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冒牌君王不早朝
作者:美夢會成真      更新:2020-09-01 13:25      字數:2386
  王承恩的忠心朱安清楚。

  曹化淳的忠心以崇禎的角度看,問題也不大。

  但忠誠歸忠誠,那和貪是兩碼事。

  誰說貪官就不能是忠臣?

  他剛才說出那番話,一是告誡,二是表明自己對足球的態度,其次是給二人一個態度。

  朕是相信你們滴。

  你們隻要好好幹,朕不會揪著以前的事不放。

  再則,忠臣和好用也沾不上邊,有的越是忠臣越喜歡和皇帝對著幹。

  為什麽啊?

  因為他覺得自個兒是忠臣,自然無所畏懼。

  反正勞資是為陛下,為國家好,沒錯。

  朱安借用淺薄的曆史知識,能夠想到的名人能用的還真不多。

  楊嗣昌暫時不行,他雖然被崇禎圈定為心腹,也沒什麽黨派牽扯,但以朱安的角度看,這家夥畢竟是文臣,保不成會在關鍵時刻和自己對著幹。

  至於張至發,陳宇亮,孔貞運的內閣,說實話朱安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且在崇禎的記憶裏麵,張至發還有點能耐,陳宇亮則是跟正苗紅的二代,孔貞運忠心歸忠心,卻不是辦事的料。

  另一邊,楊嗣昌覺得違背承諾,斬殺張獻忠這件事過於重大,他一個得寵的兵部尚書還真不好拿捏。

  大明朝不是還有內閣嗎?

  讓他們幫忙一起勸吧。

  至於皇上沉迷蹴鞠這件事,楊嗣昌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畢竟又不是從民間選妃,鬧得滿城風雨。

  另外令楊嗣昌納悶的是,皇上之前還有很強的招降意願,甚至不惜嗬斥自己,而今怎麽有忽然恨起張李二人來了。

  楊嗣昌匆匆趕往文淵閣,從始至終沒有人過問的當屬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了,他納悶為什麽皇上連瞧都不瞧他一眼。

  現在人來都來了,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隻能領著各百戶小旗就這麽守著。

  當張至發和孔貞運等人聽說皇上非斬張獻忠不可時,表情各異。

  無他,因為在他們眼中,張獻忠就是一農民賊,不值一提,殺了就殺了。

  楊嗣昌陳訴要害,眾人眼見被說服,卻也沒人提及勸阻暴怒中的皇上,“楊尚書,熊總督的奏折我也看過,上麵說張獻忠投降的條件之一就是不接受整編,且以久戰為由,要借用穀城調整,此人心性如何,隻怕昭然若揭。”

  楊嗣昌道:“元輔說得是,隻是以獻賊在反賊中的威望,若朝廷順利招撫,且委以高官賞賜,其餘反賊見朝廷不計前嫌,抵抗也會弱上一些。”

  劉宇亮卻笑道:“文弱的話不對,若人們見反賊都被招降了,是不是會想著反正朝廷會招降,不如反他娘的。”

  劉宇亮矮小精悍,鍾於武事,偶爾說話也會粗鄙不堪,眾人也習慣了。

  楊嗣昌苦笑道:“蓬玹也知,如今獻賊已經接受熊總督招降,我現在擔心的是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信用,否則獻賊殺了也就殺了,又能如何。”

  “人無信不立,朝廷更勿論,待明日朝會,我等自會勸誡皇上,讓皇上收回旨意!”孔貞運發話道。

  雖然這件事在他們看來無傷大雅,但能減少戰事總歸是好事,若是皇上執意要斬殺張獻忠的消息傳出,隻怕那賊拚了命的都會反。

  “那就拜托諸位了。”楊嗣昌拱拱手,離開了文淵閣。

  次日,朱安依然沒有早朝。

  這下,可把百官急壞了。

  如果平日裏由於崇禎的喜怒無常,大夥兒難得安寧一天,心中高興的話,那麽此刻卻不同了。

  皇上沉迷蹴鞠已有三日,這不是好兆頭啊。

  “皇上有旨!”

  高台上,大太監王德化朗聲喊道。

  台下嘰嘰喳喳的百官頓時安靜,跪坐一團。

  “朕近日身體偶感不適,需要多運動運動,諸位愛卿勿掛念,朕修養期間,朝中瑣事皆由張閣老負責,孔貞元、劉宇亮、傅冠、薛國觀、楊嗣昌、張之極、朱純臣、徐允禎……等協同處理,非緊急軍政大事,不可打擾朕。”

  “欽此!”

  王德化念罷,又朝著下麵百官嚷嚷道:“皇爺近些日子愁壞了身子,要歇息一二,你們可不要不識好歹,驚擾了皇爺。”

  說完也不管眾人,領著小太監離開了。

  台下,最懵逼的當屬張至發。

  他是內閣首輔,但就是個空架子,無論是孔貞運、劉宇亮還是傅冠、薛國觀等宰輔,甚至連下麵的官員也沒幾個服他的。

  一則因為脾氣剛正,說直白點就是倔,認死理,二來張至發走得是外臣的路線當的首輔,和其他人不是一路子。

  而現在,皇上專門下旨。

  這是讓他攬大權了?

  一時間,恭喜聲不斷,可張至發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另外出人意料的還有楊嗣昌,聖旨上的人全是內閣大學士和頂級勳貴,唯獨隻有他一位是兵部尚書,這豈不是說……?

  有句話說得好,明朝就是被崇禎自個兒瞎折騰完的。

  現在他直接當甩手掌櫃,說不定明朝還能多活幾年,畢竟在他的屠刀下,即便是有能力的官員也會被嚇得沒能力。

  一連半月,朱安不問政事。

  王承恩和朱安提得最多的就是百官彈劾張至發的奏折,說什麽的都有,例如:驕縱淫肆、操權弄勢、結黨為禍等等。

  甚至有官員說張至發和自家媳婦有染,說得繪聲繪色。

  總之,就是要讓朱安罷免他。

  朱安也不知真假,就問了曹化淳。

  曹化淳善於交際,和百官關係都不錯,聽到朱安詢問,曹化淳很老實的告訴朱安朝廷發生的事情。

  百官的彈劾的內容有真有假。

  真的是張至發操權弄勢,畢竟皇帝委托他大權,而他又沒有可以用的人,隻能廣收小弟了。

  為了打擊異己,這段時間的確將朝廷弄得烏煙瘴氣。

  朱安有心想要將他直接撤換,但也明白不能聽一人所言,又喊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命他秘密調查張至發。

  也不知張至發從哪裏得到消息,知道錦衣衛調查他後,收斂了許多。

  “還道你是個能用的,比楊嗣昌差遠了!”朱安搖頭道,他休息的這段時間,和楊嗣昌接觸的最多。

  還別說,這家夥能說會道,唬得朱安一愣一愣,尤其是他的平蠻政策,在朱安看來的確可行。

  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糧食和可用的軍隊。

  “這麽厲害的家夥,曆史上怎麽名聲不顯啊!”朱安納悶道,隨即親自對楊嗣昌進行了指點。

  隱晦的提及‘孫傳庭’、‘盧象升’、‘曹變蛟’等等,朱安的意思很明顯,這幾位是朕看重的人,你要多關照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