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甜酒與苦瓜
作者:傅支支      更新:2020-09-05 17:09      字數:3639
  蘇蘅最近刻苦練習點茶技術, 自覺小有所成。

  按照薛恪教她的,她側耳傾聽水沸之聲。初沸時,如夏初蟲聲唧唧;二沸時, 如車輪沉沉碾過;三沸時,應如聽得鬆風並澗水, 此時提起湯瓶,將水輕柔沿著杯壁注入已放有羅篩好茶粉的盞中, 隨即用茶筅擊打茶湯。隻有水與茶充分交融後,茶湯才能表麵浮起一層乳白色湯末。

  雖然她點出的乳花不能如薛恪所示範的那般持久咬盞,須臾即就散滅, 但到底是有了薄薄一層, 纖巧如畫,也很像個樣子。

  薛恪不在家,練習後, 蘇蘅隻將點好的茶給屋中的婢子品評。

  “怎麽樣, 好喝嗎好喝嗎?”蘇蘅期待地問。

  蘇蘅自己雖然沒喝, 但想到薛恪時常給予的肯定,自信心十分充足。

  卻不想,喝完後,阿羅等人捧杯沉默。

  婢子們也沒想到, 小娘子做飯這麽好吃, 然而點茶的水平卻這麽高低不定。發揮得好的時候點出的茶是甘香厚滑, 入口綿柔;發揮得不好時,就如同眼前這杯,不甜不香,嚐起來甚至有點苦澀。

  大眾評審阿翹鐵麵無私,雖然看著自家小娘子期待的星星眼, 卻也毫不留情地大膽發言,道:“小娘子,這茶聞起來香,喝起來有點澀苦。我私心覺著,還是春娘釀的桂花酒好喝,甜蜜水兒似的,喝下去喉嚨舒服!”

  蘇蘅不信邪,自己端起來一杯喝了,果然如婢子所言,是杯有點失敗的茶。

  她小聲嘟囔道:“怎麽會這樣?他明明每次都說我的點茶水平大有長進,現在已經跟他差不離啊……”

  他是誰,不言自明。聞言,旁邊坐著站著的婢子們對視一眼,都不禁嘻笑起來。

  果然,每一個自信心爆棚的人背後都有個盲目鼓勵的老師。

  蘇蘅擱不下麵子,還想著給自己挽尊。想了想,難喝的東西好像也沒轍挽回,隻借了薛恪的一句話來,“哎呀,吃東西嘛,酸甜苦辣鹹,甜有甜的好,苦也有苦的味道。”

  前半句話是她自己現編的,後半句當真是薛恪說的。

  那日她先是無賴,假裝自己學不會;後來埋首在他懷裏,隔著半新不舊的潔淨白襴感覺到他的擁抱。

  也許是有點僵和不知所措,白襴下相接觸的肌肉繃得緊緊的,連帶著下頜也愈發淩厲英俊起來。

  這會子蘇蘅倒找到了點作女紈絝的感覺來:他的肩寬背闊她是一早看出來了的,腰也是摸過了的,隻是這樣的胸膛倒是出乎意料的,不像是國朝文弱士子會有的——要是在琅嬛院遇見他的那次沒有餓昏過去,大抵這感覺還是能記住些許的吧。

  但剩的一點向學之心也不知飛到哪去了。

  她偷偷抬眼,看不到他的神色。於是更加大了膽子,伸手在他的手臂上捏了一捏,果真也是一般的令人滿意。

  摸完,她還不忘在言辭為自己的上下其手找了個由頭,眯眼笑道:“秦大夫果然是妙手,你的手臂仿佛比從前好多了,能打直了。”

  被輕薄的人不動聲色,聲音低沉,帶著克製的凝澀和清寒,輕聲叱道:“胡鬧。”

  雖則是叱,卻沒什麽冷肅森嚴的意思。

  蘇蘅的笑意愈發無賴。

  鬧夠了,蘇蘅撤回了手和身子,到底還是在薛恪的教導下完成了第一次的點茶體驗。

  然後迫不及待地端起來自己喝了一口——嗚,不好喝,全然不似方才薛恪所點的茶那般幽微清馥。

  她苦著臉,蹙著眉看他,“老師,茶點壞了,好苦,難喝。”

  而薛恪卻依舊端起眼前的茶,認真嚐過,沉吟須臾,道:“口味醇順,隻是苦澀了些而已。”頓了頓,看她愁眉苦臉的樣子,又不禁淡淡道:“苦澀的未必是不好的東西,苦有苦的味道。”

  上輩子看書,依稀記得有位超脫的高僧也說過差不多的話:友人見高僧隻以極鹹的齋菜下飯,隻以不加任何東西的白水解渴,不由感歎此間菜太閑,而茶太淡。那高僧卻說,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世間的東西都有自己的味道。①

  蘇蘅覺得這話樸實,聽得就像是高僧說的話。也沒細琢磨,隻知道用在高中作文裏語文老師尤其喜歡。

  而今天薛恪指著她自己做的苦茶說的,這番話體會就深了幾分。

  蘇蘅心知薛恪本來就不善於言辭,若不是和她,平日裏說話亦很少。能這樣說,已經是他的安慰了。

  “小娘子……怎麽了?”阿翹拿起團扇的流蘇在蘇蘅麵前蕩了蕩。

  怎麽說著說著小娘子就對著桌上的琉璃八寶瓶傻笑起來了?

  蘇蘅被阿翹叫得回過神。她站直起身,甩了甩頭,咳嗽一聲,“沒什麽,這裏有點熱,出去透透氣。”

  屋內的婢子看看初秋乍涼的天氣,窗欞邊輕羅簾子在微風中輕輕拂動,不禁有點疑惑,這天兒熱麽?

  ·

  東廚裏,張春娘和一眾幫廚正各自忙著。

  春娘又在做桂花酒。糯米是淘好用熱水泡過的,瀝幹水把糯米放到鍋裏蒸。大概熟了即可,不需要太軟爛,在竹籮筐裏攤開,晾得溫溫涼。將甜曲、水、洗淨的桂花加到攤涼的糯米裏麵,發酵一日開壇時,便有了酒味和甜味。

  春娘開了蓋子,又往裏倒外間酒樓買的酒。

  蘇蘅從沒見過這種做法,便問道:“怎麽還往裏麵加酒呢?”

  春娘封上酒壇子的蓋子,笑了笑,道:“自家買的酒曲到底不如外麵酒樓的酒烈性,這樣摻進去便發酵得快些。過兩天再將這酒略一煮,密封上,到了中秋便正正好可以喝了。”

  今日販菜的送來了頂頂新鮮的西瓜、菱角、藕、苦瓜等瓜果菜蔬,都是清涼下火的。

  這邊阿池在處理菜蔬,阿翹悄悄繞到他身後,一看,小聲失望道:“怎麽是苦瓜……”

  阿池看了她一眼,“笨丫頭,這是小娘子點名吃的,是為了你好。”

  這是的確蘇蘅要求的。

  最近吃多了辛辣油膩的食物,好吃是好吃,隻是吃完了口中泛泛的。婢子們和下人們跟著吃,大呼刺激過癮,於是也有不少人臉上長了小紅包,原是因為飲食上火。

  蘇蘅笑著看著阿翹眉上新長的小紅疙瘩,“吃點苦有什麽不好的?清清腸胃,吃得更香。”

  和阿翹一樣,也有許多人討厭“吃苦”。雖說酸甜苦辣鹹是基礎的五味,但“五味”之中,酸甜辣鹹,各有擁躉。常見有人嗜酸好辣,獨獨“苦”味,鮮少有人愛吃的。

  蘇蘅能想到的,愛吃苦味的人,老爹蘇璋的偶像蘇軾算是一個。

  蘇軾本人是個大吃貨,什麽都敢去嚐嚐。什麽“黃州好豬肉”、什麽“青蒿涼餅滑”、什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啦,溢美不絕於口。但更難得的,是他對“五味”之道的包容態度。

  他本人是個極度嗜甜的主兒,連吃羊羔肉都要澆上糖酪拿小勺子挖著吃的那種。但他卻非常能欣賞“苦”的滋味,尤愛苦筍。被貶黃州時,蘇軾還能大發讚歎:“久拋鬆菊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

  看看,苦筍和以鮮美著稱的河豚一個地位了,可見其喜愛之情。

  乃至於好友黃庭堅調笑他,道:“公如端為苦筍歸,明日青衫誠可脫。”你啊,為了好那口苦筍,官也幹脆別做了。

  這事原是蘇璋閑來無事拉著蘇蘅說的,那股熱切勁兒,不比後世追星的少女到處安利自家偶像少。

  老爹那時微微仰首,帶著向往和惆悵,“大抵是子瞻平生不暢,所遇的艱難世事甚多。見得多了,心中悲苦,反倒不覺得嘴裏苦了。”

  聞言,公主府中隻有康陽點了點頭,她曆事亦多,才能體會到夫君說得很有道理。

  蘇蘅也想起前世一位作家說的:“苦並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苦茶,小孩也是要到十幾歲才肯喝的;咽一口釅茶覺得爽快,這是大人們的可憐處。”②這和老爹總結的,是同樣的道理。

  現在想來,老爹真的粉對人了,蘇軾那份被貶了還能這樣曠達灑脫的心胸,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蘇蘅也喜歡吃苦瓜,不過和曠達灑脫沒什麽關係,隻是單純地覺得處理得當的苦瓜清爽健康又好吃罷了。

  微微的苦最適合夏秋。清苦的滋味,就好像姑蘇燕子塢水邊搖槳的阿碧,一身青衣,俏麗、清爽、明快。

  入了暑人便乏力,胃口全無、神疲體乏、心煩火盛,書上說輕度的苦味可以開胃、增進食欲,因此家裏總愛清炒苦瓜下粥。

  冰箱裏拿出一根苦瓜,對半切開。要把裏麵白瓤刮得幹幹淨淨,這是苦味的來源,刮幹淨了這菜便成了一半。切成飛薄的片,汆水,去能掉一些苦味與澀味,再攥幹。這時青色的苦瓜變為深碧綠色,如翡翠般,很是好看。可拿熱油、蒜末清炒,隻放少許鹽、糖。

  講究些的,可加豆豉、辣椒、少許醬油,大火爆炒。炒至斷生,極快盛起來吃,鑊氣足便極香。還有苦瓜炒蛋,簡直是天作之合。

  這種苦和啤酒裏的苦有點類似,不寡削,不寒傲,很討喜。

  蘇蘅又絮絮說了一氣兒,廚房裏的人顯然被她說動了,從略帶嫌棄地看著案板上苦瓜轉為期待。

  “這麽說,相公就是一株大苦瓜!”阿翹思忖著蘇蘅的話,又作驚人之語。

  蘇蘅手中剝鮮菱角吃的動作頓住。

  她說了什麽讓這丫頭領會到這個層麵的意思了??

  阿翹掰著手指一樣樣證明自己想得沒錯,“小娘子你看,看著苦,不好親近,實則不寡削,不寒傲,大家都喜歡,這不是相公嗎?”

  廚房中的人都覺得阿翹都說得有道理,紛紛點頭,“阿翹這丫頭最近很有點長進……”

  “說的話很是在理啊!”

  “可不就是相公麽?”

  “小娘子和相公就是苦瓜炒蛋,天作之合!”

  蘇蘅低頭看了看自己今日穿的淡黃小團花襦裙……

  別說,還真有點像嫩炒雞蛋。

  作者有話要說:①、②:夏丏尊與弘一法師的故事;周作人的話。

  ——————

  小薛:人在朝中坐,瓜從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