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郎君好顏色
作者:傅支支      更新:2020-09-05 17:09      字數:3805
  氣氛詭異地啞然了。

  沉默中,蘇蘅歪頭看薛恪,亮亮的大眼睛慢慢彎成兩道小月牙,月牙裏盛著努力克製的笑意。

  “今天是江行首帶我去尋大夫來著。那大夫性子十分癖怪,非得有相熟之人領路不成。江行首是他的熟客,是以我今天才點了江姊姊的花牌接她一同去的。”

  她怕他不相信,要作證似的伸出手臂,寬大袖袍順著光潔纖細的手腕滑下去,露出敷過膏藥的肌膚,“喏,你看,秦大夫的藥真神了!這疤痕非但淡下去不少,還平滑了許多!”

  薛恪垂眸,果真見她那一處手腕的皮膚堆酥凝雪似的白,新長出來的皺巴巴的嫩肉顯得很紮眼,像一道彎彎曲曲的粉色爬蟲,而此刻塗上黃綠顏色膏藥,倒竟似舒緩不少。

  蘇蘅的笑容明快坦誠,她燦爛展顏的瞬間,他便已經相信她了。

  既然如此,還有什麽可說的呢?

  隻是想一想,忽然覺得荒唐,他竟為了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坐立於月夜中宵。

  而又是何時起,他對她手腕上的肌膚紋理變化也那樣熟稔呢。

  蘇蘅不知道薛恪的心事,見他還不說話,不由著急,隻怕是自己從前名聲不好,再賣力解釋人家也不相信。

  她忽然雙手撐腰,低頭一張臉猝不及防地懟到端坐的薛恪麵前,不容得他不理自己。

  “喂,我保證,我和江行首清清白白,明人不做暗事,真的什麽都沒有呀!薛恪,你相信我,好不好?”要是真有點什麽,別說她對他不住,便是連蘇璞也是對不住的。

  說完,蘇蘅隨即咂摸了咂摸,這話怎麽……流暢得還帶點撒嬌味道呢?

  保不齊是上輩子八點檔電視劇看得多了,她這回妥妥拿的是渣女劇本,打滾求原諒的話張口就來,無比流利。

  蘇蘅湊得近。

  她自己是無意識的,領口袖口鬆垮寬大,裸露的一小片肌膚有如嬰兒般光潔,窸窣動作間有輕盈的甜香幽溢,像是夏夜月光下的茉莉味道。

  薛恪的脊背微微僵直,側過頭,輕咳一聲,點了點頭,算作他的應承。

  方才吩咐廚房的宵夜送了來,阿翹走路聲音大,屐屜的厚底兒磕在青磚地上格格得響。

  等阿翹端著撥魚兒、脂麻團子、炸南瓜花骨朵等春娘做好的吃食進門時,蘇蘅已經岔開話兒,換好了衣裙坐在薛恪旁邊等著用晡食。

  阿翹隱約覺著薛蘇兩人神色頗不自然,郎君今夜心情不佳她是曉得的,怎麽這麽一會子,小娘子也奇奇怪怪的。

  但阿翹也不敢多看,埋頭擱下吃食兒便離去。

  蘇蘅和薛叔夜都沒用晡食,此時自然是餓了,兩人也不推讓,在燈下慢慢用晡食。

  炸得焦黃酥脆的南瓜花撒了白糖,入口厚實,細嚼起來還有米酒的甜香,

  蘇蘅吃得精細,細嚼慢咽,又頻頻伸筷去夠擺在薛恪麵前的炸物點心。

  薛恪便也伸手,自然而然地將那碟蘇蘅愛吃的炸物往她那邊推了推。

  這動作光景,倒像是尋常人家的夫妻。

  燭火之光隨風流轉,蘇蘅看薛恪在燈下的側影,瘦而清絕,恍若帶著潮濕疏離的雨氣。

  薛恪不禁人盯著,於是抬頭看蘇蘅,淡淡問:“你看什麽?”

  蘇蘅此時已經換上了素日裏穿的淡黃小衫,托腮笑起來眼中似有星月,盈盈的流連,“我看相公秀色可餐,今晚多吃了一碗撥魚兒。”

  蘇蘅說慣了這種胡話,撩撥不自知。薛恪平日聽著也就罷了,今天聽她這般隨口說一說,不由頓了頓,耳廓泛起可疑的紅暈。

  他隨即起身,道了句“郡君慢用”,便拂袖而去。

  蘇蘅看著薛某人大步若逃的背影,想到自己還沒把見秦大夫的事告訴他,還有和秦大夫約了七月再來給他看手臂的消息也沒告訴他,不由開口叫薛恪。

  “誒誒,這麽晚了,你去哪兒?”

  “宮中宿值。”

  ·

  炎天暑月,熱氣越發蒸人。

  入夏以後,時人往往多煮熟水來喝,以求解渴消暑。

  各類熟水的做法也簡單,先將泉水煮滾沸後倒入瓶中,然後將例如沉香、紫蘇、竹葉、豆蔻、木犀、蓮實等物略在火上炙過,便投入瓶中,密封瓶口,待涼便可飲用。

  再講究點的,便會將這瓶子密封好,放在木桶裏,吊進深井中用井水湃著,要喝時便冰得剛剛好。

  蘇蘅初喝那豆蔻熟水,覺得新奇。不過一瓶子灌下去,肚子被水灌得當當響,舌尖卻寡淡。

  可見各類熟水解渴是很好的,但喝多了嘴巴裏總是泛著清寡,所謂的“不得勁兒”。

  不過雖然味道沒怎麽嚐出來,她倒是很詩意很應景地想起了李清照的詞。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各種花樣甜粥原先是康陽的最愛,自然也就是張春娘的拿手好戲。入了暑春娘便按照慣例煮粥,蘇蘅隻管吃。

  汴京本不多荷花,但偏偏金水官邸的後院湖中便養著一大片。

  前些天烈日炎炎,但荷花卻不懼驕陽,開得正好。春娘要做荷花粥,阿翹本就是江南人,熟悉水性,自告奮勇地帶其他婢子搖著小小柳葉舟去摘新鮮的荷花,專挑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剪了回來。

  蘇蘅本來好玩,但自小時候拉著姐姐蘇葵落了水後,看見這一大片深碧色水麵還是有種本能的抗拒。因此丫頭們乘舟采蓮的時候,蘇蘅不同行,隻乖乖坐在“小滄浪”的石桌邊,手舉著一柄清圓小荷葉,卷成盞,來盛薔薇清露喝。

  蘇蘅小時候總要回外婆家的鄉下過暑假,這用荷葉樹葉旋作杯盞的法子是跟下田勞作的老農學的。

  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花氣酒香清廝釀。有美人在蓮與葉間漫搖舟楫,有美酒時時於盞裏翻倒紅浪,蘇蘅飲至微醺,暑溽去了大半。

  春娘將阿翹阿羅她們采來的新鮮荷花泡水,加上冰糖與蜂蜜來煮粥,第二日的朝食便有荷花粥喝。

  荷花的潤澤香味和冰糖的甜味,還有蜂蜜的滋潤都沁入綿綿粥米裏,清透香甜,降暑去濕。

  隻是天熱,甜粥甜米喝多未免乏味。

  所以蘇蘅便想著法子又鑽進廚房。

  張春娘本想攔著,但見蘇蘅的傷好未留疤,加上蘇蘅做的東西她全沒聽過,隻得由著她去了——春娘自然是沒有聽過的,因為蘇蘅搗鼓的各式各樣的冷飲全是她上輩子吃的東西,冰桃漿鴿子蛋、桂花烏龍洋菜膏、紅糖糍粑冰粉、蜜豆番蒔絲……輪番投喂府中諸人。

  這些湯水說是飲料,倒更像是甜品,因此最好冰鎮過後拿剔透的水晶盞裝著,趁盞壁還未沁出大顆水珠時便大口大口地舀著吃,好不過癮,僅剩的暑熱氣也被一掃而光。

  奇奇怪怪的冷飲甜點吃多了,府內眾人也便習慣了蘇蘅的搗騰,誰讓小娘子從“古書”上學到的法子這麽好吃呢!

  薛恪在書房中辦公,多喝茶,但偶爾亦會用一些消暑的飲子。近來廚房送來的吃食他從前未曾見過,便偶然問起送飯的阿壽,可是換了廚司麽?

  阿壽道:“這是郡君親自煮的甜湯,這幾日郡君都在琢磨這甜湯的煮法,頗有成效呢!”

  薛恪問:“她每日如此?”

  阿壽撓撓頭,誠懇道:“倒也不是每日,郡君興起時才做。隻不過,凡是送來郎君書房的,都是郡君親手做的。”

  自此,凡是送去薛恪書房的冷飲,必定是空碗送回,全無浪費。

  大家的捧場大大鼓勵了蘇蘅的複刻和創作的熱情。

  有一天她看見花匠拔去花園中爬滿地坎、岩壁和石牆的石蓮藤要燒了去的時候,便又技癢,讓那花匠把這堆草先送去廚房,她要做草糊凍。

  於是張春娘和一眾幫廚盯著桌子上的一堆野草,眾臉茫然。

  “這不是攀牆的藤麽……要怎麽料理?”

  其實料理的方法很簡單。

  隻要將石蓮藤洗幹淨,搗爛加水煎,待成黃褐色後,去渣取汁,和著米漿煮熱即可,涼了就自然凍住了。凍住後微微晃動,它便猶如葡萄凍子似的透明微顫,黑乎乎的一盆,光滑如鏡子似的可以倒映人影。

  眾人麵麵相覷,這草糊凍簡樸得有點寒磣……能吃麽?

  蘇蘅卻動作利落,舀起一大塊草糊凍進碗,澆上冰涼的桂花糖水,揉碎兩瓣薄荷葉子放進去攪一攪,喝上一口,草糊凍帶著微苦而熟悉的青草氣息滑入口中。

  幽幽草香裏還包裹著薄荷的清涼,涼咪咪,甜絲絲,連喉嚨口都感到舒暢。

  記憶一瞬間被這味道帶回過去。

  小時候,蘇蘅在南方的鄉下長大。樸素的生活中作為調劑的零食很少,飲料果凍這樣的洋零食她更是沒有接觸過。

  但鄉下人自然有自己的飲料。

  對於七歲以前的蘇蘅來說,沒吃上紅沙瓤大西瓜的夏天,沒喝過草糊凍的夏天,都算不上真正的夏天。

  她說渴了,外婆便從床頭的抽屜裏摸出一塊錢硬幣,讓蘇蘅去巷口的小攤上打兩杯草糊凍喝。

  她邁著小腿奔跑著去巷口,熱辣辣的陽光照在胳膊上,手心緊緊攥著那一塊錢,夏天的風在耳畔呼呼生響,無比快樂。

  巷口老爺爺是隔壁鄰居,都是相熟的人,還沒等她跑到眼前,便早已笑吟吟地取下倒扣在玻璃板上的杯子,舀起一勺黑而透韌的草糊凍子,加冰水桂花蜂蜜和薄荷精搗勻遞等著她。

  “小囡,莫跑,怕跌跤喲!”

  鄉下的許多食物,原材料多是自家種的或是野外采來的,帶有濃濃的植物氣息。樸素的日子,流水般過去,沒人覺得這份甜不夠貴重。

  可這回連平時的無腦吹阿翹都猶豫,眼睛看著蘇蘅,端著一碗草糊凍放在嘴邊要嚐不嚐,第一次對自家小娘子的品味產生了一丁點懷疑。

  旁邊的阿壽探頭,猶豫地看著這一盆黑乎乎的凍子。

  “這草凍子……今日還要給郎君送去嗎?”郎君是那樣整潔幹淨的人,下腳料都算不上的野藤蔓做的吃食,能吃得慣麽?

  蘇蘅偏著腦袋想了想,“你且送去罷。若他看不上,你便端回來就是。”

  蘇蘅自詡很大氣。

  要是薛恪嫌棄,她大氣的處理方式就是——端回來下次不給他送吃的了!

  約莫兩盞茶後,阿壽拎著空空的食盒走出前院的書房。

  阿壽想起方才薛恪看著蘇蘅做的這一碗黑乎乎的東西,並未多問,神色淡然地喝下,一如往常道了聲“很好喝”。

  阿壽喃喃感慨,“這怕不是郡君熬的黃連汁,郎君也能閉著眼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