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我說了算
作者:碧藍的世界      更新:2020-09-10 08:50      字數:2692
  陳牧的馬車先去接了商磊,兩人一同前往赴約。

  說是約會,實際上這是一場談判。

  昨天,陳牧派人過去正式遞名帖,約定今天見麵談一談,按照規矩,一方定時間,另一方定地點。

  對方將談判的地點定在了城西。

  從城東去城西,有幾條橋,也可以乘坐渡船。

  陳牧坐的是馬車,自然是從橋上走。

  他之前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太淺,把事情想簡單了。也就是在這兩個月裏,從柏蘭,夏洛特和商磊等人,還有天宮龍女等人那裏,知道了許多這個世界的規矩。

  在大晉朝,每行每業,每個階層,都有著自身的規矩,要是不知道這些規矩,就會寸步難行。

  這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巡捕房的巡捕遍布每一條街區,不提效率如何,這控製力絕不是那些封建王朝可比的。

  打打殺殺從來不是這個世界的主流。

  當兩個勢力發生了利益衝突的時候,就算一方強勢一些,也不可能派出大批人馬,將對方給滅了。那樣,不用到第二天,六扇門的人就會上門把他給滅掉。

  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規矩,一方劃下道來,另一方接下,一翻比拚之後,誰贏誰說了算,輸了就得退出。

  這樣,就算出了人命,官府也是不管的。這叫江湖事,江湖了。

  當然,還有一個絕戶計,叫暗殺,隻要手腳夠幹淨,不被六扇門查出來就行。

  這世道,你有實力有背景,別人才會跟你講規矩。什麽都沒有,就想跟別人爭利,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陳牧弄清這些規矩後,就知道這類事情,該怎麽應付了。

  他沒有通知柏蘭,前段時間,她的老師,也是神醫監在津海的負責人回來了。她的好日子也到頭了,每天有學不完的功課,隔幾天才有機會出來透一透氣。

  這件事,就不麻煩她了。

  一路上,他都在跟商磊商議,一會見麵時,該怎麽談。

  商磊在原來的商行幹了二三十年,見多識廣,對於各行各業的規矩都有所了解。陳牧從他這裏知道了許多商場中的規矩,從而避過了許多坑,對他也越來越倚重。

  商磊算是正式轉正,待遇也提了一級。

  馬車很快上了大橋,前往城東。

  陳牧還是第一次到城東,光從街上的建築和行人來看,城東確實比城西要繁華一些。因為這一頭比較靠近京城。一直以來,都是城東比城西富裕。很多達官貴人,大富之家,都是住在城東。

  談判的地方名叫陶然居,是津海最有名的食府之一。

  陶然居之所以這麽出名,並不是店裏的飯菜多出色,或者風格多獨特。而是因為它的老板陶正。

  這人是個享譽三十年的武道高手,煉通了骨髓的第三境武者。是出了名的急公好義,為人解除糾紛,人送外號——鐵麵判官。

  這人成名多年,是一個宿老。最喜歡給別人當公證人,有類似的糾紛,都是由他來當個見證。

  久而久之,但凡津海的大小勢力出現利益衝突,都是到這裏來談判,這已經成了一個規矩。

  在陳牧看來,這不就是武俠裏的那種德高望重的武林大豪嗎?換作武林中,要稱一聲陶大俠了。

  雖然力量體係不同,但是整個江湖的生態,還是有些類似的地方。

  不同的是,中更多一些浪漫色彩,而在這裏,全都是赤|裸裸的利益。

  陳牧在地球生活了三十年,形成的價值觀,賺錢是第一位的。而且他過慣了現代便利的生活,在這個時代,想過得舒適一些,就要掙錢,掙很多很多錢才行。

  他可不想再過兩個多月前那種苦日子。

  為了洗個熱水澡,要挑好幾擔水,還有柴禾,再燒水,然後倒到桶裏,前前後後,起碼要花費一個多小時。不說要付出多少勞動,光是浪費的時間,就讓他無法接受。

  一個多小時,足夠他運功幾個周天,練幾趟劍法和掌法了。

  再加上做飯,洗碗,洗衣服,晾衣服……光是這些生活瑣事,就要占用他好幾個小時。

  所以,花時間和精力在事業上,是必要的付出。

  現在,有人要搶他的生意,他自然不答應。

  馬車一路前行,又行駛了半個多小時,陶然居終於到了。

  陳牧和商磊下了馬車,看向前麵的大門,看著跟別的飯館沒在太大的區別。

  一名店小二迎了出來,商磊報出了名號。店小二的態度頓時變得恭敬起來,將他們了後院。

  後麵是一個單獨的院子,種了些青竹,環境清幽。

  這才是高檔會所該有的樣子。

  陳牧心裏想著,跟著店小二進了後院,就聽到一個爽朗的笑聲,“都說新月山莊的主人年輕有為,沒想到,竟如此年輕。”

  說話的是一個高大的男人,看起來也就四五十歲的樣子,一張國字臉,眼睛炯炯有神,身上有一股懾人的威嚴。

  陳牧一見到此人,就感到一股強大的壓迫感。

  確實是一位高手。而且,陶正成年三十多年,至少有六七十歲了,看起來卻這麽年輕。看來,這個世界的武道,練到高深的地步後,可以延緩衰老。

  他拱了拱手,客氣地說道,“新月山莊陳牧,見過陶前輩。”

  “陳莊主客氣了,請坐。”

  陶正示意他坐到一邊,並說道,“鄧老板應該也快到了,還請陳莊主稍等一下,嚐一下我這個雲霧茶。”

  也就一盞茶的工夫,正主就到了。

  鄧老板名叫鄧旭,三十幾歲的樣子,個子有些矮,鼻子上有一顆豆大的黑痣。又有一個渾號,叫鄧大痣。

  這些,都是從夏洛特那裏得來的資料。

  鄧旭身邊跟著幾個人,一看就是幫閑一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拿著一把長劍的青年,長得其貌不揚,目光卻極為銳利。

  這青年一定是入了境的武者。

  陳牧瞬間做出了判斷。

  鄧旭跟陶正見過禮後,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這位就是陳老板吧,不知你約我來這裏,有何見教啊?”

  陳牧也不跟他客套,開門見山地說道,“這次約鄧老板過來,是通知你一聲。我成立了一個蜂窩煤行會。你既然想入這一行,就必須加入行會,並且遵守一些行規。”

  他說完,旁邊的商磊適時地將一份協議遞了過去。

  行會,是舊社會的一大特色,實際上,是一種壟斷勢力。大一些的行業,都有一個行會,像是織錦行,金銀行,就連開武館,都要得到武館行會的同意才行。

  行會是為了調整同業關係,解決同業矛盾,保護同行利益,協調跟朝廷的關係而成立的。

  實際上,當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行會可以說是一個毒瘤了,會阻礙行業的發展。

  陳牧得知商場上的各行各業,基本都有這麽一個組織後,就動了心思。詳細了解了一翻,意識到可以利用這一點,於是成立了一個蜂窩煤行會。

  鄧旭聞言卻不接,冷笑道,“真是新鮮,我還從來沒有聽過,一家商行,就敢成立行會的。”

  陳牧說,“沒有哪條規矩說,一家商行就不能成立行會的吧。”

  鄧旭冷哼一聲,“你這個行會,我不認。”

  陳牧臉色一冷,“你這意思,是想挑戰行規了?”

  “你真以為這一行,你說了算?”

  “至少現在,這一行,是我說了算!”

  二人針鋒相對,三言兩語間,雙方的氣氛就變得劍拔弩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