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孫承宗回來了
作者:美夢會成真      更新:2020-09-01 13:25      字數:2571
  崎嶇的官道上行人與馬車絡繹不絕,越是靠近京城,越是熱鬧。

  來往的馬車中,一輛極其樸素的馬車慢悠悠的行駛著。

  駕駛馬車的是位三十多歲的漢子,麵相粗狂,皮膚黝黑,一看就不好相與。

  在漢子旁邊,還端坐著一位少年。

  少年約摸十八九歲,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正好奇的四處眺望。

  “六哥兒,你快看,你快看,水泥路,水泥路!”

  忽然,少年驚喜的大聲呼喊。

  原來就在官道前方不遠處,一眼眺望,數不清的人頭在埋頭作業,精巧的小推車絡繹不絕的穿梭著,熱鬧無比。

  馬車中的六哥聞言,掀開簾子,伸出腦袋張望,瞪眼一瞧,果然是在修路。

  “爺爺,真的有水泥路啊!”

  青年將頭縮回馬車,一臉驚喜的朝一位須發皆白,卻精神抖擻的老者說道。

  老者聞言,微微一笑,道:“那是自然,若此路修成,天下安寧!”

  “天下這麽大,要修好還不知道要何年何月,現在局勢糜爛……”馬車內,還坐著一位中年漢子。

  他還想說著什麽,見老者臉色不善,識趣的閉嘴,隻得以一聲輕歎表達他的憂愁。

  青年卻信心十足道:“五叔,我覺得爺爺說的對,往常流民都是如何,而今又是如何?關鍵不在於修路,而在於救民。”

  老者聞言,嗬嗬一笑,誇讚道:“浯兒說得在理。”又瞧了瞧中年漢子,不悅道:“讀書讀書不行,連悟性都不如小輩,真是丟人現眼。”

  中年漢子被老者訓斥,不敢辯駁,隻能恨恨的瞪著青年,青年卻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渾然不懼。

  看得出中年漢子並非記恨青年,眼神中反倒流露出欣慰,可見馬車內這一家人相處的頗為和睦。

  馬車又行駛了數百米,撩開車簾,伸頭就能清楚的瞧見左側正在修路的工人們。

  一路上,看著工人們開墾路基,用架設的高台將小推車內的水泥、石頭、沙子攪拌出混凝土,然後又用小車拉到前方修路的地段。

  在用一根沉重的圓形石柱來回將水泥混凝土鋪均勻,所有的工藝流程一目了然。

  不止是少年和青年,就連老者都目露驚奇。

  又走了數裏地的距離,此時已經極為接近外城,一棟棟民宅有序的坐落於‘公路’兩側。

  沒錯,不知不覺,他們家的馬車已經悄悄行駛到公路上了。

  “爺爺,似乎沒那麽顛簸了!”青年歡喜道。

  雖然大明的馬車已經有減震技術,但老者畢竟年事已高,若是馬車速度過快,估計還沒到京城,老命就丟了。

  但走在公路上就不同,如果馬匹小跑,幾乎感受不到明顯的顛簸,當然搖晃依舊無法避免。

  老者微微一笑,卻沒有答話。

  中年漢子卻笑道:“爹,依兒子看,陛下的賞賜說不得還真能作為傳家之寶用呢。”

  此言一出,老者的臉頓時垮下,怒道:“放肆,爹來京城為的是一千原始股嘛?在你們心中是不是覺得報效國家還不如那一千原始股來得實際!”

  中年漢子羞愧道:“爹,兒子不是那個意思,兒子隻是覺得這公路當真神奇,日後必然揚名全國。”

  “廢話,這還用你說!”老者怒目圓睜,越想越懊惱,自己怎麽就生了這麽個憨憨。

  此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前不久被朱安想到的明末大臣孫承宗。

  一個星期前,孫承宗接到聖旨,聖旨裏麵的內容很奇怪,皇上決定起複他,但要幹的工作卻和軍政完全不沾邊。

  也不能說不沾邊吧,畢竟農業也是國之大計。

  孫承宗算得上文人中的異類了,屯過田,帶過兵,詩詞一途上也頗有心得,曾經貴為士林領袖。

  但皇上這次交代的事情,卻讓他琢磨不定。

  因為聖旨裏提到的農業並非屯田,而是改良農作物,從而推廣全國。

  離京十餘年,再次回到故地,孫承宗內心不禁感慨,他以年過古稀,也不知還能看這繁華多久。

  早已得到消息的太監恭候在城門前。

  來回的鄉親們見幾位宮中打扮的內侍候在城門前,都道是哪位皇親國戚要進城。

  直到看到內侍們攔下一輛簡樸的馬車。

  “孫師傅,皇爺說了,您舟車勞頓,先休息一晚,明日皇爺在召見您!”內侍笑著解釋道。

  孫承宗不敢拿大,在兒子和孫子的攙扶下走下馬車,先向內侍行了個禮,後問道:“敢問公公貴姓?”

  “咱家姓王,名承恩,孫師傅喚我王公公即可。”王承恩和顏悅色道。

  作為皇帝親信,他可明白眼前這位在皇爺心中的分量,因此不敢有絲毫不敬。

  孫承宗在京城當官的時候,王承恩還隻是曹化淳的人,算不上紅人,孫承宗不認識他也正常。

  但如今的大明官場,這‘王承恩’三字的聲威,即使沒見過人,也該聽說過名吧。

  孫承宗也沒想到陛下會讓‘王公公’來迎接自己,大為感動,就要跪下叩謝隆恩,還好是王承恩即使製止了他。

  這也是皇爺的交代,孫師傅可免一切禮儀。

  孫承宗的兒子和孫子自然也聽說過如今內侍中新晉的寵臣王承恩,聽到陛下讓此人來迎接自己父親(爺爺),來時的忐忑頓時煙消雲散。

  “還望公公告知陛下,老臣不累,望今日得陛下召見!”孫承宗慷鏘有力的回答道。

  王承恩見這位古稀老者仍有這等英姿,不禁大讚,忙道:“孫師傅若是身體尚可,可隨咱家進攻麵聖,皇爺等您可等得及呢。”

  說罷,當先邁入城門旁的另一輛馬車,領著孫承宗趕往皇宮。

  此時,京城內的公路和街道的修繕同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從進度上看,反倒不如官道。

  當然,這也可能是京城內的道路本就平坦,無需太過急迫有關吧。

  坐回馬車,孫承宗依然心緒難平。

  他本以為此生在無望見到陛下,哪成想今日再回皇城。

  “孫師傅,皇城到了,咱家給您準備了一頂轎子,皇爺說了,您可以坐轎進宮。”王承恩在外麵笑著解釋道。

  坐轎子進宮是何等榮譽?

  大明建國以來,從未有大臣敢在皇宮內騎馬或坐轎子,他孫承宗哪敢開這個先河。

  孫承宗忙下轎,搖頭道:“老臣多謝陛下賞賜,隻是我大明從未有騎馬坐轎入宮者,孫不可開此先河。”

  說罷,吩咐子孫去親族家住下,自己昂首闊步邁入宮門。

  王承恩微微一笑,忙指揮起小內侍跟上,道:“莫讓孫師傅傷了。”

  孫承宗此舉也是想告訴朱安,他還沒有老到走不動道的地步,他還能為國效力。

  當朱安看到身材消瘦的孫承宗昂首闊步的邁入乾清宮時,內心極為震撼。

  就是這位鐵骨錚錚的老者,在大明風雨飄搖之際力挽狂瀾,續大明命,又在諸多文人變節之時,舉家殉難。

  “孫師傅,來了啊!”朱安幾乎是以一種熱淚盈眶的語氣感動道。

  孫承恩一擺衣袍,頓首再地,聲音哽咽道:“老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