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特約磚家李在欽
作者:美夢會成真      更新:2020-09-03 14:18      字數:2413
  朱安賞賜曹化淳和方正化並非無的放矢,無論是足協還是路橋公司和水泥公司,為了防止腐敗,朱安都安插了大量的‘律兵’,全稱紀律監督兵。

  沒辦法,在信息交流不發達的古代,要想杜絕腐敗幾乎不可能,尤其是朱安任用的人員本質上仍舊是‘守舊派’。

  從律兵反饋的信息來看,曹化淳和方正化的工作的確稱得上兢兢業業,並沒有貪汙之舉。

  朱安自然也不是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的周扒皮,賞賜他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得到賞賜,曹化淳和方正化的積極性不用說,那是愈發高漲起來。

  次日,朱安就從係統裏麵收到支線任務(二)完成的提示,這說明聯賽首場較量正式圓滿舉辦。

  為了避免混亂,朱安沒有去現場,但從曹化淳的匯報中,朱安得知‘觀眾’的熱情那是相當高。

  為什麽這麽高呢?

  因為在賽前的時候,路橋公司就放出話來,隻要球隊取得勝利,現場觀戰的‘球迷’每人可以領取一斤豬肉。

  水泥公司公司也不甘示弱,獲勝後同樣賞賜一斤豬肉,所以場上場外的氣氛都格外熱烈。

  這主意不用說,都是曹化淳想出來的,這老家夥為了討朱安歡心,也是煞費苦心啊。

  難怪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格外喜歡重用太監,沒辦法,他們實在是太好用了,將上頭的心思揣測的明明白白。

  當然,完成一場聯賽獲得三萬石糧食固然可喜可賀,但更令朱安好奇的是支線任務(二)的獎勵——特約專家一名。

  “希望是製造方麵的人才。”朱安默默的祈禱道,並將特約專家召喚出來,他的特殊任務欄中因此又多了一位人物。

  安排小內侍將這位特約專家領到皇宮,朱安忍不住嘖嘖稱奇。

  這專家果然不同,濃眉大眼,神態肅穆威嚴,一副鐵骨錚錚的高大形象瞬間收獲了朱安的好感。

  “臣李在欽參見陛下!”特約專家穿著一襲樸素的青袍,不卑不亢的躬身拜道。

  朱安也習慣了特殊人物的態度,再揮退暖閣所有人後,好奇道:“上麵說你是特約專家,能告訴朕怎麽個特約法嘛?”

  李在欽道:“陛下,特約的意思是說臣會以專業的角度對農業、軍事、政治、軍事等諸多方麵進行深入的解析。”

  我靠!

  還來個萬事通,朱安興奮的連忙從座椅上彈起,追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李在欽神態自若,平靜道:“是真的。”

  都說二十一世紀什麽最重要?人才最重要。

  那十七世紀的人才就不能用重要來形容了,那可算得上是寶藏啊!

  “好,既然你這麽說,那朕就考考你。”朱安來回踱步,有了計較,便問道:“那朕問你,建奴要如何滅!”

  李在欽回道:“滅建奴不難,臣有三步之策。”

  好家夥,連對策都是信手拈來,朱安覺得自己撿到寶了,興奮道:“哪三步,快說。”

  “第一步,斷其糧,如今大明幹旱肆虐,糧食欠收,建奴同樣如此,隻要我們能在這段時間能控製建奴的糧食收成,必削弱其兩分。”

  “第二步,滅其郎,如今建奴可戰之士不過十餘萬,且是滿蒙漢等各族混雜而成,若是我們能最大限定的消滅其有生力量,缺少兵源補充的建奴必定不是我們的對手。”

  “第三步,毀其商,遼東貧瘠,建奴所需物資基本全靠關內輸送,若是能有效阻隔奸商賣國,建奴將不戰而勝。”

  朱安聞言,連連稱讚,這三點不正和後世網絡上的觀點一致嗎?

  可細細想想,他又覺得哪裏不對。

  目前擺在大明朝麵前最大的問題似乎是該怎麽麵對清軍即將破關而入的進攻吧。

  李在欽道:“陛下多慮了,我大明擁軍百萬,建奴萬不敢在此時來攻。”

  “朕是說萬一呢?”朱安對這位特約專家莫名的自信表示不能理解,但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

  “萬一建奴來攻,臣也有辦法應對。”

  “建奴入關,無非有兩條路,一則繞道蒙古,二則突破寧錦防線,寧錦防線固若金湯,建奴若能破關也不必等到現在,所以這條路必定行不通。”

  “既然如此,那建奴隻能繞道蒙古,臣以為隻需許諾蒙古諸部厚利,不求出兵夾擊,隻求通風報信即可,有蒙古做眼睛,我們隻需再各關口布置重兵,建奴必定無法入關。”

  李在欽言之鑿鑿,朱安點點頭,陷入愁緒。

  特約專家果然不同凡響,思路敏捷,基本上朱安提出問題,他就能立馬給出應對方案,這可比官場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員都強。

  隻是,他的方案為什麽朱安總感覺不靠譜呢。

  拋開建奴的問題,朱安繼續問道:“不提建奴了,朕在問你,我大明要想製勝,該如何做?”

  李在欽昂然道:“陛下,大明擁兵百萬,富有四海,要想取勝實在太過容易,但臣覺得陛下隻要做好一件事,便會立於不敗之地。”

  “噢!哪件事。”

  當李在欽誇讚大明時,朱安已經將他定位成一位嘴炮了,任誰都看得出大明風雨飄搖,唯獨他說大明強盛,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嘛。

  雖然大明目前對清軍的確擁有戰略上的優勢,但那是戰略上,真正幹起來,那肯定是一觸即潰。

  不過,他還是很好奇李在欽的看法,畢竟是係統製造,就算是嘴炮磚家,那也是磚家好吧。

  “輿論!”李在欽道:“簡單點說,陛下得抓緊收攏人心,要知道古往今來得民心者得天下,隻要陛下掌握民心,建奴如何能入關呢?”

  朱安沉思道:“可如今流賊四起,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怎麽會倒向朕這邊呢?”

  李在欽卻自信笑道:“陛下,您不做怎麽知道百姓心不在您這邊呢?”

  作為一名現代人,朱安深知輿論的重要性,想想看即便是互聯網信息社會都有大量不分青紅皂白被各種虛假信息蒙騙的人,更何況是古代?

  就像李在欽所說,隻要掌握大明信息的發行權,就能徹底掌握大明的輿論權,這就和東林黨掌握士林話語權一個吊樣。

  前麵朱安忙於完成係統任務和鍛煉,還真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

  “陛下,臣覺得陛下應該成立一家專業報社,而不是像邸報那樣遠離百姓!”李在欽建議道。

  人才!

  管他是嘴炮還是專家,至少人家的觀點十分新穎,無愧於專家。

  “好,朕給你十萬兩白銀,把朕將報社辦起來,能不能做到。”朱安激動的命令道。

  李在欽躬身應道:“陛下,辦報紙什麽的臣最拿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