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人氣兒旺
作者:鑲黃旗      更新:2020-12-18 01:27      字數:4641
  常聽相聲的人一定聽過這麽一段兒唱。</br>“買賣能忍,和氣生財,不分窮富,一樣看待,買賣賣的熟主道,上櫃來笑顏開,休要發困你莫發呆,像你這樣的買賣,怎麽能夠不發財?”</br>說句大實話,其實這唱詞裏的“不分窮富一樣看待”,應該僅僅是一句類似於宣傳口號似的自我標榜而已。</br>因為想想就知道,做為商人,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怎麽可能不喜歡大客戶,目光不專注地瞄準有錢人呢?</br>就像寧衛民他們,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br>別說利潤都是從財大氣粗的人手裏得來的,就是貼補給鄰居朋友們的好處,也是這麽來的。</br>那他們主要精神頭兒,當然就得放在做大生意上了。</br>這無可厚非。</br>否則“殺”不了富,還如何能“濟”貧呢?</br>不過話說回來,有了人緣才能有財源的道理總是沒錯的。</br>真要有哪個商人用捧高踩低的方式去做生意,把自己對貧富的好惡都明目張膽的表露出來,絕對是個二傻子。</br>因為無論富人或是窮人,那都會對這樣的人性,心聲厭惡,避之不及的。</br>所以說,一個商人的經營手段越是高明,越能在表麵上做到周到備至,討所有人的好感。</br>對富人既不顯出刻意的逢迎巴結、溜須拍馬。</br>對窮人也不顯出狗眼看人低的輕忽、怠慢。</br>也隻有如此經營,才能上下兼顧、左右逢源,把能賺的錢都裝進自己的兜裏去。</br>很顯然,從這點上看,寧衛民同樣是一個頭腦清醒,處事精明的好樣板。</br>還別看他煙酒店零售業務並不真正賺錢。</br>可他自己心知肚明,作為必要的掩飾、偽裝、庫存地、商洽場所、信譽保證、回款途徑。</br>這家店鋪仍然對他的生意有著太多不可或缺的作用。</br>所以在招待主顧的實際經營上,他照樣是熱情殷切,笑容滿麵。</br>不但不會帶出輕忽、蔑視的態度。</br>甚至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的叫著,把話說得相當動聽。</br>明明他知道來光顧的人都圖他賣貨便宜。</br>他卻口口聲聲地感謝每一位買東西的人照顧自己生意。</br>明明有人是囊中羞澀,消費能力有限,隻能一包煙,一瓶酒的買。</br>他卻客氣的自曝其短,說店小東西少,隻能保證貨真價實,反讓對方多包涵。</br>即便是有人一時不便,想買東西身上又沒帶著錢。</br>那隻要問清是家住附近的客人,他也是急人所急,爽快的讓人先把煙酒拿走。</br>嘴裏還得說幾句客氣話呢。</br>“您什麽時候得空給送過來就行,或者等您下次來照顧生意,咱一塊算也行。咱們今後打交道不會是一天兩天的,還能彼此信不過呀。小事兒一樁,您甭放心上……”</br>總之,他的語態言辭帶不出一點影射對方貧困、瞧不起人家的意思。</br>既讓對方買走了店裏的東西,心理還得了滿足。</br>那想想看吧,這麽一來,在他以身作則帶動下。</br>其他人招待起顧客,也會有樣學樣,是個好氣性。</br>而買了貨的主顧呢,非但覺得貨物值,對煙酒店的服務態度也說不出什麽來。</br>回去還得繼續跟旁人念這兒的好處。</br>那對於煙酒店來說,不就更是“牆頭上吹喇叭——名聲在外”了嗎?</br>這買賣要是人氣兒不旺啊,那才真是沒道理了呢。</br>實際上等到晚上六點半鍾關門上板兒後,寧衛民和張士慧粗點了一下錢箱裏的現款。</br>他們就吃驚的發現,居然一天賣出去小兩百塊呢。</br>好家夥,真要是天天都能這樣,一個月的六千塊的流水額也不容小覷呢。</br>而且按百分之二的利潤算,幾乎都能賺出雇請兩個人的工資了。</br>這樣的成果可是他們都沒想到的。</br>然而更讓他們大為驚喜的是,這天最大的獎勵,居然來自於“張大勺”的犒勞。</br>本來呢,他們今天是要請大家夥去外麵吃的。</br>還特意邀請了“張大勺”這位房東,以作小店開業的慶祝和答謝。</br>結果沒想到明明說好的事兒,“張大勺”這頭倒變卦了。</br>這麽大熱的天兒,老爺子居然主動做了好幾道,輕易不拿出手的好菜款待他們。</br>老人家還自己搬出桌椅,把菜肴碗筷全在當院給擺好了。</br>“張大勺”的手藝還用懷疑嘛,再搭上幾個人也真餓了。</br>等那美味佳肴的香味一飄到了前邊兒,根本不用言語。</br>沒多少工夫,就把他們幾個都給引得直流哈喇子,一個個全給招到後麵院兒去了。</br>不用說啊,等到寧衛民他們幾個人看著跟變魔術變出來的,好幾道擺在桌上的美味佳肴之時。</br>無不是目瞪口呆啊。</br>“張大勺”卻一邊擦拭著脖子上的汗,一邊跟老頑童似的樂著說話了。</br>“都沒想到吧?知道為什麽今兒我不吃你們,反倒讓你們吃我嗎?嘿嘿,告訴你們,就因為你們辦事兒有人情味兒。”</br>跟著一指寧衛民和張士慧。</br>“哎,你們這倆小子,沒騙我。你們做生意,還真不是假實在,是真實在。我喜歡”</br>“你們賣的東西價錢實在啊,好!對這些街坊鄰居們也是夠體諒的。說真的,我可好久沒見著肯賒賬的店鋪了。這年頭像你們這樣懂得為人的年輕人可不多。”</br>“我得說,把房租給你們的事兒,我現在是真踏實了。就衝街坊鄰居們個個誇你們,讓我連帶著臉上有光。這頓我請你們了,你們幾個,配吃我做的菜。”</br>這時候寧衛民和張士慧還能說什麽啊。</br>想客氣客氣吧,沒等開口,肚子咕咕叫,吧唧嘴的樣子都得把他們出賣了。</br>沒別的,謝上一聲就開吃吧,還等什麽啊。</br>卻不防老爺子又一攔他們,合著他還有話說呢。</br>“先別急啊,兩件事我得說前頭,應了你們才能上桌。”</br>“第一,我管做不管收拾,吃完了喝完了,你們來善後。而且飯是我的,酒可得你們出。”</br>“另外,你們做生意賠了賺了都是你們自己個的,我的房租,咱可不能打商量,該多少是多少……”</br>嘿,這就對了。</br>這才是“張大勺”的風格,一切全擺在明麵上。</br>寧衛民和張士慧幾乎同時相視一笑。</br>一個說“得嘞,您放心,就按您說的辦。”</br>另一個點頭,“沒問題,您等著,我庫裏拿好酒去,那才配得上您的手藝。”</br>就這樣,大家夥終於喜滋滋地洗手上了桌,一窩蜂的伸出了筷子,對著好酒好菜大快朵頤。</br>很快,桌上除了咀嚼聲,就剩下讚美了。</br>“這是什麽菜啊?這肉,真好吃!一點也不膩!”</br>“哎喲,這菜才越吃越香呢。”</br>“張師傅,您今兒做的都是什麽菜啊?我們怎麽連見過都沒見過?”</br>這倒是,他們幾個發問可一點不奇怪。</br>因為這些菜全是“張大勺”獨一無二的私房菜,滿京城的莊館裏也找不出來。</br>而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三道菜。</br>不為別的,隻因為根本沒用任何珍貴的材料。</br>這三道菜都是最普通的食材做的,堪稱家常菜中的極品。</br>那有多麽好吃呢?</br>一說做法就明白了。</br>第一道釀茄子,也可以叫蒸茄罐。</br>做法是大門茄一個,洗幹淨了去皮,先片下頭頂圓片,約一指之厚。</br>然後在茄子周圍立著切下三指的條,分別過油炸成焦黃。</br>再後將炸好的圓片碼在碗底,其他炸好的茄子條順碗邊兒碼兩層,成盆狀。</br>這時候再用豬肉絲、黃花、木耳、雞蛋合炒出鍋,相當一盤木樨肉。</br>盛入炸茄條的碗裏,還要放入大蒸鍋大火蒸上十分鍾。</br>最後將蒸好的茄子扣入大盤中,搗蒜泥潑於茄子上麵,即可上桌。</br>吃的時候拌勻,茄香,蒜香,肉香,蛋香渾然一體,味道特殊,特別引人食欲。</br>因為是由一個茄子包著的木樨肉,故名釀茄子。</br>而以寧衛民的人感受來講,這道菜幾乎可與《紅樓夢》裏的茄鯗比美。</br>至少也得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br>第二道菜,是肉絲炒佛手疙瘩。</br>據張大勺說,做法很簡單。</br>把豬肉,佛手疙瘩切成細絲,佐以綠豆芽合炒即可。</br>本來呢,這本是魯菜中的普通菜,相當於肉絲炒榨菜。</br>好吃就好吃在醬佛手疙瘩的口味獨特上了。</br>可問題是佛手疙瘩是過去較貴的高檔醃菜,老百姓消費不起。</br>如今無論六必居、天源號都沒得賣了。</br>這點佛手疙瘩可都是張大勺自己用一種特殊醬料醃製的。</br>所以做出來不但有咬勁兒,而且異香撲鼻,極為下飯。</br>屬於這道菜的豪華升級版,自然非比尋常。</br>第三道菜最絕,叫做荷包鯽魚,又叫鯽魚釀餡。</br>做法是用三四兩重的幾條活鯽魚,開膛洗淨,兩麵剌花刀,入油鍋稍煎。</br>另備調好的豬肉餡,或者是蝦滑配荸薺,和各種調味品打成糊狀,將餡料再分別塞入鯽魚膛中。</br>然後花椒熗鍋,入蔥薑蒜,花椒大料、小茴香、白糖、醋、醬油、料酒等十幾味佐料下進去。</br>中火燒開,將魚放入砂鍋中,先旺火半小時,再換微火煨,等快熟了才能放鹽。</br>這樣做出來的鯽魚是真酥啊,連魚刺都不用挑,直接入口,味道鮮美至極。</br>特別是由於吃到魚的裏麵,還多出豐富的變化,而且餡料是兩種,更令人拍案叫絕。</br>但最妙之處,卻恰恰在於張大勺琢磨的這道菜的初衷。</br>因為那本是他曾經動念頭,想在什刹海邊上開個河鮮館兒,為了名流公子,文人雅士們才琢磨出的噱頭菜。</br>原本定的是兩尾一賣,不是好幾條湊在一起的大鍋菜。</br>所以真正的名字還要多兩個字兒,其實是叫做“鴛鴦荷包鯽魚”。</br>這樣的時尚且浪漫創意,即便是放三十年後,也足稱驚豔,絕不落伍過時。</br>要寧衛民來看,這道菜甚至足以成為像“鴛鴦扣”那樣立意美滿又好吃,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經典菜式。</br>什麽叫名廚啊?能創出這樣的菜式,才叫名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