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3章 廷議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0-09-02 07:43      字數:2372
  商鞅對於秦國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商鞅,曆史上的秦國不說東出稱霸,更不用說一統天下,就連存國,恐怕也成問題!

  商鞅主持的變法,使得秦國一掃此前的頹勢,成為了戰國時期的西陲霸主,也正是“商君之法”,讓秦國一步一步走上神壇,最後完成統一。

  嬴駟對於衛鞅是有恨意沒錯,但決不至於非要置其於死地不可。

  不過,衛鞅現在的的確確是威脅到嬴駟的君位了!

  衛鞅的變法使得秦國國富民強,而且衛鞅率軍在河西迎戰魏軍,一舉洗刷了秦國百年的恥辱,給衛鞅本人贏得了巨大的聲望。

  此時的秦國,家家戶戶都知道“商君”的大名,卻不知道剛剛即位的秦國新君是誰,不管是在什麽時候,為人臣子的聲望遠高於君王,這都是一件使得君王忌憚的事情,這也使得嬴駟對衛鞅不可避免地懷有戒心。

  而在秦國的朝堂之上,關係其實是極為微妙的,變法派因為衛鞅的存在,勢力極大,但是因為根基較淺,從根本上來說,還不具有徹底摧毀守舊貴族的能力。

  而在秦國根深蒂固的舊貴族,因為既得利益受到嚴重削減,對新法抱有不滿,曆仕三朝的老太師甘龍隨時都有可能率領舊貴族反撲。

  在這種情況下,嬴駟屁股下的秦國君位其實是不穩的。

  要麽,嬴駟選擇放手一搏,與衛鞅等變法派一起鏟除舊貴族,要麽,就是殺掉衛鞅,安撫舊貴族,按部就班的完成權力過渡。

  但是嬴駟的心中深知,聯合變法派鏟除以甘龍、杜摯為首的舊貴族,談何容易?

  君主之道,貴在製衡。

  沒了舊貴族鉗製變法派的人,衛鞅焉能屈居人下?

  野心,是會滋長的。

  再者說,秦國的老貴族根基深厚,嬴駟無法連根拔起,也不能連根拔起——這樣會大大傷害秦國的元氣,傷筋動骨,得不償失。

  嬴駟回到龍台批閱奏牘,就看見許多舊貴族的大臣彈劾衛鞅的奏牘。

  他們是在逼著寡人殺衛鞅啊!

  嬴駟的心中感慨不已。

  衛鞅有多招人恨,他很清楚,若僅僅是處死衛鞅,嬴駟能做得出來,可是秦國的商君之法怎麽辦?總不能遂了甘龍、杜摯等人的心願,就這樣廢止了吧?

  想著想著,嬴駟不禁心煩意亂,將手中的狼毫毛筆扔到一側,自己扶著額頭,仍在思慮著什麽。

  秦孝公留給嬴駟的,雖是一個家底頗為雄厚的秦國,但是給他樹立威望的時間不多,還有新法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矛盾,終孝公一世,都未能解決。

  在朝中,嬴駟唯一能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兄弟嬴華與嬴疾,偏偏太傅公子虔不願複出,如若不然,自己不必這般糾結的。

  在翌日的大朝會上,在老太師甘龍的授意之下,上大夫杜摯就第一個出列道:“君上,臣有事啟奏!”

  “請講。”看到杜摯如此積極,嬴駟的眉頭一皺。這廝素來就是保守派的急先鋒,老甘龍的馬前卒,這麽積極,肯定是要幹不利於衛鞅的事情。#¥愛奇文學iqi最快更新

  果不其然,杜摯手持牙笏,朗聲道:“君上,臣要彈劾衛鞅!”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衛鞅麵不改色,還能保持鎮定,至於子岸、景監等人則是對杜摯怒目而視,似乎後者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就會對他大卸八塊一樣!

  吸引著這麽多的仇恨,杜摯渾然不懼,又道:“君上,衛鞅天資刻薄人也,貴尚譎詐,務行苛刻。廢禮義之教,任刑名之數,不師古,始敗俗傷化。此則伊尹、周召之罪人也!”

  “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衛鞅者,秦人多怨,苦於衛鞅之法久矣!臣請君上誅殺衛鞅,廢除衛鞅之法,並恢複穆公之祖製,還我大秦一片朗朗乾坤!”

  杜摯這咬文嚼字如此之犀利,看上去作了不少功課,亦是打了草稿,有備而來的。

  嬴駟還未說話,保守派的一眾大臣就紛紛站出來聲援。

  “君上,上大夫所言極是!”

  “衛鞅以威刑顯達,而酷吏為用,違禮義,棄倫理,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昭昭大秦,何以容此奸佞惡人?豈不為天下人恥笑乎?”

  “臣附議!”

  “君上,衛鞅執法嚴酷,曾在渭河邊一日處決囚犯八百餘人,河水因此變紅,號哭之聲驚天動地。衛鞅嚴格執法,濫用酷刑之行為招致黎庶普遍的怨恨!若不殺之,何以平民憤?”

  “正是此理!君上,衛鞅此人毫無道德,無信無義,有敗於天理。其騙擄魏將公子卬,致使大秦失信於人,失信於天下!又刑公孫賈、公子虔,悖逆於王道,有違於禮法。正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是自古以來的禮法,衛鞅逆之,實屬大逆不道,是故衛鞅必須得到嚴懲,衛鞅之法亦當在秦國禁絕!”

  群臣七嘴八舌地說著,群情激奮,似乎非要置衛鞅於死地不可。

  嬴駟倒是氣定神閑的,高坐在陛台之上,一點都不慌。

  但是景監、子岸等新法派的大臣如何坐得住?

  “爾等所言大謬!”

  在這個風尖浪口上,景監站出來力挺衛鞅,斥責道:“爾等口口聲聲說,商君之法不師古製,敗俗傷化,可是焉能不知曉商君之法,乃是富國強兵之法?”

  “若無先君用商君之法,移風易俗,何以民以殷富,何以國以富強,何以百姓樂用,何以諸侯親附?”

  “好!”

  “彩!”一眾新法派的大臣都叫好喝彩,力挺景監。

  而杜摯則是嗤笑一聲,說道:“景監,你言及秦國今日之境況,得益於商君之法,這一點我不否認。但衛鞅之法,衛鞅之刻薄為人,既欺魏將,亦怨秦人。如何作法,豈非逆旅不賓!”

  “大秦世居西隅,常年與戎狄混居,本為中原列國鄙夷,視之為‘西戎’!”

  杜摯振臂一呼,站到群臣的中間,昂著頭高聲道:“天下卑秦,在於秦國不尊古製,不服王化,習性、風氣皆與戎狄如出一轍!”

  “昔日衛鞅入秦,秦棄王道之術不用,改為霸術,繼而依法治國,重農抑商,重戰尚武,重刑輕賞,貶斥儒家學說、縱橫家及遊俠。這與穆公祖製相悖逆,與中原列國所奉行之《周禮》王道更是格格不入!”

  “秦國在天下人的眼中,已成異類!自穆公稱霸西戎以來,大秦銳意東出,欲逐鹿中原。東出,為我大秦曆代先君之遺願,試問,已成異類的大秦如何東出?如何與列國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