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能胡來
作者:鑲黃旗      更新:2021-05-22 04:09      字數:3142
  <b></b>看到寧衛民如此期待,確定了他對自己的話感興趣,並不嫌棄自己講的這些枯燥乏味。

  “張大勺”的情緒顯然又高了一些。

  略一整理語言,便越發通暢地講述了下去。

  “咱們再來說說宮廷風味的烹飪特色。京城唯一能談得上地方風味的就是‘口子廚’,這你應該也知道。不夠這種跑大棚的廚藝難談精致。尤其在京城成為國都之前,菜色既少,烹飪手段也粗糙。就如同河北省大部分地區一樣,實在難以登堂入室。”

  “所以明成祖的宮廷廚師大部分都選用了山東人,山東烹調因此遍及宮廷和民間。到了清朝,也仍舊原封不動的承襲了明朝宮廷的飲食習製。那麽毫無疑問,宮廷風味裏排第一位的就是魯菜風味。

  “而第二就是說滿族原有的烹調了。滿族起源於久遠的遊牧生活,牛、羊、雞等禽獸肉是其日常飲食的原料,烹調方法多以燒烤和燉煮為主。”

  “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對飲食還不大講究。但乾隆朝時開始重視起來。由宮廷廚師對滿族飲食加以改良,從而推出一種獨特的風味美食並保留到現在。也就是現今京城著名的羊肉菜。”

  不為別的,這舉動太近乎點兒了。

  寧衛民是怕院兒裏的熟人看見了,回頭說不清。

  萬一被米師傅和米嬸兒看見,那更得要了親命了。

  不過話雖如此,可一聽了米曉冉說的話,連寧衛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米曉冉此舉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他的新業務惹出了麻煩,還真的不好讓別人知道。

  就剛才,居然有個男拿著一份兒《現代青年》的雜誌,按著上麵廣告登的地址找到扇兒胡同2號院來了。

  還好見院裏人來人往,還貼著喜字兒,這位沒敢冒失進院。

  隻待在院兒外頭,跟往來的人打聽,院裏是不是住著個叫寧衛民的。

  更巧的是,米曉冉剛才去上廁所了。

  回來的時候,她正碰上這位跟3號院的人提寧衛民的名字,也就把事兒給攬過來了。

  這位還真實在,米曉冉一問,他就一五一十把自己來意說了。

  聲稱他養了五年神仙魚了,就沒聽說過有人能人工孵化神仙魚的。

  看了廣告雖然很動心,可不知真假,很想和寧衛民當麵交流一下。

  如果技術屬實,他才願意付錢……

  嘿,瞧這事兒鬧得,居然來了一位實地考察的,有多懸還用說嗎?

  也就是米曉冉碰上了,真要是換個人接待的,那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就憑今兒這特殊情況,2號院兒裏這麽多人,一旦宣揚出去。

  寧衛民用養魚技術在雜誌上賣錢的事兒,恐怕不到下午就能傳遍整個扇兒胡同了。

  不用說,寧衛民如今還能坐得住嗎?

  他完全按捺不住地帶著惶恐站了起來。

  連“謝謝”都顧不上說了,就急切地問米曉冉人在哪兒呢。

  可米曉冉一個字也沒說,隻是自顧自走到門口,然後衝寧衛民招了招手,讓他跟上來。

  好嘛,那張俏臉上帶著幾分得意又有點狡黠的神情。

  一瞬間,竟讓寧衛民想起了京劇《西廂記》裏衝張生招手的小紅娘。

  甚至就戲裏那段西皮流水,也作為bg同時浮現於他的腦海。

  “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我步步行來你步步爬。”

  “放大膽忍氣吞聲休害怕,跟隨我小紅娘你就能見到她。”

  “可算得是一段風流佳話,聽號令且莫要驚動了她。”

  隻是很可惜,實事求是的說,他寧衛民比起張生來,差得可不是一丟丟。

  因為等著他的,可不是崔鶯鶯,而是個老爺們的瑣碎盤問。

  應付不好就得砸鍋。

  應付好了,也就能落下五塊錢。

  而這事兒也讓他斷然下了一個決定,地址必須換,越快越好。

  …………

  上菜越是接近尾聲,2號院裏酒席上的吃喝之風越顯熱烈。

  隻是這個時候,女人和孩子的戰鬥力幾乎都要被淘汰掉了。

  男人才是最後壓陣的絕對主力。

  這不光是因為男人的肚量大,也因為老少爺們都開始喝酒了。

  甚至由於菜好,宴席上能喝酒的人基本都是痛飲啊。

  不少人會劃拳,席間便處處開始了“哥兒倆好啊”、“四喜財呀”的吆喝。

  反過來越是如此,女人和孩子越在席麵上坐不住。

  因為不光是她們不耐煩吵鬧,也別忘了,喝可是和抽不分家的。

  屋裏煙霧繚繞,酒氣熏天,女人孩子又挨嗆又挨熏,那誰願意待著啊?

  像羅大嬸兒和自己的大兒媳婦苗玉娟,就一起跟邊大媽請辭。

  說要回家去照顧自家的第三代,好把羅廣盛再換過來喝酒。

  婆媳倆這一出門,倆人邊走,嘴裏還各自念叨呢。

  苗玉娟心裏惦記的是丈夫和兒子。

  一會兒說院兒裏這麽鬧,孩子睡覺不知道吵著沒有。

  一會兒又說丈夫今兒實在是虧了,沒吃幾口菜,就回家替她看孩子去了。

  看今兒吃相都不善,等再回來未必能吃飽了。

  羅大嬸兒則寬慰兒媳婦。

  說鬧都是裏頭鬧,這麽小的孩子睡覺也沉,沒事兒。

  羅廣盛也好辦,一會兒讓他去女桌兒上吃去,那桌上還有點菜。

  再怎麽樣,喜字兒饅頭至少管夠,肯定餓不著他,正好也能少喝點酒。

  跟著羅大嬸兒又說,她今兒一直看新娘子腰身,那李秀芝也算得上多子多福的相。

  想來邊家老兩口想抱孫子的願望,實現不難……

  小院因為剛舉行了婚禮,熱鬧過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

  一堆用過的茶杯茶壺茶碗,還有兩大筐廚餘垃圾,煤灰渣滓,就都擺在羅家小廚房的房簷下。

  這是暫時性的,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但即便清楚這一點,羅大嬸兒和苗玉娟她們走到家門口,看到這副場麵都不禁各自歎了口氣。

  不為別的,味兒大啊,招蒼蠅。

  何況真弄走了,也會是一地狼藉,事後還有的去歸置呢。

  可就在倆人站在小廚房門口,麵對麵苦笑之際。

  哪知隨後大樂子就跟著來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非常地巧,婆媳倆完全沒有想到。

  突然之間,她們家的小廚房居然“撲棱”一下打開了。

  一個姑娘率先打頭,幾乎是慌不擇路從屋裏跑出來的。

  似乎屋裏有什麽嚇人的東西,讓她急著擺脫。

  嘴裏還一個勁叫著,“不要不要,我不要,你幹嘛呀……”

  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隨後一個男的居然也跟著一猛子躥出來了。

  態度同樣是急切的,腳步同樣是匆忙的,嘴裏同樣也喊。

  “哎哎,你別走啊,這就沒勁了啊。我真是誠心誠意……”

  就這個景兒,當時就把羅大嬸兒和苗玉娟嚇了一跳啊。

  苗玉娟情不自禁的“哎喲”了一聲。

  羅大嬸兒甚至還抽抽了一下,驚得捂住了胸口。

  最絕的是,當跑出來裏的這一男一女依次抬起頭來,和羅家婆媳倆麵對麵的一瞬間。

  目瞪口呆的立刻就變成這兩位了。

  因為他們可不是別人,一個是米曉冉,另一個是寧衛民。

  毋庸置疑,這種碰麵方式,氣氛是相當尷尬啊。

  米曉冉情不自禁咬著手指頭,寧衛民則幹笑著碾動著衣角,他們倆都不知說什麽好了。

  反倒是羅大嬸兒和苗玉娟,看著他們倆,從內心湧出一種很滑稽的感覺。

  苗玉娟先從驚慌裏緩過來了,那不用說,直接就是打趣兒。

  “曉冉,衛民,你們倆這鬧什麽呢?怎麽跑那裏麵去了?”

  得,這話讓米曉冉更抬不起頭來了,隻能低了頭去瞅自己腳尖。

  “這個……”

  咽咽唾沫,寧衛民倒是尷尬地解釋了一下。

  “……我們……我們倆商量點兒事……嫂子,我們說的是正事兒啊,您跟大嬸兒可別誤會……”

  可這幾句簡直是欲蓋彌彰,隨後被苗玉娟輕而易舉的一句就給噎住了。

  “喲,這話就更奇怪了。有什麽‘誠心誠意’的正事兒,還不能跟外頭說啊?那裏麵可有耗子,瞧瞧,給我們曉冉嚇著了吧……”

  好嘛,這話裏有話的,寧衛民還湊合能扛得住,米曉冉可真不行了。

  她還從未這麽臊得慌,紅了臉,低頭就是奪路而逃。

  但這下,也讓羅大嬸兒繃不住勁兒樂了。

  老太太也純屬成心,衝著米曉冉的背影就喊。

  “哎呀,你這丫頭跑什麽啊。放心,大嬸兒什麽都沒看見。就見著有那麽兩隻小家雀,在樹上叫了兩聲,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