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朝明聯軍攻蔚山,加藤血戰百人
作者:石門公子      更新:2020-08-29 17:58      字數:5660
  朝明聯軍攻蔚山,加藤血戰百人斬

  雖然日軍是因豐臣秀吉之令而主動南撤,但明軍追擊之後卻是戰果輝煌,慶尚道及全羅道大半都已在明軍及朝鮮的控製之下。因此總督邢玠於漢陽經略衙門中召集經略楊鎬、錦衣衛史世用、讚畫主事丁應泰、朝鮮領議政柳成龍、都元帥權栗、兵曹判書李德馨、提督麻貴、陳璘共議軍計。

  邢玠開口道“如今我們正處於優勢,慶州、全州、南原等地皆在掌控之中。現需集中兵力先攻其險要屏障之地,倭寇在釜山之外,於蔚山、晉州、泗川、順天等地皆有新建倭城屯駐重兵,背靠海路。倭力皆在這幾處城中,分圍而殲之,倭寇必受重創,隻有苟延殘喘之力。同時擇機遣分隊四麵出擊,盡奪其所占鄉縣、據點兵站。令水軍出戰,海陸並進,阻斷運輸,肅清轄內之後,釜山孤立無援,便唾手可得。蔚山倭城離釜山最近,從慶州發兵最為便捷,一旦攻陷蔚山,則釜山倭寇必將深受震懾,這首戰可先從蔚山開始。諸位對此有何意見盡可暢所欲言。”

  柳成龍說道“大人的分析十分恰當,我並無異議。隻是這新建倭城究竟是如何構造可有探查?進攻是否不易?倭軍擅於守城,如今又重兵屯駐,更難以攻取。倭寇重兵防守之外也必有援軍隨時策應,戰事已到關鍵,不可不慎。”

  讚畫主事丁應泰說道“領相所慮甚是,此戰若在蔚山不能得勝而我軍又損失慘重則必將影響全局。有關倭城構造設計,此前督師已請錦衣衛前去秘密查探,史都司不妨為領相說一說。”

  錦衣衛史世用向在座眾人講解道“錦衣衛自十月以來便已派出多批密探,但倭寇防備嚴密,又濫殺鄉民,錦衣衛一路喬裝改扮,探查極為艱難,所以並不詳細。有關蔚山倭城隻知其城垛密布,大建崗哨關樓以廣拓外城,裏外建有多層甕城,依山而建,倚仗山勢逐層提高,兼顧水源,防備嚴密,易守難攻。恕我直言,倘若倭寇布置得當,靈活變換戰法,倭城堪稱固若金湯。”

  朝鮮都元帥權栗進言“如此說來強攻並不可取,倭城如此設計正是為保障倭城不陷,與我們長期相持伺機反攻而建。當誘敵出城,於城外將其包圍殲滅之後再攻蔚山則輕而易舉。朝鮮可發兵一萬助陣,我也將親臨戰陣,配合明軍合攻蔚山。”

  經略楊鎬則對邢玠請令“我軍兵力現有六萬,既如此,測算下來我們擇選精兵三萬六千加上朝鮮的一萬兵力足以對敵,如何誘敵可再作謀劃。此次我願為聯軍統帥,協理兩國之軍各盡其責,相互協作。就請總兵麻貴及都元帥權栗為副手,待攻下蔚山之後再順勢收複東萊,威脅釜山倭軍,敵必肝膽俱裂。麻提督以為如何?”

  麻貴說道“確如楊經略和丁主事所言,此戰勝敗關乎全局。倭城具體結構及兵力部署還需親臨探查之後才能針對謀劃,既為攻城必需火炮,我意在攻城火器到達之前先出兵包圍蔚山以牽製倭軍,以免倭軍再多作防備。”對此柳成龍也主動請求同去蔚山,邢玠及楊鎬應允。

  讚畫主事丁應泰進言“正值入冬,即將風雪來臨,我軍目前禦冬物資尚有不足,本應當暫停戰事,若在蔚山陷入對峙則得不償失,還需急向朝廷請求調運撥發,以備戰事長遠之計。”楊鎬說道“那是自然,而倭寇必也如此設想,認為我軍難以在寒冬開戰,而我猜想倭寇如今也正為嚴寒襲來而有所困擾。正是出其不意之時,誘敵出城,減小傷亡,盡快攻破蔚山。這冒雪奇襲,諒那倭寇是萬萬預料不到。”

  朝鮮兵曹判書李德馨仍有所擔憂“朝鮮水軍現在還在休整,趕造船隻,戰船短缺戰力不足,短期難以實現總督的海陸並進之策。如此則倭軍在海路運輸上其實仍暢通無阻,各處倭城之間無論是運送兵員或是軍糧軍械,皆能相互支援,攻陷倭城可謂十分困難,這一點令我極為擔心。”

  陳璘說道“正因如此才需同時向各處倭城發起進攻,先攻蔚山震懾敵寇,也為試探倭軍虛實。但水軍確實需盡快參戰,還請督師、經略能請旨從速調撥水軍來援,與朝鮮水軍聯合作戰,末將不才願統領大明水軍,肅清海域,斷其海運,阻其歸國。”邢玠應允,隨即下令調集兵力,合攻蔚山。

  日本京都伏見城之內,病情初愈的豐臣秀吉在得到前線軍報後,與前田利家接連問詢重新發動進攻的命令是否已傳達到朝鮮?石田三成答已明確無誤向日軍傳達完畢。豐臣秀吉忽覺胸口作痛,狠狠說道“那為何還未突破明軍防線,重新奪回失去的城池?每次的進攻都被打退?他們真的進攻了麽?明軍有那麽強麽?真是荒謬!將鎧甲拿來!前田利家你不必再阻攔俺,還要相信那幫蠢貨到是什麽時候?俺隻有親往朝鮮將此戰做個了斷!”

  前田利家力勸現在不是可以興奮的時候,請豐臣秀吉務必鎮定。秀吉怒道“俺已經說過要去朝鮮,不管是朝鮮的王還是明國的皇帝,我一定會親自指揮,擊潰他們的軍隊,將他們活捉至麵前,親自砍下他們的首級!”豐臣秀吉話未說完,突身體一怔,口吐鮮血,不支倒地。前田利家及石田三成見狀急忙攙扶,秀吉連稱無事,石田三成心驚膽戰大呼侍從前來照顧秀吉休息並準備急召藥師救治,秀吉隨即拔刀將兩名侍從刺死,警告利家與三成絕不能將其吐血之事向外泄露。二人領命。

  而在釜山,宇喜多秀家也正與黑田如水商討軍計,黑田如水再次獻計“當下之勢當行籠城之法,耗敵軍力軍糧為要。朝鮮沿海一帶多為我軍所占,海路暢通,兵員物資可以源源不斷,而明軍則不同,且寒冬將至不利於戰而利於籠城。明軍近期是否會再開大戰難以斷定,但加固城防時刻備戰極為必要。若我為明軍必先攻蔚山以成威懾釜山之勢,加藤、鍋島及淺野父子等正在蔚山,兵力有一萬兩千,還需提前調集兵力隨時救援。如今如想重獲優勢有兩策,其一為各城進行籠城戰時,待敵軍糧耗盡,戰意鬆懈之時伺機而出一舉殲敵於城下,再分兩路重新向漢陽發起攻勢。其二為放棄蔚山、梁山、泗川、順天等地,集中軍力於釜山,背靠海路與敵決戰,一戰而定成敗,勝則朝鮮盡為我們所得。如何決勝我心中亦有謀劃,但還需先向太閣殿下請旨決斷。”宇喜多秀家也認為隻能如此,對黑田如水言聽計從。

  明軍與朝鮮議定合攻蔚山之後,柳成龍及權栗開始調集朝鮮軍力,打點行裝準備出征。而朝鮮北人黨卻因此惴惴不安,北人黨核心要員柳祖訒、李爾瞻特意為此前去與北人黨首李山海相商。柳祖訒憂愁不已“萬一蔚山傳來捷報,這戰亂也將很快結束。柳成龍及南人將會獲得極大的聲望,朝野稱頌,西人也會向其靠攏對付我們,到時柳成龍可任意行事,即便是主上殿下也不得不考慮形勢。”

  李爾瞻苦口提醒李山海務必小心“領相雖說這戰亂一結束便會退出朝廷,但這也很容易成為空言。若領相在戰後轉口,等恢複百姓生計及國內秩序之後再退,您將如何應對?領相所進行的改革還未能完全穩固,他豈會甘心?領相親自前往蔚山,正是因為此戰對於能否結束戰亂極為關鍵,士紳百姓都極為關注,到時這便是領相引領大勝平定戰亂,堪稱護國柱石。來日一旦領相反悔,又借助平定戰亂的聲勢,如之奈何?”

  柳祖訒又說道“貌似忠良,實則奸詐,平日一副公正無私的做派,其實是一心為掌握大權而已。到時候還如何能將他逐出朝廷,實現我們的治國理念呢?所以李爾瞻提議,應加緊收集柳成龍的把柄才是。”

  李山海冷笑道“那麽按照你二人的意思,蔚山之戰我們朝明聯軍絕不能戰勝才比較好吧。黃口孺子真是刁巧,實在無恥!我們雖然與西厓的黨策不一樣,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但在決定社稷的大事上怎能計較私利!就算你們想要黨爭,也得國無外患。李爾瞻,你想通過操縱戰亂來緊握權力,無視百姓艱苦,不顧社稷安危,比起防備政敵更應該防備像你這樣的人!立刻退下!”

  李爾瞻及柳祖訒皆對李山海的態度突變極為不解,李爾瞻辯稱是為忠誠李山海才有此建議,李山海說道“忠誠?你小子以為我是街上那種潑皮無賴的頭目麽!忠誠是獻給社稷和百姓的,不是獻給個人!你還坐在這裏幹什麽?沒聽見我讓你立刻退下麽!”李爾瞻黯然退下。

  柳祖訒不安勸道“大人,大人息怒,那李爾瞻也是咱們北人中的青年才俊,還請不要輕易舍棄。”李山海說道“長期從政之人有此詭計我並不意外,但年紀輕輕便已如此惡毒,令人寒心也令人生畏。”

  柳祖訒擔憂柳成龍將因此成勢,從而支支吾吾,李山海再笑道“你怎麽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蔚山若勝,好在可以盡快結束戰亂。領相能被敬仰更是好事,你也從政日久,卻還不了解主上殿下,李爾瞻自以為是,所以不能每次都探得主上之心。金德齡為何無辜被殺?李舜臣為何入獄?世子為何屢被打壓?還有種種事件,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麽你當真不知麽?”柳祖訒恍然大悟,自知與李爾瞻淺薄無知,李山海也暗暗祈禱蔚山大勝。

  十二月二十四日朝明聯軍行至蔚山,明將李如梅、李如梧、李芳春、高策、解生、吳惟忠、茅國器、陳寅、盧繼忠、董正誼、王問、許國威等皆參戰。朝鮮軍首批抵達蔚山三千五百名。麻貴與權栗相約登高觀察倭城,麻貴舉起望遠鏡詳細查看,隻見蔚山倭城區域廣大、蔚山倭城與島山倭城相連一體、山勢陡峭險峻、城內關牆隘口密布、層層疊進、城高牆厚、內置機括、還有十門火炮在城,背靠大海,易守難攻。

  麻貴決意將兵力分為三協,以副將高策領中軍駐宜寧東援兩協、西扼敵援。李如梅、吳惟忠、茅國器領左軍,李芳春、、解生領右軍。麻貴令大軍隱蔽設伏,令盧繼忠、董正誼、王問、許國威四將各領五百率先攻城,因兵力不足遭日軍火繩槍擊退,加藤清正恐明軍有詐而不敢輕出,因而明軍陸續發起兩輪進攻均被擊退,加藤清正見狀遂親率六千出城擊敵,明軍敗退引誘加藤清正追擊,麻貴見時機已到號令全軍出擊,朝明四萬聯軍傾巢而出向日軍展開合圍。

  加藤清正大驚失色,但很快便轉過身來欲在撤兵之前先取一將首級,隨即令鐵炮隊列陣射擊,親領旗本向明軍突擊,加藤清正勇猛異常,舉起片鐮槍接連斬殺十數人,向明將盧繼忠殺去,盧繼忠也舉刀迎戰,未及數會合盧繼忠被加藤清正斬殺,日軍勢孤力微,即將被明軍合圍,加藤清正下令回城,日軍且戰且退死傷無數。

  城中淺野長政見加藤清正敗退,下令打開城門接應加藤清正,麻貴急令全軍突進,聯軍即刻向蔚山發起衝鋒。日軍慌亂難以抵擋,淺野長政隻得下令退守島山布置防線,而加藤清正自願殿後拖延時間,加藤所部鐵炮隊各依掩體射擊,其餘結陣迎敵,蔚山城中機括盡發,明軍攻勢受阻,四散分進。

  加藤清正、鍋島直茂及淺野幸長被明軍衝散,加藤聞聽心急如焚,飛馬突入卻遭流矢射中馬頸,加藤隻能徒步前進,幾番撕殺過後於一垛中尋得鍋島直茂。鍋島稱淺野幸長正在西北方向不遠遭受明軍圍攻,加藤令鍋島引軍速撤,自領一百前往救援淺野幸長。

  淺野幸長護衛不過三百,在明軍圍攻之下已所剩無幾,加藤清正衝開防線下馬便刺,所部展開反擊。淺野幸長喊道“大人不必為我以身犯險,我已時刻做好為太閣殿下為淺野家獻身的準備,願與明軍同歸於盡!”

  加藤清正一擊將淺野幸長擊倒,厲聲言道“太閣殿下與長政大人待我不薄,你我交好怎能見死不救?你若戰死,長政大人如何承受?為了淺野家也為了繼續為太閣效力,立刻撤往島山!我會給你派遣護衛!前方有鍋島直茂在接應,不要多言,立刻撤退!”淺野幸長聽令,在加藤派遣的護衛下向島山撤去。

  淺野幸長方走,明將李文元率隊追擊,加藤清正趕來阻攔。李文元手持雙刀便向加藤襲來,李文元舞刀生風,如旋風掠地,加藤清正輕笑花哨,幾輪招架過後見準時機一槍刺去將李文元刺穿而死。轉眼間明軍又有十數名士兵衝來,加藤舞槍橫掃千軍,明軍不敢靠近,加藤領兵衝殺,連刺三人,卻被一人緊緊握住槍柄,一時難以拔出。

  加藤清正眼忽見一員明將飛馬向他衝來,加藤清正棄槍拔刀,鼓氣怒吼,聲若雷震,明將馬匹一驚,加藤清正見機急上,會到斬斷馬腿,翻身一躍將該將斬殺。周圍明軍被其震懾,加藤領兵殺散開來,又一將攔路,為明朝戚家軍將領吳惟忠追來,二人互鬥十數回合,吳惟忠斜劈一刀被加藤躲過回身肘擊,吳惟忠後背受擊一膝跪地,加藤轉身一刀砍殺吳惟忠左腿,吳惟忠奮力一躍踢中加藤胸口,將加其退數步,吳惟忠腿部受傷,部下士卒趕來相救,加藤不敢戀戰,拔槍奪路而走。

  方走不遠卻見前後各有二將突破日軍向其趕來,前為王問、許國威,後為李如梧、茅國器,加藤清正力戰四將,其中又屬茅國器最為難鬥,四將合力之下加藤清正漸難抵擋,幸有旗本來救,加藤得以擺脫,繼續退卻,凡追來之明軍皆被其掀翻在地,血如湧泉。加藤此時已如澆血之身,收起佩刀奪馬持槍,所過之處勢不可擋,所殺兵將已過百人,加藤血戰良久,逐陣退卻。淺野長政及鍋島直茂在此時已在島山城外築起三道柵欄城砦,出兵接應將加藤等殘軍救回。

  明軍因突襲而獲得倭城大片陣地,奪得眾多物資,日軍僅剩島山陣地。麻貴令解生領右路、高策領中路、李如梅領左路依次向島山發起進攻。權栗則領朝鮮軍配合明軍火器營居後以火器助陣。淺野長政則令竹森義盛、飯田角守第一柵欄、森本儀太夫、九鬼四郎守第二柵欄、淺野幸長、太田一吉守第三柵欄,加藤清正及鍋島直茂領兵策應。

  明軍出動虎蹲炮,朝鮮出動勝字號火炮對第一道柵欄持續射擊,明軍趁機一擁而上,被竹森義盛、飯田角所阻。日軍火繩槍十分密集,島山上又有十門“國崩”火炮助陣,解生雖感到日軍火炮威力弱小,但與火繩槍協作之下,明軍攻勢難以立刻複起。解生高喊進軍,身先士卒,多次險被擊中。但頭道柵欄也因朝明聯軍的火力打擊也紛紛毀壞,解生心知隻要一鼓作氣就能突破。

  此時高策中路軍忽然趕上助戰,一番衝擊之下遊擊將軍陳寅率先衝破第一道柵欄,解生及吳惟忠領兵攔住竹森及飯田所部,令陳寅、茅國器繼續攻擊第二道柵欄。麻貴與權栗則令朝明聯軍將火器營向前推進,炮聲大作,日軍陣地塵土飛揚,明軍出動神機箭車引火焚燒,煙火繚繞令日軍的防守陷入絕境。解生及吳惟忠各自引兵相互協作,穿插突進將竹森義盛、飯田角分隔包圍,解生引輕騎強突,吳惟忠趁勢上前,日軍大敗。聯軍向第二道柵欄連續發起四次衝鋒,茅國器身先士卒,日將森本儀太夫、九鬼四郎被迫敗退。

  遊擊陳寅及茅國器率部開始進攻第三道柵欄,淺野幸長及太田一吉拚死阻擊,鍋島直茂也領隊來援被吳惟忠所阻,戰場屍橫遍地。麻貴大呼進軍,但楊鎬與李如梅交友情深,對遼東李氏格外關照,總希望能讓李如梅立下大功。眼看第三道柵欄即將被陳寅攻破,楊鎬因李如梅還遠在後隊,不想讓陳寅奪占首功便以將士疲憊為由鳴金收兵。

  。