聽小蟬輕聲問:“那……那位大英雄和少女最後好生在一起了麽?”

  蘇蘅看看天上的月亮,又圓又亮,如此星辰如此夜,說出真結局未免掃興。於是笑一笑,道:“好生在一起了。他們攜手去了塞外,騎馬打獵,牧牛放羊,白頭到老。”

  大家都舒了一口氣。

  不知誰先看見了負手站在回廊下的薛恪,道了聲:“相公。”

  明月高懸,花影堆地。他站在陰影裏,容色皎然如玉,也不知站了多久。

  蘇蘅黑白分明的漂亮眼睛此刻水濛濛的,看見薛恪便燦爛展顏。

  “你回來啦?”

  ·

  月未闌,人已散去。

  一見不喜人近身服侍的相公回來,眾人便識相屏退。湖畔中庭方才還一片笑聲,現下便隻剩下了蘇蘅和薛恪。

  蘇蘅雖喝了許多酒,但她覺得自己並沒有醉,清醒得很。她起身,走兩步,果然走得還是穩穩當當。

  她走到薛恪麵前,頓了一頓。薛恪以為她駐足在自己麵前,是要問他去哪裏了去做什麽了為什麽這樣遲才回來這樣的問題。

  “此事若有千分之一不成,她將與你一道萬劫不複。”

  縱使他心性再堅毅,要說秦顯的話對他一點影響也沒有是不可能的。若非這樣,他又怎麽會在外徘徊這樣許久?若非如此,他又怎麽會站在回廊中不想前去打擾她們寧靜的歡愉?

  沒想到,她對他的晚歸沒有任何的過問,隻笑嘻嘻地問:“你拜了月神麽?我在等你一起放水燈拜月神呢。”

  蘇蘅手裏握著一樽小酒盞,兩頰有桃花般的緋色。

  薛恪垂眸看她,輕聲道:“你喝醉了。”

  他自然沒有拜月神,非但今夜沒有,從前也從來沒有過。母親告訴他,爺爺留下的話是“世上沒有什麽神仙鬼怪,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他從不相信這些。

  蘇蘅站在他麵前,眼角眉梢都是期待,睫毛垂下來,小扇子似的。薛恪不由自主地說:“沒有,一起去罷。”

  放水燈也是中秋之夜的習俗之一。此夕放的水燈需得是羊皮和紅蠟做的,名曰“一點紅”。月夕夜,汴河上極盛時有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麵,燦爛如繁星。

  此時湖上已經有順著金水河流水票進來的小水燈了,疏疏落落,宛如流螢。

  蘇蘅捧著做成蓮花狀的羊皮水燈,將剛才婢子告訴她習俗轉述給薛恪,“放下一盞水燈就向月神許一個願望。”

  兩人在水榭的台階下放完了燈,蓮花小燈悠悠流去,蘇蘅回來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薛恪皺眉攔住她的手腕,“這樣喝真要醉了,明天該要頭疼。”

  “可是我渴呀。”蘇蘅也愁,“剛才她們非纏著我講故事,我講得口渴,這裏又沒有水,我隻能喝酒了。”

  她這樣說,薛恪不禁想起新婚之夜,她也是這般說辭,不由微笑了起來。

  月光照在他臉上,那樣完美無缺的俊雅麵容。

  見他終於笑了,她湊過來,發出顏狗的真誠讚歎:“薛恪,你長的真好看。不笑的時候好看,笑起來我簡直不知道要看哪裏了——兩隻眼睛不夠用!”

  蘇蘅說完,手撐著腦袋,唇角微抿。

  她的肌膚被月光一照,白得仿佛透明一般,偏生嘴唇又是誘人的淡紅色。

  薛恪將目光從蘇蘅臉上移開,不去看那欲張欲合的鮮潤嘴唇。

  蘇蘅又喝了一大口桂花甜酒,思緒飄得飛快,又忽然轉換了話題,問:“你剛才許了什麽願?”見他不答,又道:“你沒有許願嗎?”

  他隻道:“郡君,這裏風大,回去罷。”

  “你還叫我郡君。明明都牽過手了。”她埋怨,直接指出他這疏離的稱謂令人不悅。

  她醉了之後,目光卻益發澄澈,赤子一般,因此失望也被毫不掩飾地放大了好幾倍。

  薛恪靜靜地看了她一會兒,垂下眼簾思忖,像對什麽執拗投降了似的,索性微笑起來:“阿蘅。”這一聲在心中叫過許多次,真說出來,有種釋然之感。

  “嗯!”蘇蘅用力點點頭,又讚許地拍了拍薛恪的手,“這樣叫就對了嘛!”

  “你知道我的願望是什麽嗎?”薛恪不說,蘇蘅卻大方跟他分享,一雙眸子閃亮,“我希望,大家永遠開開心心,不要發愁,尤其是你。”

  她垂著頭,頭上的發髻往一邊偏,小腦袋一磕一磕,困意有點犯上來了,“我每天看見你發愁,有時候很不開心的樣子,我也不高興……你知道嗎?我們現在已經很幸運了,沒有人打仗,能活著就很好了,所以你不要不開心……剛才我說的那個故事,你聽到了麽?其實那個姑娘死了,大英雄也死了,他是為了大宋和大遼死的……哎……”

  薛恪看她眼睛清亮,眼神卻已經渙散了,知道她這裏說的全是醉話。但是她喝醉了也不鬧不笑,隻是絮絮叨叨地說話,卻又分外可愛。

  拿到水榭的酒都喝完了,蘇蘅望著月色下的一湖碧波。

  嘴巴渴了,卻隻能用眼睛去止渴。

  滿天的雲那麽高,繞在月亮周圍,像藍絲絨一樣。

  “今夜的月色真美。”她悵然地伏在欄杆上,幽幽道。

  “薛恪,”她忽然坐直,轉過頭,湊得極近,簡直要把鼻尖抵著他的鼻尖。她呼吸裏有桂花酒的甜甜香氣,“你對我……有沒有一點點喜歡?”

  薛恪的心襟一凜,連心跳也在她問出這問題的刹那漏了一拍。

  字字句句,明明知道她問的是醉話,卻又忍不住心動。

  他竭力克製的心防終於被什麽東西碰觸到,然後拿捏在她的掌心。

  見薛恪閉上眼不說話,蘇蘅寂寥地歎口氣,聲音很軟,“要是一點點沒有,我就讓官家準我們和離,賜你自由。官家怎麽說也是我舅舅……”

  湖畔寂靜無聲,唯有秋蟲唧唧。

  她上次喝得微醺,仿佛也說過要請今上賜和離。

  如今還是這樣說。

  薛恪睜開眼凝視著她,開口,嗓音低沉,“你有同我和離的打算麽?”

  蘇蘅支撐不住了,身子直往後靠,那股桂花酒的甜香慢慢退散,離開他的鼻息。她搖搖腦袋,老實回答,“現在是沒有這個打算的,但如果你一輩子都不……”

  語音未落,她後仰的腰肢已被薛恪攔住。

  “以後別再說這樣的話了。”

  蘇蘅怔住,身體隨著他手臂突然的用力,猝不及防地傾倒在了他懷中。

  驚呼還來不及逸散出喉頭,便被他低頭落下來的吻封住。唇齒間陡然湧進他潔淨的氣息,他的吻並不像他本人看起來的那樣清冷端肅。他隻在最開始有克製的試探,在察覺到她懵然不知所措的瞬間,便主導性地輾轉深入。經年的克製變成霸道的欲望,還帶著一點卑微的渴求。他無法承受在他已經完全淪陷的時候,她還有打算離開的退路。

  蘇蘅漸漸喘不上氣,周遭的湖水像是湧了上來,使得她整個人沉入深深的水底。呼吸艱難,但卻解了桂花酒難以撫慰的渴。廝磨間,她環著他脖子的手慢慢無力地滑下來,嬌怯的聲音零落地溢漏出來,“薛恪,我頭暈……”

  薛恪這才將她鬆開,一手依舊抱著她,一手將她的頭輕輕靠在自己的胸前。

  蘇蘅亦乖順,雙手環抱著他的腰,兩眼闔上,細嗅他身上溫暖清冽的味道。

  薛恪低頭時,發現蘇蘅歪在他懷裏睡著了,嘴角還有甜甜的笑意。

  其實放水燈時,他也許了三個願望。

  一願天下清平,永世昌平。

  二願薛氏案平反,薛氏族人歸複。

  三願阿蘅永遠像今夜這樣快樂無憂。

  作者有話要說:·中秋拜月神的習俗就不說了,至今還有。放水燈的習俗見周密《武林舊事》。

  ·文中的大英雄是蕭峰,少女是阿朱,遺孀是馬夫人,手下是白世鏡。這個很好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