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劉遵憲協助辦報
作者:美夢會成真      更新:2020-09-06 01:09      字數:2279
  輿論的重要性朱安十分明白,而且性價比十分高,就目前大明的狀況,十萬兩足夠李在欽大展拳腳。

  但為了讓李在欽的工作更好進行,朱安吩咐內侍將工部尚書劉遵憲喊來。

  得到傳令的劉遵憲一路小跑,忙不迭的撞進乾清宮,神態慌張:“臣參見陛下。”

  按理說,作為大明的頂級大佬之一,劉遵憲不至於如此失態,但誰叫前段時間朱安給了嚴厲的警告呢。

  事情是這樣的,朱安某一天突發奇想,估摸著按照曆史記載明末的火器製造技術已經有突破性進展了,為何軍隊裝備的仍舊是落後的三眼銃呢?

  而即便是三眼銃,質量問題依舊堪憂,更別說魯密銃等其他火器了。

  為此,他暗中安排人調查,得到了答案。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大明軍器局和火藥局的貪汙問題的確很嚴重,但這種嚴重不是金額特別巨大的問題,而是貪汙範圍廣,牽涉的人員多。

  你想,整個明朝一年的稅賦才多少錢?其中大部分要用作遼東和西北地區的軍費,能用作裝備製造的本就不多,這還要均攤到鎧甲、馬匹、刀劍等其他裝備上。

  所以,貪汙的數量不是關鍵,而是形成了人人都貪的風氣。

  其次,在主事貪汙的情況下,下層工匠的待遇是越來越差,可能這也和整個大明的環境有關。

  再則糧價高漲,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工匠們原先的薪水已經捉襟見肘,其次是就業環境嚴峻,主事們有壓榨工匠的底氣。

  最後說到底還是軍隊的需求問題,由於火器的安全性的確不可靠,士兵們並不熱衷於使用火器。

  且火器的使用也是要勤於訓練,並不是拿著槍就能射,現在火器射程、射速相較於弓箭並沒有多大優勢,要想形成壓製性就必須嚴苛訓練方陣,而明末的軍隊大多難以做到,畢竟不是所有軍隊都是戚家軍。

  當然還有各總兵之間的勾心鬥角,畢竟明末的總兵實質上等於軍閥,他們可不會管什麽火器不火器,質量如何,什麽裝備能拿到手才是自己的。

  總結就是火器在明末沒有得到重視、得到重視卻不知如何重視,知道如何重視但執行人的不重視,執行人重視起來但環境不允許他們重視了。

  “平身吧!軍器局和火藥局的工作安排的如何?”朱安板著臉,沉聲道。

  劉遵憲垂著腦袋,冷汗直流:“回陛下,已安排好了。”

  朱安冷聲道:“好,過幾日朕會讓王擒虎接管,你準備一番吧!朕告訴你,心裏也不要有怨氣,堂堂工部腐敗無能到如此地步,你敢說你劉遵憲沒有責任!”

  劉遵憲哪敢辯解,忙垂首道:“臣不敢。”

  朱安調查過劉遵憲,這家夥任上兢兢業業,未有違規之舉,算得上是朝廷上的老好人,崇禎也一直器重他。

  下麵官員腐敗,雖說頭頭責任重大,但國情如此,真要全部殺完誰給他辦事?

  不過那幾位主事肯定跑不了,殺雞儆猴還是要的。

  見劉遵憲態度不錯,朱安繼續道:“朕也不管你心裏怎麽想,這次朕傳你來卻不是為了軍器局的事情。”

  又望著李在欽道:“你旁邊這位是李在欽,他要替朕辦件差使,需要你協助他。”

  李在欽平靜的打著招呼:“見過劉大人。”

  劉遵憲歪著頭打量著身旁腰杆挺得比之的中年男子,禮貌的回道:“李大人有禮了。”

  作為頂級大佬,劉遵憲對京官倒是熟得很,但外地的小官,他不可能全部記住,因此腦袋裏還在琢磨李在欽的身份。

  就聽朱安打斷他的思考,說道:“劉卿家,朕欲興辦民間報社,此事由李在欽負責,你們工部需協助一番,可有問題?”

  報社?

  劉遵憲從字麵上理解出皇上的意思,現在民間類似於報紙的東西還是蠻多的。

  如官方的邸報,民間的大字帖、畫帖等,基本由書坊把持,但各家書坊都是小打小鬧,上不得台麵。

  “沒有問題,不知李大人興辦的報社規模如何?”劉遵憲保證道,如果是這件事,那問題不大。

  “暫定每周至少一萬份報紙!”李在欽說道。

  以目前的大明活字印刷術的效率,還不太可能做到每日都更新發行,畢竟報紙也是要編輯、審核、排版等一係列複雜的流程。

  劉遵憲眉頭緊皺,搖頭道:“陛下,臣還不知道報紙的具體大小,無法給出具體回答,若報紙大小和邸報相當,臣認為問題不大。”

  還有一點劉遵憲沒提,就是錢到位,這些都好說。

  邸報的大小朱安是知道的,無非就是將信息裝訂成冊的書籍,總麵積估計和報紙相當,但製作相對簡單。

  如果報紙采用現代報紙的排版,勢必用到更大更繁瑣的模板,這都會降低印刷效率。

  “報紙大小的問題你與李在欽再商議商議,朕給你的要求就是,報社事宜高於一切,明白嘛!”朱安命令道。

  “臣明白!”劉遵憲回道。

  說罷,朱安揮退二人。

  具體怎麽辦報社就交給李在欽吧,反正這家夥是係統欽定的專家,總不能連自己都不如吧?

  李在欽和劉遵憲離開後,朱安活動活動筋骨,就要開始運動了。

  別看他係統給他安排的任務繁重,實際上真沒花他多少時間,他真正的時間基本都用在了運動上。

  也就是跑步,如今朱安一天運動的步數已經平均在七萬步左右,這也和他身體素質越來越好有關。

  七萬步能兌換七十個任意兵種,三十天就是兩千一百人。

  聽起來好像不少,但真正用起來當真是捉襟見肘啊,首先朱安答應孫傳庭的一千禦衛營,還有即將使用精良燧發槍的一千龍衛營,其次是水泥廠、路橋公司安排的‘律兵’。

  朱安發現,自己的缺口竟然無限大。

  況且第一個月他平均的步數也不過五萬步左右,刨除升級所用掉步數,他真正召喚出的士兵不過一千一百多人。

  這還是將孫傳庭的一千人算在裏麵的情況下。

  當然,朱安隻所以增加跑步數量,更重要的原因是李官武來信,他已經成功混入八大晉商內,再需一段時間,便可掌握證據,將他們一網打盡。

  而這,估計得倚靠那拿著一千精良燧發槍的龍衛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