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0章 走投無路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0-09-14 17:42      字數:2187
  翌日清晨,衛鞅將身上值錢的財物典當,換了一身士子的裝束,喬裝改扮之後,又戴了一頂鬥笠,欲潛出函穀關。

  不料,在關城的門口就看見進出的百姓都排起了長隊,無論是遊學的士子,還是商旅、黎庶,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排查才能進出函穀關。

  衛鞅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故而攔下一名進入函穀關的中年人,詢問道:“先生,請問秦國發生了何事?為何函穀關的守軍要進行盤查?”

  “你還不知道嗎?”中年人詫異的看了衛鞅一眼,說道:“這是秦君的緝捕令。商君謀反,已經畏罪潛逃,故而秦君連夜發了這緝捕令,在沿途各個關卡進行攔截。若是能抓住商君的人,可以得到賞金一千鎰呢!”

  “原來如此。多謝。”衛鞅道了一聲謝,隨即緩緩離開。

  此時此刻,衛鞅的心中是極為絕望的。

  各個關卡上的畫像看上去頗為“抽象”,但還是能看出衛鞅大致上的相貌,一旦被人告發或者緝拿,抓了自己到官府領賞,那衛鞅可真的是欲哭無淚!

  事到如今,衛鞅還能如何潛逃出函穀關?

  衛鞅左思右想,忽而看見兩個衣衫襤褸的挑夫抬著木桶,將蓄滿排泄物的木桶抬上了糞車。衛鞅見狀,靈機一動,頓時就有了主意。

  他趁著沒人注意之時,取下一隻空的木桶,擦了又擦,然後又爬上糞車,自己藏身於木桶之中。這木桶裏散發著一股讓人難以忍受的惡臭味兒,衛鞅禁不住掩住口鼻,皺著眉頭,幾乎都要被熏得暈乎乎的。

  良久,糞車轉悠了一圈之後,就出了函穀關。

  函穀關的士卒對於這糞車是不怎麽排查的,畢竟太過惡心,故而隻是察看了那兩個挑夫,詢問了一下,就開了關卡放人。

  到了城郊外麵,一個專門掩埋或者焚燒排泄物的地方,兩個挑夫將木桶一個接著一個放置下來,隨後到了衛鞅所在的那個木桶。打開蓋子一看。

  “啊!”

  “唰”的一聲,在那個挑夫震恐不已的目光當中,一柄犀利的青銅劍穿刺而出,直接穿透他的心胸。

  “你是何人?”另一個挑夫還沒反應過來,已經跳出木桶的衛鞅不由分說,揮劍砍死了他。

  “噗嗤!”妖嬈而殷紅的血液噴灑出來,兩具屍體緩緩的栽倒在地上,氣絕身亡。

  衛鞅緩緩的將佩劍收回劍鞘當中,歎道:“莫怪我。”

  衛鞅換上了一身挑夫的衣裳,繼續向著魏國進發。途中,衛鞅又喬裝改扮,乘一匹快馬,終於進入魏國的境內,隻可惜在入城之時又發生意外。

  在曲陽的城門口那裏,凡是入城的百姓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盤查。

  衛鞅好不容易蒙混過關,忽而又被張貼在城門口的一張告示吸引住目光。隻見百姓們聚集在一起,津津有味的看著告示。

  “這上麵說的什麽?”一個目不識丁的百姓詢問道。

  “嗨,是緝捕令。要緝捕的人你絕對想不到,是秦國的商君!”

  “啊?商君?商君不是遠在秦國嗎?大王發布這緝捕令作甚?”

  “你還不知道吧?衛鞅謀反,已經畏罪潛逃了,現在秦君早已知會大王與韓侯,令其不得接納衛鞅。這衛鞅跟咱們魏國可是有著血海深仇的,河西一戰,大魏國盡喪七百餘裏之地,損兵折將數萬,大王豈能輕饒衛鞅?”

  聞言,潛藏在人群中的衛鞅心裏咯噔一下。

  嬴駟,你這是在把我衛鞅往絕路上逼啊!衛鞅的臉上浮現一抹苦澀的笑意。

  事到如今,天下之大,已經沒了衛鞅的容身之處。魏國、韓國都不願接納衛鞅,甚至要處死衛鞅,他還能逃到哪裏去?

  法不誅心,法誅其行。嬴駟,你還真是深得其中三味!也罷,既然你非要如此,衛鞅便成全你!

  衛鞅絕望之下,已經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逃出生天的機會,於是他又輾轉返回函穀關,逃回商邑。

  與此同時,在距離商邑不足百裏的彤水河畔,公子虔、嬴華所率領的三千精兵先一步趕到這裏,就地安營紮寨。

  嬴華亦步亦趨的進入中軍大帳,按著劍柄,看著坐在帥位上閉目養神的公子虔,他頗為不滿的問道:“公伯,為何不向商邑進發?還有,自藍田大營調來的三萬兵馬為何隻是駐紮在熊耳山?君上不是讓咱們占領商地的嗎?”

  公子虔緩緩的睜開眼睛,將桌案上的一道帛書拿起來,淡淡的道:“這是君上的詔令,你看一看。”

  嬴華接過帛書一看,愣道:“這……公伯,君上是何意?為何讓咱們按兵不動,等著衛鞅自己逃回商邑起兵作亂?”

  公子虔歎了口氣道:“這就是君上的良苦用心。秦法誅行而不誅心!群臣雖告發衛鞅謀反,但畢竟沒有切實的證據,衛鞅雖已逃亡,看似是畏罪潛逃,但捉回來還不至於名正言順的定其死罪。”

  “所以,君上是要逼著衛鞅起兵作亂,好一舉鏟除衛鞅在秦國的黨羽,整肅朝綱。”

  聞言,嬴華疑惑地道:“公伯,君上是如何知道衛鞅肯定會潛逃回商邑造反的?”

  “嗬嗬,這就不得而知了。”公子虔淡淡的一笑,說道:“不過,嬴華,君上對於人性的了解異於常人,你看君上自即位以來,做的那一件事不是算無遺策?再者,即便衛鞅沒有潛逃回商邑也無礙。當此之時,天下有哪一國能接納衛鞅?”

  嬴華微微頷首,深表讚同。

  衛鞅在秦國的變法雖大獲成功,衛鞅之才,天下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誰會收留衛鞅並重用他?誰敢冒著得罪秦國的危險收留他?

  衛鞅刻薄寡恩,毫無信義,他的變法是為霸術,觸犯了公卿大夫的根本利益,本身就是與山東列國的國情格格不入的。

  再者,自從魏國進行李悝變法後,天下列國就紛紛進行變法或者改革,都有一定的成效,一旦讓衛鞅插手進來,其變法的成果勢必麵目全非!

  誰都不敢冒這個風險!

  不是每個國家都是秦國,不是每個國君都是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